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6.2日益开放的世界经济 学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目标】6.2日益开放的世界经济 学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6.2日益开放的世界经济
一学科核心素养
1.政治认同:认同中国关于推进经济全球化的理念。
2.科学精神:辩证地把握经济全球化的作用,科学认识经济全球化的阻力和推动经济全球化的措施,理性认识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的意义。
3.法治精神:了解现阶段全球治理机制,树立正确的全球治理规则意识。
4.公共参与:通过学习,激发积极参与和推进经济全球化建设的责任和热情。
二学习重难点
1.学习重点:经济全球化的机遇和挑战
2.学习难点:推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措施
三课前预习
1.把握好经济全球化方向
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方向发展,让不同国家、不同阶层、不同人群共享经济全球化的好处。
2.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和科技进步的必然结果
(1)新的科技革命,一方面使得发达国家的物质生产能力达到新的高度,__________不断扩大与国内市场相对狭小的矛盾更加突出,扩张__________的要求更加迫切。
(2)另一方面,__________手段发生革命性变化,形成了全球性的低成本的交通运输网络和信息网络,使得全球经济活动越来越便捷,为经济全球化奠定了__________基础。
3.现阶段的全球治理机制主要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发达国家主导建立起来的。这些机制在应对全球性问题上发挥了积极作用,维持了世界和平、稳定与发展。但是,由于自身存在不足、易受霸权主义影响以及缺乏相应的调整和变革,传统的全球治理机制越来越难以适应经济全球化的新形势,需要加以变革和完善,从而为各国发展尤其是__________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4.总体而言,经济全球化符合__________,符合各方利益。经济全球化是__________发展的产物,又推动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经济全球化促进商品、服务和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流动,促进国际分工水平提高和国际贸易迅速发展,从而推动世界范围内资源配置效率提高、科技进步、产业转移与结构升级,为世界经济发展提供强劲动力。
5.为了让经济全球化更有活力,要完善__________。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和各国交往的日益增多,跨国问题越来越多,如行业技术标准的不统一、跨国犯罪、环境污染、全球金融市场动荡、贫富分化等,对各国的影响越来越大。国际社会逐渐意识到,有效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各国共同协商、加强合作。因此,“全球治理”理念应运而生
四自我检测
1.经济全球化使经济发展超越了国家界限,国际间经济联系日益加深,商品和资本跨国流动日益频繁,规模日益扩大,覆盖面日益广泛。这说明( )
①经济全球化是科技发展的产物
②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历史大势
③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
④经济全球化使世界发展日趋一致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2.2021年是中欧班列开行十周年。10年来,中欧班列开行累计突破4万列,合计货值超过2000亿美元,打通73条运行线路,通达欧洲22个国家的160多个城市。我国的出口货物也从小商品扩展到汽车、光伏发电设备等高技术产品。中欧班列作为新形势下国际产业链、供应链的重要载体,已成为沿线国家广泛认同的“国际公共产品”。中欧班列开创了亚欧陆路运输新篇章,铸就了沿线国家互利共赢的桥梁纽带。可见,中欧班列( )
A.发挥了各国比较优势,实现了中欧均衡发展
B.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强有力的载体
C.引领了经济全球化的走向,推动中欧之间合作共赢
D.助力我国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3.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出席2022年世界经济论坛视频会议并发表演讲,指出:“经济全球化是时代潮流。大江奔腾向海,总会遇到逆流,但任何逆流都阻挡不了大江东去。动力助其前行,阻力促其强大。尽管出现了很多逆流、险滩,但经济全球化方向从未改变、也不会改变。”这是因为( )
A.经济全球化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们对它无能为力
B.经济全球化不仅带来机遇还带来挑战,挑战大于机遇
C.经济全球化不可避免地存在缺陷,人们应积极修复这种缺陷
D.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产物,也是社会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要求
4.2022年1月1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生效实施,全球最大自由贸易区正式启航。RCEP生效后,已核准成员之间90%以上的货物贸易将最终实现零关税。据统计,到2030年,RCEP有望带动成员国出口净增加5190亿美元,国民收入净增加1860亿美元。下列关于RCEP生效实施促进该区域经济发展的传导过程正确的是( )
①减让贸易关税→降低成员国通关成本→提高区域贸易自由化程度
②改善地区贸易和投资环境→避免贸易摩擦→促进区域经济深度融合
③发挥比较优势→加强产业链、供应链合作→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④优化对外贸易和投资布局→减少贸易壁垒→提升区域经济一体化水平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资本追逐利润的狂热,“始终左右着资本家”,使其处于“无休止的运动”之中。从经济全球化的角度,这句话道出了( )
A.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历史大势
B.资本全球化使世界经济的不确定性和风险加剧
C.科技进步是推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主要因素
D.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根本动因是各国对本国利益的追求
6.第四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于2021年11月4日在上海开幕。从首届的578.3亿美元意向成交额,到第二届的711.3亿美元,再到第三届疫情影响下依然达成726.2亿美元的合作意向,进博会自举办以来交出了稳步增长的成绩单,践行着“越办越好”的承诺,激活了中国发展的澎湃春潮,也激活了世界经济的一池春水。中国举办进博会( )
①是践行共享发展理念,向世界主动开放中国市场,推动经济全球化的体现
②是扩大对外投资的规模和效益,减少国际贸易摩擦,带动国内经济发展的举措
③有利于推动参展国的企业和产品进入中国市场,丰富国内市场供给
④是中国搭建的全球性交易平台,能促进相关国家展示发展成就和比较优势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7.城镇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高质量的城镇化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根据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在《世界城镇化展望(2018)》中的估算和预测,1950—2050年全球及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变动情况如右图所示。材料表明( )
①人口是国家最重要的基本要素,人口数量影响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
②2025—2030年,全球人口增长几乎全部来自发展中国家的城镇人口增长
③2030—2050年,发展中国家城镇人口增长数量将高于全球人口增长数量
④发展中国家推进高质量的城镇化对全球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8.2019年11月5日,习近平主席在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发表主旨演讲指出,我们应该坚持以开放求发展,坚持“拉手”而不是“松手”,坚持“拆墙”而不是“筑墙”,坚决反对保护主义、单边主义。这是基于( )
①经济全球化能推动国际分工水平的提高
②经济全球化能推动世界各国生产力的发展
③经济全球化使世界经济的发展更加均衡
④经济全球化主要是由发展中国家主导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9.2019年7月12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亚投行)理事会第四届年会在卢森堡开幕。这是亚投行成立3年多来首次在亚洲以外地区召开理事会年会。“亚投行”成员国突破100个国家,其重点是面向亚洲各国,加大对亚洲各国基础设施投入。据此可知,“亚投行”的成立( )
①可让中国主导、左右国际经济的“游戏规则”
②能帮助亚洲国家更好地应对国际经济竞争与挑战
③可以消除“亚投行”成员国在经济上的贫富差距
④有利于建设开放型、联动型世界经济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10.2020年新年伊始,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削弱了美国各地的石油需求,截至2020年4月20日收盘,纽约商品交易所5月交货的轻质原油期货价格下跌55.90美元,收于每桶37.63美元,跌幅为305.97%。全球经济增长又添不确定因素。由此可知( )
①经济全球化不利于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
②经济全球化加剧了全球经济发展的不稳定性
③资本全球化使各国的生产成本大大下降
④经济全球化使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在一起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三课前预习
1.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
2.(1) 生产力 国外市场
(2) 运输和通信 物质技术
3.发展中国家
4. 经济规律 社会生产力
5.全球治理
四自我检测
1.B
2.D
3.D
4.B
5.D
6.D
7.D
8.A
9.D
10.C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