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题:最佳宜居奖教学目标:科学观念:知道制作一块展板的内容包括:作品名称、用户需求、设计意图和总体布局、作品设计图、优点和创新点等。科学思维:能依据最佳宜居奖评分表,结合展板内容,对每一组的模型开展评估。探究实践:能在展示评估的过程中,发现设计中的不足之处,能针对其他小组提出的问题,修改住宅设计平面图。态度责任:进一步增强学生对工程设计和建造的兴趣。教学重点:能依据最佳宜居奖评分表,结合展板内容,对每一组的模型开展评估。教学难点:能在展示评估的过程中,发现设计中的不足之处,能针对其他小组提出的问题,修改住宅设计平面图。教学准备:住宅模型设计图、住宅模型、最佳宜居奖评分表、问题梳理记录单、设计方案修改记录单、班级评分统计表、铅笔、塑料尺等。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1.发布“最佳宜居奖”比赛通知。每个小组提交一件完整的住宅模型参加比赛。每个小组为参赛的作品制作一块作品介绍展板。每个小组派出两名讲解员负责介绍自己小组的作品。每个小组派出一名评审员组成班级评审团,负责对全部参赛作品进行评比。二、计划组织1.教师给每个小组提供一张长100厘米,宽70厘米的泡沫板、水彩笔1套。2.讲解制作要求:为了便于对比和同学们介绍讲解展板,教师规定展板的内容和格式:内容包括作品名称、用户需求、设计意图和总体布局、作品设计图、优点和创新点等,并注明小组名称和成员。3.学生开展制作活动:各小组准备参赛作品和相关材料,制作作品介绍展板,并推选小组搬运员、讲解员和评审员。4.教师巡视,统计各小组的评审员。5.各组讲解员先在小组内开展试讲活动,并针对组内其他同学的建议完善讲解内容,使讲解更加简洁易懂。6.制定评审评分标准:各小组选定的评审员组成评审团到讲台集合,评审团协商制定评分标准。三、表达交流1.每个组安排两名搬运员展板,每组安排两名讲解员开展讲解。2.教师再次提示讲解内容:内容包括作品名称、用户需求、设计意图和总体布局、作品设计图、优点和创新点等,并注明小组名称和成员。3.各小组按小组排列顺序开展讲解展示活动。4.评审团成员根据评分标准对每个小组的参赛作品进行打分。每个评审员不参与自己小组作品的评分。教师根据评审员的打分,去掉一个最高分和最低分,计算各小组的平均分,并当场亮分。四、评价1.对评分表进行汇总。2.颁奖:得分第1名的小组获得“最佳宜居金奖”,第2、3名的小组获得“最佳宜居银奖”,第4、5、6名的小组获得“最佳宜居铜奖”。五、板书课题: 最佳宜居奖展板内容:作品名称用户需求设计意图总体布局作品设计图优点和创新点小组名称和成员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