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济南的冬天》属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是语言大师老舍的一篇写景抒情散文。充分体现本单元“描绘四季美景,抒发亲近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怀”的特点。文章紧紧抓住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描绘出济南特有的动人冬景,读来让人向往。而且课文饱含作者对济南冬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文章结构清晰,内容重点突出,语言形象生动又朴实亲切,二、学情分析学生刚刚学习了《春》,对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的表达效果有了一定的了解,能初步感知渗透在文章字里行间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学生对形象可感的文字比较感兴趣,想象力有待培养。另外,学生对拟人手法在写景抒情当中的运用缺乏了解。学习本文时,如果把学生带人情境,“沉浸式”阅读,细细品味,才能发现文章的妙处,才可能有更多收获。三、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积累词语,了解老舍及其作品。2、熟悉对比手法及其作用,学习写景顺序。3、把握拟人、比喻手法在写景抒情方面的作用。【过程与方法】通过读写,积累词语;通过查阅资料了解老舍及其作品。通过品味词语,体会作者对济南冬天的喜爱之情。调动学生想象,寻找关键词,把握写景顺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观察和想象的能力 ,体会作者对济南的喜爱之情。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朗读、品读中感受作者渗透在文章中的思想感情。(2)把握文章中比喻、拟人手法及其作用2.教学难点:(1)把握课文结构。(2)学习写景的顺序和方法。五、教学方法: 朗读法、讨论法、比较法六、教学课时:2课时七、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印象中,北方的冬天是“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是灰色的天空和光秃秃的树枝,是寒风的肆虐和雪花的冰冷----如果有一个地方的冬天,水不结冰,还冒着热气,大家是不是充满向往?今天,我们走进《济南的冬天》,感受济南冬天特有的“温晴”。二、检查预习1、作家作品内容填空。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作家。主要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龙须沟》《茶馆》等。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1)生难字济南(jǐ) 伦敦(dūn) 着落(zhuó) 一髻(jì) 看护(kān) 镶上(xiānɡ) 狭窄(zhǎi) 宽敞(chǎnɡ) 贮蓄(zhù xù)水藻(zǎo) 澄清(chénɡ) 地毯(tǎn)(2)多音字、形近字看 济(3)词语积累①响晴:(天空)晴朗无云。②温晴:温暖晴朗。③设若:假如。④安适:安静而舒适。⑤着落:可以依靠或指望的来源。⑥秀气:清秀文雅,文中形容小山秀美小巧。⑦贮蓄:储存,积蓄。⑧澄清:指水清澈见底。⑨空灵:灵活而不可捉摸。⑩蓝汪汪:形容蓝得发亮。三、学习新课(一) 整体感知(自主探究):1、展示济南冬天的图片,听课文配乐朗读音频,学生用下划线标注济南冬天的景物的名称,回答下列问题:(1)课文第一段哪个词语概括了我印象中济南冬天总的特点?作者怎样突出这一特点的?表达什么感情?方法指导:作者写了哪几个地方的冬天,仔细品味作者的评价,体会词语鲜明的感彩。预设:济南的冬天总特点是“温晴”。运用了对比的表现手法,把济南的冬天与北平的冬天进行对比,突出济南冬天无风的特点;把济南的冬天与伦敦的冬天进行对比,突出济南冬天响晴的特点;把济南的冬天与热带地方相比,突出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进而强调济南是个“宝地”,表达了作者的喜爱之情。(2)阅读第2段,说说本段写了济南这座老城的哪些景物?冬天的济南给人怎样的感受?你从那些语句感受到的?预设:写了阳光、山、水、蓝天等,给读者一幅山清水秀、天蓝地暖的动人冬景图,“暖和”“安适”“理想的境界”抒发了作者对济南的热爱之情。(3)自由朗读第3到6自然段,思考:围绕山水展现了怎样的画面?说说它们和第二段的关系。方法指导:概括内容要点的方法①提取法,围绕问题的关键词,提取含关键信息的语句,如主旨句、结论句、段首句等进行概括②组合法,通过组合文章中的关键词进行概括③概括法,根据文章的文体特点,主旨句,往往是议论性的句子,体现景物特点的句子往往是写景片段的主要内容。预设:这几段依次写了“一圈小山像摇篮”“雪后的小山如少女”“雪卧城外似名画”“河水清亮空灵似蓝水晶”。这几段是第二自然段的具体化,详细描绘了济南冬天山水的“温晴”的特点。(4)文章最后一段有什么作用?预设:照应“宝地”,抒发了作者对济南冬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四、课堂小结《济南的冬天》紧紧围绕“温晴”一词,描绘了济南冬天的城、山、水、天空,字里行间饱含对济南冬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五、作业设计1、完成《分层卷》基础部分。2、查阅济南的冬季气候特点,思考它和作者的描写有什么异同。第二课时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在咱们西安生活多年的我们,见过冰封河面,吹过肆虐的寒风,呼吸过雾霾,甚至冻伤过手指----对老舍笔下冬天的济南大家向往吗?今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用心感受这份温晴,暂时忘却冬日的寒冷吧!二、新课教学(一)学生活动:假如你是一位导游,冬天里带领游客畅游济南,你会选择哪些句子,介绍济南冬天的山水?为什么呢?方法指导:找到文章中描写生动的句子,从修辞、词语的感彩、表达方式等角度赏析。预设:赏析:1、我会选择“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 这句话。将小山人格化,使之带有生命的意味,而且“小摇篮”的比喻,更是流露出作者对济南的冬天的小山的无限喜爱和赞美之情。2、我会选择“明天也许就是春天了吧 这样的温暖,今天夜里山草也许就绿起来了------有这样慈善的冬天,干啥还希望别的呢?”这段话是人们的想象。其中“温暖”“慈善”,突出了阳光照耀下的小山温暖明媚的特点,表达作者对济南冬天的热爱之情。3、我会选择“最妙的是下点儿小雪呀……那些小山太秀气!” 这段文字采用从山尖到山坡再到山腰的空间顺序,把雪后的小山比喻成端庄的护士、娇羞的少女,突出了雪后小山娇美的情态,特别让人向往,也表达了作者的赞美之情。4、我会选择“那水呢?不但不结冰,反倒在绿萍上冒着点儿热气”“水藻真绿……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这几句。“热气”,突出了济南冬天的“温”,“不忍得冻上”,运用拟人手法,把水写得脉脉含情,善解人意。垂柳也爱美,喜欢照个影儿,多么富有情趣。这一段还突出了济南冬天的勃勃生机和其中蕴含的朦胧春意。很美好,很吸引人。6、我会选择“空中,半空中……整个是块空灵的蓝水晶”,晶莹透亮的蓝色,和下文的“红屋顶,黄草山”相互映衬,颜色鲜明美丽,突出了济南冬天美丽的特点。表达作者的喜爱和赞美之情。……教师小结:这篇散文抓住了景物特点,突出了济南冬天给作者的独特感受,把作者带人了一个冬天里难得的温暖的地方。语言或形象生动、或简介准确,而且浅显易懂、饱含感情。我们来细细品味吧。(二)同学们在文章中找到能体现作者语言特点的句子,体会文章的语言美。预设:(1)“树尖儿上顶着一髻儿白花”中的“顶”字,形象生动地写出雪在树尖上的位置和形态。体现了矮松的秀美。(2)“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中吗“镶”字,形象生动地写出一圈儿雪白的山顶与蓝天紧密相连的情景,让人遐想。(3)“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儿雪”中“卧”,字非常传神地表现出雪后的村庄和雪的可爱,烘托了恬静安逸的气氛。口语化,读来亲切,自然。……三、课堂小结老舍笔下的济南的冬天,温暖、晴朗,富有人情味,娇美害羞如少女。作者对济南的冬天的喜爱和赞美溢于言表。值得我们细细品味。四、作业设计1、仿照《济南的冬天》中的某些写法,写一段200字以上的文字,描绘你家乡的冬景,记得抓住特点来写。2、完成《优化设计》阅读部分。五、【板书设计】一圈小山似摇篮山 雪后小山如少女济南的冬天 城外远山像名画“温晴”绿萍、垂柳添活力水清亮空灵如水晶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