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积极维护人身权利 教案-2022-2023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二法律与生活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2 积极维护人身权利 教案-2022-2023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二法律与生活

资源简介

1.2积极维护人身权利
课标要求: 1.了解各种人身权利的内容与法律保护。
2.理解如何依法行使民事权利,承担民事责任。
学情分析:文科学生的现状是基础较差,法律知识欠缺,法治意识淡漠,一部分学生缺乏学习的自主性,班级学习氛围不浓厚,但学习态度较端正,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调动学生积极性。
教学内容分析:
《积极维护人身权利》是第一课《在生活中学民法用民法》的第二框,这是第一框《认真对待民事权利与义务》中民事法律关系中民事主体权利的具体表现。主要阐述民法优先保护民事主体的人身自由和人格尊严,即依法维护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等人身权利。本框主要通过提供日常生活中的法律常识,让学生识.别我国公民的一些具体民事权利和民事责任,深入理解我国民法的基本原则,进一步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尊重生命、自由和人格尊严,增强法治意识。
教学目标:
基础性目标:1、了解各种人身权的内容与法律保护,理解如何依法行使民事权利,承担民事责任。
2、帮助学生明白我国尊重和保护人权,积极维护人身权利;理解人们既要依法维护自己的人身权利,也要尊重他人的人身权利;侵犯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的应当依法承担法律责任;能够在互联网活动中依法保护自己的个人信息。
拓展性目标:通过具体案例学会如何依法行使民事权利,承担民事责任。
挑战性目标:如何评析关于隐私权的一系列现实问题
教学重难点:重点: 了解民法保护人身权利的表现。
难点: 理解如何积极维护人身权利。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与教师点拨相结合
教学手段:多媒体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明确目标 情景导入:民法典是如何积极维护人身权利,从而成为“人身权的家园”的 知识点一 生命健康俱可贵 1.人身权: (1)重要性:民法优先保护民事主体的人身自由和人格尊严。人身自由是自然人真正成为独立的民事主体的前提,人格尊严是人之为人所必需的人身利益。 (2)内容及要求:自然人享有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婚姻自主权等权利,法人、非法人组织享有名称权、名誉权、荣誉权等权利。人们在生活中既要维护自己的人身权益,也要尊重他人的人身权益。(小试牛刀1、2) 2.生命权、身体权和健康权: (1)地位:是一个人最基础的权利。生命是自然人最高的人身利益。身体是承载生命健康的物质载体。自然人的身心健康既关系到个人的生活质量,也关系到社会的发展。 (2)侵权责任:侵犯他人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的,应当承担法律责任。民法典规定了侵犯这些权利的民事法律责任,其中包括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因误工减少的收入、残疾生活辅助具费、残疾赔偿金、丧葬费、死亡赔偿金等。(小试牛刀3) 知识点二 姓名肖像受保护 1.姓名权: (1)含义:是自然人对其姓名享有的人身权利。 (2)享有的依据:姓名是我们用来表现自我、区别于他人的符号。姓名总是与特定个人相联系的,因而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个人在人格上的基本特征。 (3)具体内容:自然人有权依法决定、使用、变更或者许可他人使用自己的姓名,但是不得违背公序良俗。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干涉、盗用、假冒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姓名权。(探究与分享) 2.肖像权: (1)肖像是通过影像、雕塑、绘画等方式在一定载体上所反映的特定自然人可以被识别的外部形象。 (2)自然人享有肖像权。自然人有权依法制作、使用、公开或者许可他人使用自己的肖像。 (3)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丑化、污损,或者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伪造等方式侵害他人的肖像权。 (探究与分享) 【易混易错】电影明星作为公众人物,其肖像权受到一定的限制,只要不用于商业目的,不刻意丑化他们,就不算侵权。例如:用电影明星的照片做QQ头像,不算侵犯他们的肖像权。 知识点三 名誉隐私不可侵 1.名誉权: (1)含义: ①名誉是对民事主体的品德、声望、才能、信用等的社会评价。 ②名誉权是法律规定公民、法人享有的保有和维护自身名誉的权利。 (2)名誉权的要求: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侮辱、诽谤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誉权,也不得非法剥夺他人的荣誉称号,不得诋毁、贬损他人的荣誉。(探究与分享)(小试牛刀) 【特别提示】区别名誉权与荣誉权 ①公民、法人无一例外都享有名誉权,名誉是指社会对公民个人的品德、情操、才干、声望、信誉和形象及法人信誉、形象等各方面形成的综合评价。名誉权,是法律规定公民、法人享有的保有和维护自身名誉的权利。 ②荣誉权只能由对国家和社会作出突出贡献或取得优异成绩而被授予荣誉称号的公民、法人享有。对荣誉权的侵害方式只有一种,即非法剥夺公民或法人的荣誉称号。 ③荣誉称号表明了国家和社会对荣誉获得者的高度评价,因而与名誉有联系。如果非法剥夺公民的荣誉称号,使公民的名誉也受到损害的,同时构成侵害荣誉权和名誉权。 2.隐私权: (1)含义: ①隐私是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宁和不愿为他人知晓的私密空间、私密活动、私密信息 ②隐私权是法律规定自然人享有的保护自己隐私的权利。 (2)隐私权的要求: ①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 ②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需要获取他人个人信息的,应当依法取得并确保信息安全,不得非法以收集、存储、使用、加工、传输、提供、公开等方式处理他人个人信息 (3)保护隐私权的意义: ①民法保护隐私权,是对宪法规定的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住宅不受侵犯等公民权利的落实。 ②尊重他人隐私既是法律的要求,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体现。 ③法律明确保护个人信息,对于保护自然人的人身与财产权利、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探究2) 【特别提示】恶意“人肉搜索”行为侵害民事主体的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隐私权。(小试牛刀) 学生展示预习成果 学生通过预习课本,掌握基本知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活动一 议题探究 探究1:阅读材料《校园欺凌》P7 材料:杨某在参加高二新学期开学典礼时,突然腹部剧痛,晕倒在地,学校紧急将杨某送入医院。医生诊断其脾脏严重出血,于当晚进行了脾脏切除手术。手术后,杨某才向父母道出一个秘密:自入读该校起,他就经常被某些同学无故殴打。两天前,杨某又一次遭到同班同学夏某、林某和张某的围殴,他忍痛两日终致这危险的一幕。 案例中的夏某、林某和张某应当承担哪些法律责任 2.杨某所在的学校应当承担责任吗 请说说你的理由。 3.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谈谈未成年人应当如何在生活中自我保护,全社会应当采取哪些措施来解决校园欺凌问题。 1.案例中的夏某、林某和张某应当承担哪些法律责任 依据《民法典》规定,夏某、林某和张某侵害了杨某的生命健康权,造成杨某人身伤害和严重精神损害,应当承担民事法律责任: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精神损害赔偿。 杨某所在的学校应当承担责任吗 请说说你的理由。 依据《民法典》规定,杨某属于限制行为能力人,在校期间受到人身伤害,是由于学校对杨某及其同班学生夏某、林某和张某未尽到教育、管理职责造成的,所以杨某所在学校,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谈谈未成年人应当如何在生活中自我保护,全社会应当采取哪些措施来解决校园欺凌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 未成年人享有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参与权等权利,国家根据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特点给予特殊、优先保护,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①未成年人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遭遇侵害时要向老师、家长、学校等求助,要学习一些与违法犯罪分子作斗争的技巧。解决校园欺凌问题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努力。 ②学校要切实肩负起教育管理的责任,经常对学生进行青少年保护相关法律知识教育,采取有效措施防范校园暴力; ③家长要看管好孩子远离暴力游戏、暴力性动画片及电视剧,承担起预防校园暴力的责任; ④社会各界共同努力,一起重视起校园暴力问题。 ⑤国家要加强对校园欺凌行为的打击力度。 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学会在具体案例中理解民事法律责任以及未成年人应如何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活动二 【聚焦挑战性目标】探究2:某服装店店主怀疑来店购物的小雨偷了店里的衣服,于是将视频截图发到网络上求“人肉搜索”。众多网民参 与人肉搜索”。小雨的个人信息被曝光,同学、朋友对其指指点点,网上也是一片辱骂之声,小雨几乎因此精神崩溃。 观察生活中人们对“一米线”的实际遵守状况,谈谈你对“一米线”的看法。 (2)未成年人是否有隐私?父母与子女、老师与学生之间如何正确处理相关的问题? (3)针对网络上的“人肉搜索”现象,说说你的看法。 (1)“一米线”有助于提醒人们尊重个人隐私。 (2)未成年人同样有隐私,法律同样保护未成年人的隐私权。父母与子女、老师与学生之间同样要互相尊重隐私。 (3)“人肉搜索”现象通常是涉嫌侵犯他人隐私权的行为。 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学会如何评析关于隐私权的一系列现实问题
活动三 1.某体育类培训机构未经国家队退役运动员甲同意,使用甲照片作为封面印制宣传手册。该市晚报以知名运动员甲加盟某培训机构为题进行报道,并配有甲的封面照片。据此,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①培训机构侵犯 1.A 【详解】 ①: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一十九条规定:未经肖像权人同意,不得制作、使用、公开肖像权人的肖像,因此,培训机构侵犯甲的肖像权,①说法正确。 ②:根据《民法典》 通过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甲的肖像权 ②晚报未侵犯甲的肖像权 ③培训机构侵犯甲的姓名权 ④晚报侵犯了甲的姓名权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2.某医院药剂科药剂师杜某与该科副主任胡某工作上发生矛盾,杜某蓄意报复,冒充患儿高某的家长写实名举报信投诉胡某错发药品导致患儿服药后产生不良反应,后胡某遭到停职检查,精神也受到损害。杜某的行为侵犯了( ) ①胡某的名誉权 ②胡某的姓名权 ③高某家长的姓名权 ④高某家长的名誉权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3.2021年6月,王某拿走李某扔在门口的快递包装盒,将盒上李某的姓名、家庭住址、联系电话等信息在网上出售,并用李某的信息在网上办理了网贷,导致其受到网贷公司的催讨。本案中王某( ) ①侵犯了李某的名誉权 ②取得了快递包装盒的所有权 ③侵犯了李某的隐私权 ④要承担赔偿损失的侵权责任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4.小明用某AI换脸软件将一段恶搞视频里男主角的脸换成了自己同事小王的脸,并在社交媒体平台上进行传播,这对小王造成了许多苦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小明行为没有以营利为目,因此没有侵犯小王的肖像权 ②小明行为没有经小王同意,因此侵犯了小王的肖像权 ③小王有权要求小明承担赔礼道歉,停止侵害的侵权责任 ④小王有权要求小明承担消除影响,赔偿损失的侵权责任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5.在某市农村文化礼堂巡回演出中,赵某拍摄到演员马某的剧照并制成表情包,配上“黑不溜秋土包子”的侮辱性文字,发在自己的微信朋友圈上,导致他人对马某的挖苦、嘲讽。赵某侵犯了马某的( ) ①名誉权 ②身份权 ③隐私权 ④人格权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6.2021年5月22日,“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先生逝世。网民李某在微信朋友圈发表侮辱性言论并附上照片,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对此,公安机关已对其采取刑事强制措施。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①李某侵害了袁先生的荣誉权 ②李某侵害了袁先生的名誉权 ③袁老家属可追究李某侵权责任 ④袁老家属可追究李某违约责任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第一千零二十条规定:为实施新闻报道,不可避免地制作、使用、公开肖像权人的肖像,可以不经肖像权人同意。故晚报未侵犯甲的肖像权,②说法正确。 ③:材料中未体现培训机构侵犯甲的姓名权,③不符合题意。 ④:晚报的报道属于对甲的姓名的合理使用,未侵犯甲的姓名权,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A。 2.C 【详解】 ①③:药剂师杜某冒充患儿高某的家长写实名举报信投诉,侵犯了患儿家长高某家长的姓名权;同时举报后胡某遭到停职检查,精神也受到损害,侵犯了胡某的名誉权,①③符合题意。 ②④:材料中杜某的行为分别侵犯了胡某的名誉权、高某家长的姓名权,②④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C。 3.C 【详解】 ②③:王某拿走李某扔在门口的快递包装盒,将盒上李某的姓名、家庭住址、联系电话等信息在网上出售,并用李某的信息在网上办理了网贷,导致其受到网贷公司的催讨。本案中王某取得了快递包装盒的所有权,侵犯了李某的隐私权,②③符合题意。 ①:将李某的姓名、家庭住址、联系电话等信息在网上出售侵犯了李某的隐私权,不是名誉权,排除①。 ④:侵权责任承担方式包括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返还财产,恢复原状,赔偿损失,赔礼道歉,消除影响、恢复名誉等。赔偿损失,是指违约方以支付金钱的方式弥补受害方因违约行为所造成的财产或者利益减少的一种责任形式。排除④。 故本题选C。 4.C 【详解】 ①:侵犯肖像权通常应具备两个要件,一是未经本人同意;二是以营利为目的,小明行为是未经本人同意,①错误。 ④:侵犯肖像权承担责任方式中不适合采用消除影响,使用停止侵害,赔偿损失具体也要有损失的事实,④错误。 ②③:小明将一段恶搞视频里男主角的脸换成了自己同事小王的脸,并在社交媒体平台上进行传播,小明行为没有经小王同意,因此侵犯了小王的肖像权,小王有权要求小明承担赔礼道歉,停止侵害的侵权责任,②③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C。 5.B 【详解】 ①④:赵某拍摄到演员马某的剧照并制成表情包,配上“黑不溜秋土包子”的侮辱性文字,侵犯了马某的人格权;又发在自己的微信朋友圈上,导致他人对马某的挖苦、嘲讽,侵犯了马某的名誉权。故①④符合题意。 ②③:题干中未涉及身份权、隐私权,故②③排除。 故本题选B。 6.B 【详解】 ②③:李某侵害了袁老先生的名誉权和肖像权,袁老家属可追究其侵权责任,故②③正确。 ①:李某侵害了袁先生的名誉权和肖像权,而不是荣誉权,故①不选。 ④:袁老家属可追究李某侵权责任,而不是违约责任,故④不选。 故本题选B。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