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9.4全民守法一学科核心素养政治认同:正确认识全民守法的具体要求,明白守法是为了更好维护自身的利益。科学精神:明白全民守法是一个系统性工程,渐进性工程,持续性工程。法治意识:培养守法意识,树立法治观念,自觉履行法定义务。公共参与:了解身边案例,理解全民守法的重要性二学习重难点重点:全民守法的内涵;全民守法的要求;如何推进全民守法?难点:如何推进全民守法?三课前预习1.推进全民守法,要着力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坚持把( )和( )作为依法治国的长期基础性工程,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树立( )、( )的法治理念,引导全民自觉守法、( )、解决问题靠法。2.全民守法是指所有社会成员普遍尊重和信仰法律、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的状态。建设法治中国,必须推动________________,增强全社会厉行法治的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形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社会氛围,使全体人民都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推进全民守法,要不断加强公民________________,弘扬________________文化,增强法治的________________,强化________________,倡导________________,弘扬________________,引导人们自觉履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推进全民守法要着力增强全民________________,坚持把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作为依法治国的长期基础性工作,深入开展________________,树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法治理念,引导全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全民守法要求________________,在享有权利的同时,公民也负有相应的义务。只有所有的人都依法履行自己的义务,才能维护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四自我检测1.2022年6月,烟台市公安局开展了一场“民法典进农村”主题宣传活动,民警们紧紧围绕农村干部群众的日常生活,针对高空抛物、养犬管理条例、遗失物、收养关系的确认等内容进行重点宣传,就群众关心的法律问题进行答疑解惑。该活动可以( )①增强公民法治观念,促进全民守法②确保尊法守法成为每个公民的自觉行动③坚定法治信仰,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④引导人们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2.2022年6月5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鼓励开展宁静小区、静音车厢等宁静区域创建,倡导人人参与噪声污染防治,共同维护生活环境和谐安宁。对此,公民要( )①增强法治观念,在法律范围内行使公民权利②依法履行义务,合法、理性解决噪声纠纷③以理服人、以情感人,力求实现执法效果最大化④坚持把全民守法作为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3.近几年,广大网民通过网络参与公共生活的热情高涨,屡屡成为一些焦点案件市判的旁听者。一些网民在案件还未进入审判阶段时,就在网上进行舆论审判,对正常的司法审判造成一定的压力和干扰。为避免出现这种情况,公民要( )①增强法治观念,在法律范围内行使自己的民主权利②理性行使自己的政治自由,尊重法院的独立审判权③珍惜自己的民主权利,直接参与国家和社会的管理④树立权利意识,更加积极主动地维护自身权益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4.2022年1月1日,我国首部针对家庭教育的专门立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已正式实施。在已有法律重点解决学校教育、社会教育问题的基础上,这部法律聚焦父母等监护人的职责、着力解决家庭教育问题。家庭教育促进法从家庭责任、国家支持、社会协同等方面对家长、政府、学校、家庭教育服务机构等主体的职责进行了划分,并规定不依法履行家庭教育职责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该法律施行后( )①人大应根据我国教育现状科学、民主、依法立法②西藏自治区各级政府可以依法自主地执行该法律③人民法院可通过行使审判权引导全社会遵守该法④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应避免加重未成年人学习负担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5.2022年5月,为有效应对当前疫情形势,落实疫情防控措施,某地政府发布《关于严格遵守疫情防控有关法律规定的通告》明确指出:不如实提供涉疫信息、拒不扫码登记、拒不参加核酸检测、违法使用核酸检测证明、编造散布传播虚假信息等将依法承担相应法律责任。此举有利于( )①推进严格执法,实现建设法治政府的目标②增强公民的法律意识,保障公民依法行使权利③阻断疫情传播,增强疫情防控的效果④强化规则意识,引导人们自觉承担社会责任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6.2022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正式实施,家庭教育由“家事”上升为“国事”,所有家长必须“依法带娃”了。法律明确:未成年人的父母或其他监护人负责实施家庭教育,应当合理安排其学习、休息、娱乐和体育锻炼的时间。该法律施行后( )①人大应根据我国教育现状科学、民主、依法立法②西藏自治区各级政府可以依法自主地执行该法律③人民法院可通过行使审判权引导全社会遵守该法④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应避免加重未成年人学习负担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7.辽宁省表决通过了《辽宁省知识产权保护条例》。该《条例》共7章49条,就加强知识产权行政保护、司法保护、社会保护,建立健全协同工作机制,严厉追究法律责任等作出明确规定。为更好保护知识产权( )①省人大及其常委会要依法定程序制定基本法律,推进科学立法②行政机关要带头依法执政,全面履行政府职能,推进严格执法③司法机关通过程序公正,最大化实现结果公正,推进公正司法④把全民普法守法作为依法治国长期性基础工作,推进全民守法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8.党的十八大以来,司法部加快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共建立省、市、县、乡、村五级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56.6万多个,覆盖城乡的公共法律服务网络基本形成。此外,还有律师和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为64万多个村(居)担任法律顾问,每名村(居)法律顾问需每月提供不少于1次、不少于4小时的现场法律服务。这有利于( )①促进公正司法,保障人民合法权益②满足人民需要,提高人民法律素养③推动乡村治理,完善乡村法律体系④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公平正义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9.“法治的真谛,在于全体人民的真诚信仰和忠实践行。民众的法治信仰和法治观念,是依法治国的内在动力,更是法治中国的精神支撑。”央视专题片《法治中国》第六集“全民守法”中的这段解说词,道出了全民守法对法治的重要意义。大力推进全民守法,要求公民( )①严格遵守法律,依法规范自身行为②学习法律知识,增强守法用法意识③敢于主持正义,制裁各种非法行为④推进严格执法,依法全面履行职能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0.彰显法律力度,传递法治温度。近年来,人民法院不断简化立案环节,优化办事流程,实现当天立案、一次办成;直播庭审,让更多不在庭审现场的网民感受到“看得见的正义”;公开裁判文书,让群众了解裁判的理由和过程……这些举措有利于( )①促进立法公开,凝聚社会共识②加强法律援助,坚持规范执法③实现诉讼便民,维护人民权益④开展法治教育,增强法治观念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参考答案:三课前预习1. 全民普法 守法 宪法法律至上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遇事找法2. 行使权利 履行义务 全民守法 积极性 主动性 守法光荣 违法可耻 忠实崇尚者 自觉遵守者 坚定捍卫者3. 道德建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道德底蕴 规则意识 契约精神 公序良俗 法定义务 社会责任 家庭责任4. 法治观念 全民普法 守法 法治宣传教育 宪法法律至上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自觉守法 遇事找法 解决问题靠法5. 依法履行义务 公共安全 社会秩序四自我检测1.C2.A3.A4.D5.D6.D7.D8.C9.A10.D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