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12古诗三首《己亥杂诗》课件(共17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12古诗三首《己亥杂诗》课件(共17张PPT)

资源简介

(共17张PPT)
示 儿
陆 游

题临安邸
林 升

结合资料,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合作学习单
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读古诗,读准字音;
2.借助注释,小组内说一说整首诗的意思。
解诗题
己亥即1839年
知诗人
龚自珍(1792年8月22日-1841年9月26日),浙江仁和(今杭州)人。清代思想家、诗人、文学家和改良主义的先驱者。
龚自珍
龚自珍主张革除弊政,抵制外国侵略,曾全力支持林则徐禁除鸦片。他的诗文主张“更法”“改图”,揭露清统治者的腐朽,洋溢着爱国热情。著名诗作《己亥杂诗》共315首。多咏怀和讽喻之作。
明诗意
再读古诗
明诗意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生气
活力,生命力。这里指朝气蓬勃的局面。
万马齐喑
所有的马都沉寂无声。比喻人们沉默不语,不敢发表意见。
恃:依靠。
喑:沉默。
这里龚自珍说的只是大清朝的马呢?他实际指的又是什么?从哪里看出来的?
举国上下死气沉沉的局面。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了解背景
1840年的中国发生了?
鸦片战争
1839年,正是鸦片战争的前一年,曾经强盛的大清帝国行将没落。腐朽的清政府对外卑躬屈膝,对内大肆打压,官吏贪污腐败,民不聊生。
悲哀、愤恨……
万马齐喑究可哀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要改变“万马齐喑”的局面,国家恢复活力,重回朝气蓬勃的局面要依靠什么?
风雷:改革
九州生气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带着深切的悲愤和满怀的激昂合起来再读这两行诗。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
不拘一格
希望打破死板、陈旧的科举制度,选拔任用各个方面的人才。
希望改革现状
期待人才辈出
戊戌变法,又称百日维新、维新变法,是晚清时期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人士通过光绪帝进行倡导学习西方,提倡科学文化,改革政治、教育制度,发展农、工、商业等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戊戌变法从1898年6月11日开始实施。但因变法损害到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守旧派的利益,而遭到强烈抵制与反对。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戊戌政变,光绪帝被囚,康有为、梁启超分别逃往法国、日本,谭嗣同等戊戌六君子被杀,历时103天的变法失败。
只有狂雷炸响般的巨大力量才能使中国大地焕发勃勃生机,然而社会政局毫无生气终究是一种悲哀。
我奉劝上天要重新振作精神,不要拘泥一定规格以降下更多的人才。
悟诗情
这首诗以祈祷天神的口吻,呼唤着风雷般的变革,以打破清王朝束缚思想、扼杀人才造成的死气沉沉的局面,表达了作者解放人才,变革社会,振兴国家的愿望。
全诗以一种热情洋溢的战斗姿态,对清朝当政者以讽荐,表达了作者心中对国家未来命途的关切,和希望当政者能够广纳人才的渴望,具有很深刻的历史背景和很强的现实意义。
拓展阅读
《己亥杂诗》(其五)
【清】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