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18张PPT)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第1课时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情景导入大家是否还记得这个太上老君的炼丹炉?古代的炼丹炉常用来研制长生不老药,虽然现在我们觉得不可能有长生不老药,但是我们可不要小看这个炼丹炉。情景导入其实化学实验室的前身就是古代炼丹术士和炼金术士的作坊。所以,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许多化学的重大发现和研究成果都是通过实验得到的。合作探究提出问题一支蜡烛燃烧一段时间后会变短,为什么会变短呢?烧掉的那一段蜡烛就这样无故的消失,还是变成了其他物质呢?科学探究(8)表达与交流(1)提出问题(2)猜想与假设(3)设计方案(4)进行实验(5)收集证据(6)解释与结论(7)反思与评价科学探究的步骤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探究点实验: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探究实验蜡烛是由石蜡和棉线烛芯组成的。对蜡烛在点燃前、燃着时、熄灭后的三个阶段进行观察。探究步骤 现象 结论1.观察蜡烛的颜色、状 态、形状,闻一闻气味2.用小刀切割观察硬度3.将蜡烛放入水中,观察蜡烛的密度、水溶性/可用小刀切割浮于水面,没有溶解白色圆柱状固体,略有气味硬度较小不溶于水,密度比水小点燃蜡烛前步骤 现象 结论1.用燃着的火柴靠近蜡烛2.点燃灯芯3.将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1s后取出4.用干燥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5.用澄清石灰水润湿内壁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蜡烛熔化蜡烛燃烧,发光放热,产生淡淡的黑烟,火焰分三层,外层最明亮,里层最暗石蜡的熔点较低蜡烛燃烧是化学变化,火焰分为外焰、内焰和焰心三层在外焰部分的火柴梗最先被烧焦炭化外焰温度最高,焰心温度最低玻璃杯(或烧杯)内壁上出现水珠有水生成烧杯内壁出现白色浑浊(或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有二氧化碳生成点燃蜡烛中步骤 现象 结论1.熄灭蜡烛2.用火柴点燃刚熄灭时的白烟 有白烟生成蜡烛重新被点燃烟是固体小颗粒,并且可以燃烧,说明白烟是石蜡的固体小颗粒有白烟生成火顺白烟重新点燃蜡烛熄灭蜡烛后探究步骤 对现象的观察和描述点燃前燃着时白色(或其他颜色)固体,质地较软,略有气味;不溶于水,密度比水小发黄光,放热,有黑烟产生,熔化成液态后又凝固;火焰分三层,外焰最亮,内焰最暗,平放入火柴梗后,与外焰接触的火柴梗最先炭化,内焰次之,焰心几乎无明显变化,说明外焰温度最高,内焰次之,焰心温度最低;干燥烧杯内壁有水珠产生,另一烧杯内壁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归纳总结探究步骤 对现象的观察和描述熄灭后结论归纳总结生成白烟;用火柴点白烟,蜡烛重新被点燃蜡烛燃烧后生成了水、二氧化碳,外焰温度最高;生成的白烟是石蜡的小颗粒课堂讨论通过对蜡烛燃烧的探究活动,体现了化学学习的哪些特点?①关注物质的性质(如颜色、气味、状态、溶解性等)。②关注物质的变化(如发光、放热、生成气体、生成沉淀等)。③关注物质变化过程及其现象,并学会记录、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材料拓展石蕊溶液的发现1645年一天的早晨,英国化学家波义耳来到书房,放在那里的一篮深紫色的紫罗兰深深地吸引了他,他拿起一束,边闻着花香边向实验室走去。走进实验室后他顺手把紫罗兰放在了桌子上,开始做实验。在实验中助手威廉不小心把酸液溅到了花瓣上。“真可惜”,波义耳一边说,一边把紫罗兰浸入一只盛满清水的烧杯里,洗去花瓣上的酸液。过了一会儿,波义耳从烧杯里取花时,发现紫罗兰竟变成了“红罗兰”!花儿为什么变红了呢?波义耳感到非常奇怪:他又用其他酸做了同样的实验。结果证实凡是酸都能使紫色的紫罗兰变红。他情不自禁地喊了起来:“这太妙了,要判断一种溶液是不是酸,只要用紫罗兰试一下就行了!”波义耳又做了一系列实验,他发现,用酒精和水处理大多数植物的浸出液都有遇酸或碱改变颜色的性质。其中,最明显的是一种地衣类植物的浸出液,它遇酸变红,遇碱变蓝,这就是人们使用至今的石蕊溶液。随堂练习1.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是 ( )A.空气 B.水蒸气 C.氧气 D.二氧化碳2.有关蜡烛性质和实验现象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蜡烛燃烧后生成的气体可以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B.蜡烛燃烧的同时伴有熔化过程C.用火柴点燃蜡烛刚熄灭时的白烟,蜡烛能重新燃烧D.蜡烛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白色火焰,放热并产生白烟DD3.蜡烛燃烧时,观察到的现象是 ( )A.蜡烛燃烧时火焰分为三层,焰心主要是石蜡蒸气,温度最低,内焰最明亮B.火柴梗接触外焰的部分首先碳化变黑C.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D.燃烧后只生成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B随堂练习4.可乐中含有二氧化碳气体,要证明这种气体的存在,可将可乐中的气体 ( )A.收集在集气瓶中,用燃着的火柴检验B.收集在集气瓶中,加入澄清的石灰水C.将澄清的石灰水加入可乐中D.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D随堂练习5.化学兴趣小组的三位同学对蜡烛(主要成分是石蜡)及其燃烧进行了如下探究。(1)贝贝取一支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把它放入水中,蜡烛浮在水面上。结论:石蜡的密度比水_____。小随堂练习(2)芳芳点燃蜡烛,观察到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层。把一根火柴梗放在火焰中(如图),约1 s后取出,可以看到火柴梗的_____ (选填“a”“b”或“c”)处最先碳化。结论:蜡烛火焰的_______温度最高。a外焰课堂小结基本方法点燃前燃着时熄灭后化学实验对蜡烛及燃烧的探究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1.2.1-1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mp4 第1课时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