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时代的大一统格局 课件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汉武帝时代的大一统格局 课件

资源简介

课件23张PPT。 你知道汉族、汉语言、汉文化、汉人等说法的来由吗?汉武帝时代的大一统格局 汉朝是中国历史上长期统一的朝代,包括西汉(公元前202年 — 公元8年)和东汉(25年 — 220年)两个前后相继的阶段。政治上的稳定与发展问题复习回顾想一想?俗话说:“打天下易,治天下难”刘邦获得天下后,考虑最多的问题应该是什么? 人们一般是从已有的经验出发,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那么历史给汉高祖提供了哪些巩固刘家天下的经验呢?西周秦朝分封制郡县制分封制是不是能够圆汉高祖之愿,起到巩固刘家天下的作用?西汉郡国制中山靖王刘胜的金缕玉衣(玉2498片,金线1100克)王国诸侯的奢侈生活汉初分封的诸侯王的势力逐渐膨胀,不服从中央,对皇权构成了严重威胁。阅读“汉初分封与七国之乱”阅读卡,说说分封诸侯对刘家天下有哪些不利影响?政治篇 但王国问题尚未彻底解决,汉王室仍面临着王国的威胁。汉武帝那么汉武帝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 汉武帝采纳主父偃的建议,颁布“推恩令”,规定诸侯王除了让自己的嫡长子继承王位以外还可以推“私恩”,把王国封地分给其他的子弟,皇帝封他们候,新封的候国归中央直接统辖的郡管理。政治篇中央诸侯诸侯中央诸侯诸侯
  推恩令公元前140年,汉武帝即位以后,进一步采取了一系列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继续打击地方势力。
  汉武帝于公元前127年(元朔二年)采纳中大夫主父偃的建议,颁布“推恩令”。规定诸侯王除由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其他诸子都在王国范围内分到封地,作为侯国。从此,“大国不过十余城,小侯不过数十里”。封国越分越小,势力大为削弱。政治篇
阅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
1、为什么要实行推恩令?
2、推恩令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3、推恩令发挥了什么作用?
4、与汉景帝削藩的措施相比,你认为推恩令高明在哪里?除了诸侯王的嫡长子继承王位以外,允许诸侯王自己的封地再分给其他的子弟建立新的候国。削弱王国势力,巩固中央集权实力强大的诸侯国逐渐被分成许多小侯国,再也没有力量与中央对抗。政治篇能不费一兵,不损寸土,就削平封国的势力。削夺众诸侯,推恩一妙计。不费多少力, 再现大一统。皇帝司隶校尉(中央)刺史刺史刺史刺史刺史刺史刺史刺史刺史刺史刺史刺史刺史全国划分为13个监察区,称为“十三”州部地方地方  监督和检举京师百官以及皇族的不法行为负责监督地方官员,
并抑制和打击地方豪富,政治篇⑵加强监察,建立刺史制度,
设立司隶校尉
阅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
1、汉武帝在经济上采取哪些措施加强大一统呢?
2、中央统一铸造货币的背景是什么?
3、西汉五铢钱上怎样来的?在历史上有什么影响?
4、统一货币、将食盐和铁器的生产与销售收归中央有什么重要意义?汉初,币制混乱,各种铜币大小、轻重、成色不一致,民间和铸行为使这一问题更加严重。统一货币铸造,食盐和铁器的生产收归中央汉武帝开始铸造一种标准铜币,因其实际重量和币面重量一致,都是五铢,故称为五铢钱。五铢钱在中国历史上流行700多年。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极大地增强了中央的收入。经济篇(3)经济上:控制货币铸造和盐铁产销货币铸造食盐生产铁器生产收归中央极大地增加了中央收入 史料一: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一国则受命于君。君命顺,则民有顺命;君命逆,则民有逆命。
----《春秋繁露.为人者天》
1.史料一反映了董仲舒怎样的思想?
君权神授史料二:《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
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
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
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之所从矣。 ------《汉书》卷五十六《董仲舒传》
3.从史料分析中可知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的目的是什么?
2.史料二反映了董仲舒怎样的思想?读史料思考:
论从史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甲同学:“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就是不允许百家争鸣,不利于学术文化发展。所以,鼓励传播儒家思想对中国文化只有害处没有好处。乙同学:“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不仅有利于汉朝统一思想,加强皇权,而且儒家的道德教化、个人道德修养方面的思想对今天的中国甚至整个世界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所以鼓励传播儒家思想是千秋事业。 请对上述两种观点加以评析(1)确立了儒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导地位,儒家思想
逐渐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并延续了两千多年。
鼓励传播儒家思想对中国文化的影响------(积极)-------(消极)(2)限制了其他各家学术思想,对学术发展不利。汉代讲学图儒家经典五经汉武帝时建的太学礼堂 大力推行儒学教育,在长安设太学,用儒家经书教育
在地方上设立官学,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举措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的措施:政治
方面思想文
化方面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削弱封
国势力推恩令强化监
察制度司隶校尉刺史中央地方太学官学长安地方经济上统一铸造货币,经营盐
铁生产,增加中央收入使西汉王朝出现了经济发展、权利集中、思想文化趋于一统的局面,汉朝进入全盛时期影 响1.汉武帝是第一位使用年号的皇帝,先是六年一个年号,后来四年一个年号。
2、汉武帝是第一位在统一的国家制定、颁布太初历的皇帝,以正月为岁首这一点,一直用到现在。 3、汉武帝时期写出了我国第一部纪传体的史书《史记》,对后世的史学产生了巨大影响
4、汉武帝时期出现了秦统一后我国见于史籍记载的《舆图》,
5、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士对策,武帝亲自策问,选拔人材做官。后世科举之制始此。 6、汉武帝尊儒术,以儒家思想作为国家的统治思想始于此
7、汉武帝元封六年(前105)以宗世女细君为公主嫁乌孙和亲。这是中国历史上首次与西域国家和亲。
8、从西域引进葡萄、苜蓿种植,从大宛引进了良种马———天马,西域的乐曲、魔术传至中国,中国的铸铁技术、丝织品、漆器传至大宛等地。 ……为什么人们总把“秦皇汉武”并举?1.两人都是我国封建时代的重要君主,是中国历史上大一统的象征。
2.都采取了创新的制度来巩固中央集权。
3.这些制度对后世都产生了重要影响,且对中国历史起了推动作用。......
惜秦皇汉武, 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 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 成吉思汗, 只识弯弓射大雕。
......拓展延伸:汉武帝是一位具有雄才大略的皇帝;
在他统治期间,
西汉出现了大一统局面,
封建统治得到巩固与加强。
?
表现在:
政治上鼓励推荐人才,
建立地方向中央推荐人才的制度,
还亲自考
察;
?
颁布“推恩令“,进一步削弱王国势力。经济上:把铸币、盐铁经营权收
归中央,发行五铢钱;还重视兴修水利,亲治黄河,推行进步农业技术,使农业
生产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军事上:打败北边的强敌匈奴,解除了匈奴威胁。民
族关系上:命张骞通西域,开辟了通往西域的商路,在西南地区设立郡县,疆域
大大扩展了。思想文化上:采纳董仲舒的建议,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设立
太学,使儒家思想成为封建国家的正统,有助于中央集权的巩固。
?
汉武帝的过失是好大喜功。连年征战,耗费巨额钱财;大肆征兵、征税,给
人民带来了极大痛苦;迷信奢侈,重有酷吏。在他晚年,西汉福分出现动荡,农
民不断暴动。
但他仍是一位很有作为的封建皇帝,
特别是他承认过失,
知错即改
的精神可贵。
? 汉武帝是一位具有雄才大略的皇帝;在他统治期间,西汉出现了大一统局面,封建统治得到巩固与加强。表现在:政治上鼓励推荐人才,建立地方向中央推荐人才的制度,还亲自考察;颁布“推恩令“,进一步削弱王国势力。经济上:把铸币、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发行五铢钱;还重视兴修水利,亲治黄河,推行进步农业技术,使农业生产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军事上:打败北边的强敌匈奴,解除了匈奴威胁。民族关系上:命张骞通西域,开辟了通往西域的商路,在西南地区设立郡县,疆域大大扩展了。思想文化上: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设立太学,使儒家思想成为封建国家的正统,有助于中央集权的巩固。
汉武帝的过失是好大喜功。连年征战,耗费巨额钱财;大肆征兵、征税,给人民带来了极大痛苦;迷信奢侈,重用酷吏。在他晚年,西汉社会出现动荡,农民不断暴动。但他仍是一位很有作为的封建皇帝,特别是他承认过失,知错即改的精神可贵。
? 请你结合本堂课的学习,对汉武帝的功绩作一评价!公元9年,王莽建立"新"朝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西汉公元25年,刘秀建立东汉人物:刘秀
(光武帝)定都:洛阳光武中兴《三国演义》开篇道:
“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夏商周春秋战国秦 两汉三国 两晋
南北朝隋 唐东汉(25年 — 220年)西汉(公元前202年 — 公元8年)练一练:
1.汉武帝在位初年,西汉国库中积蓄了大量
的粮食和钱财,这说明了( )
A.生产力高度发达,出现了大量剩余产品
B.封建政府征收重税,聚敛了大量财物
C.汉初统治者的休养生息政策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D.地主阶级的剥削消失,社会公共财富比较充裕
2.按在位的先后顺序排列下面几位汉初统治
者( )
①汉文帝②汉武帝③汉高祖④汉景帝
A.①②③④ B.③①④②
C.③①②④ D.③④①②CB3.使儒家学说成为我国封建社会正统思想的是( )
A.孔子 B.荀子 C.孟子 D.董仲舒
4.汉武帝时,读书人要进入全国最高学府接受
儒学教育,必须到( )
A.洛阳B.咸阳 C.长安 D.成都
5.《大汉天子》是近几年的一部热播电视剧,大汉天子为推进我国首次大一统格局做出了重要贡献。在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方面,他采取的最重要的一项措施是( )
A.设司隶校尉 B.实行“推恩令”
C.北击匈奴 D.”罢黜百家独尊儒术DCB
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始皇接受李斯的建议,发布焚书令,规定除政府外,民间只可收藏医药、占卜和种植等书,其余一律集中焚毁。他又把暗中诽谤他的一批儒生全部活埋。?
材料二:汉武帝接受著名学者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就是把儒家学说作为正统思想,其它各家思想都予以排斥。?
请回答:?
(1)根据材料说说秦始皇和汉武帝有什么共同的目的? ???
(2)两人所采取的做法有什么区别?
???
(3)两人的做法在历史上一个被诋毁,一个被赞誉,
这是为什么?
汉高祖刘邦
(休养生息)汉文帝、景帝
(“文景之治”)汉武帝时,
国势最强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