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一节 大洲和大洋 答案:(1)七分 (2)三分 (3)不均匀 (4)北 (5)南 (6)乌拉尔山、乌拉尔河 (7)土耳其海峡 (8)苏伊士运河 (9)巴拿马运河1.地球?水球?地球表面分为陆地和海洋。海陆分布构成了地球的基本面貌。(1)海陆比例根据计算,地球表面71%是海洋,陆地面积仅占29%。概括地讲,七分是海洋,三分是陆地。如下图:世界海陆面积比较海洋彼此连成一片,陆地被海洋分割成许多大大小小的陆块。释疑点 命名“地球”的原因由于地球表面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因此有人对于地球的命名产生了疑问,认为我们所在的这个星球应该叫“水球”,而不是“地球”,但是人类主要生活在陆地上,对这个星球的认识也是从陆地开始的,因此还是叫“地球”比较合适。(2)海陆分布世界海陆分布很不均匀。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海洋大多分布在南半球。谈重点 两极地区的海陆分布北极周围是一片海洋——北冰洋;南极周围却是一块陆地——南极洲。析规律 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无论怎样把地球分成两个相等的半球,每个半球中海洋面积总是大于陆地面积。【例1】 下列关于地球上海陆分布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世界海陆分布很不均匀B.南半球陆地多于北半球C.西半球陆地多于东半球D.陆半球陆地多于海洋解析:A√世界海陆分布很不均匀,从南北半球看,北半球陆地多于南半球;从东西半球看,东半球陆地多于西半球B×南半球的陆地少于北半球C×西半球陆地少于东半球D×即使在陆半球,陆地面积也小于海洋面积答案:A2.七大洲和四大洋(1)几个概念大陆、岛屿、半岛、大洲、洋、海、海峡的概念,如下图表:名称概念举例大陆面积广大的陆地亚欧大陆岛屿面积较小的陆地台湾岛半岛陆地伸进海洋的凸出部分朝鲜半岛大洲大陆与它周围的岛屿合起来亚洲洋被水覆盖的广大的地区太平洋海洋的边缘部分,一般靠近大陆黄海海峡沟通两个海洋的狭窄水道台湾海峡析规律 世界之最①世界上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世界上最小的大陆——澳大利亚大陆。②世界上最大的岛屿——格陵兰岛。③世界上最大的半岛——阿拉伯半岛。④世界上最大的洲——亚洲;世界上最小的洲——大洋洲。⑤世界上最大的洋——太平洋;世界上最小的洋——北冰洋。【例2-1】 下列关于世界海陆的说法正确的是( )。A.面积广大的陆地叫做大洲B.面积广大的水域叫做海C.世界最大的岛屿是台湾岛D.世界最大的半岛是阿拉伯半岛解析:A×面积广大的陆地叫做大陆,大陆和周围的岛屿合称大洲B×被水覆盖的广大的地区叫做洋,洋的边缘部分叫做海C×世界最大的岛屿是格陵兰岛,台湾岛是我国最大的岛屿D√阿拉伯半岛是世界最大的半岛答案:D(2)七大洲①七大洲的名称、形状和面积,如下图:七大洲面积的比较(单位:万平方千米)析规律 歌诀记忆七大洲的大小顺序歌诀记忆七大洲的大小顺序: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②七大洲的分布半球分布(主要分布)北半球非洲、亚洲、北美洲(全部)、欧洲(全部)南半球南美洲、大洋洲、南极洲(全部)东半球欧洲、亚洲、非洲、大洋洲西半球北美洲、南美洲赤道横穿横穿大洲南美洲、非洲、亚洲、大洋洲回归线穿过北回归线非洲、亚洲、大洋洲、北美洲南回归线非洲、大洋洲、南美洲极圈穿过北极圈欧洲、亚洲、北美洲南极圈南极洲(几乎全部在南极圈内)谈重点 特殊的大洲跨东、西、南、北四个半球的大洲有亚洲和大洋洲;纬度位置最高、跨经度最广的洲是南极洲;跨纬度最广的洲是亚洲。③各大洲的分界线大洲分界线亚洲与欧洲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亚洲与非洲苏伊士运河北美洲与南美洲巴拿马运河亚洲与北美洲白令海峡非洲与欧洲直布罗陀海峡南美洲与南极洲德雷克海峡(3)四大洋①四大洋的名称、形状和面积,如下图:四大洋面积比较(单位:万千米2)析规律 四大洋的大小顺序四大洋由大到小依次为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其中大西洋形状呈“S”形。②四大洋的分布大洲包围太平洋亚洲、大洋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大西洋北美洲、南美洲、欧洲、非洲、南极洲印度洋亚洲、非洲、大洋洲、南极洲北冰洋亚洲、欧洲、北美洲半球位置跨南北半球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跨东西半球太平洋、大西洋、北冰洋全部在北半球北冰洋谈重点 特殊的大洋跨东、西、南、北四个半球的大洋有太平洋和大西洋;纬度最高、跨经度最广的大洋是北冰洋。【例2-2】 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1)上图中,数字①②③代表的大洋分别是( )。A.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 B.印度洋、太平洋、大西洋C.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 D.印度洋、大西洋、太平洋(2)下列对图中地理事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所在大洲是七大洲中跨经度最广的大洲B.丙所在的大洲是七大洲中跨纬度最广的大洲C.乙为巴拿马运河,是北美洲与南美洲的分界线D.甲、丁各自所在的大洲是七大洲中相距最远的解析:①②③分别代表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甲位于亚洲,丁位于北美洲,二者之间以狭窄的白令海峡为界分开;丙位于非洲,跨经度、纬度最多的洲分别是南极洲、亚洲。答案:(1)A(2)C3.七大洲和四大洋的相对位置世界海陆分布图(1)七大洲的综合特征,如下表:大洲名称分布范围界线亚洲跨东、西、南、北四个半球,周围有太平洋、印度洋和北冰洋苏伊士运河非洲主要位于东半球,赤道穿过中部,四周分别被印度洋、大西洋和地中海等海洋环绕北美洲位于西半球、北半球,周围有太平洋和大西洋巴拿马运河南美洲位于西半球,赤道穿过北部,周围有太平洋和大西洋南极洲位于南极附近,四周被太平洋、印度洋和大西洋包围—欧洲主要位于东半球、北半球,临大西洋和北冰洋亚、欧之间的分界线是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大洋洲跨东、西、南、北四个半球,南回归线穿过大陆的中部,被太平洋和印度洋环绕—(2)四大洋的综合特征,如下表:大洋名称分布范围特征太平洋位于亚洲、大洋洲、南极洲和北美洲、南美洲之间面积最大大西洋位于欧洲、非洲、南极洲和北美洲、南美洲之间轮廓呈“S”形印度洋位于亚洲、大洋洲、南极洲和非洲之间全部位于东半球北冰洋位于亚洲、欧洲、北美洲之间纬度最高,跨经度最广大洲和大洋的特征大洲和大洋中跨经度最广和面积最大这两个特征最容易混淆,大洲中面积最大的是亚洲,跨经度最广的是南极洲;大洋中面积最大的是太平洋,跨经度最广的是北冰洋。【例3-1】 读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世界上跨经度最广的大洲是亚洲B.大洋①是世界面积最大的大洋,大洋②呈“S”形C.地球表面以海洋为主,陆地主要集中在南半球D.亚洲与欧洲的分界线是苏伊士运河解析:A×跨经度最广的大洲是南极洲,亚洲是跨纬度最广的大洲B√①是太平洋,②是大西洋C×就南北半球来看,地球表面的陆地主要集中于北半球D×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是苏伊士运河答案:B【例3-2】 (湖南衡阳)地球表面划分为七个大洲和四个大洋。读“部分大洲轮廓图”,完成下列问题。(1)①大洲与④大洲的分界线是( )。A.苏伊士运河 B.白令海峡C.乌拉尔山脉 D.巴拿马运河(2)③大洲没有濒临的大洋是( )。A.大西洋 B.太平洋C.印度洋 D.北冰洋解析:第(1)题,主要考查七大洲的轮廓及其分界线。由大洲轮廓可知,①为北美洲,②为非洲,③为亚洲,④为南美洲。苏伊士运河是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白令海峡是亚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乌拉尔山脉是亚洲和欧洲的分界线;巴拿马运河是南美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第(2)题,主要考查大洲和大洋之间的相对位置。③为亚洲,亚洲东临太平洋,北临北冰洋,南临印度洋。答案:(1)D (2)A【例3-3】 北冰洋周围环绕着三个大洲,按地球自转方向依次是( )。A.亚洲、欧洲、北美洲 B.南美洲、北美洲、欧洲C.亚洲、北美洲、欧洲 D.非洲、欧洲、南美洲解析:思维流程图如下:答案:C4.七大洲的轮廓及分布特征(1)教你一招:简笔画“世界”(2)七大洲的名称和空间位置,如下图:析规律 七大洲中,轮廓略成三角形的有亚洲、非洲、欧洲和南、北美洲;近似不规则的四边形的是大洋洲。【例4】 (山东滨州)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1)下列搭配正确的是( )。A.①—太平洋 B.②—南极洲C.③—大西洋 D.④—北美洲(2)跨经度最广的大洲和大洋分别是( )。A.南极洲、太平洋 B.亚洲、大西洋C.北美洲、印度洋 D.南极洲、北冰洋(3)赤道穿过的大洲有________个,赤道穿过的大陆有________个。解析:根据大洲和大洋的相对位置可知,图中①②③④分别是太平洋、南美洲、印度洋、大洋洲;纬度最高、跨经度最广的大洲是南极洲,纬度最高、跨经度最广的大洋是北冰洋。赤道穿过的大洲有亚洲、非洲、大洋洲、南美洲四个,赤道穿过的大陆有南美大陆、非洲大陆两个。答案:(1)A (2)D (3)4 25.世界海陆分布的综合应用(1)通过不同的角度考查世界海陆分布①在东、西半球图中考查海陆分布,如下图:大洲和大洋的分布这种地图比较常见,因此能够很容易地判断出大洲和大洋的名称和位置。关键是熟练掌握七大洲和四大洋的轮廓特征和位置特点。②在南北半球中考查海陆分布,如下图:由于视角的改变,判读这种地图难度较大,需要很熟练地掌握七大洲和四大洋的相对位置,如北冰洋周围的三个大洲,环绕南极洲的三个大洋等。点技巧 南顺北逆定方向在南北半球图上判断大洲或者大洋之间的相对方向时,需要借助地球自转的方向即北逆南顺来判断其东西方向。(2)海陆分布和经纬线知识综合考查这种形式一方面能够考查大洲和大洋所在的经纬度位置,另一方面也能够考查东西半球分界线的经纬度,因为一般的海陆分布图都是通过东西半球图来展示的。析规律 借助大洲定经线在东西半球的海陆分布图上确定半球的分界线,可借助大洲来确定,本初子午线从英国伦敦通过,穿过欧洲的西部,因此靠近欧洲西部的是20°W,另外一条就是160°E。(3)海陆分布和时事热点相结合的综合考查时事考查能够涉及地理知识的方方面面,海陆分布也不例外,可以结合我国海军的索马里护航来考查索马里所在的大洲和濒临的大洋。【例5-1】 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1)写出下列字母代表的大洲:A________洲,B________洲,C________洲,D________洲。(2)图中大洲,平均海拔最高的是________,平均气温最高的是________。(填字母)(3)写出下列字母代表的大洋:E________洋,F________洋,G________洋。(4)图中的大洋,面积最大的是________,轮廓呈“S”形的是________。(填名称)答案及解析:(1)南美 非 大洋南极考查各大洲的轮廓特点(2)D B南极洲平均海拔最高,非洲平均气温最高(3)大西 印度 太平考查洋和洲的相对位置(4)太平洋 大西洋考查各大洋的特点【例5-2】 地球按经度划分为东半球和西半球。右图示意的是东半球,图中地点甲的纬度为0°,经度为( )。A.70°E B.90°E C.90°W D.110°E解析:图中甲点位于东半球的中间,但是经度肯定不是90°,因为东半球的范围是从20°W向东到160°E,因此甲的经度是70°E。答案:A【例5-3】 2010年11月亚洲各地的运动员齐聚广州,参加广州亚运会,其中有的选手来自世界最大的半岛( )。A.阿拉伯半岛 B.山东半岛C.印度半岛 D.索马里半岛解析:在世界的海陆分布中,半岛是陆地深入海洋的部分,世界最大的半岛是亚洲的阿拉伯半岛。答案:A第二节 海陆的变迁答案:(1)魏格纳 (2)南美洲 (3)非洲 (4)六 (5)稳定 (6)活跃 (7)板块交界 (8)环太平洋 (9)地中海—喜马拉雅1.沧海桑田(1)“沧海桑田”的含义:它指的是海洋变成陆地,或陆地变成海洋,也就是海陆变迁。这个成语说明了地球表面的海洋和陆地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不断变化的,这种变化自古就有,因此留下了许多美丽的神话传说,如精卫填海等。(2)海陆变化的原因①地壳的变动。主要指地壳发生变动,能够使海洋上升成为陆地,也能够使陆地下沉成为海洋。例如美丽的雨花石(如下图),这些夹有美丽花纹的光滑卵石是古河床的天然遗物,雨花台堆积着大量的卵石,说明这里过去曾经有河流,以后地壳上升成了如今比长江水面高出很多的雨花石砾石层。析规律 地震和火山喷发是剧烈的地壳变动形式地震和火山喷发是剧烈的地壳变动形式,能够迅速地引起地球表面的海陆变化。一般的地壳变动非常缓慢,要经过几万年,甚至几十万年才能有明显的变化。②海平面的升降。自古至今,海平面在不断发生变化,上升的时候陆地变为海洋,下降的时候海洋变成陆地。如我国东部海域中的古河流遗迹,就说明这里原来是陆地,由于海平面的上升才变为海洋。③人类活动。人类的某些活动也能够引起海陆的变化,最典型的就是填海造陆。谈重点 海陆变化的原因在引起海陆变化的三种作用中,地壳变动和海平面的升降是主要作用,人类活动只能引起局部的海陆变化。【例1】 下列地形变化是由人类活动引起的是( )。A.台湾海峡 B.长江三角洲C.荷兰围海大坝工程 D.喜马拉雅山解析:A×台湾海峡是地壳变动形成的B×长江三角洲是由河流冲积而成C√荷兰围海大坝工程是人类填海造陆形成的D×喜马拉雅山是地壳变动形成的答案:C2.从世界地图上得到的启示(1)大陆漂移说的提出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最先提出。(2)大陆漂移说的猜想依据大西洋两岸特别是非洲西岸与南美洲东岸的轮廓线十分相似。南美洲大陆凸出的部分和非洲大陆凹进的部分几乎是吻合的。(3)大陆漂移说的内容大陆漂移说认为在两亿年前,地球上的各大洲是相互连接的一块大陆,它的周围是一片汪洋。后来,原始大陆才分裂成几块大陆,缓慢地漂移分离,逐渐形成了今天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状况。析规律 大西洋、太平洋的变化大西洋不断扩大,太平洋在逐渐缩小。(4)大陆漂移说的主要证据①大陆的轮廓基本能够相互拼合,其中最典型的是非洲和南美洲的轮廓(如下图),拼合得非常完整。②不同大陆之间的古地层之间仿佛有一定的连续性,不同的大陆上具有相同的生物。如下图所示:③生物分布的相似性海牛栖息在热带浅海环境中,鸵鸟生活在陆地上,而且不会飞,按理它们都没有远涉大洋的能力,却分布在两块大陆上。这说明南美洲大陆和非洲大陆曾是紧密相连的整体。【例2】 (江苏无锡)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了大陆漂移说,下列是不同时期大陆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以上哪一幅图表示的是现代大陆的分布状况?( )。A.① B.② C.③ D.④(2)下列事实中,可以作为大陆漂移说证据的是( )。A.陆地主要分布在北半球B.世界陆地轮廓都比较破碎C.大西洋两岸古老地层的相似性D.我国东部海域发现古河流的遗迹(3)地球科学研究表明,大陆漂移的原因是( )。A.陆地上大量的水土流失 B.岩石圈板块的运动C.火山和地震 D.全球气候的变化解析:第(1)题,大陆漂移说认为原始陆地是一个整体,后来逐渐漂移分离,形成了今天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状况。第(2)题,大陆漂移说的证据有大西洋两岸的非洲和南美洲大陆轮廓线相吻合、生物物种相同及古生物化石和地层构造相吻合。第(3)题,岩石圈板块的运动是大陆漂移的原因。答案:(1)A (2)C (3)B3.板块的运动(1)板块构造学说的提出20世纪60年代,地球科学研究表明,大陆漂移是由板块运动引起的。科学家提出了板块构造学说。(2)板块构造学说的内容①由岩石组成的地壳表层并不是整体一块,而是由板块拼合而成。②全球大致划分为六大板块和若干小板块,板块在不断地运动着。③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地壳比较活跃。(3)六大板块的名称及运动方向①名称: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非洲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和南极洲板块。谈重点 六大板块运动特点六个板块中几乎全为海洋的是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包括印度洋的一部分,以及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和澳大利亚大陆。②运动方向:“”表示张裂拉伸。在板块的交界处,两个板块发生张裂,常常形成裂谷或海洋,如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张裂拉伸,使非洲与亚洲的距离不断扩大,位于它们之间的红海在不断扩张。“”表示碰撞挤压。两个板块发生碰撞,在陆地常常形成山脉。如喜马拉雅山脉是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相互碰撞而成的。(4)世界主要火山、地震带世界上的火山、地震集中分布在板块交界的地带,主要有两大火山地震带。①名称:一是环太平洋地带;二是地中海—喜马拉雅地带。②分布:环太平洋地带位于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美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南极洲板块交界处;地中海—喜马拉雅地带位于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交界处。【例3】 读“地中海—喜马拉雅地带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1)图中,甲是________板块,乙是________板块,丙是________板块。(2)A是________山,是由________板块和________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3)C是________海,这里的面积在不断________。从图中板块运动状况推测,几千万年后,这个海域将会________。(4)D是________海,可推测,几千万年后,这个海域将成为________。解析:全球主要有六大板块,即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非洲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和南极洲板块。板块是不断运动的,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活跃。板块主要有挤压和张裂两种运动方式。碰撞挤压形成高山或海沟,张裂地带形成裂谷或海洋。答案:(1)亚欧 非洲 印度洋(2)喜马拉雅 亚欧 印度洋(3)地中 缩小 消失(4)红 新的大洋4.运用大陆漂移说解释地理现象(1)大陆漂移说的本质:地表形态处在不断地运动和变化之中。七大洲、四大洋的面积和相对位置是不断变化的。(2)大陆漂移说适用的范围:能够解释地球上存在的利用当地自然环境特征不能解释的一些地理现象。【例4】 南极洲一片冰天雪地,却分布有巨大的煤田,原因是( )。A.南极地区好久以前,气候非常暖湿B.南极大陆原来处在暖湿的低纬,并形成了煤,大陆漂移带到今天的位置C.该地的煤不是由森林演变而成的D.南极大陆总体上向低纬漂移了解析:南极洲曾经位于温暖湿润的地区,生长着茂密的森林,后来形成了煤,大陆漂移到南极洲现在的位置。答案:B5.运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地理现象地理现象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理论红海面积不断扩大红海位于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处,两板块相互张裂拉伸地中海面积不断缩小地中海位于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交界处,两板块相互碰撞挤压喜马拉雅山脉的形成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相互碰撞挤压,使地表不断隆起抬升形成山脉科迪勒拉山系的形成太平洋板块、南美洲板块与美洲板块碰撞挤压而成日本地震频繁日本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处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英国地震很少英国位于亚欧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例5-1】 根据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理论,未来地中海面积应该是( )。A.扩大 B.缩小C.不变 D.有时扩大,有时缩小解析:地中海位于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交界处,两板块是相向运动的,因此两大板块相互碰撞挤压,地中海面积将不断缩小。答案:B【例5-2】 今天的喜马拉雅山脉是慢慢长高还是逐渐降低?解析:喜马拉雅山脉是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做相向运动,相互碰撞挤压,印度洋板块俯冲到亚欧板块之下,亚欧板块被迫抬升,不断隆起形成的。目前,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仍做相向运动,相互碰撞挤压,所以喜马拉雅山脉仍然慢慢长高。答案:慢慢长高。6.板块构造学说的综合应用(1)板块构造学说和海陆变迁相结合一般是通过一组材料先考查某地的海陆变迁,然后考查该地所在的板块以及板块之间的运动,从而说明板块运动是引起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解这类题目的时候,首先搞清楚引起海陆变迁的原因,是海平面升降还是人类活动。然后再分析所在的板块和板块之间的运动。(2)板块构造学说和地震、火山分布的结合①这是本节的重点内容,当今世界经常发生地震和火山喷发,也为考试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在学习中要特别留意近期国内外发生的地震和火山喷发等。②常见的防震、避震知识。a.基本原则:地震发生时要就近躲避,因地制宜地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不同的对策,其中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的地方是应急的较好方法。b.在学校:正在上课,要在教师指挥下迅速抱头、闭眼,躲在各自的课桌下;在操场或室外时,可原地不动蹲下,双手保护头部。注意避开高大建筑物或危险物,不要回教室去。c.在楼房:要保持清醒、冷静的头脑,千万不可在慌乱中跳楼,可躲藏在坚实的家具下,或墙角处,也可转移到空间小的厨房、厕所去暂避一时。d.被掩埋:搬动身边可搬动的碎砖瓦等杂物,扩大活动空间,用敲击声求救。【例6-1】 地质工作者经过大量的研究,认为台湾海峡曾经历了多次的海陆变迁。2亿多年以前曾经为海洋,在距今4 000万年左右,台湾海峡受挤压第一次抬升为陆地。以后海峡地壳时沉时升,使台湾地区与大陆之间时分时连。据此完成下列问题。(1)以上材料进一步说明了________学说的正确性,台湾岛位于________板块与________板块交界处附近。(2)煤是由陆地上的森林转化而来的,科学家们在台湾海峡的海底发现了煤层,你能解释这一现象吗?解析:做材料分析题的关键是迅速阅读材料,从中提取关键词。本材料中有“挤压”和“沉”“升”这些关键词。答案:(1)板块构造 亚欧 太平洋(2)台湾海峡原先是陆地,由于地壳运动,使台湾海峡地表沉降,由陆地变成海洋。【例6-2】 读“板块构造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1)将六大板块名称填入图中适当位置。(2)我国处在________板块、________板块和________板块的交界地带,因而是一个地震较为频繁的国家。如果破坏性地震发生时你身处其中,请问你应该选择什么自救方式,尽量避免发生伤害?解析:熟练掌握六大板块的位置,能够找出我国所在的板块。知道一般的避震方法。答案:(1)略。(2)亚欧 太平洋 印度洋 避震方法见左面。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上第二章第一节大洲和大洋.doc 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上第二章第二节海陆的变迁.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