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五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资料1.《白鹭》是一篇寓情于物的散文,作者是郭沫若。课文描写了白鹭的外形和觅食、栖息、飞行时的美,表达了作者对白鹭的喜爱和赞美之情。课文描绘了三幅优美的图画:水田钓鱼图、枝头独立图、空中低飞图。2.《落花生》是一篇叙事散文,课文围绕落花生写了种花生、收花生、尝花生、议花生的过程,重点写了“议花生”的情景。由花生的特点道出 “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这个耐人寻味的道理,体现了作者不为名利、只求有益于社会的人生观与价值观。3.由事物想到的人:竹子(青春顽强、高风亮节),梅花(坚贞不屈、不畏严寒),蜜蜂(勤劳务实、无私奉献),路灯(大公无私、默默无闻)。4.《桂花雨》以细腻的笔触回忆作者童年时与桂花相关的生活场景,抒发了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以及对童年生活无比怀念的感情。课文以“桂花”为线索。5.“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的含义:母亲比的不是香味的浓与淡,而是感情的深与浅,在母亲看来,桂花是家乡的代名词,闻着他乡桂花的香气,思念着的却是故乡和亲人。6.《珍珠鸟》以细腻亲切的语言写出了珍珠鸟由怕人到信赖人的情感变化过程,表现了作者与珍珠鸟之间的情意,表达了“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的感受。7.开辟荒地(开垦),开辟新天地(开创、建立);树的姿态(姿势、样子),人的姿态(态度、气度);天气温和(不冷不热),态度温和(性格不严厉,不粗暴,使人感到亲切)。8.《蝉》唐·虞世南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9.《搭石》是一篇意境优美、生活气息浓郁的散文。作者通过对家乡环境的介绍,反映出“搭石”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借助对乡亲们“摆搭石、走搭石”等几个生活画面的细致描写,赞美了乡亲们无私奉献的美好品质和家乡的淳朴民风。10.《将相和》根据司马迁的《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改写的,课文以秦赵两国的矛盾为背景,通过“完璧归赵”“绳池会面”“负荆请罪”三个故事,赞扬了蔺相如勇敢机智、不畏强暴、顾大局、识大体的可贵品质,也赞扬了廉颇勇于改过的精神。因为蔺相如在“完璧归赵”和“渑池会面”屡次立功,职位超过了老将廉颇,引起了廉颇的不满,所以才发生了“负荆请罪”的故事。将、相由“不和”到“和”的原因是:廉颇和蔺相如都有以国家利益为重的情怀。11.《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是一篇介绍事物运动速度的说明文。课文从人们最熟悉的自身奔跑速度开始介绍,到鸵鸟、猎豹、游隼三种动物的速度,接着谈到天空中的飞机、太空中的火箭、流星体的速度,最后说到光速。课文运用了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的说明方法。12.《冀中的地道战》分别从冀中地道战出现的原因、地道如何方便人民生活生产、如何对付和防御敌人的“扫荡”、地道里的人如何了解地面的情况等方面作了详细介绍,歌颂了我国人民在对敌斗争中展现出来的无穷无尽的智慧和顽强斗志。13.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①集中注意力,遇到不懂的词语不要停下来,不要回读;②尽量连词成句的读,不要一个字一个字地读;③一边读一边想,借助关键词句读;④带着问题读。14.左右为难的意思:形容无论怎样做都有难处。奋不顾身的意思:指振作起来奋勇前进,不顾及生命。喋喋不休的意思:指说话唠唠叨叨,没完没了。悠然自得的意思:形容安闲舒适,自得其乐的样子。15.不饱食以终日,不弃功于寸阴。——葛洪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陶渊明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迫。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毛泽东16.《猎人海力布》讲了善良的猎人海力布为拯救乡亲,不惜牺牲自己变成大石头的故事,赞美了他热心助人、舍己救人的高贵品质。17.《牛郎织女》由叶圣陶整理,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民间故事之一。故事讲述了牛郎从小遭哥嫂虐待,和老牛相依为命。在老牛的帮助下,牛郎和织女组成了幸福美满的家庭,生下一儿一女。可是,他们却被王母娘娘用一道天河相隔拆散,从此天各一方。最终,王母娘娘拗不过他们,允许他们每年七夕相会。《牛郎织女一》以牛郎的成长经历“童年-成人-成家”展开情节,《牛郎织女二》以织女活动为主线进行叙述。故事歌颂了劳动人民反对压迫、争取自由幸福的精神,反映了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追求。18.创造性复述故事的方法:①可以把自己设想成故事中的人物,以他的口吻讲;②也可以大胆想象,为故事增加合理的情节;③还可以变换情节顺序,先讲故事中最不可思议的地方,设置悬念吸引听众。19.俗语的特点:通俗、活泼。成语的特点:凝练、文雅。鼻子都气歪了(气急败坏),前怕狼后怕虎(畏首畏尾),盼星星盼月亮(望眼欲穿),打开天窗说亮话(直言不讳),吃水不忘挖井人(饮水思源)。20.《乞巧》 唐·林杰 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21.中国著名的民间故事有:《牛郎织女》、《梁山伯与祝英台》、《孟姜女哭长城》、《白蛇传》、《八仙过海》、《田螺姑娘》等。欧洲民间故事有:小牧羊人踏上了寻找三只会唱歌的苹果的旅途;伊凡与灰额猫、山羊、绵羊在聊天;狡猾又幽默的列那狐捉弄其他动物。非洲民间故事有:鳄鱼幻想着晒太阳就能长出翅膀;大象被人类逼迫着逃离家乡却仍然坚持回乡等。22. 示儿 题临安邸 己亥杂诗宋·陆游 宋·林升 清·龚自珍死去元知万事空, 山外青山楼外楼, 九州生气恃风雷,但悲不见九州同。 西湖歌舞几时休? 万马齐喑究可哀。王师北定中原日, 暖风熏得游人醉, 我劝天公重抖擞,家祭无忘告乃翁。 直把杭州作汴州。 不拘一格降人材。23.示儿:给儿子看。元:同“原”,本来。九州:全国。王师:南宋朝廷的军队。乃翁:你们的父亲。临安:今浙江杭州,曾为南宋都城。邸:旅店。汴州:今河南开封,曾为北宋都城。已亥杂诗:1839年写的一组诗。生气:活力,生命力。诗中指朝气蓬勃的局面。恃:依靠。万马齐喑:所有的马都沉寂无声,比喻人们沉默不语,不敢发表意见。喑:沉默。24.《古诗三首》都表达了诗人强烈的爱国情感。《示儿》表达了诗人至死不忘收复失地、渴望统一祖国的热切心情。诗句的意思:我本来知道,死后人间的一切就都和我无关了;但唯一使我痛心的,就是我没能亲眼看到祖国的统一。当大宋军队收复了中原失地的那一天时,你们举行家祭,千万不要忘了把这好消息告诉我!《题临安邸》全诗讽刺南宋权贵们忘记了自己的国家正处于危难之中,被淫靡之风熏得纸醉金迷,醉生梦死,苟且偷生。诗句的意思:青山无尽,楼阁连绵,望不见头,西湖上的歌舞几时才能停休?暖洋洋的香风吹得贵人如醉,简直是把杭州当成了那汴州。《己亥杂诗》表达诗人期待着杰出人物的涌现、期待着改革大潮、涤荡旧势力的决心和抱负,抒发了作者强烈的爱国热情。诗句的意思:中国朝气蓬勃的局面依靠的是风雷激荡的改革,万马齐暗的沉闷局面实在让人心痛。我劝天公重新振作精神,不拘一格,让更多的人才降临世间。25.《少年中国说》是梁启超先生于1900年发表在《清议报》上的一篇文章。课文以整齐的句式描绘了少年中国的光辉前程,激励中国少年发奋图强,勇挑建设少年中国的历史重任,表现了作者对祖国繁荣富强的热切期盼。26.少年中国和中国少年的联系:中国少年承担着祖国繁荣昌盛的重任,少年强才能中国强;强大富庶的中国为中国少年的成长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中国强所以少年强。少年中国和中国少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27.《圆明园的毁灭》课文描述了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和惨遭侵略者肆意践踏而毁灭的景象,抒发了对祖国灿烂文化的无限热爱,对侵略者野蛮行径的无比愤慨,激发人们不忘国耻,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28. 题目为“圆明园的毁灭”,作者却用了大量的篇幅写圆明园昔日的辉煌的目的:把美的东西毁灭了,更能触动读者痛心。29.《小岛》课文写的是一位将军到我国南海一个小岛视察的故事,展现我国海防前哨守岛部队的生活。故事表现了驻守在小岛的战士们扎根海岛、艰苦守岛的精神和热爱祖国的高尚情怀。30.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情感的方法:①借助资料了解写作背景;②结合更多资料来丰富对课文的内容的认识;③通过朗读把课文中丰富的情感表现出来。31.成语:举世闻名、兴高采烈、足智多谋、呕心沥血臭名远扬、得意忘形、诡计多端、处心积虑32.顿号的用法:顿号表示句中停顿,一般而言,并列词语之间,不需要较长的停顿则用顿号。33.与国家兴衰有关的成语:太平盛世、国泰民安、丰衣足食、安居乐业、政通人和、人寿年丰、夜不闭户、路不拾遗;多事之秋、兵荒马乱、流离失所、生灵涂炭、家破人亡、哀鸿遍野、民不聊生、内忧外患。34.《太阳》一文运用了列数字、作比较等多种说明方法,介绍了和太阳相关的一些知识,说明它与人类之间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35.《松鼠》作者是法国的布封。课文抓住松鼠乖巧驯良的外形特点、机警敏捷的行为特征、高超的搭窝技巧等方面进行细致而生动的介绍,字里行间蕴含着作者对松鼠的喜爱之情。36.《慈母情深》作者是梁晓声。课文讲述了“我”的母亲在家境极端贫困的情况下,毫不犹豫地给“我”买《青年近卫军》的事,体现了母亲对子女无私的爱,也表达了“我”对母亲的爱和感激。37.《父爱之舟》作者是吴冠中,课文是一篇回忆性散文,作者的父亲已经去世,对他深深的思念只能依托于梦中相见。课文以梦的形式呈现往事,描写了作者和父亲在一起的一个个生活场景,表现了父亲对作者无微不至的深沉的爱,字里行间饱含着作者对父亲的无限思念。38.课文以“父爱之舟”为题,是因为父亲总是借用姑爹的小渔船送“我”离开家乡去报考和上学,这只小船承载着父亲对“我”的期望和深沉的爱,是人生之舟,希望之舟,爱之舟,揭示了文章的主题,也承载着作者对父亲的思念感怀。39.《“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讲的是作者童年时期写了第一首小诗,母亲和父亲给予了“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这两种评价在他的成长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作者从评价中感悟到父母给予的爱。40.口语交际的要点:选择恰当的材料支持自己的观点;尊重别人的观点,对别人的发言给予积极回应。41.怎样体会文章中作者表达的感情:品味印象深刻的场景、细节。42.有关勤俭节约的名句:克勤与邦,克俭于家。——《尚书》居安思危,戒奢以俭。——魏征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司马光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朱用纯43. 山居秋暝 枫桥夜泊 长相思唐·王维 唐·张继 清·纳兰性德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月落乌啼霜满天,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江枫渔火对愁眠。 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姑苏城外寒山寺,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夜半钟声到客船。 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44.暝:日落时分,天色将晚。浣女:洗衣物的女子。歇:尽。王孙:原指贵族子弟,诗中指诗人自己。长相思:词牌名。榆关:山海关。那畔:那边,指关外。聒:声音嘈杂,词中指风雪声。45.《山居秋暝》是一首五言律诗,描绘了初秋薄暮、雨后初晴的山中图景。诗的大意是:空旷的山中刚下过一场雨,天气清凉,傍晚时分让人感受到阵阵秋意。皎洁的月光透过松林洒落下来,清澈的泉水从石头上潺潺流过。竹林里传来喧笑声,原来是一群洗衣的女子归来了;莲叶晃动,原来是渔船顺流而下。任凭春天的花草凋谢,可“我”还是愿意留在这里,长久居于此地。诗人流露出长久隐居于此地的心愿,即使春去花落,也不会为之改变。《枫桥夜泊》是一首七言绝句。诗的大意是:漫天寒霜里,月亮在乌鸦的啼叫声中慢慢西沉。江边枫叶摇曳,渔船上灯火点点,诗人看着这些景象,心中充满愁绪,久久不能人睡。此时,姑苏城外寒山寺半夜敲响的钟声传人客船。表达了诗人孤寂忧愁的心情。《长相思》是纳兰性德作为康熙帝御前侍卫随驾出行时写下的一首词。作者用质朴的语言描绘出将士长途跋涉的情景,抒发了思乡之情。词的大意是:将士们翻过一座座山,涉过一条条河,向山海关那边进发。夜已深,营地里上千顶帐篷都亮着灯。风刮了一更又一更,雪下了一更又一更,诗人被风雪交加的声音吵醒,不禁思念起故乡来。46.《四季之美》作者是日本的清少纳言。课文按一年四季的顺序描写了春天的黎明、夏天的夜晚、秋天的黄昏和冬天的早晨等不同时间的景致。作者用细致的笔触描写出不同时间、不同景物的动态变化,营造了美的氛围。47.《鸟的天堂》作者是巴金,本文记叙了作者和朋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时见到的不同景象,分别描写了傍晚静态的大榕树和早晨榕树上群鸟活动的情景,展现了一派美丽动人的南国风光,表达了对自然和生命的热爱和赞美。48.《月迹》作者是贾平凹,课文记叙了中秋夜几个孩童从屋里到院子、从院子到河边寻找月亮的过程,以儿童化的语言描绘了皎洁的月光和月光下的夜色,表现了孩童奇特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充满童趣。49.《渔歌子》唐·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50.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宋·苏轼。51.《古人谈读书》本文由两则文言文组成,记录了古人有关读书、学习的言论。第一则选自《论语》,是孔子关于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的三句话。第一句写要聪敏勤学,不以向地位、学问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第二句写要以诚实的态度对待学习,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智慧。第三句是说孔子自己读书的时候多记多背,学习不知满足,教诲他人不知疲倦。第二则选自朱熹《童蒙须知》,告诉我们读书要心想、眼看、口诵。“心到”,是“三到”中最重要的,用心思考了,自然就会看得仔细,也会读得正确并记忆犹新。52.知:同“智”,智慧。敏:聪敏。好:喜好。耻:以……为耻。下问:向地位、学问不如自己的人请教。识:记住。厌:满足。诲:教诲。敏:勤勉。谓:说。漫浪:随意。尝:曾经。急:要紧,重要。53.《忆读书》是一篇叙事散文,作者冰心按时间顺序,回忆自己童年时期的读书经历、读书经验、选书的标准以及读书的方法,表达“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多读书,读好书”等感悟。54.结合自己的读书经历,谈对“我永远感到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的理解:①作者在读书中得到了做人处世要独立思考的大道理,知道了许多事情,也认识了许多人物;②我喜欢读《十万个为什么》这类的科普书籍,大量的阅读让我知道了很多知识,和小伙伴分享这些知识时,大家都称呼自己为“小博士、万事通”,让我获得快乐。55.《我的“长生果”》是一篇叙事散文,“长生果”加上引号,说明它有特殊的含义,在文中指的是“书”。书是人类的精神食粮,是人类文明长久不衰的营养品,作者把书比作“长生果”,表达了书和人类之间的关系,以及自己对书籍的无比喜爱。56.口语交际的要点:分条讲述,把理由说清楚;听人说话能抓住重点。57.读书的方法:从读一篇文章到读整本书,从读整本书到读同一类书。58.书的比喻:书,被人们称为人类文明的“长生果”。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一位朋友,也是一处你随时想去就去的故地。书是钥匙,能开启智慧之门。书是良师,能教导我们健康成长。59.欧阳询是初唐著名的书法家。他的楷书用笔方整,笔力刚劲,点画的起、收及转折处一丝不苟。字形竖长,各部分之间穿插巧妙,结构十分严谨。整体显得既平正端庄,又险劲生动。60. 观书有感 宋·朱熹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昨夜江边春水生,蒙冲巨舰一毛轻。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