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5张PPT)第12课 新文化运动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知识结构新文化运动的内容与意义二了解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内容,知道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认识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课程标准核心素养目标010203立足时空观念和史料证实,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内容。立足唯物史观和家国情怀,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中的地位、意义和局限性。立足史料证实和历史解释,了解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主要阵地、代表人物、口号。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证实历史解释家国情怀课程导入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1、背景:1914年,袁世凯祭孔祀天(1)袁世凯为了实现独裁专制,规定“ 国民教育,以孔子之道为修身大本”,在思想领域大搞“尊孔复古”的逆流。(2)西方传入的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等思想观念深受知识阶层的欢迎。新旧思潮发生激烈的冲突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3)新生的中华民国很快陷入政治混乱的局面之中,一部分先进的知识分子经过痛苦反思认识到:仅有政治制度的革新不足以救中国,必须启发国民新的伦理道德意识,培养国民的独立人格,彻底荡涤封建文化的毒害,进行一场文化领域的革新运动。1、背景:学技术学制度学思想洋务运动辛亥革命 新文化运动失败失败《青年杂志》封面, 在 创办 ,并在创刊号上发表 一文,正式 吹响了新文化运动的号角。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羞为浅化之民也,则急起直追,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陈独秀《敬告青年》1915年陈独秀上海《青年杂志》《敬告青年》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2、开始标志:“北大者,为囊括大典,包罗万众之最高学府。” “无论何种学派,苟其言之成理,持之有效,……即使彼此相反,也听他们自由发展。”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3、代表人物: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大多任教于北京大学。他们热情宣传西方的民主与科学思想,猛烈后抨击中国传统的旧道德和旧文化。北京大学北京大学红楼(20世纪初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4、重要阵地:《新青年》杂志5、中心:1916年时的北大,虽然已经改名为国立北京大学,其作为“皇家大学”的官僚气与衙门气依然浓厚。在教员中,有不少是北洋政府的官僚,这些教师即使不学无术,也受到学生巴结,以便日后自己当官仕途方便……蔡元培1月4日到北大上任,1月11日就呈请教育部聘任陈独秀出任文科学长……在蔡元培引进了陈独秀后,陈又引进了胡适进北大当教师……引进陈独秀与胡适,是蔡元培“兼容并包,思想自由”的著名八字方针下的两段佳话。蔡决心以这八个字来塑造北大,是他在欧洲留学期间就已埋下的心愿。在这种精神下,北大吸引了中国的各路学术精英。大师云集,各种文化社团风起云涌。而那种“师生间问难质疑,坐而论道的学风”,那种民主自由的风气,从那时开始形成,成为北大异于其他大学、吸引后来一代又一代学子的独特传统。——黄艾禾《蔡元培的北大时代》知识拓展(1)开始时间:1915年(2)开始标志: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3)代表人物:陈独秀、 李大钊、 鲁迅、 胡适(4)指导思想:民主与科学(5)主要阵地:《新青年》(6)中心:北京大学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主张尊孔,势必立君,主张立君,势必复辟。——陈独秀孔子者,历代帝王专制之护符也。——李大钊中国新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短篇小说《狂人日记》——借狂人之口批判“吃人”的封建礼教,号召人们起来推翻黑漆漆的吃人社会。二、新文化运动的内容与意义1、内容:①抨击旧道德和旧文化针对北洋政府统治时期猖獗一时的尊孔复古逆流,《新青年》发表了大量文章,猛烈抨击旧道德和旧文化。二、新文化运动的内容与意义1、内容:①抨击旧道德和旧文化为什么新文化运动把斗争的目标首先指向了旧道德与旧文化?20世纪初的中国,是什么主导了国民的灵魂?民国四年袁世凯称帝,改国号中华帝国。民国六年张勋率领辫子军入北京,拥戴溥仪“登基”,北京遗老遗少纷纷支持。专制思想仍旧根深蒂固旧道德:指孔子学说为代表的儒家传统道德。其核心内容是三纲五常(三纲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通常指仁、义、礼、智、信)。历代统治者以此来束缚人们的思想。历代统治者以旧道德来束缚人们的思想一个14岁的望门寡,被她父亲关在屋里强迫自杀。 父亲让女儿饿死。饿到第四天,女孩哭着喊饿,她的父亲循循善诱地说:“阿毛,你怎么这样糊涂?我自从得了吴家那孩子的死信,就拿定主意叫你殉节。又叫你娘苦口劝你走这条路,成你一生名节,做个百世流芳的贞烈女子。又帮你打算叫你绝粒。我为什么这样办呢?因为上吊服毒跳井那些办法,都非自己动手不可,你是个14岁的孩子, 如何能够办到?我因为这件事情,很费了踌躇,后来还是你大舅来,替我想出这个法子,叫你坐在屋子里从从容容地绝粒而死。这样殉节,要算天底下第一种有体面的事,祖宗的面子,都添许多光彩,你老子、娘沾你的光,更不用说了。你要明白,这样的做法,不是逼迫你,实在是成全你,你不懂得我成全你的意思,反要怨我,真!真是不懂事极了!”饿到第六天,她的母亲不忍心了,劝她父亲干脆送点毒药进去,早早“成全”算了。 她父亲却说:“你要晓得我们县里的乡风。凡是绝粒殉节的,都是要先报官。因为绝粒是一件顶难能而又顶可贵的事,到了临死的时候,县官还要亲自去上香敬酒,行三揖的礼节,表示他敬重烈女的意思,好教一般妇女都拿来做榜样。有这个成例在先,我们也不能不从俗。阿毛绝粒的第二天,我已托大勇爷禀报县官了。现在又叫她服毒,那服过毒的人,临死的时候,脸上要变青黑色,有的还要七窍流血。县官将来一定是要来上香 的,他是常常验尸的人,如何能瞒过他的眼?这岂不是有心欺骗父母官吗?我如何担得起?” 阿毛在第七天饿死了。县官送来一块匾,上题四个大字。材料3: 20年代初《新青年·一个贞烈的女孩》貞風可烈二、新文化运动的内容与意义1、内容:①抨击旧道德和旧文化“吃人” 的旧礼教材料1:民国初年,北京《中华新报》曾登了一则新闻,有一女子唐氏19岁,许配张家 ,还未嫁过门,未婚夫就死了,为了做烈女,唐氏选择自杀殉夫,历尽了喝符灰水、吞金、上吊、投河及三次绝食,最后服用砒霜结束了年轻的生命。材料2:瑞珏是个良家女子,凭着自己的善良、贤慧,深深地爱着自己的丈夫觉新。在她临产时,正逢高老太爷去世,家人为了避免“血光之灾” (产妇的血光会冲犯到死者身上),把她赶到城外冰冷的小屋去分娩,最终在难产中含泪而死。“吃人” 的旧礼教二、新文化运动的内容与意义1、内容:①抨击旧道德和旧文化鲁迅的作品《药》描述的用人血馒头治病二、新文化运动的内容与意义1、内容:①抨击旧道德和旧文化 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 ——鲁迅《狂人日记》揭露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视频:辩论古制民主科学DemocracyScience(德先生) (赛先生)陈独秀“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黑暗。”二、新文化运动的内容与意义1、内容:②提倡民主与科学民主与科学是新文化运动所标举的两大口号!胡适:《文学改良刍议》(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陈独秀:《文学革命论》推倒陈腐、雕琢、艰涩的旧文学建设新鲜、平易、通俗的新文学旧观念重形式难理解新思想重内容好理解二、新文化运动的内容与意义1、内容:②提倡文学革命从前有个秀才到村里闲逛,看到一则征婚启事,上面写着:“乌黑头发无麻子脚不大周正”,秀才觉得这姑娘很不错,就把她娶回家了,回家一看,秀才差点就晕过去了。你们知道为什么吗?轻松一笑:秀才断句理解:“乌黑头发,无麻子,脚不大,周正。”实际情况:“乌黑,头发无,麻子 脚,不大周正。”说明文言文艰涩难懂。20世纪20年代,胡适在北大任教时,对白话文大加称赞,引起部分学生的反对。以下是胡适与学生间的一段对话。学生:胡先生,难道说白话文就毫无缺点吗?胡适:没有。学生:肯定有!白话文废话太多,打电报用字多,花钱多。胡适:不一定吧!前几天有位朋友给我打来电报,让我去政府部门工作,我决定不去,就回电拒绝了。复电是用白话写的,看来也很省字。请同学们根据我这个意思,用文言文写一个回电,看看究竟是白话文省字,还是文言文省字?学生:才疏学浅,恐难胜任,不堪任命。胡适:干不了,谢谢!趣说白话文:白话文言简意赅①动摇了封建礼教的统治地位。③为五四运动起了思想宣传和铺垫作用。②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洗礼。一切都应该采用西洋的新法子!废除汉字写拼音!国粹、国情都是捣乱!西方胜利、传统灭亡!二、新文化运动的内容与意义2、意义:3、片面性:具有全面否定传统文化的性质谢谢观赏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详情请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课程引入】新文化运动情境导入.mp4.mp4 第12课 新文化运动(同步课件).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