暨阳初中2013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社会月考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暨阳初中2013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社会月考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暨阳初中2013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社会月考卷
组稿人:吴向红 审核人:朱益女
试 卷 Ⅰ
一、选择题(本题有20小题,每小题2分。各题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选出最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不选、错选、多选均不给分)
1.一首歌中唱道“让我告诉世界,中国命运自己主宰,让我告诉未来,中国进                行着接力赛”。中国人民“命运自己主宰”开始于  ( )
A.1949年9月            B.1949年10月
C .1950年10月           D.1953年7月
2.1956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较为关键的一年,这一年        ( )
A.抗美援朝战争取得了最终胜利
B.中国建立起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C.中国掀起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D.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3.在近代中国,统一、民主和富强,是亿万人民的百年梦想,随着 ,这些梦想才开始逐步变成现实。
A.新中国的成立 B.改革开放
C.中国进入社会主义 D.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4.建国初期,毛泽东曾经感慨地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针对这种情况,我国政府采取的措施是   ( )
A.进行土地改革           B. 发动“大跃进”运动
C.开展“三大改造”         D. 实行“一五”计划
5.某中学九年级学生拟举办有关“<文革>往事”的讲座,他们准备请本校亲身经历过这个历史时期的一位教师做主讲人。根据下面四位教师的出生年代,你认为最适合做主讲人的是  ( )
A.陆老师—1948年 B.方老师—1966年
C.王老师—1968年 D.郑老师—1978年
6. 2009年10月31日,科学巨星钱学森在北京逝世。与钱学森一起成为我国“两弹一星”杰出功勋人物的还有 ( )
①雷锋 ②焦裕禄 ③邓稼先 ④钱三强
A.②③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7.2012年6月16日,神舟九号飞船发射升空。追溯历史,我国成功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卫星是1970年发射的                ( )
A.长征一号 B.天宫一号 C.东方红一号 D.红太阳一号
8.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中国尘封的大门被打开,最早打开大门是在( )
A. 农村 B.城市 C. 沿海 D.内地
9.漫画《三代赶集》最能体现的是( )
A.人民生活水平的变化 B.人民思想观念的变化
C.人民生活习惯的变化 D.科技水平的变化
10.流行标语往往带有时代的烙印。下列标语流行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不同时期,按其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
①阶级斗争一抓就灵 ②解放思想,实是求是
③与时俱进,科学发展 ④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A、①④②③ B、①②③④
C、④①②③ D、③②①④
11.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中国道路”是指 ( )
A.改革开放道路 B.中国特色改革开放道路
C.社会主义道路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12.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程起始于 ( )
A.新中国成立 B.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C.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D.中共十七大的胜利召开
13.邓小平开创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与毛泽东开创的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两者最重要的相同点:( )
A、坚持走群众路线 B、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道路
C、从中国国情出发,实事求是 D、借鉴苏联的成功经验
14.在“一国两制”基础上回归的香港、澳门,发生变化的主要是( )
A、社会制度 B、主权归属 C、经济制度 D、社会生活
15.解决台湾问题,我们既要有坚定的原则性,又要有高度的灵活性。原则性和灵活性分别是( )
A.一个中国,两种制度 B.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C.高度自治,两种制度 D.两种制度,和平统一
16.海峡两岸实现“三通”以来,两岸经贸交流、文化互动密切,两岸人民接触和交往更加便捷,进一步加强了彼此之间的了解。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这得益于我国在台湾实行了一国两制政策
B、这反映实现祖国统一是两岸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
C、这说明维持台海现状比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更理想
D、这表明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指日可待
17.两岸加强经济合作,将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是( )
A.遵循平等互助的原则 B.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C.贯彻“一国两制”的方针 D.遵守合作共赢的原则
18.南海争议应由直接有关的主权国家通过友好协商和谈判,以和平方式解决。我国在处理南海问题上的这一立场
①体现了我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②表明目前我国的综合国力还不够强大,不宜采取直接对抗的方式 ③符合当今时代和平与发展的主题 ④表明我国已成为具有全球影响的地区性大国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①②③④
19. 2012年1月底,我国外交部发言人就日本拟对钓鱼岛附属岛礁命名一事向日方提出严正交涉,日方对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采取任何单方面举措都是非法和无效的。这表明我国( )
A.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 B.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C.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D.坚决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20.德国媒体在发表的一篇文章中说:“没有中国的参与,任何世界重大议题均无法获得解决,从气候保护、伊朗核问题、朝鲜核问题到联合国的改革等等。”这充分说明中国
A、在世界上的影响力最大 B、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C、已跻身世界强国行列 D、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暨阳初中2013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社会月考答题卷
一、选择题(本题有20题,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选出最符合题意的选项。不选、错选、多选均不给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
?
?
?
?
?
?
?
?
?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
?
?
?
?
?
?
?
?
?
二、非选择题(共5题,合计60分)
21.【聚焦三农】(13分)
材料一:“三农(农业、农民、农村)问题”是重中之重;新中国历史上对“三农”问题有过不少失败的教训,如:建国初期的“分田地,翻身做主人”之后,“大炼钢铁”“一大二公”出现了“难忘的五八年”。
(1)请分别写出加下划线所指的历史事件。(3分)
材料二:纵观我国历史上对“三农”问题的政策,顺民心,合民意,符合农村实际的,就能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社会的进步;反之,就会造成农民的伤痛,阻碍社会的进步。
(2)“农民积极性的调动,关系着工作的成败”,请用20世纪50——70年代的史实证明这一观点。(6分)
(3)结合二则材料,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关于“三农”工作的经验和教训。(至少两条)(4分)
22、(1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近一个世纪以来,我国先后发生了三次伟大革命——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改革开放。
(1)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奠定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基。请你分别列举出这两次革命胜利的标志性事件。(2分)

材料二:三十多年前,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三十多年的征程,中华民族终于以崭新的姿态重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迎来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2)三十多年前,开启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是哪一历史事件?三十多年的征程我们找到了一条怎样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4分)
材料三:1978年和2008年我国部分经济数据比较表:
年份
国内生产总值
外汇储备
进出口总额
城乡居民人均收入
1978年
3645.2亿元
15.57亿美元
210.86亿美元
209.4元
2008年
24.66万亿元
195万亿美元
2.56万亿美元
9646元
(3)请你结合上面表格内容,说明坚持改革开放的必要性。(8分)
23、(11分)材料:《春天的故事》“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个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崛起座座城,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征途上扬起浩浩风帆。”
(1分)“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结合1979年春天前夕的一件大事说说你对这句歌词的理解。(5分)
(2)“有一个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2分)
(3)“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指中国大地开始了一场伟大变革,这场伟大变革指什么?
请你结合身边实际举例说明这场变革给中国人民的生活带来的变化。(至少不同主题2例)(4分)
24、(12分)家,是孤雁向往的巢,船舶停靠的岸,落叶回归的根。家,是我们温馨的港湾,是我们坚强的后盾,是我们殷切的期望。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一:澳门回归政权交接仪式    图二: 庆祝香港回归
(1)请问“澳门回归”是在什么时候? “香港回家啦”,为什么要“告慰小平”?(3分)
材料二:2011年10月,《富春山居图》山水巨作启动团圆梦,长期分离后迎来首次合璧。温家宝总理:“我希望经过两岸人民的共同努力,终有一天我们会实现更高的愿望,就是让一个完整的、统一的山河得以实现,让一个完整的《富春山居图》永远合璧在一起。这就是我的愿望。”
(2)有人说“虽然此画分离在海峡两岸,但都是在中国”,这一观点蕴含了什么道理?《富春山居图》长期分离后迎来首次合璧寄托了两岸人民怎样的共同心愿?(4分)
(3)目前“一个完整的、统一的山河”还没有实现是因为遇到了怎样的阻力?(2分)
(4)早日完成温总理的殷切“期望”,是中华民族的共同心愿,青少年能为此做些什么?(3分)
25、(11分)材料一:中国的反动分子在外交上一贯是神经衰弱、怕帝国主义的,清朝的西太后、北洋政府的袁世凯、国民党的蒋介石,哪一个不是跪在地上办外交呢 ——-《周恩来传》上
材料二:邓小平在1984年会见外宾时说:“中国不打美国牌,也不打苏联牌,中国也不允许别人打中国牌。”
(1)根据材料一,中国近代的外交的特征是什么?(2分)
(2)根据材料二,中国当时奉行什么样的外交政策?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外交政策有什么新的调整?(4分)
(3)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在外交领域取得巨大的成就,请举例说明(至少2例)。旧中国、新中国两种截然不同的外交局面给我们最大的启示是什么?(5分)
暨阳初中2013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社会月考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有20题,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选出最符合题意的选项。不选、错选、多选均不给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B?
C?
D?
A?
D?
C?
C?
A?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D?
C?
C?
B?
A?
B?
?B
A?
B?
D?
二、非选择题(共5题,合计60分)
21.(13分)
(1)“分田地,翻身做主人”:1952年完成土地改革 ;“大炼钢铁”:1958年大跃进运动;“一大二公”:1958年人民公社化运动(3分)
(2)1958年,全国掀起了“大跃进”和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2分),出现了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各地用土办法炼铁、炼钢,在人民公社化运动中,农民的自留地、家畜、果树等被收归公社所有(2分),这些损失了群众利益,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给我国社会经济造成重大损失(3分))。
1979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意义(3分)
(3)A:要深化农村体制改革,充分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B:要遵循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实事求是,立足国情,一切从实际出发。
22、(14分)(1)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1956年底基本完成社会主义三大改造(2分)
(2)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分)
(3)①上面表格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5分)②实践证明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我们党和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所以要继续坚持改革开放政策。(3分)
23、(1)十一届三中全会内容、意义(5分)
(2)“有一个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指的是邓小平在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设立经济特区。(2分)
(3)“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指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开始改革开放征程。(1分)
围绕人们生活如衣、食、住、行举例均可。(2分)
24、(1)1999年12月20日。(1分)因为香港回归祖国是邓小平“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成功实践。(2分)
(2)道理:台湾自古以来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或: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
共同心愿:希望祖国和平统一。(2分)
(3)台独势力 (2分)
(4)青少年要学习、宣传“一国两制”和《反分裂国家法》等内容,自觉履行维护国家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的义务,并与破坏国家统一的言行作斗争。(3分)
25、(1)屈辱的外交。 (2)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不与任何大国结盟。(4分)
(3)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在外交领域取得巨大的成就:见P29(2分)
旧中国、新中国两种截然不同的外交局面给我们最大的启示:落后就要挨打(弱国无外交),发展是硬道理。我国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增强综合国力,提高国际地位.或:坚持……路,…理论体系,……社会制度。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