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13年九年级历史与社会阶段作业检测 2013.10
一、选择题:(本题20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在抗美援朝战争的同时,还实现了? 的和平解放。( )
A、西藏??????B、台湾?????C、新疆?????D、东北三省
2.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三条外交原则,其中“另起炉灶”是指( )
A.不与任何大国结盟 B.清除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残余势力
C.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 D.不承认国民党政府建立的屈辱的外交关系
3.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曾感慨地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种粮食,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制造。”为改变这一局面,我国从1953年起( )
A.实行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B.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
C.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 D.掀起“大跃进”运动
4.“文章合为时而著”,高考作文题也能彰显时代精神。1956年全国高考作文题是《我生活在幸福的年代里》。这里“幸福的年代”的含义是( )
A.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使人民过上好日子 B.大跃进运动使人民丰衣足食
C.人民公社化运动改善了人民生活 D.改革开放使人民走上致富之路
5.右图是l949年至l984年中国粮食生产状况柱状图。图中出现了几个粮食产量快速增长时期,其主要原因是我国实行了( )
①土地改革 ②人民公社化运动
③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6.某剧描述1958年中国一个家庭的故事。该剧主人公可能经历的情景是( )
A.从广播中听到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 B.乡下亲戚加入农村生产合作社
C.看到村里的墙壁上贴满大字报 D.参加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大办食堂活动
7.“惊世两弹,冲天一星”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我们航天史上第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成就是( )
A.原子弹实验爆炸成功 B.中近程导弹发射成功
C.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升空 D.载人航天飞船遨游太空
8. 下列是党和国家为发展社会主义经济采取的措施,属于改革开放时期的是( )
①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②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③设立汕头、福建、珠海、厦门为经济特区
④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A、①②③ B、①③ C、②③④ D、②④
9. 标志着中国外交活动进入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主动、最有利、最活跃时期的是( )
A.上海合作组织成立 B.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提出了不与任何大国结盟的新战略
C. 1971年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D.北京成功举办奥运会
10.习近平主席讲话提出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中国道路”是指( )
A.改革开放道路 B.中国特色改革开放道路 C.社会主义道路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11. 对诗句“情天再补虽无术,缺月重圆会有时”表达意思理解正确的是( )
①我国对解决台湾问题缺少策略 ②两岸最终会走向统一
③全体台湾人民都希望和平统一 ④台湾和大陆同属一个中国
A、①③ B、①② C、③④ D、②④
12.我们解决台湾问题既要坚持原则,又要灵活务实。这里的“原则”和“灵活”分别是指( )
A.和平统一 一国两制 B.一个国家 两种制度
C.高度自治 两种制度 D.一中一台 高度自治
13.历史谱写着歌曲,歌声凝聚着历史。下列歌词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
①七月的艳阳照遍香港,回归的骄傲永刻我心上
②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
③红卫兵红卫兵,文化大革命当尖兵
④学习雷锋好榜样,忠于革命忠于党
A.①②③④ B.②④①③ C.②④③① D.④③②①
14.美国是最大的发达国家,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美两国定期在事关两国关系的深层次、战略性重大问题方面进行积极的沟通与交流,有利于( )
①调整世界格局,再向两极化方向发展 ②共同掌握话语权,主导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③塑造良性互动、合作共赢的新型大国关系 ④促进亚太地区和世界的和平、稳定与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5.某校历史与社会兴趣小组的同学准备开展“当代国际关系中的南北问题”专题探究活动。他们找到了以下资料,其中适合采用的是( )
①非洲:苦难的延续; ②朝鲜核试验; ③全球家庭财富分布图; ④美韩联合军演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6.右边图表反映我国( )
①经济发展不平衡 ②实现了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
③经济持续快速增长 ④各族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A. ②③④??? B.①②④
C. ①③④??? D.①②③
17.2012年11月10日以来巴以冲突升级,至少造成100名巴勒斯坦人死亡。这说明( )
①恐怖主义是影响世界和平的根源 ②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有新的表现
③维护世界持久和平事关各国人民的福祉 ④民族矛盾、宗教纷争、领土纠纷使和平蒙受阴影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8.务实合作凝聚共识,中印双方均强调“共同维护边境地区的和平与安宁”。这是因为( )
①保持和平稳定的外部环境,有利于促进两国经济的发展
②和平是当今世界的主题,维护和平符合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
③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发展经济就能解决两国的边界问题
④保持睦邻友好关系,对维护亚洲和世界的和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A.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19.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2010年中国GDP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实体,但是中国仍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其根本原因在于( )
A.社会主义具体制度还不完善 B.科学技术水平、民族文化素质还不够高
C.我国人均GDP还比较低 D.现阶段社会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
20.中国的发展面临着大好的机遇,这是指( )
①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 ②总体和平的国际环境
③科技革命的突飞猛进 ④低水平、不全面、发展不平衡的小康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共50分)
21.(9分)材料一:2013年3月7日,联合国安理会一致通过关于朝鲜第三次核试验问题的第2094号决议。该决议要求朝不再进行核试验,放弃核武器计划,并重返《不扩散核武器条约》。
材料二:据统计,发达国家人口仅占世界人口的24%,却拥有世界工业总产值的90%;发展中国家人口占世界人口的76%,只拥有世界工业总产值的10%。
材料三:在一次国际会议上,各国首脑基于本国立场作了如下阐述:
甲国:我们有大豆、咖啡,但你们却要限制我们的出口;当然即使有大量出口,也换不来你们的几台机车;
乙国:民族、部落关系盘根错节,种族冲突不断……
丙国:我国国民收入的三分之一用于可怕的贷款利息……
(1)材料一、材料二分别说明当今世界存在什么问题?并指出当今世界的基本态势。(3分)
(2)请从历史角度分析造成材料二问题的原因。(1分)
(3)结合材料三,分析造成各国状况的原因分别是什么?(3分)
(4)中国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应采取怎样的内外政策。(2分)
22.(9分)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与时俱进,不断调整农业政策,使得我国农业在希望的田野上茁壮成长。
材料一: 见下图
材料二: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在中国,家庭农场的出现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发展;推动了农业商品化的进程;有效的缩小城乡贫富差距。(1)材料一反映了哪一事件?(1分)对经济建设造成什么影响?(1分)
(2)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获得与中共哪次会议后的哪一措施有关?(2分)
(3)结合材料二,分析当前家庭农场的出现有何意义?(3分)
(4)请为我国农村改革提一条合理化建议。(2分)
23.(9分)材料一:三国时期,孙权派卫温率万人船队到达夷洲;元朝时我国设立澎湖巡检司,中央实行对澎湖和流球(台湾)的有效管辖;17世纪初,荷兰人用欺骗的手段占领了台湾,1661年郑成功收复台湾。
材料二:2013年2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会见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时指出,我们有充分信心克服各种困难开辟两岸关系新前景,有充分信心同台湾同胞携手迎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材料三:2013年4月15日,台商张吉雄义乌开出首家台资“农家乐-义乌市双乔山庄”, 做有台湾特色的旅游观光农业。义乌森博会连续多年推出台湾馆,平时在义乌也随时可以吃到地道的台湾农特产品,而义乌的小商品更是已走进台湾民众的日常生活,在当地享有很高的知名度。
阅读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你能从材料一中得到什么信息?(2分)
(2)材料二中的“各种困难”主要指什么?我们有“充分的信心”来源于什么?(4分)
(3)材料三中义乌与台湾的密切联系有什么意义?(3分)
24.(7分)材料一:新中国的外交充满艰辛,也闪烁着智慧,赢得了世界各国的尊重。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推动各种国际交流与合作,在国际社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1)奠定材料一中“闪烁着智慧,赢得了世界各国的尊重”的外交政策的基础是什么?(2分)
材料二:右图是1949-2008中国与外国建交情况曲线图
(2)在图中我国建交最高峰出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
(3)请根据上图,联系所学知识完成下表中缺失的内容。(3分)
时间
外交成就
影响
1972年
美国总统访华,中美签署《联合公报》
①
1979年
②
美国承认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2001年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③
25.(8分)自古以来,中国人民就一直在寻梦、追梦,并为实现这些美丽的梦而努力着。辛亥革命至今的一百多年里,我们欣喜地发现许多梦想走进了现实生活中。
(1)土地梦——“耕者有其田”,是中国农民最久远、最执着、最沉重的梦。中国农民通过哪一历史事件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的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成为了土地的主人。(2分)
(2)统一梦——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海内外中华儿女共同心愿。请你举例说明统一梦的实现情况。(2分)
(3)小康梦——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全面把握机遇,沉着应对挑战,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确保到 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1分)。请描绘该目标实现后的宏伟蓝图? (3分)
26.(8分)1988年义乌撤县建市。25年耕耘,25年辉煌。
材料一:1979年,时任中共义乌县委秘书的杨守春发表了《“鸡毛换糖”的拨浪鼓又响了》一文,给整个义乌的商品经济的发展注入了生机。该文被盛誉为“义乌小商品市场的第一声呐喊”,之后个体经济、外资经济等踊跃发展起来。
(1)联系材料一,运用《历史与社会》相关知识,说说义乌经济体制的变化过程。(2分)
材料二:2012年义乌市部分数据统计(摘自2013年义乌市政府工作报告)
生产总值
进出口总额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成就(元)
803亿
93.5亿
44509
19147
上年增长
10.2%
136.7%
11.1%
11.8%
(2)结合材料二概括2012年义乌取得了哪些经济成就?(不得照抄材料)(3分)
材料三:2013年5月1日,联合国亚亚太经济社会委员会通过了《政府间陆港协定》。义乌港正式升格为国际级陆港城市。未来,义乌将在亚太地区享受更优惠、更便捷的通关政策;义乌的国际影响力及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将会得到进一步提升;对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带来深远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指出义乌港升格为国际级内陆港对义乌进一步发展的意义(3分)
2013年九年级社会阶段作业检测答题卷 2013.10
一、选择题:(本题20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二、非选择题:(共六大题,50分)
21、(9分)
(1)(3分)
(2)(1分)
(3)(3分)
(4)(2分)
22、(9分)
(1)(2分)
(2)(2分)
(3)(3分)
(4)(2分)
23、(9分)
(1)(2分)
(2)(4分)
(3)(3分)
24、(7分)
(1)(2分)
(2)(2分)
(3)(3分)
25、(8分)
(1)(2分)
(2)(分)
(3)(4分)
26、(8分)
(1)(2分)
(2)(3分)
(3)(3分)
2013年九年级历史与社会阶段作业检测参考答案
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D
C
A
C
D
C
D
B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D
B
D
D
A
B
C
B
D
B
二、非选择题
21.(1)和平问题、发展问题。总体和平、局部战乱(3分)(2)西方殖民者对亚非拉广大地区的殖民侵略;(1分)(3)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地区冲突,长期的不稳定和战乱;发展中国家外债多(3分)(4)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增强综合国力;加强南北对话、南南合作;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言之有理即可)(2分)
22. (1)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违背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给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造成重大损失(2分)(2)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2分)(3)家庭农场的出现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发展;推动了农业商品化的进程;有效的缩小城乡贫富差距。(3分)(4)不断深化改革,激发农民生产积极性;颁布惠农政策;加大对农业的科技投入等(2分)
23. (1)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2分)
(2)台独分裂势力和某些外国反华势力(2分);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国际地位的提高,海峡两岸交往的日益频繁(答出2点即可得)(2分)
(3)有利于早日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有利于促进两岸的经济合作与发展;有利于促进两岸的文化交流。(答出3点即可)(3分)
24. (1)1953年,周恩来总理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2分)
(2)1971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3)结束了两国长达20多年的敌对、隔绝状态;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为中国经济走向世界提供了更大的舞台。
25.(1)土地改革(2分)
(2)香港、澳门回归(2分)
(3)2020年(1分) 经济更加发达、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言之有理即可(3分)
26.(1)从单一的公有制经济转变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2分)
(2)2012年义乌经济快速增长;对外开放水平进一步扩大;人民生活水平提高。(3分)
(3)有利于享受更优惠的通关政策;有利于提高义乌的国际影响力;有利于进一步深化改革(3分
展开更多......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