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1.1.1地球和地球仪【自学内容】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球仪【自学目标】1、会描述地球的形状和大小.2、学会运用地理数据说明地球的大小。3、知道地球仪的由来,地球仪的作用。【自学重点】会描述地球的形状和大小【自学过程】自学任务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1、阅读课本2—3页图1.1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 请你说出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主要历经了哪几个阶段?。2、读P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内容:1519至1522年, 航海家 率领的船队,依次经过的大洋是 洋、 洋、 洋,最后又回到 洋,首次实现了人类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意义何在?我们应该学习他的什么精神?3、地球的形状是什么样的?4、阅读课本2—3页图1.1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说出能够证明地球是球形的事例① ;② ;5、阅读图1.2,请你用平均半径,地球表面积,最大周长这三个要素来描述一下地球的大小。平均半径是 千米,地球的表面积是 平方千米,最大周长约 千米。自学任务二:地球的模型——地球仪阅读课本4页内容,完成下列要求:1、什么是地球仪?地球仪的作用是什么?(1)含义:(2)作用:2、在地球仪上,人们用 的 来表示陆地、海洋、山脉、河湖、国家和城市等地理事物的 等。例如在地球仪上有如下表示:蓝色代表 ,蓝色越深代表 越大;白色代表山川;黄色(土色)代表 ,颜色越深 越高;绿色代表平原3、读图1.4地球仪上的点和线,从图上找出地轴、北极、南极、纬线、经线,并在下图上填注出来。【建构知网】地球的形状:地球的大小:平均半径是 千米,地球的表面积是 平方千米,最大周长约 千米。地球仪是制作的地球模型。【学效测试】§1.1.1地球和地球仪学效测试1、首次完成环地球航行的航海家是 ;2、地球的表面积是 平方千米,平均半径是 ,最大周长约 千米。3、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并按一定的比例把它缩小,制作成的模型是 。4、地球的形状是: ( )A两极部位略扁的不规则球体 B皮球似的正球体C赤道略扁的不规则球体 D天圆地方5、下列事实最先证明地球是球形的是( )A.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 B.麦哲伦环球航行C.人造地球卫星的发射和使用 D.郑和下西洋6、在地球仪上,表示海洋的颜色是( )A、黄色 B、绿色 C、蓝色 D、褐色7、通过精确测量发现,地球是一个 ( )A.正圆形球体 B.纺锤形球状 C.不规则球体 D.规则球体8、地球仪的形状是 ( )A.正圆形球体 B.纺锤形球状 C.不规则球体 D.规则球体9、读下图(麦哲伦环球航线图)回答问题:(1)在400多年前,麦哲伦船队从西班牙出发,开始了那次永载史册的航海行动。麦哲伦船队离开欧洲后,依次经过的大洋是 洋、 洋、洋,最后又回到 洋,抵达他们的出发地 洲。(2)此次航行中没有经过的大洋是 洋。PAGE3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