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1.2 积极维护人身权利学案一学科核心素养政治认同:全面依法治国,需要每个公民认真学习民法知识,提高法治素养。科学精神:法律与道德相辅相成。法治意识:尊崇法律、敬畏法律,把法治作为工作、生活的准则和指南,推动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环境。公共参与:合理合法地行使权力、履行义务,积极参与社会生活。二学习重难点重点: 了解民法保护人身权利的表现。难点: 理解如何积极维护人身权利。三课前预习1.肖像权的行使与保护①自然人享有______。自然人有权依法______、______、公开或者______他人使用自己的肖像。②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______、污损,或者利用信息技术手段______等方式侵害他人的肖像权。2.人身自由和人格尊严①民法优先保护民事主体的______和_______。②人身自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______。③人格尊严是________所必需的人身利益。3.生命权、身体权和健康权是一个人_______的权利。生命是自然人______的人身利益,身体是承载生命健康的______,自然人的身心健康既关系到个人的生活质量,也关系到社会的发展。4.名誉权和荣誉权(1)名誉:名誉是对民事主体的品德、声望、才能、信用等的_________。(2)名誉权:_________享有名誉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侮辱、诽谤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誉权。(3)荣誉权:民事主体享有荣誉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_________他人的荣誉称号,不得诋毁、贬损他人的荣誉。5.民法典对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的保护①民法典把这三项权利置于_______编的前列。②侵犯他人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的,应当承担_______。③根据民法典的规定,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______、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_________________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造成残疾的,还应当赔偿________和_________;造成死亡的,还应当赔偿丧葬费和_________。四自我检测1.老张是小王的上级主管,二人因公人住酒店相邻房间。入住期间,小王无意间听到老张在跟公司经理通电话,内容涉及对小王工作上的不满。小王感觉可能会影响到自己的工作,就跑到老张房门外偷偷录音,并将录音发给了公司的有关领导和同事。由此造成老张对小王的不满产生矛盾,因调解不成,老张向法院提起诉讼。本案中( )①民事法律关系是人身关系②民事法律关系是财产关系③小王没有侵犯老张的权利④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是人身利益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③④2.7周岁的小茹和同岁的小宣在体育课上玩闹,虽然老师进行了适当的管理,但小宣还是撞倒了小茹,导致小茹的门牙掉落。下列关于此事说法正确的是( )①小茹的人格权受损,小宣和学校均须承担侵权责任②事件发生在体育课上,任课老师须承担民事责任③小茹、小宣都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在此事件中不能承担责任④此事件中小宣是侵权人,其监护人应承担侵权责任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3.甲某驾驶三轮载货摩托车,与驾驶自行车的乙某的母亲丙某发生碰撞,造成车辆损坏,丙某经抢救无效死亡。交警部门认定甲某、丙某负同等责任。案涉三轮载货摩托车为实际使用人甲某于丁某经营的三轮车店购买,甲某无城镇居住证,故将该车行驶证登记在丁某妻子戊某名下。事故发生时,甲某已取得机动车驾驶证。对出借身份证件的违规行为,已由相关行政机关予以处理。在该案例中( )①甲某冒用身份证件侵犯戊某姓名权 ②戊某无须承担民事法律责任③经营者丁某应该承担侵权责任 ④行政机关的处理符合民法基本原则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4.疫情防控期间,有些地方实施分区分级差异化防控管理,在封控区域内要做到“人不流动、足不出户”、配合核酸检测或抗原筛查等要求。绝大多数市民积极响应,主动配合。但也有少数市民认为,只要自己不出门就不必进行检测。还有部分市民在明知自己的行为会违反防疫规定和影响防疫工作的情况下,还到马路上“打卡”、与同事一起离开封控宿舍前往河边垂钓,相关人员均已被警方行政处罚。第四十二条 传染病暴发、流行时,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立即组织力量,按照预防、控制预案进行防治,切断传染病的传播途径。第七十七条 单位和个人违反本法规定,导致传染病传播、流行,给他人人身、财产造成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摘自《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第五十七条 突发事件发生地的公民应当服从人民政府、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所属单位的指挥和安排,配合人民政府采取的应急处置措施,积极参加应急救援工作,协助维护社会秩序。——摘自《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依据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维护公民的生命权、健康权,关系到个人的生活质量和社会的发展②政府严格执法,有利于捍卫法律的权威与尊严,彰显公平,伸张正义③全体人民都应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④公民在疫情防控期间,不履行服从和配合管理的义务,就要承担刑事责任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③④5.“人脸识别”技术作为一种基于人的脸部特征信息进行身份识别的智能技术,在法律框架内、道德约束下正确运用可利国利民,若为金钱所摆布,又可成为损害消费者权益的幕后帮凶。为了让公众不再为自己的“脸面”泄露担忧,2022年3月8日,“人脸识别第--案”写入了2022年最高人民法院的工作报告。这说明( )①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以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隐私权②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伪造侵害他人身体权的行为都是违法的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获取、储存、处理他人的个人信息④尊重他人隐私既是法律的要求,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体现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6.张某因工作中一批货物受损,与孙某产生矛盾。张某就在微信朋友圈辱骂孙某,并附上了孙某的个体登记信息等。张某的不当言行在孙某从事的行业内流传开来,给孙某造成了很大的困扰,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他的经营。据此,判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①张某侵犯了孙某的名誉权②张某与孙某之间的法律关系客体是行为③张某侵犯了孙某的荣誉权④张某应停止侵权、消除影响并赔礼道歉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7.2021年以来,工信部持续推进APP侵害用户权益专项整治行动,加大常态化检查力度,先后三次组织对用户反映强烈的重点问题开展“回头看”。2021年11月3 日,工信部针对APP超范围、高频次索取权限,非服务场景所必需收集用户个人信息,欺骗误导用户下载等违规行为进行了检查,并对未按要求完成整改的 APP进行了公开通报。工信部的上述做法是基于( )①民事主体的姓名权和肖像权应受到法律保护②个人信息与隐私权密切相关,受到法律保护③经营者要切实维护好消费者的安全消费权④经营者要诚信经营,依法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8.公交车上,张某因刚下班太累闭眼休息而没有注意到孕妇李某,孕妇李某对张某未给其让座心生不满,出言不逊,但张某一直闭口不接,李某倍感不爽,拍了张某的正面照发在朋友圈,并配文“不给孕妇让座的男人不配为男人”,这给张某的正常生活带来极大的干扰。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A.李某侵犯了张某的肖像权,张某可追究李某的违约责任B.李某侵犯了张某的名誉权,张某可追究李某的侵权责任C.国家要大力弘扬传统道德和社会公德,对张某进行教育D.民事行为主体不得滥用民事权利损害国家利益与他人利益9.2022年中国选手谷某某在北京冬奥会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台决赛中夺得冠军,受到极大关注。随后有网友发现,某企业未经谷某某允许擅自使用其照片嵌入促销广告并恶意抢注“谷某某”商标,对此网友纷纷发表评论。下列评论正确的是( )①该企业应该对谷某某进行精神损害赔偿②企业在生产经营中要尊重他人的人身权利③该企业涉嫌侵犯了谷某某的肖像权和姓名权④谷某某能以荣誉权受损为由向法院起诉该企业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10.如今,智能家居设备让人们的生活越来越便捷,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潜在的风险。一些不法分子将目光瞄向了智能家居设备,通过破解软件或IP地址等方式,入侵并控制这些智能家居设备的摄像头,窥探个人隐私。对此,我们应( )①依法打击相关侵权行为,保障私人生活安宁②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社会公德,维护公序良俗③尊重他人隐私,不得收集、储存、使用和提供他人个人信息④完善相关法律,加强对公民隐私权这一最基础权利的保护力度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参考答案:三课前预习1. 肖像权 制作 使用 许可 丑化 伪造2. 人身自由 人格尊严 自然人真正成为独立的民事主体 前提 人之为人3. 最基础 最高 物质载体4.(1)社会评价(2)民事主体(3)非法剥夺5. 人格权 法律责任 医疗费 住院伙食补助费等 助器具费 残疾赔偿金 死亡赔偿金四自我检测1.B2.B3.D4.C5.C6.B7.D8.B9.B10.A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