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7.2做全球发展的贡献者一学科核心素养1.政治认同:对外开放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高。通过学习,我们要进一步加深对这一基本国策重要性的认识,增强对这一基本国策的高度认同。2.科学精神:正确把握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积极应对经济全球化的冲击和挑战。3.公共参与:引用实例,说明中国如何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必备知识:中国是经济全球化的受益者;中国是经济全球化的贡献者。关键能力:正确认识中国是经济全球化的受益者。二学习重难点重点:1.中国是经济全球化的受益者2.中国是经济全球化的贡献者难点:1.中国是经济全球化的受益者与,又是经济全球化的贡献者。2.中国是经济全球化的推动者,中国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三课前预习1.我国以共建____________________为重点,推动中国与沿线国家共同繁荣。共建“一带一路”不仅着眼于促进我国自身发展,而且以我国发展为契机,让更多国家搭上我国发展快车,同沿线各国__________中国的发展机遇,帮助其实现发展目标。2.共建“一带一路”推动中国与沿线国家共同繁荣共建“一带一路”不仅着眼于促进我国自身发展,而且以______为契机,让更多国家搭上我国发展快车,同______共同分享中国的发展机遇,帮助其实现发展目标。3.作为世界主要经济体和负责任的大国,中国奉行____________________,反对贸易保护主义,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__________,按照共同制定的规则办事,通过协商为应对共同的挑战找到共赢的解决方案。中国坚持建设__________世界经济大方向,为世界经济增长发掘新动力,使世界经济增长更加包容。4.中国是经济全球化的受益者我国紧紧抓住 带来的机遇,积极应对经济全球化的冲击和挑战,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赢得了良好的国际环境,促进了 的建立和健全,推动了 水平的提高,带动了国内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提高了人民群众的收入和生活水平。5.中国是经济全球化的__________。我国紧紧抓住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积极应对经济全球化的冲击和挑战,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赢得了良好的国际环境,促进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健全,推动了开放型经济水平的提高,带动了国内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提高了人民群众的收入和生活水平。四自我检测1.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将2020年世界经济增长预期再次下调0.1个百分点至3.3%。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该组织将中国2020年增长率预期上调0.2个百分点至6.0%。这从侧面说明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作为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稳定力量,经济持续稳定发展,有助于发挥独特作用。这表明( )①中国同其他国家的联动发展,使全球经济发展更加平衡②经济全球化确实带来了新问题,要辩证看待③中国的发展,为开放型世界经济的发展提供了重要动力④中国经济保持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稳步提升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2.粮食安全对于中国这个人口大国而言,关系重大。2021年,中国粮食进口量再创新高,"大进小出",食物自给率持续下降,而我国粮食需求处于结构性增长阶段,个别粮食品种缺口较大。特别是近期,受俄乌战争、新冠疫情等影响,国际粮价持续上涨。为应对国际粮价上涨,我国应( )①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实现各类粮食自给自足②立足资源禀赋调整优化种植结构,优先发展粮食生产③强化政府经济监管职能,保证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平衡④健全农民种粮收益保障机制,提高农民的种粮积极性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3.读数看经济。下图为近年来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状况。由此可以推断,我国对外直接投资( )①总体平稳,促进了生产要素的全球流动②规模持续扩大,并未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响③质量提升,优化了我国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布局④区域分布广,与各国逐步建立起经济命运共同体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4.《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于2022年1月1日开始生效。RCEP谈判涉及16方,包括柬埔寨、越南等东盟成员国和中国、日本等非东盟成员国,历时8年。中国始终是RCEP谈判最坚定的支持者,其作用主要体现在( )①顺应经济全球化,推动区域性国际组织的形成②国际事务中的代表性和话语权进一步增强③推动协定签署,在谈判中发挥了重要的主导作用④维护多边贸易体制,推动开放型世界经济的建设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5.2022年1月1日,东盟10国+中、日、韩、澳、新共同签署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正式生效,涵盖全球30%以上人口、GDP、贸易和投资的最大自贸区诞生。自此,RCEP成员国间货物贸易最终零关税产品数整体上将超过90%,成员国间将加强合作,促进域内经济要素自由流动,促进形成一体化大市场。RCEP生效的意义有( )①助力我国“双循环”格局形成,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②区域内产业链供应链融合发展,实现世界经济一体化③区域内贸易成本和产品价格降低,惠及相关企业和消费者④消除市场贸易和投资风险,促进区域内资源的优化配置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6.2021年11月召开的第四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展示的丰硕成果和诸多亮点(部分)如下图所示:由此,可以推断( )①我国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为各国经济发展提供更多的机遇②进博会顺应了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为参展国提供了经贸合作的广阔平台③我国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形成了以技术、品牌为核心的出口竞争优势④进博会妥善处理了全球产业结构调整给产业带来的冲击,使全球发展更加均衡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7.2021年5月21日,习近平应邀以视频方式出席全球健康峰会,并发表题为《携手共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重要讲话。习近平的重要讲话立足当下、放眼未来,清晰阐明推进全球抗疫合作的五点意见,郑重宣布支持全球抗疫合作的五大举措,赢得了国际社会的高度赞誉,为国际社会团结抗疫凝聚了广泛共识。由此可见( )①共同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②竞争、合作、冲突是国际关系的基本内容③我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不断贡献中国智慧④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8.2022年1月1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在中国等10国正式生效,标志着全球人口最多、经贸规模最大、最具发展潜力的自由贸易区正式落地。除关税优惠外,RCEP还在海关程序、检验检疫等方面为亚大地区经贸规则树立标杆。《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的生效( )①降低了市场准入门槛,推动区域投资便利化②有利于减少贸易壁垒,增加区域内经贸往来③顺应了经济全球化,促进了自由贸易的发展④发挥各国比较优势,实现了区域内均衡发展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9.中国的对外开放进程,实质上就是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就是积极融入世界经济的进程。因此,也可以这样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与中国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密不可分。“密不可分”的依据是( )①促进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健全②推动了我国开放型经济水平的提高③中国的发展为世界各国的发展提供了机遇④经济全球化确实带来了新问题,要辩证看待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10.“中国愿同各国一道,共建开放型世界经济,让开放的春风温暖世界!”习近平主席在第四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发表主旨演讲,深刻总结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年来的经验启示,展现新时代中国扩大高水平开放、同世界分享发展机遇、推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坚定决心,汇聚起团结合作、共克时艰的强大正能量。以下对中国举办进博会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实施“引进来”战略,逐步减少出口规模②转变我国对外经济结构,形成出口竞争新优势③坚定维护世界共同利益,推动经济全球化发展④让世界各国人民共享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成果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参考答案:三课前预习1. 一带一路 共同分享2. 我国发展 沿线各国3. 多边贸易机制 规则制定 开放型4.经济全球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开放型经济5.受益者四自我检测1.B2.D3.B4.C5.B6.A7.D8.C9.A10.D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