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15张PPT)未来已来,走近未来——初识人工智能02学情分析03教学目标04教学重点难点05教法与学法06教学过程01教材分析01教材分析教材概况教科版《数据与计算》第五章第二节《探秘人工智能》的内容。本节教材内容分为“认识人工智能”和“探秘智能算法”两部分。主要学习人工智能基本概念、了解应用领域、探究智能算法,认识人工智能的价值。内容设计根据新教材的使用情况和可能的学情,将本节课设计为两个课时,初识人工智能和探秘人工智能,本课题为第一课时内容。同时在实际教学中依托教材进行适当的调整、重组,选择易于体验或者使用的人工智能应用为课例,拉近人工智能与学生的距离,期望吸引学生积极主动的体验思考和课外进一步探究。教材内容基于对数据、算法、程序设计语言、大数据等知识有一定的储备而组织,因此本节内容不仅是前导知识的应用、拓展,更能促进学生对《人工智能初步(选修)》的兴趣和选择,因此该课既承上启下,又对学生未来科学观起到正向引导作用。教材分析教材地位0102学情分析知识基础高一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具备了初步的信息意识,对知识的获取已经开始由感性认识提升到理性认识,喜欢新奇事物和科技前沿发展。在生活学习中,或多或少的了解或接触到了人工智能应用,但是对于人工智能认识还是感性大于理性、简单体验或者观察多于实际应用,对于人工智能应用工作过程或原理思考较少。能力基础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信息处理能力和研究能力,部分学生可能对人工智能应用已经有一定的经验,例如在线翻译、语音识别、手写识别等,但大部分可能主要侧重于应用而缺少对原理的思考,运用人工智能方法解决问题的意识、能力不够。基于此引导学生进行简要原理的探究,从而提高运用人工智能科学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自主探索能力。学情分析03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23了解人工智能的相关概念与应用领域,了解部分应用的原理,通过学习和探究认识人工智能的价值和重要作用。通过体验探究实践熟悉人工智能技术应用,通过探究简单的工作原理掌握一定的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处理问题方法。通过体验探究激发学生对人工智能学科厚兴趣、培养信息意识;通过探究思考培养计算思维;增强求知探索意识、树立正确的科技发展观,教学目标04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通过体验和思考了解人工智能部分应用的工作过程或原理,感受人工智能的价值,激发对人工智能的学习兴趣、探索精神。教学难点人工智能应用的工作过程或原理。教学重点难点05教法与学法教法讲授法、演示法、体验探究法、任务驱动法学法观察思考法、体验探究法、交流讨论法教法与学法06教学过程多种方式了解人工智能发展,尤其是我国人工智能发展,激发探索精神,增强科技自信。人工智能发展易于体验的人工智能——五子棋版人机对弈。分级体验、思考问题、探究基本原理。了解有代表性的棋类“人机大战”,提出课外探究问题。体验探究四:计算机博弈身边的人工智能:搜狗在线翻译。不同组语言的翻译与互译,通过人与机器对比探究机器翻译基本原理。体验探究三:机器翻译视频导入,思考问题,引出课题课题引入组织体验,提出思考问题并回答,引导体会对“图灵测试”的理解。引出“人工智能”概念体验探究一:人机对话身边的人工智能——搜狗手写输入,设置思考问题;组织进行“真人版” 手写识别游戏,对比理解手写识别的基本原理。了解模式识别类人工智能应用体验探究二:手写识别心怀祖国,积极学习、探索争做人工智能科技创新者课堂总结与结束语初识人工智能教学过程不足之处,请各位专家老师批评指正谢 谢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