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题:剪出来的动物课时:1-2课时课型:剪纸年级:三年级教材:上教版美术教材 三年级第二学期--------------------------------------------------------------------教材分析:《剪出来的动物》是小学三年级第二学期上教版美术新教材感受民间艺术单元中的一课。本课主要是让学生在以前剪纸课的基础上,学会运用剪纸中的基本纹样的制作方法剪动物形象。为了让学生能直观地了解剪纸中基本纹样及制作方法,教材中展示了基本纹样的介绍,在制作方法上给学生以提示。呈现了很多形态各异的动物,用以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和表现创造的欲望,留给学生广阔的思维创造空间。学情分析:鹤北小学是闵行区一所普通的公办小学。本校三年级的学生天真活泼,思维较敏捷,模仿力强,对美术学习感兴趣,有一定的审美能力和想象力。经过2年半的美术学习,学生已初步掌握了画外形,剪外形以及简单剪花纹的方法。本节课中详细介绍了中国传统剪纸中的基本纹样,一部分学生对于纹样在动物身上的排列,存在一定的难度。在教师、图片和同学讨论的启发中,这部分学生能创造出较有新意的作品来。个别动手能力较弱的学生在剪花纹的过程中容易将纸剪断裂,需要教师提醒根据动物外形选择适合的花纹。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民间剪纸动物造型特征和刀法,初步学会将圆纹、月牙纹、锯齿纹、旋涡纹等剪纸技法适合地运用在动物形体上。过程与方法:在欣赏剪纸过程中,发现剪纸纹样不能断掉的特点,学习用剪纸的多种技能剪刻动物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民间剪纸作品独特的形式美,培养学习剪纸的兴趣,以及耐心细致的品质。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了解圆纹、月牙纹、锯齿纹、旋涡纹基本剪纸装饰的用法教学难点:基本纹样在动物身上的合适运用教学设计思路:1.善于观察,大胆尝试重视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主动寻找规律的能力,通过思考,能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学习重点,解决学习难点。首先通过欣赏剪纸影片,引导学生发现中国民间剪纸作品之美。再通过欣赏剪纸作品,找出剪纸作品中常见的花纹,引导学生发现剪纸中的基本纹样及适合的位置。从而发现圆纹、月牙纹、旋涡纹、锯齿纹适合表现动物不同的特征。比一比环节中,通过在相同动物上的花纹添加比较,引导学生发现花纹大小适和动物外形更美观,最后通过对各种剪纸动物作品的欣赏,发散思维,大胆尝试制作各种不同剪纸动物。在课的最后,拓展欣赏其他剪纸作品图片,开阔学生的视野,使学生了解剪纸不仅是中国的传统技艺,也能剪刻出更国际化的现代作品。2.分层作业,促进学生发展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设定不同的程度的作业要求。基础层面:运用圆纹、月牙纹、锯齿纹、旋涡纹的剪纸方法,注意动物特征,纹样不要断掉。拓展层面:巧妙运用多种刀法,由创意地剪、刻出各种纹样,创作出适合于动物造型特点的作品。教学过程:一、欣赏与游戏1.欣赏动物剪纸作品与短片。2.组织学生交流欣赏剪纸作品感受。3.教师介绍剪纸艺术。4.揭示课题:剪出来的动物。二、观察与构思出示不同动物剪纸作品,组织学生观察、讨论剪纸动物有哪些基本花纹?这些基本花纹适合放在什么位置?教师小结:抓住动物外形特征,绘画动物外形。出示不同动物剪纸作品,组织学生观察、讨论剪纸动物有哪些基本花纹?② 这些基本花纹适合放在什么位置?3.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播放预设作品并归纳:① 基本的花纹有圆纹、月牙纹、旋涡纹、锯齿纹② 圆纹适合表现眼睛;月牙纹适合表现结构;旋涡纹适合装饰大面积空白;锯齿纹适合表现动物皮毛和质感。③ 组合花纹,装饰更生动。4.出示在相同动物身上的不同装饰花纹,组织学生观察、讨论① 哪张花纹安排更好看怎么安排花纹更美观三、演示与制作教师示范:剪动物外形添画动物结构和组成部分添画动物装饰花纹剪、刻出动物花纹对折剪圆纹(视频)折剪月牙纹、锯齿纹(视频)刻旋涡纹(视频)2.展示组合泥卷作品3.出示作业要求:。剪出有基本纹样的剪纸动物。。剪、刻出有特色的剪纸动物形象。(提示:注意不要剪断边缘)4.学生创意表现:制作一个自己喜欢的动物剪纸作品。5.教师展示学生作品,启发学生思维。四、展示与交流创设一个“动物剪纸艺术展”展区,在这一平台上展示作品。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讲评。评价内容:动物外形及花纹是否完整无断裂动物花纹是否用到了剪纸基本花纹剪纸花纹是否适合动物造型,是否美观五、拓展展示不同类型的剪纸作品。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