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三单元真题检测卷(试题)-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部编版一.选择题(共6小题)1.(2021秋 大洼区期末)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一组词语是( )A.降落伞(xiáng) 阁楼(gé)B.萧瑟(shè) 投降(xiáng)C.骚客(shāo) 文章(zhāng)D.谦逊(xùn)浪费(fèi)2.(2021秋 大埔县期末)“题西林壁”中的“题”指( )A.题目 B.问题 C.书写,题写3.(2021秋 成都期末)关于动物的住处,下列说法中有误的一项是( )A.牛棚 狗窝 B.鱼塘 鼠洞 C.马厩 鸟窝 D.猪圈 羊巢4.(2021秋 金川区期末)“诸葛亮”是我国哪部古典小说中的人物?( )A.《红楼梦》 B.《三国演义》 C.《西游记》 D.《水浒传》5.(2021秋 孝昌县期末)根据句意选择恰当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秋游时,我们分组打“野战”。队长对我们说:“ 那个山洞位置 ,适合 自己, 离“敌方”的大本营不足十米,极其危险。”A.尽管 隐藏 隐蔽 还是B.虽然 隐蔽 隐藏 但是C.即使 隐蔽 隐藏 也D.虽然 隐藏 隐蔽 但是6.(2021秋 通道县期中)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去掉之后意思变化最小的一项是( )。A.爬山虎刚长出来的叶子是嫩红的。B.那些叶子绿得那么新鲜,看着非常舒服。C.爬山虎的脚要是没触着墙,不几天就萎了。D.触着墙的,细丝和小圆片逐渐变成灰色。二.填空题(共4小题)7.(2021秋 上蔡县期中)读拼音,写词语。 蟋蟀xuǎn zé zhù zhǐ 非常shèn zhòng ,它从不找lín shí 的隐蔽所藏身,也不利用现成的dòng xué ,它的舒服的zhù zhái 是自己一点儿一点儿挖掘的。8.(2021秋 平定县期中)我能把包含动物的住处的词语补充完整。鸠占鹊 不入虎 ,焉得虎子 引蛇出 9.(2021秋 望城区期末)选词填空。隐蔽 隐藏 隐瞒(1)犯了错误我们要勇于承认,绝不 。(2)别的昆虫大多在临时的 所藏身。(3)青草丛中 着一条倾斜的隧道。10.(2021秋 红安县期末)给下面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触:①接触;碰;撞 ②触动;感动(1)看了《西游记》,我感触很深。 (2)他不小心触了电。 (3)爬山虎的脚触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变成小圆片,巴住墙。 三.语言表达(共2小题)11.(2021秋 红安县期末)照样子改写句子。(1)它有特别好的工具吗?没有。(设问句)蟋蟀并不是挖掘技术的专家。 (2)出口的地方总有一丛草半掩着,就像一座门。(比喻句)爬山虎的脚紧贴在墙上。 (3)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拟人句)房子盖好了,蟋蟀在里面叫了起来。 12.(2022 商城县开学)我们身边的“小眼镜”。 看看我们身边,你也许会发现,不少小学生都戴上了眼镜。请根据“希望小学二至六年级视力情况调查”主题活动中调查搜集到的相关数据,完成练习。希望小学二至六年级学生视力情况调查统计表(调查人数:2612人)年级 二 三 四 五 六近视率 13% 19% 31% 42% 48%(1)用一句话概括上述调查统计表所揭示的问题。 (2)联系这份调查统计表,写一则相关的公益广告,提醒同学们爱护眼睛。 四.现代文阅读(共2小题)13.(2021秋 金川区期中)课内阅读。《爬山虎的脚》选段以前我只知道这种植物叫爬山虎,可不知道它怎么能爬。今年,我注意了,原来爬山虎是有脚的。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这些细丝很像蜗牛的触角。细丝跟新叶子一样也是嫩红的。这就是爬山虎的脚。(1)画横线的句子把 比作 ,请你写一个这样的句子。 (2)用文中的词语或句子填空。爬山虎的脚长在 ,爬山虎脚的样子像 ,爬山虎脚的颜色是 。(3)这段话主要写了 A.爬山虎的脚是怎样一步一步往上爬的。B.爬山虎的脚的位置、形状和颜色。C.爬山虎生长的地方及叶子。14.(2021秋 东安区校级期中)阅读课内片段,回答问题。在朝着阳光的堤岸上,青草丛中隐藏着一条倾斜的隧道, 有骤雨,这里 立刻就会干的。隧道顺着地势弯弯曲曲,最多不过九寸深,一指宽,这便是蟋蟀的住宅。出口的地方总有一丛草半掩着,就像一座门。蟋蟀出来吃周围的嫩草,决不去碰这一丛草。那微斜的门口,经过仔细耙扫,收拾得很平坦。这就是蟋蟀的平台。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屋子的内部没什么布置, 墙壁很光滑。主人有的是时间,把粗糙的地方修理平整。大体上讲,住所是很简朴的,清洁、干燥,很卫生。 我们想到蟋蟀用来挖掘的工具是那样简单,这座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了。(1)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2)片段按照从 到 的顺序,介绍了蟋蟀住宅的特点。(3)请你按要求完成练习。①选选填填,体会蟋蟀住宅的外部特点。A.干燥 B.隐蔽 C.向阳 D.有排水功能 E.有门 F.有平台“朝着阳光”体现了住宅的 。“收拾得平坦”说明住宅有 。“立刻就会干”体现了住宅的 。“总有一丛草半掩着”说明住宅 。“草丛中隐藏”体现了住宅的 。②蟋蟀住宅的内部特点是什么?用“ ”画出来。③作者把蟋蟀的住宅称为“伟大的工程”,你觉得夸张吗?想一想,完成填空。 。因为蟋蟀选址 ,外部和内部设计优良,可是用来建造住宅的工具是那样 ,只是一对 和一双 ,能建造这样的住宅,简直是个 。第三单元真题检测卷(试题)-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部编版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6小题)1.【解答】A.有误,“降落伞”的“降”应读jiàng,读xiáng时表投降;B.有误,“萧瑟”的“瑟”应读 sè;C.有误,“骚客”的“骚”应读sāo。D.正确;故选:D。2.【解答】《题西林壁》作者是宋代苏轼,“题西林壁”意思是题写在西林寺墙壁上。“题”书写,题写。故选:C。3.【解答】本题重点考查了学生对于动物巢穴名称的了解。结合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三》中“交流平台”的学时的阅读实践完成。A、B、C正确。D.有误,羊的住处称为“羊圈”。故选:D。4.【解答】“诸葛亮”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三国演义》中的主要人物之一。《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全名为《三国志通俗演义》(又称《三国志演义》),作者是元末明初的著名小说家罗贯中。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105年的历史风云,以描写战争为主,诉说了东汉末年的群雄割据混战和魏、蜀、吴三国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和最终司马炎一统三国,建立晋朝的故事。反映了三国时代各类社会斗争与矛盾的转化,并概括了这一时代的历史巨变,塑造了一批叱咤风云的三国英雄人物。全书可大致分为黄巾之乱、董卓之乱、群雄逐鹿、三国鼎立、三国归晋五大部分。在广阔的背景上,上演了一幕幕气势磅礴的战争场面。编者罗贯中将兵法三十六计融于字里行间,既有情节,也有兵法韬略。故选:B。5.【解答】尽管:表示姑且承认某种事实,下文往往转折。隐藏:隐蔽躲藏,不让别人发现。隐蔽:借助别的东西遮盖掩藏。即使……也……表示假设关系的关联词语;虽然……但是……表示假设关系的关联词语;尽管……还……表示转折关系的关联词语。根据词语意思,结合具体语境,“那个山洞位置”与“离“‘敌方’的大本营不足十米,极其危险。”两者之间具有假设关系,要用词语“虽然……但是……”;形容山洞位置不易让别人发现,可用“隐蔽”;适合把自己藏起来,可用“隐藏”。故选:B。6.【解答】A.“刚”是才的意思。这个句子意思是爬山虎的叶子只有在才长出来时是嫩红的。去掉就变成了爬山虎的叶子是嫩红的。B.意思不变。C.“不几天”意思是爬山虎的脚要是没触着墙不会马上萎。去掉就变成了没触着墙就马上萎了。D.“逐渐”指渐渐;逐步。去掉就体现不了这个过程。故选:B。二.填空题(共4小题)7.【解答】故答案为:选择 住址 慎重 临时 洞穴 住宅8.【解答】鸠占鹊巢 引蛇出洞 不入虎穴故答案为:巢 洞 穴9.【解答】隐蔽:借助别的东西遮盖掩藏。隐藏:隐蔽躲藏,不让别人发现。隐瞒:隐讳其事,不敢表明真相。根据词义结合语境,本题可选填为:(1)应填“隐瞒”;(2)应填“隐蔽”;(3)应填“隐藏”。故答案为:(1)隐瞒;(2)隐蔽;(3)隐藏。10.【解答】(1)感触:跟外界事物接触而引起的思想感情。“触”触动;感动。故选②。(2)触电的“触”意思是接触;碰;撞。故选①。(3)触着墙的“触”意思是接触。故选①。故答案为:(1)②;(2)①;(3)①。三.语言表达(共2小题)11.【解答】(1)考查改成设问句。设问句最明显的特点就是自问自答。我们可以先提出问题再回答。即:蟋蟀是挖掘技术的专家吗?并不是。(2)考查改写成比喻句。我们可以把“爬山虎的脚”比作“吸盘”,即:爬山虎的脚就像吸盘一样牢牢地贴在墙面上。(3)考查改写成拟人句。我们需要将蟋蟀赋予人的行为,蟋蟀叫起来可以说成是在唱歌,即:房子盖好了,蟋蟀在里面唱歌。故答案为:(1)蟋蟀是挖掘技术的专家吗?并不是。(2)爬山虎的脚就像吸盘一样牢牢地贴在墙面上。(3)房子盖好了,蟋蟀在里面唱歌。12.【解答】(1)考查了对调查表的阅读情况。仔细阅读希望小学二至六年级学生视力情况调查统计表可知,二年级学生的近视率为13%,三年级学生的近视率为19%,四年级学生的近视率为31%,五年级学生的近视率为42%,六年级学生的近视率为48%。可以看出,随着年级的升高,希望小学学生的近视率也越来越高。(2)考查了写广告的能力。联系这份调查统计表,我想写一则相关的公益广告,提醒同学们爱护眼睛。如:多给眼睛放短假,眼睛不会请长假。故答案为:(1)随着年级的升高,希望小学学生的近视率也越来越高。(2)多给眼睛放短假,眼睛不会请长假。四.现代文阅读(共2小题)13.【解答】(1)考查了对修辞方法的理解及仿写。从“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这些细丝很像蜗牛的触角”可知,这个句子把“细丝”比作“蜗牛触角”,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据此仿写即可。(2)考查了根据选文内容填空。通过阅读可知答案。(3)考查了对选文内容的概括。抓住关键句子概括,通过阅读可知,这段话主要写了爬山虎的脚的位置、形状和颜色。故选B。故答案为:(1)细丝 蜗牛触角 太阳像个红苹果挂在山头。(2)茎上 蜗牛触角 嫩红;(3)B。14.【解答】(1)本道题考查了学生对关联词的理解和运用。“有骤雨,这里立刻就会干的”前后两个分句的关系是表示转折关系,因此用选择表示转折关系的关联词“即使……也……”。“屋子的内部没什么布置,墙壁很光滑。”前后两个分句的关系是表示转折关系,因此选择关联词“……但是……”“我们想到蟋蟀用来挖掘的工具是那样简单,这座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了。”前后两个分句的关系是假设关系,因此选择关联词“……假使……”。(2)考查了文段的写作顺序。从“在朝着阳光的堤岸上”“出口的地方总有一丛草半掩着,就像一座门”“屋子的内部没什么布置,但是墙壁很光滑”可知,选段对蟋蟀住宅的描写是按照从外到里的顺序。(3)考查了内容信息筛选。①结合短文内容理解。从“在朝着阳光的堤岸上,青草丛中隐藏着一条倾斜的隧道,即使有骤雨,这里也立刻就会干的。隧道顺着地势弯弯曲曲,最多不过九寸深,一指宽,这便是蟋蟀的住宅。出口的地方总有一丛草半掩着,就像一座门。蟋蟀出来吃周围的嫩草,决不去碰这一丛草。那微斜的门口,经过仔细耙扫,收拾得很平坦。”可知,蟋蟀的住宅外部特点有:朝阳、隐蔽、平坦、安静。②从“屋子的内部没什么布置,但是墙壁很光滑。主人有的是时间,把粗糙的地方修理平整。大体上讲,住所是很简朴的,清洁、干燥,很卫生。”可知,蟋蟀的住宅内部布置特点是:光滑、平整、清洁干燥、卫生。③从“假使我们想到蟋蟀用来挖掘的工具是那样简单,这座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了。”可知,所有这一切建造的工具仅仅只是蟋蟀的那一对小小的后腿,这是需要付出很大的耐心和不懈的努力的,所以说不夸张。这是一个是伟大的工程。故答案为:(1)即使……也…….;但是; 假使。(2)从外到里。(3)①C;F;D;E;B;②屋子的内部没什么布置,但是墙壁很光滑。主人有的是时间,把粗糙的地方修理平整。大体上讲,住所是很简朴的,清洁、干燥,很卫生。③不夸张,因为蟋蟀选址慎重,外部和内部设计优良,可是用来建造住宅的工具是那样柔弱,只是一对前足和一双后腿。能建造这样的住宅,简直是个奇迹。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