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我们的梦想 课件(35张PPT+视频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8.1我们的梦想 课件(35张PPT+视频素材)

资源简介

(共35张PPT)
人教版 九年级上
第四单元 和谐与梦想
第八课中国人 中国梦
第1课时 我们的梦想
合作探究
核心素养目标
素养目标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自觉在奋斗中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应用目标
结合具体情境,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要意义。
认知水平
知道中国梦的内涵;知道新时代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知道新时代的指导思想。
教学重点 民族复兴梦
教学难点 新时代 新征程
合作探究
第一目
——民族复兴梦
合作探究
新知讲解
梦想的力量是什么?
梦想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有梦就有前行的力量。千百年来,中华民族夙兴夜寐,执着地追求实现小康、过幸福生活的社会梦想。
合作探究
新知讲解
什么是中国梦?
何为中国梦?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中国梦。
——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的讲话
合作探究
新知讲解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
中国梦的基本内涵
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国家富强
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强有力的底气与信心来源)
民族振兴
中华民族将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人民幸福
十九大报告指出,要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中国梦”最终的落脚点是人民幸福
合作探究
新知讲解
党的领导
中国梦
国家富强
民族振兴
人民幸福
强有力的底气与信心来源
落脚点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整体布局,协调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
中国共产党肩负起神圣使命,团结带领人民前仆后继、顽强奋斗,终于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把贫穷落后的旧中国变成日益走向繁荣富强的新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
合作探究
新知讲解
中华民族为实现中国梦而付出的努力有哪些?
(1)中华儿女百年来前仆后继,进行了波澜壮阔的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斗争。
(2)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华民族历经艰苦探索,重新焕发活力,实现了由贫困到温饱,再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合作探究
新知讲解
袁隆平说他有两个梦,一个是禾下乘凉梦,另一个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他毕生的追求是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地掌握在中国人自己的手上。
怀揣这样的梦想,袁隆平数十年如一日,奔走在田野中。
袁隆平
袁隆平的成就对我们、对中国有何意义?
袁隆平的个人梦与中国梦有什么联系?
第三代杂交水稻亩产1046.3公斤!
袁隆平的“海水稻”丰收了!
合作探究
探究活动
梦想贯通历史,梦想照亮未来
结合相关史实及道德与法治书本P105、P106、P110,绘制一份时间轴。思考中国梦是什么,我们什么时候能实现中国梦?
要求:1.通过史实展现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历程。
2.明确写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的几个阶段性成果或目标。
合作探究
新知讲解
站起来
富起来
强起来
21世纪中叶
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新中国成立
改革开放政策的提出
全面建成
小康社会
基本实现
社会主义现代化
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两个百年”目标及阶段性目标
合作探究
新知讲解
党的十三大提出的“三步走”战略目标:
1981年
1990年
20世纪末
21世纪中叶
第一步
第二步
第三步
  从1991年到20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从1981年到1990年,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
  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总体小康
(低水平、不全面、发展不平衡)
合作探究
新知讲解
我们为什么要实现中国梦?(实现中国梦的意义)
①反映了近代以来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美好夙愿
②揭示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命运和当代中国的发展走向
③指明了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奋斗目标。
④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
——2012.11.29
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强调
中国梦是中华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中国梦不是镜中花、水中月,不是空洞的口号,其最深沉的根基在中国人民心中。每个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梦想。有梦想才有希望。
——2015.9.22
习近平接受《华尔街日报》采访时强调
合作探究
新知讲解
恩格尔系数是食品支出总额占个人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
从这两张图表,你读出了什么信息?
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消费结构升级
合作探究
第二目
——新时代 新征程
合作探究
新知讲解
中华民族为什么能屹立于世界东方?/成就
合作探究
新知讲解
回顾近几年,你发现人们的饮食生活出现了哪些变化?
提示:可从菜品种类、购餐渠道、用餐环境等角度思考。
合作探究
新知讲解
菜篮子工程
为缓解我国副食品供应偏紧的矛盾,农业部于1988年提出建设“菜篮子工程”。一期工程建立了中央和地方的肉、蛋、奶、水产和蔬菜生产基地及良种繁育、饲料加工等服务体系,以保证居民一年四季都有新鲜蔬菜吃。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之前,“菜篮子工程”重点解决了市场供应短缺问题。“菜篮子”产品持续快速增长,从根本上扭转了我国副食品供应长期短缺的局面。
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合作探究
新知讲解
你能列举一些改革开放以来的伟大成就吗?
中华民族屹立世界东方
经济实力
科技实力
国防实力
综合实力
国际地位前所未有的提升
党的面貌、国家的面貌、人民的面貌、军队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前所未有的变化
进入世界前列
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
合作探究
新知讲解
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
——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合作探究
新知讲解
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是什么
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
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
合作探究
新知讲解
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用五句话深刻揭示了新时代的内涵:
①指出这个新时代,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
②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
③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
④是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
⑤是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
新 时 代
(是什么)
合作探究
新知讲解
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
由此,你觉得新时代“新”在哪?
①综合国力迈上新台阶。
②人民生活水平实现新跨越。
③引领世界发展新潮流。
④风清气正的新环境正在形成。
⑤提出新目标,绘就新蓝图。
……
1.对中华民族而言,这是迎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光明前景的新时代。
2.对科学社会主义而言,这是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的新时代。
合作探究
新知讲解
3.对整个世界而言,这是中国为促进世界各国的发展和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的新时代
美国《新闻周刊》在一篇题为“中国的伟大梦想”的评论中,显然将中国的“强国梦”与周边国家的“噩梦”并列起来。《纽约时报》则特意突出强调,所谓的“中国梦”其实就是“强国梦”和“强军梦”,……,必然让亚洲国家以及美国这一太平洋地区的主导军事权忧心忡忡。
——《西方眼中的“中国梦”》
中国梦是别国噩梦吗?
坚守“四个自信”
道路自信
理论自信
制度自信
文化自信
指明中国梦的实现方向
为中国梦提供理论指导
为中国梦提供根本保障
为中国梦提供原动力
新知导入
课堂提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三个意味着”
合作探究
新知讲解
进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毛泽东思想
马克思列宁主义
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科学发展观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20世纪20年代
20世纪50年代
21世纪
21世纪中叶
合作探究
新知讲解
“两个一百年”战略目标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建党一百年
(2020年)
基本实现现代化
第二个阶段
建国一百年
(2050年)
第一个阶段
(2035年)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P110
奋斗
十五年
奋斗
十五年
合作探究
新知讲解
什么是伟大的建党精神?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
合作探究
课堂总结
我们的梦想
民族复兴梦
新时代 新征程
民族复兴梦的含义
为什么要实现民族复兴梦
在新世纪新时代,我国经济
和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是什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
两个阶段性的目标
伟大的建党精神
新知导入
课堂练习
1.(2022年山东烟台)飞向太空,漫步太空,一直是中国人的美好梦想。经过一代代航天人60多年的艰辛探索、砥砺前行,中国已经取得了运载火箭、通信卫星、导航卫星、载人航天、探月工程、空间站等多项里程碑式的进展,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漫步太空的国家。中国人航天圆梦的历程告诉我们
①我国已成为世界科技创新强国
②实干才能梦想成真,辛勤劳动才能开创美好生活
③中国人民具有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
④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选D【解析】本题考查对劳动、中国梦等的认识和把握。②③④:依据题文描述,中国人航天圆梦的历程告诉我们实干才能梦想成真,辛勤劳动才能开创美好生活;中国人民具有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故②③④说法正确;①:我国还未成为世界科技创新强国,①说法错误;故本题选D。
新知导入
课堂练习
2.(2022年山东烟台)2021年10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在轨驻留6个月。“天宫课堂”于3月23日第二次开讲,神舟十三号乘组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相互配合,在中国空间站通过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的直播向全球开课,取得圆满成功。“天宫课堂”
①展示了中国航天技术实力,有利于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②提高了教育普及程度,促进教育公平
③传播了科学知识,激发了青少年对科学的兴趣和创新热情
④旨在让广大青少年都立志投身载人航天事业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对科技创新的认识和把握。①③:依据题文描述,“天宫课堂”展示了中国航天技术实力,有利于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传播了科学知识,激发了青少年对科学的兴趣和创新热情,故①③说法正确;②:题文的“天文课”并不能提高教育普及程度,促进教育公平,②说法不合题意;④:“让广大青少年都立志投身载人航天事业”的说法过于绝对,④说法错误;故本题选C。
新知导入
课堂练习
3(2022年甘肃白银)梁启超曾预测,“吾中国为未来之国,其进步未可量也”。在方志敏笔下,中国一定有个“可赞美的光明前途”。如今,中华大地山河展新颜,成功走出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回首过去,我们有自信告慰历史;展望未来,我们更有底气作出宣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一定能够实现!”对于中国梦,下面理解正确的是
①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②实现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③中国梦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
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可以轻轻松松、一马平川就能实现的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对中国梦的认识。①②③:依据教材知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实现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中国梦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故①②③说法正确;④:实现中国梦需要克服重重困难,不是一帆风顺的,故④说法错误;故本题选A。
新知导入
课堂练习
4.(2022年云南)在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我们乘势而上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图中“?”处的目标是
A.解决人民温饱问题 B.成为发达国家
C.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D.实现共产主义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正确认识我国的奋斗目标。A:1981年到1990年,解决人民温饱问题,A说法错误;
B:建国一百年,把我国建设成为现代化强国,B说法错误;C: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C说法正确;D:实现共产主义是我们的最高理想,D说法错误;故本题选C。
新知导入
课堂练习
5(2022年江苏连云港)“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全面小康、摆脱贫困是我们党给人民的交代,也是对世界的贡献。”习近平总书记在2022年新年贺词中的话语表明
A.我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增进民生福祉
B.摆脱贫困是衡量社会文明程度的标准
C.全面小康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梦想
D.我国已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走向共同富裕、中国梦的相关知识。A:习近平总书记的新年贺词体现了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我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增进民生福祉,故A选项说法正确;B:衡量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不仅要看经济发展,而且要看发展成果是否惠及全体人民,人民的合法权益是否得到切实保障,故B选项说法错误;C: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梦想,故C选项说法错误;D:我国目前尚未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故D选项说法错误;故本题选A。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