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3.1订立合同学问大 教学设计课标要求:了解合同的含义、类型及价值;合同的形式、订立过程与要求;有效合同的要求。学情分析:文科学生思维不活跃,相当一部分学生学习自主性不强,班级学习氛围不浓,但学习态度端正。教材简析:第一框“订立合同学问大”,讲述有关合同的含义、价值、合同订立的程序及形式。包括三目。第一目“生活离不开合同”,本目以一个“探究与分享”导入。“探究与分享”通过分析存在哪些合同关系来引导学生理解合同的含义、价值。接下来讲解合同的含义、种类、内容及重要意义。第二目“要约承诺订合同”,本目以一个“探究与分享”导入。“探究与分享”通过分析订立合同是否完成引导学生理解合同订立的程序。接下来阐述合同订立的程序及生效。第三目“立字有据更可靠” 阐述合同的形式、书面合同的意义。教学目标:基础性目标:1.识记合同的含义、类型及价值;合同的形式、订立过程与要求;有效合同的要求。2.理解合同的含义,结合社会信用机制建设,理解合同的社会价值。3.熟悉合同的常见形式,了解订立合同的过程和有效合同的要求,增强诚信观念,自觉履行合同,规范自身交易行为,维护诚信、健康的市场秩序。拓展性目标:学会分辨有效合同与无效合同挑战性目标:学会比较口头合同与书面合同的异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合同在市场经济中的价值;合同的含义和内容;合同的订立过程和合同有效性。2.教学难点:合同在市场经济中的价值;合同的无效性。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自主合作探究教学过程设计: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明确目标 情景导入 知识点一 生活离不开合同 1.合同的含义;2.合同的类型;3.订立合同的要求; 4.鼓励合同自由的原因; 知识点二 要约承诺订合同 1.订立合同的含义; 2.合同订立的步骤 (1)要约:①含义; ②意义; (2)承诺:①含义; ②意义; 3.有效合同与无效合同 (1)合同的效力 (2)无效合同的情形及后果; (3)有效合同的要求; 知识点三 立字有据更可靠 1.合同的形式; 2.口头合同; 3.书面合同; 4.书面合同的意义 学生展示预习成果 通过展示,检测学生预习课本基础知识掌握情况。活动一 议题一 分辨有效合同与无效合同 甲乙双方口头约定,甲方向乙方购买10万瓶劣酒,付款12万元,交款提货,并约定乙方须加贴名牌商标,以便甲方冒充名酒出售,合同履行时,甲借口手头一时拮据,只付了8万元即提走全部货物。乙方一再催促无着落,诉至法院。 探究1:该合同是否有效?为什么? 探究2:应如何处理双方的纠纷? 学生探究后回答: 探究1:该合同效。理由是合同损害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不符合有效合同的构成要件,不符合合同的合法性原则。 探究2:应追缴10万瓶劣酒和已收的8万元以及未付的4万元货款。 通过学习,分辨有效合同和无效合同,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实现拓展性目标。活动二 议题二 口头合同与书面合同的异同 山东省某县教师张某2019年7月29日因与旅行社未签书面合同而上当受骗。7月15日,张某带领一家人参加了旅行社组织的北京三日游。报名时,旅行社称,如不签合同可以优惠200元,张某随即答应。旅途中她发现行程安排、食宿等多方面与其承诺不相符。回来后,张某要求退款遭拒绝。随后将旅行社告到法院,但由于证据不足,无法获得赔偿。 探究1:合同的形式有哪些类型?旅行社对旅客的承诺属于哪一类型? 探究2:材料告诉我们签订书面合同有什么重要性? 学生回答:探究1:合同的形式包括书面形式、口头形式和其他形式。旅行社对旅客的承诺属于口头合同。 探究2:签订书面合同有助于督促当事人履行义务。书面合同还可以作为仲裁机构、司法机关仲裁、调解、处理合同纠纷的有力凭证。张老师应该在生活中利用好这个白纸黑字的工具。 通过活动,实现挑战性目标。活动三 1.下列关于合同的表述中,说法不准确的是( ) A.合同是平等主体当事人达成的协议,所以市政府向某商店购买办公用品就不属于合同关系 B.合同关系的当事人分别称为债权人和债务人 C.合同必须是当事人在自愿基础上达成的共识 D.合同的订立可以是书面形式,也可以是口头形式 2.合同是一种________法律行为。( ) A.民事 B.行政 C.刑事 D.劳动 3.王某与张某是邻居,2020年3月1日,王某有事外出,将家中的一匹马委托给张某饲养。3月5日,王某回来后,对张某表达了想卖马的意思,张某当即表示愿以2 400元买下,王某随即答应。但是张某当时只支付了1 800元,双方约定,张某3月20日再支付给王某600元后,该马归张某所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王某对张某表达想卖马的意思是要约 ②张某当即表示愿以2 400元买下是要约 ③张某于要约发出时取得马的所有权 ④马的所有权在3月20日前仍归王某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4.有时一份合同要经历反反复复的要约与承诺才最终得以成立。这体现了( ) A.我们要有合同意识 B.合同的订立是当事人各方通过平等协商就合同条款达成意思表示一致的过程 C.合同的订立过程比较复杂 D.合同的订立大有学问,马虎不得 5.下列情形中属于承诺的是( ) A.受要约人向要约人以外的第三人作出接受要约的意思表示 B.受要约人在承诺期限后作出的与要约完全一致的答复 C.甲给乙去函,提出以单价580元出售100辆自行车,乙复函,如果单价520元,可以购买100辆 D.拍卖人拍定某一物品 1.解析:订立合同的平等主体既包括自然人,也包括法人和其他组织,市政府与商店也是平等的主体。因此其购买办公用品也构成了合同关系;其他说法都是正确的。 答案:A 2.解析:根据合同的含义可知,应选A项。 答案:A 3.解析:要约是希望与他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张某当即表示愿以2 400元买下是要约,王某对张某表达卖马的意思不是要约,故②正确,①错误;张某当时只支付1 800元,双方约定,张某3月20日再支付给王某600元,张某履行合同承诺后,马的所有权才能归张某所有,而不是要约发出时张某就取得马的所有权,所以,马的所有权在3月20日前仍归王某所有,③错误,④正确。 答案:D 4.解析:题干强调的是合同订立过程的特点,所以只有B项最符合题意。 答案:B 5.解析:A项不是向要约人作出的承诺,B项没有在有效期限内,C项与要约的内容不一致。因此本题选D项。 答案:D 通过练习,巩固课堂所学知识课堂小结 反馈提升 合同法律制度不仅是人们在经济交往中必须遵守的基本规则、准绳,也是合同当事人权利保护的利器,更是国家管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力法宝,有利于在全社会形成诚实守信、重合同、守契约的良好风尚。合同的订立过程和合同的形式都要符合法律的规定,充分实现合同中各自的权利和义务。课后作业:完成本课时学案及同步课时作业。板书设计:第三课第一框订立合同学问大(一)生活离不开合同1.合同(1)含义:(2)类型:(3)订立合同的要求:(4)意思表示:(5)鼓励合同自由的原因:(二)要约承诺定合同2.合同订立的过程(1)含义(2)要约:(3)承诺:3.有效合同的要求(三)立字有据更可靠4.合同形式5.口头合同和书面合同(1)口头合同:①含义:②特点:③适用情况:(2)书面合同:①含义:②特点:③适用情况:教学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