资源简介 六年级上册教科版科学第三单元《工具与技术》教学设计3 《不简单的杠杆》一、教学内容:教科版《科学》教材六年级上学期第三单元第3课《不简单的杠杆》。2、教材分析:本课是六年级上册《工具与技术》单元的第3课。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属于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的技术与工程领域,指向“杠杆也是一种简单机械”这一科学概念。本课作为单元中的基础知识课,学生将继续探究一种简单机械——杠杆。人类很早就利用杠杆解决生产生活中的问题。古希腊时期,阿基米德最早提出杠杆原理,发明很多工具,影响深远。杠杆工具在现今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选用杠杆作为研究内容,贴近生活情境,容易激发学生研究工具、探索自然的兴趣。本课以生活中的常见情境——工人使用撬棍撬动水泥板来进行引入,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探究兴趣。本课通过设置一个用小石块撬动大石块的探究活动,让学生了解杠杆的基本结构,认识到利用杠杆可以帮助我们撬起一些重物;改变支点的位置、支点的高度会影响杠杆的作用效果。最后的拓展部分通过介绍不同类型的杠杆,让学生认识到在不同情况下使用的杠杆,它们的作用是不同的。3、学情分析:六年级学生对“杠杆”在生活中的使用已有经验积累,但很多学生没有系统地探索过杠杆在不同情况、不同组合工具中所发挥的作用。学生在《斜面》一课中已对简单机械做了研究,《不简单的杠杆》这一课安排了一个贴近“杠杆”发明的探究活动,这样的活动学生大多看到过,但是不一定有实操经验。这样的安排既减小了难 度梯度,同时为学生研究杠杆增加了趣味性。四、核心素养目标:科学观念:利用杠杆可以帮助我们撬起一些重物;改变支点的位置、支点的高度会影响杠杆的作用效果。科学思维:用比较大石块能否被撬动的方法,能区别省力杠杆和不省力杠杆。探究实践:能利用杠杆完成撬动大石块的任务; 能用画图的方式记录杠杆装置的使用情况,如实记录大石块的移动距离,准确地画出杠杆装置。态度责任:能对杠杆产生探究的兴趣,乐于和同学合作完成模拟测试; 尊重事实,愿意倾听其他同学的表达,乐于分享自己的观点。五、教学重难点:重点:能够利用杠杆完成撬动大石块的任务,并用图式记录撬动大石块时杠杆的装置。难点:能够尊重事实,如实记录大石块的移动距离,准确地画出杠杆装置。六、教学准备:为学生准备:木尺、一大一小两块石块、有格子且标明起点A终点B的宽纸带、作为杠杆支点的方木块。教师准备:教学课件。7、教学过程:(一)聚焦:杠杆类的工具1.引入利用撬棍撬动水泥板的图片引入本课,引导学生思考:撬棍是怎么撬动水泥板的。2.杠杆:像撬棍这样的工具叫作杠杆。杠杆和斜面一样,都是一种简单机械,即能改变力的基本机械设备。3.学生举例生活中的杠杆,并讲出杠杆的作用【设计意图】以“铁棍撬动较重物体”作为切入点,既可以简单直观地告诉学生杠杆的出现原因,也可以调查学生对杠杆的概念和其基本作用的认知情况,为后面的探索活动做铺垫(二)探索:杠杆是怎样工作的?模拟测试:利用木板撬和移动重物。需要用到的实验材料有木板、一大一小两个石块、有格子且标明起点A终点B的宽纸带和木块实验任务:用一个小石块和木板将一个大石块从A处撬到B处活动1:学生尝试用实验材料组装成杠杆,用小石块撬动大石块在做实验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使用工具操作实验时,注意安全(2)边操作边把每次撬动时的杠杆装置简图画在活动手册上,(3)石块移动的距离用格数标记(4)多次重复实验,获得更多数据。活动2:探究时,大石块和小石块都是固定在木板的两端,然后移动木块,观察大石块被撬动的格数,并做好实验的记录。活动3:探究时,大石块和木块都是固定的,然后移动小石块,观察大石块被撬动的格数,并做好实验的记录。活动4:探究时,大石块、小石块和木块的位置都是固定的,先后将木块平放和立放,观察大石块被撬动的格数,并做好实验的记录。【设计意图】教师在此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用画图的形式标注不同情况下支点、大石块、小石块的位置,这种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梳理思维过程,更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让学生认识到通过改变支点的位置可以改变杠杆的使用效果。学生可在交流中逐渐摸索总结出哪些情况使用杠杆更省力,哪些情况下使用杠杆更费力。进而总结出不同的情境要求下可以使用不同类型的杠杆(3)研讨:杠杆的秘密1.影响杠杆作用的3个关键点(1)支点:支撑着杠杆、杠杆围绕其转动的位置。(2)用力点:在杠杆上用力的位置。(3)阻力点:杠杆克服阻力的位置。小结:1、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杠杆省力2、用力点离支点越远,杠杆越省力2.支点的高度会影响杠杆的作用【设计意图】教师在此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用画图的形式标注不同情况下支点、大石块、小石块的位置,这种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梳理思维过程,更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让学生认识到通过改变支点的位置可以改变杠杆的使用效果。学生可在交流中逐渐摸索总结出哪些情况使用杠杆更省力,哪些情况下使用杠杆更费力。进而总结出不同的情境要求下可以使用不同类型的杠杆。(4)拓展:杠杆的运用杠杆的作用: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杠杆的并能找到3个关键点的位置教师根据学生的表述,归纳一下杠杆的作用1.增大力的作用,如(撬棍、铁锹)2.扩展力的作用范围,如(筷子、打捞网)3.改变力的作用方向如(锄头、撬瓶盖的螺丝刀)【设计意图】将简单的课堂活动延伸到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学生在学习了杠杆的作用以后,能够分析生活中在不同情况下使用的杠杆的作用。从多个角度加深对杠杆原理的理解。让学生在生活实际情况中可以更加灵活地使用杠杆这一简单机械。本课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杠杆是一种简单机械,它的三个关键点分别是支点、用力点和阻力点。三个关键点的位置变化,会改变杠杆的作用效果,体现在三个不同的方面:一是增大力的作用效果,二是扩展力的作用范围,三是改变力的作用方向。8、板书设计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