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那一次,我真____》-叙事作文精细指导(统编版语文七上二单元必练)【作文题目】以《那一次,我真__________》为题,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写一篇以记事为主的作文。不少于500字。【微提示】1.填题要准。填“我不假”,“真”的副词词性变化,不妥;填“想回到那年那月的时光”,题目太长,不打眼。认为,最好补充一个表示情感或心理活动的词语,如“快乐”“开心”“感动”“后悔”“失落”等,题目简洁醒目。 2.手法恰当。比如,前后对比反差很大,或者心理斗争、纠结之后豁然开朗,能更好地体现“真”字所蕴含的情感冲击力。 3.重点突出。选准重点人,写一写他(她)的语言、动作、神态、外貌等,让描写来助力;选准重点场景、片段,突出其中出动你情感的部分。【写作思路点拨指导】这是一道半命题作文题。所谓半命题,就是命题人只出一半题目,另一半由作者来补上。补什么?一般是补自己最熟悉的内容、最有趣的内容或最有教益的内容。从提示看,命题人列举了生活中如“快乐”“激动”“惊讶”等,这是启发作者思路而设列的。本题目可以补充一个表示情感或心理活动的词语,如“快乐”“开心”“感动”“后悔”“失落”等。同时提示又对文体的要求有所暗示,这就是要求作者去写事。提示又从立意的角度给作者作了点拨,选取值得回忆的“那一次”。这样看来,认真阅读提示是写好文章的关键。同时从选材方面可以启发对生活的观察与思考,生活中有多少个“那一次”,你是否抓住了,多少事又是发生在若干个“那一次”;材料是消极的,而开掘的主题是积极向上的,这里有作者的感悟,这里有作者的主观感受。范文在这一点给了我们启示。叙事具体生动也是值得借鉴的,具体生动体现在叙事的层次上,环环相扣,层层波澜,借助神态描写、心理描写把人物的尴尬的神态形象地展现在人们面前。恰当地选用抒情议论,使文章主题更加鲜明,虽是一人之感,却道出人生的普遍意义,在这一点上更是值得我们学习的。选材要严,开掘要深,这在我们的写作中是要逐步认识和理解的。同学们补上的词语五花八门:那一次我真失望、真后悔、真感动、真倒霉、真气愤、真高兴、真的长大了、真委屈、真遗憾等等。阿芸写的《那一次我真的长大了》,写的很好,虽然补题没有按照题目要求,但从行文看,这也是一篇不错的文章。要写好这个作文,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审题要认真准确,明要求。补充完整题目后,还需要进行审题,即准确把握文题涉及的范围。写半命题作文时,必须精细审题,读懂文题中的显性和隐性信息,明确写作要求。本文题的显性信息,主要提示了文章的写作内容:既可以写令你感到开心和快乐的事,又可以写使你感到苦恼和失落的事,还可以写使你感到尴尬和后悔的事,等等。在这个题目中有“那一次”“我”“真”三个关键词,所选择的素材应该是与“我”相关的,若是写成其他人就跑题了;其次,要注意题目中的“真”,表明这件事带给你的情感冲击是很强烈的,让你印象深刻,甚至刻骨铭心。“那一次”则表明所写的内容只能是一件事,而不是多件事,写作时要注意要过程写清楚。从立意的角度给我们做了点拨,须选取自己值得回忆的“那一次”;“我”限定了写作范围,即要求文章的选材须是自己亲历之事、真情所感;“真”表明这件事带给你的情感冲击是很强烈的,让你印象深刻,甚至刻骨铭心。题目的“要求”主要是对文章的表达方式和篇幅等方面提出了一些限制。此外,半命题作文的审题还要注意题目中的隐性信息,即空缺部分。很显然,文题的横线上应补充一个表示情感或心理活动的词语。二、精心选材补文题。写半命题作文,关键在于补好文题。补题时应力求做到如下几点:一是从“我”出发,根据自我的兴趣爱好和所经历的事件来补题;二是从“新”出发,应精选素材,尽量规避陈俗,独辟蹊径;三是从“细”出发,可以化大为小,以小见大;四是从“深”出发,力求见解独到,思想深刻。从本文的选材来看,可以启发我们对生活的观察与思考:生活中有许多个“那一次”,许多事又是发生在若干个“那一次”,关键看你是否捕捉到;虽然材料可能是消极的,但挖掘的主题应是积极向上的,要有作者的主观感受和独特感悟,如有位同学以《那一次,我真感动》为题作文,写她和同窗好友的一次“小纠纷”,好友的谅解令她感动,选材细小入微,并以此来突显“宽容”的大主题,把一桩鸡毛蒜皮的“孩子斗嘴”事件写得别样生动,真切感人,富有新意。1. 选择真实的材料,禁止“胡编滥造”。写你自己真实经历过的事情,少编故事。好好想想你升初中之后的两个月的经历,有没有过感动、快乐、开心、后悔、失落等等情绪。如果你说都没有,我只能说,你可能是个“没心”的人。但凡有心,自然有情;但凡有情,自然不可能两个月都是心如止水。2.选择和你的年龄相匹配的材料,避免出现“幼稚病”。不要动不动就写“学习骑自行车很快乐”“妈妈送我去医院很幸福”之类的内容了——因为你确实没有在这些老材料中发现什么新意,你只是把你在小学四年级或五年级写过的文章拿出来抄了一遍而已。还有“西红柿炒鸡蛋”之类,也不要再写了——除非你能从中翻出新意。因为这些内容就像扶老奶奶过马路一样,即使是真的,看着也无味了,更何况有些内容还是你编的呢?3. 选择最有教益的材料,剔除“消极和不健康”的内容。三、精深立意巧表达。补好文题之后,就要巧妙立意、创新表达了。事实上,半命题作文的补题与立意是同时进行的。大家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用下列技法:1.以真事感动人。就本次文题来看,侧重于叙事,比较适宜于写成规范的记叙文。这就要力求抓住生命中的动情点,捕捉生活中的感人细节,通过多角度描写,加以适当的抒情议论来感动读者。2.以真理说服人。擅长写议论文的同学,也可以将此次文题写成一事一议的文章,做到有论点,有论据,有论证,层次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力求从理论上说服他人。3.以文采征服人。写文采出众的散文,运用多种写作手法,或精于描写,或富含底蕴,或文风大气,或学识出众,让读者一见倾心,深深折服于作者的文采。4.行文思路要清晰。既然是写一件事,就要交代清楚事件。要让读者明白文章写的是什么人在什么时候、什么地点发生了怎样的事件,一般要按照事件发展的顺序去写,力争把事件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写清楚。当然在叙述过程中要注意对人物活动的描写,不能单纯地去叙述,导致文章没有吸引力。5.详略安排要恰当。写记事的文章最忌讳平铺直叙,注意叙事要有波澜,要做到重点突出,重点部分要详写,写具体,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次要部分要略写,或不写。比如《秋天的怀念》一课对“母亲陪我看花”“我答应看花”两件事写的详,对“母亲不能陪我看花”“我与妹妹去看花”两件事则写的略,重点突出母爱的博大与宽厚。6.叙议结合要紧密。在记事文中,适当的议论和抒情可起到点明和深化主题的作用。因此,在叙述事件之后,应进行必要的议论或抒情,点明自己对事件的看法和感想,以此来深化中心,揭示主题。一般情况下,出现在结尾,起到点题的作用,当然还要做到首尾呼应,结构严谨。【佳作示范】那一次,我真意外秋天,中午,操场边。我小跑地奔向食堂,一路上,金黄色的菊花夹道相迎。暖阳在校园的小道上铺起一张点缀着树影的金毯。 进了食堂,我盛了满满一盘地三鲜(东北传统菜,食材是三种地里时令新鲜的食材:茄子、土豆和青椒,小编注),越过人群,刚刚走出食堂门,却突然被迎面而来的高个子撞了个满怀。我没来得及喊出来,裤子上便已“点缀”了土豆和茄子。一抬头,高个子悻悻地望了我一眼,在众目睽睽之下一溜烟逃了。刚刚跟他一起走来的“团队”队员们望着他越来越远的背影,议论纷纷,对视一眼,也跟着溜走了。 我的心中翻腾着愤怒的波涛。这些人看起来人高马大,遇到问题却不如小孩子!一时间,怨气像夏日雷雨前的乌云,压得我喘不过气来。我推开围观的人群,恨恨地走向打饭窗口。回头望着门外的菊花朵朵,感觉它们仿佛在嘲笑自己。 正愣着出神,门口却突然传来了喧闹声。原来,高个子在他的队友们的“簇拥”下或者说“绑架”下,径直向我走来。“对不起。”高个子低着头,向我道歉。意外,真是意外! 高个子话音未落,“团队”中的红衣哥掏出饭卡,径直奔向打饭窗口;一胖一瘦两个人一边用湿纸巾擦着我裤子上的污渍,一边对我说:“小同学,没烫到吧?裤子要是洗不干净,咱们大个子负责到底!”手指向羞愧站立在一旁的大个子。意外,相当意外呀!我感激得不知道说什么好,心中的风暴悄然消失得无影无踪。我瞧了瞧这几个学长,表面上看去,他们与那些看热闹的同学并无差别,但他们大胆地站出来主持公道,用自己的正义之举,照亮了我的心。这时候一盘地三鲜端到我面前,我盛了一大勺塞进嘴里。今天的菜有点咸,但我心里却甜滋滋的。大哥哥们陪着我吃饭,聊天。临走他们把自己的班级和姓名也告诉了我。出了食堂,我又一次看了看门外的花,感觉前所未有的美丽。 菊花,平淡无奇,却凭傲霜劲骨承担了秋日所有的魅力。暖阳,不易察觉,但用慈爱包容温暖了世间一切的生灵。而学长们,默默无闻,以正义之举抚慰了学弟受伤的心灵,也如暖阳、如秋菊一样,是一道美丽的风景线。【点评】一是记叙“六要素”的交代——“秋天,中午,操场边。我小跑地奔向食堂……”开头部分,轻松说明了时间、地点、人物,十分简明。起因是“我”端着的菜被大个子撞泼了,经过是大个子溜走后被同伴们揪回道歉,结果是“我”很感动。起因简明,结果合理,至于事情的经过,则详细写了人物举动、“我”的心理变化过程,重点突出。 二是本文情感的传达——作者立足于写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边叙事边写自己真切的感受,“我”的心理变化过程包括“高兴——愤怒——意外——感动”一系列过程, 三是本文的构思创意——本文所写,本是人与人之间发生的事儿,但发现,在叙事中适当增添景物描写,可增添画面感、场景感、形象性。特别是,本文以菊花作为线索,贯穿故事,反复出现,衬托自己在故事不同阶段的不同心情,并且象征了学长的美好品质,实现了景物与人物的融合,很有创新意识。【例文展示】那一次,我真后悔那一次对妈妈不尊重的态度,我真的很后悔。它让我知道,要珍惜和家人在一起的每一分每一秒,不能太冲动!我的妈妈本是一位白领,可是为了我们, 她辞去了她心爱的工作 ,每天在我们面前转来转去的。“孩子,你吃饱了吗?”“要不再吃点吧 !”“今天表现怎么样,老师表扬你了吗 ?”“今天一定要好好表现 ……”面对这些使我令我头大的问题 ,我只能左耳朵进右耳朵出,可是即使这样,却终究还是躲不过妈妈的这张絮絮叨叨的嘴。那一次放学回来, 我开心地回到家, 吃完饭后,坐到学习桌旁, 安静地写着作业 ,这时妈妈走了过来,手里捧着一杯牛奶,对我说 :“鑫鑫,喝些牛奶吧!你现在正长身体呢!”妈妈亲切地对我说。然后便要将牛奶小心翼翼地放到我的桌子上。“哎呀 !妈,您烦不烦啊,我正在写作业呢?您看牛奶都没溢了出来,滴到我我作业本上了。”说着,就连推带搡地将妈妈推出门外。妈妈怔了一下,不好意思地说了句:“好,好,妈不打扰你,我这就出去,一会儿你一定要喝了哈,别等凉了再喝。”听着妈妈那贴心的话语,我只好答应下来。晚上,当我正要睡觉时,突然想起,明天老师让穿白毛衣呢!于是急忙跑到妈妈跟前,向她问了问:“妈,我昨天让你给我买的毛衣呢?”面对我的问题妈妈显得有些局促:“啊?毛衣?你没给我说呀,现在出去买吗?可是人家都关门了呀?怎么办呢?你明天就要用吗?”听到这些,仔细一想,我的确没给妈妈说,但想到明天要被老师批评,就生气地一摔门子去睡觉了。半夜,我正要起床上厕所,突然,看到妈妈正在客厅里坐着,桌子上一盏微弱的台灯照在妈妈的手上。原来妈妈正在给我织毛衣,突然妈妈不小心扎破了手,但是妈妈没敢出声,怕惊醒了我,只是用手擦了擦,便又开始织了起来,看在妈妈额头上发亮的汗珠和疲惫的身影,我不禁鼻头一酸,眼泪不自觉地流了下来。看到妈妈为我做的这些,再想想我对妈妈的态度,我真的有些后悔,妈妈所做的一切可都是为了我呀,为了我们这个家!可是世上没有卖后悔药的,只想在此对妈妈说一声:妈妈,对不起,我知道自己错了,我不该那样对您!那一次,我真的好后悔!点评:文章对比手法运用好,把对妈妈自己的关心呵护与自己对妈妈做法的不理解形成鲜明的对比,为后文看到妈妈为自己挑灯夜战纺织毛衣,让自己转变态度蓄足了势,有力地突出了“我真的好后悔”这一主题。【习作展示】那一次,我真的感动了友情是一颗糖果,给我带来快乐;友情是一束鲜花,给我带来惊喜;友情是我记忆长河中的一块璀璨的钻石,它让我久久难以忘怀。【排比比喻句开头。】学校正在为即将到来的艺术节做准备。每每延时课的时候,我都会坐在音乐教室里练习唱歌,无法上延时课。为此我很伤心,担心被其他同学落下,所以很不乐意去唱歌。但是为了艺术节,我还是硬着头皮放弃了数学课,来到了音乐教室。我们先练习发声。音乐老师的钢琴声传入我的耳朵,在我的脑海中回荡,我却双眼发直,嘴也不听使唤,声音愣是发出不来,脑子里盘旋着这样的问句:“数学老师正在讲什么?正在指导同学们修改哪个错题?”忽然,音乐老师点到了我的名字,我迷迷糊糊地站起身,小声地唱起来。在音乐教室里的我真的是度秒如年!光说音乐,并不讨厌,但如果占用我的数学课来上音乐,那我的精神早就跑到数学课上去了,哪还有心思唱“ 哆、来、咪、发、索、拉、西”呀?我静静地等待着音乐老师说出“下课”二字,这可能是我第一次这么期盼下课。我觉得快要下课时,就赶紧去收拾东西,还没等老师口中“下课”二字的余韵消散殆尽,我已经“嗖”的一声飞出了音乐教室……【注意本段的各类细节描写。】等我跑到班级教室外的时候,数学老师已经迈下讲台,向门口走来,结果我和老师差点撞个满怀。我低着头回在座位上,眼泪已经不知不觉地流了下来。我把脸藏在口罩下面,再用胳膊在桌面上搭成一个“城池”,把我的悲伤围在了自己的城中——我不想把自己的负面情绪传染给其他同学。【把悲伤围在自己的城中,这一句表达得如何?】这时,阿灿舞动着修长的手臂,花枝乱颤地蹦达到我跟前,脸上洒满和往日一样的明媚阳光。【动作神态的细节描写是少不了了,写人记事的记叙文必须要有这些细节。注意体会“舞蹈修长的手臂”“花枝乱颤”“蹦跶”“洒满阳光”等词语的表达效果】她用手指轻轻敲了敲我的头,说道:“看,这是什么?”那语调还是一日既往的调皮。【又一处细节】我没有看她,而是把脸扭到了一边,忍住哭声说:“还有一节语文课呢,等下课再来找我吧……”“嘿嘿嘿……”阿灿笑了,“怎么啦?我的这个东西一定得现在收下,我还得给你解释解释呢。”我抹了抹眼泪,把头转过来,看到了一张正方形的纸,上面写着数学题。我很纳闷儿:“解释什么呀?”要知道,阿灿可是搞恶作剧的能手,我可不那么容易上当!【这里宕开一笔,造成了情节的波澜】阿灿指了指那张纸,故作神秘低声说:“这个呀,可是个宝贝!这是这节课老师讲的数学题,答案在背面。划横线的这两道,老师只让我们抄了题,但还没做。”【注意“指”“故作神秘”等词】我破涕为笑,有些受宠若惊地问道:“真的吗?——谢谢!”阿灿云淡风轻地摆了摆手:“小事一桩,下次我接着帮你记。”【注意“受宠若惊”“云淡风轻”“摆手”等形容词和动词的使用】我又笑了,但眼泪也紧跟着流了出来。我珍重地把那张纸放进了书包,因为它不但记录着老师传授的知识,更承载着我和阿灿深厚的友谊。回到家,我不停地回想着这件事,眼前浮现出阿灿修长的手臂、花枝乱颤的身姿,心里荡漾着满满的幸福与感动,那张原本很轻的纸也仿佛有了无形的厚重感。【重要的词汇说三遍。重复“修长”“花枝乱颤”等词汇,让阿灿的形象更加深入读者心灵。“心里荡漾着满满的幸福与感动”算是点了题——感动。原文并没有出现“感动”二字,这是修改时加上的】我真得交了一个值得信任的朋友!阿灿,你的出现使我的生命多了一份绚烂,就和你的名字一样。我相信,在上完初中之后,我肯定也会跟你一样变得明朗乐观的。【评语】1. 关于本文的开头。(1)开头采用排比、比喻句形式。这是在很多年前流行起的一种作文开头方式。作者会对文章的某个关键词(比如本文的“友情”)进行比喻,一般是连续三个比喻,以彰显作者遣词造句的功力和文章的文采。后来这种开头方式成了一种作文套路和新八股,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发展。另外,很多学生可以围绕关键词写出两个比喻,但写第三个就难了,就是写出来也并不准确,只是为了凑成排比比喻句而已。很多老师极其推崇这种开头方式,甚至我听不少学生说过,他们的老师要求他们必须采用这种开头方式。我觉得应该是学生表述有误,在写不好开头的时候把责任推到了老师身上,好像是老师限制了他的创意一样。写好这种开头并不容易,但它仍属于基础性开头。开头的方法还有很多,比如对话引入,写景引入,抒情议论引入,倒叙引入,或直接进入叙事等。(2) 文章开头如果点题,就应该出现“感动”二字,而不能仅仅说“友情”。不错,本文讲的是友情故事,但核心关键词应该有“感动”。雨霏试着修改一下这个开头。2. 第2,3自然段的作用和意义。第2,3自然段写的是,“我”练习唱歌时的心不在焉、心急如焚,为后文写“我”着急地哭了、阿灿帮“我”记数学题以及“我”的感动做铺垫。如果是其他人写这个故事,那么一定有人写完第2自然段后就匆匆进入第4自然段内容的叙述。本文的第3段,运用心理、动作细节描写,极力渲染“我”的心急如焚、度秒如年,为后文写阿灿帮“我”记数学题和“我”的感动蓄势、做铺垫。这一部分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热爱学习的“我”,一个好强的“我”。正因为我爱学习、好强,“我”才会因为没有听成数学课而急的落泪,才会因为阿灿的热情帮助而落泪。所以,第3段并非冗笔。3. 本文重点突出。这个作文要求中有这样的话:“要注意有重点地展开叙述,突出事件中触动你情感的部分。”本文主要写了两部分内容,一是练歌时的煎熬,二是阿灿帮助“我”以及“我”的感动。第二部分是重点,字数更多,运用的描写手法更多。4. 写人记事的文章,一定要有对人物肖像、神态、动作、语言等描写。不用面面俱到,也要涉及一二,否则,你笔下的那个人就是干瘪的,毫无生气的。同学们可以看我在文中的夹批。5. 本文并非完美,但对刚上初中两个月的你们来说,本文仍是值得你们学习的范文。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