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教育科学出版社《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7《信息的交流传播》【教材简析】《信息的交流传播》是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工具与技术》第7课,本单元的教学内容隶属于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技术、工程与社会”领域,指向“重大的发明和技术会给人类社会发展带来深远影响和变化(如工业革命、信息技术革命)。人们完成某些任务需要特定的工具,如杠杆、滑轮、轮轴、斜面等简单机械,使用这些工具能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等科学概念。通过对前面六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研究了工具和技术的紧密联系与作用,并且在上一节课的学习中,学生已经了解了印刷术在文化传播与交流史的重要意义。然而21世纪是信息时代,除了原始的图文信息,还出现大量的电子信息。因此,本课我们聚焦“信息对工具和技术的影响”,让学生比较书本和电脑提供信息之间的异同。借助这两种信息工具,获取制作独轮车的信息,并根据获取的信息完成独轮车的制作。在接收信息、理解信息、输出信息的过程中,感受这两种传播工具传递信息的特点。制作独轮车在这节课中不仅是一个制作活动,也是评估学生单元学习的活动。制作过程中会用到一些工具,而独轮车本身也包含着一些技术。本课主要由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聚焦,教师情境导入,指导学生回顾上节课关于印刷术在文化传播与交流史的重要意义。第二部分——探索,学生需要思考与比较信息的传播形式、比较信息传播的效果,并通过小组合作完成独轮车的制作。第三部分——研讨,在这个活动中,学生回顾、总结自己本单元的学习,可以对“工具和技术”有一个更全面的认知,发现“工具和技术”更多的联系和区别。第四部分——巩固与拓展,利用课堂小练的形式,巩固本节课习得的知识,并让学生收集一些新型的信息交流传达形式,并开展思考,在学生心中种下一颗“爱探索科学”的种子。通过以上活动,一方面使学生认识到这两种传播工具传递信息的特点,另一方面使学生进一步意识到信息的交流和传播推动工具和技术的共同发展,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为学生本单元的学习画下完美的句号。【学情分析】虽然学生每天都在被大量的信息包围着,但在感受书本和电脑传播信息的特点时,部分学生可能会缺乏公平的比较,只会关注到文字的缺点和视频的优点。探究活动中的学生活动记录表格内容能给学生一些暗示,书本和电脑都是有优缺点的。同时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感受到不同的信息传递方式都是各有优劣的,例如阅读书本文字快速获取信息,还可以及时选取和标注画出重点,但不够直观;视频信息生动直观,连续性强,但相对耗时,而且也不能及时标注重点信息。【核心素养目标】科学观念:通过制作独轮车的活动,认识到不同的信息传播工具会影响人们接收信息的效果,信息的交流与传播驱动工具和技术的发展。科学思维:了解书本、电脑作为信息传播载体的传播形式、传播效果的异同。探究实践:借助信息传播工具获取信息,完成独轮车模型的制作。态度责任:在合作探索“制作独轮车”的过程中,积极想办法解决遇到的问题,形成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教学重难点】重点:能借助信息传播工具获取信息,完成独轮车简易模型的制作。难点:通过对比不同信息传播工具接收信息的效果,从而认识到信息的交流和传播推动工具和技术的共同发展,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教学准备】学生准备:科学书、学生活动手册、笔、3根一次性筷子、剪刀、棉绳、吸管、一个胡萝卜、尺子等。教师准备:科学书、学生活动手册、课件等。【教学过程】一、聚焦1.情景导入回顾上节课学习的活字印刷,促进学生了解文化的传播与交流。教师提问:如今,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我们不仅仅可以用书本来传播和交流信息,你还知道哪些交流传播信息的工具呢?引出课题:《信息的交流传播》。学生讨论汇报。教师做归纳总结:像我们常见的手机、电脑、学校的广播、汽车上的收音机等都是交流传播信息的工具,除此之外还有报纸、报刊、视频制品、电话、卫星转播以及互联网等都属于传播信息的工具。它们具有传递信息的作用,我们可以理解为打电话、看新闻、浏览视频等。二、探索出示两个同学正在分别使用书本、电脑这两种工具获取信息的图片。(一)比较信息的形式教师提问:书本和电脑是我们获取相关信息的重要工具,你知道这两种工具在传播信息的形式上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吗?请说一说你的想法吧!学生交流,回答。教师引导学生小结:相同点是书本和电脑都能以文字和图像的形式进行信息传播。不同点是:书本主要为我们提供文字、图像、符号、色彩等形式的信息,而电脑可以提供文字、图像、符号、色彩、声音、视频等更多形式的信息。人们通过阅读,获取书籍所承载的信息,书籍的发行、传阅使得信息得到广泛传播。电脑承载的信息更加多元,人们可以通过看、听的方式获取它所承载的信息,借助互联网,电脑可以迅速地把信息传播到世界各地。(二)比较书本和电脑传播信息的效果1.教师提问:我们为了知道书本和电脑它们的传播信息的效果有什么差异,我们可以用什么指标来评价它们的传播效果呢?学生活动:结合生活经验,进行评价。教师凝练学生观点并总结:在同学们独立完成制作后,我们可以通过看完成任务的快慢、相互交换作品,看看制作的技术细节,如车轮有多大、车身有多长,可以用来评估信息传递的有效程度。布置实验任务:教师提前分别打印好制作独轮车的纸质资料以及录制了制作独轮车的微课视频,请每个同学选定自己使用的传播工具来制作独轮车,并完成学生活动手册《信息的交流传播》活动记录。学生活动:总结制作独轮车过程中的感受,对书本和电脑信息传播的效果分别进行评价。三、研讨(一)通过比较,书本和电脑传播信息有什么差别?从选择书本和选择电脑的小组中各挑选一组,来说说自己的感受。学生活动:思考并用尝试归纳书本或电脑的优劣,并分享实验后的感受。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小结:通过实验我们可以了解到通过书本接收信息快,检索方便;而视频提供的信息比较直观、详细、但是检索不方便,接收信息比书本慢。展示各小组的制作作品,在我们制作的过程中,用到了哪些简单工具?独轮车模型包含了学习过的哪些技术?学生活动:学生回顾制作过程以及之前工具的学习,思考并回答。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小结:在制作独轮车的过程中我们运用了剪刀(杠杆和斜面)、小刀(斜面)、车轮(轮轴)等工具。车架运用了三角形的稳定性、吸管减小车轮与车轴的摩擦力,竹棍连接的捆扎技术。结合本单元的学习活动,谈谈我们对工具与技术的一些新看法。引导学生阅读书本57页拓展资料。教师提问:结合本单元的学习活动,谈谈我们对工具与技术的一些新看法。学生活动:学生总结并归纳,发表自己的看法。巩固与拓展课堂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信息的交流与传播驱动工具和技术的发展。不同的信息传播工具传播信息形式不同,也会影响到人们接收信息的效果。借助信息传播工具获取信息,完成独轮车简易模型的制作的过程中,我们再一次深刻的认识到信息的交流和传播推动工具和技术的共同发展,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课堂练习(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工具,不属于信息传播工具是( )。A.电热壶 B.报纸 C.电话【答案选A,信息传播工具是指能够向人们传递信息的工具,电热壶是加热水的工具。】2.为了增加独轮车的稳定性,我们可以把车架设计为( )。A.梯形 B.正方形 C.三角形【答案选C,三角形具有稳定性。】3.本课实验中,独轮车的车轮是( )的应用。A.杠杆 B.轮轴 C.斜面【答案选B,车轮是轮轴的应用。】4.本课实验中,独轮车的轮轴插入吸管中的作用是( )。A.吸管减小车轮与车轴的摩擦力 B.吸管增大车轮与车轴的摩擦力 C.只是为了美观【答案选A,吸管内表面光滑,有助于减小车轮与车轴的摩擦力。】课后拓展同学们,经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是否对新技术充满了好奇?请你回去收集一些新兴的工具与技术,在课后思考并交流。【板书设计】信息的交流传播【活动手册使用说明】活动目的:帮助学生记录独轮车制作活动中的发现和感受。活动手册使用说明:本课研讨的信息传播工具有书和电脑两种,学生可以根据实际所用的工具填写。探索过程中每个小组只能选用一种工具,所以可以让学生先填写本组已经选定的工具对完成制作的影响,没选中的暂时不写。建议课堂研讨交流之后再把记录表补充完整。不同信息传播工具对完成制作的影响,有有利的方面和不利的方面,学生可从传播的速度、形态、接收信息的难易程度、捕获的细节获取等角度进行描述。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8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