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拳(教案)通用版体育五年级上册(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少年拳(教案)通用版体育五年级上册(表格式)

资源简介

教材 内容 少年拳(第一套) 教学 对象 五年级(水平三) 人数 48人
指 导 思 想 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贯彻落实“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的基本理念,巧妙地运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相互帮助,共同进步。 武术一种民族体育项目,很有观赏性,因此极为吸引小学生,容易激起他们对武术的好奇心和兴趣。武术弘扬的是武德教育,学生通过学习武术得到武术文化——“尚武崇德”的熏陶。 小学是启蒙教育的开始,是基础教学的起端,有教育学家倡导这个阶段应把兴趣的培养放在教学的首位,讲诉武术的吸引点引起学生的兴趣为学习少年拳奠定基础,同时,通过对少年拳(第一套)的学习学生发展身体的柔韧性、灵活性和协调性,培养学生的武术兴趣,发扬坚持锻炼身体的精神。
教 材 分 析 武术被称之为“国术”,是民族传统项目之一,也是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内容。少年拳(第一套)作为五年级(水平三)的基础教学内容,它动作简单、有较强观赏性,符合小学生的好奇的心理需求。 学生通过学习简单的手型练习、步型组合练习,培养学生学习武术的兴趣,提高参与意识,逐步达到动作有力、节奏分明、动静结合、形神兼备,也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的舞台。同时更有助于发展学生身体的柔韧性、协调性、灵活性。
学 情 分 析 小学五年级学生阶段年龄的特征是:比较好动、好奇心强、模仿能力强,男生敢于表现自我,女生却羞于表现自我。男生占总人数比重较大,因此更能带动整个班级的学习气氛。五年级男女学生运动参与能力、性格爱好都具有很大的差异。因此,还需因材施教。 武术的一些动作带有模仿性、表演性的练习,很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这点必须好好掌握并利用。本次课是武术学习的的新授课,虑到学生的基本情况,课的内容以基本手型和基本步型为基础,重点教会学生将少年拳(第一套)的规范手型和步型相结合,并能熟练的完成连贯的套路动作。
单元 教学 目标 1、学生能够对武术产生较强的练习兴趣,体验到练习的乐趣与成就感。 2、学生能够掌握武术中的三种基本手型(拳掌勾),三种基本步型(弓马虚),能正确且较为熟练地完成少年拳(第一套)的完整套路,了解武术的基本比赛形式。 3、学习并提高身体的柔韧性、协调性和反应速度;培养自身的身体姿态和精神面貌。 4、培养并逐步提高学生欣赏和评价武术动作的能力;引导学生体验付出努力和辛劳后获得成功的快乐,培养学生敢于展示、积极表现、互帮互助、团结协作的情感和精神。
课次 教学内容 学习目标 重点与难点 教学方法与措施
1 三种基本手型(拳、掌、勾) 四种基本步型(弓、马、虚) 武术自编操 1、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的学习态度,体验武术运动的乐趣。 2、能够掌握三种手型和三种步型的正确动作;学会正确的冲拳、推掌 3、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习惯及终身体育的意识。 重点: 手型、步法规范、准确 难点: 步型到位,精神饱满 教法: 1、演示法:利用挂图 2、讲解示范法 3、自评与互评相结合 学法: 1、尝试模仿练习 2、小组合作学习 3、小组比赛练习
2 少年拳第一套1-4式动作 a.震脚架打 b.蹬踢架打 c.垫步弹踢 d.马步横打 1、多数学生能初步掌握少年拳一套1-4的动作要领。 2、发展学生柔韧、协调、力量等身体素质。 3、培养学生团结互助的集体主义精神。 重点:震脚要直立下沉,弹踢要有力,上体平稳,马步到位。 难点:动作到位、有力,协调连贯,手、眼一致 教法: 1、演示法:教师表演 2、讲解示范法 3、渐进教学法 学法: 1、分组练习少年拳1-4 2、两人一组相互观察模仿、互评、互助 3、自我展示
3 少年拳第一套5-8式动作 a.弓步撩掌 b.虚步架打 c.跳步推掌 d.撩拳手抱 1、提高学生练习武术的热情和积极性 2、掌握少年拳一套5—8的动作要领,并能将1-8动衔接起来练习; 3、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意识,提高学生适应环境的能力 重点:弓步、虚步要规范、到位;重心稳定 难点:动作到位、有力,协调连贯,手、眼一致 教法: 1、演示法:学生表演 2、讲解示范法 3、正误对比法 学法: 1、分组练习 2、小组比赛 3、小组合作创编武术造型
4 单元测试 1、培养学生坚持武术锻炼的意识 2、巩固提高少年拳(第一套)完整套路 3、了解武术比赛的形式,培养公平竞争的意识 重点: 套路熟练,动作标准 难点: 动作规范、协调流畅,有力点,有气质 教法: 1.及时引导评价,参与其中 2.利用比赛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学法: 1、 学生自主复习少年拳一套完整动作 2、 互相交流共同提高 3、 进行“擂台争霸赛” 4、 组内成员相互评价
教材内容 少年拳第一套:1-4式动作 教材重难点 重点:震脚要直立下沉,弹踢要有力,上体平稳,马步到位。 难点:动作规范、到位,协调连贯;手、眼、身法、步型的协调一致
教学目标 1、90%的学生能初步掌握少年拳一套1-4的动作要领; 2、通过练习发展学生协调、柔韧、力量等身体素质; 3、培养学生团结互助的集体主义精神,体验武术运动带来的乐趣。 本课重点领域 运动参与 √ 1、积极主动参与练习; 2、基本掌握动作要领; 3、互相团结,相互鼓励。
运动技能 √
身体健康
心理健康
社会适应 √
时间 教学内容与要求 教与学方法、措施 次数 预计问题与处理方法 组织形式 场地布置
3 分钟 一、课堂常规 1、体委集合整队,清点人数。 2、师生问好、检查服装、安排见习生。 3、宣布课的内容,强调教学目标和注意事项。 要求:精神饱满、注意力集中。 教法:口令指挥,语言讲解。 学法:集中精力,认真听讲。 1次 预计问题:学生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迅速。 处理方法:加强口令及语气变化,逐渐调动学生情绪。 组织: 呈四列横队 ××××××× ××××××× ΔΔΔΔΔΔΔ ΔΔΔΔΔΔΔ ○
7 分钟 二、热身活动 1、热身游戏 “令行禁止” 要求:熟悉手型和步型,帮助套路动作练习 2、武术自编操    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充分活动身体各个部位。 教法: 在学生慢跑过程中,教师任意喊出某种手型和步型的名字,学生及时做出相应的正确动作。 学法: 听清口令,及时完成正确的动作。 教法:教师示范引导。 学法:学生积极参与。 1次 预计问题:学生反应较慢,动作不规范。 处理方法:及时以语言或动作进行提示并鼓励。 预计问题:学生动作不到位。 处理方法:教师巡回指导。 组织: 一路纵队呈方形慢跑。 ××××××Δ Δ Δ Δ ○ Δ Δ Δ Δ Δ Δ×××××× 组织: 队形同上,教师在学生中间。
时间 教学内容与要求 教与学方法、措施 次数 预计问题与处理方法 组织形式 场地布置
2 分钟 16 分钟 7 分钟 三、基本部分 1、课题引入 教师套路表演 2、少年拳第一套1-4式动作 a.震脚架打 b.蹬踢架打 c.垫步弹踢 d.马步横打 3、发展下肢力量练习与游戏 教法: 教师表演少年拳(第一套)完整动作,激发学生兴趣。 教法: 1、教师进行分解演示,讲解动作要领。 2、组织学生分组练习,进行巡回指导。 3、请学生进行示范,集中纠正错误动作。 4、再次分组练习,互相纠错、评价。 5、教师评价 学法: 1、认真观察老师示范,尝试模仿练习。 2、分组练习,及时改正错误动作。 3、两人或3人一组相互观察模仿、互评、互助。 4、勇敢展示,相互鼓励,不断提高。 教与学法 提出要求。 2、组织学生分组练习。 3、学生积极参与和创编下肢力量的练习和游戏。 1次 1次 预计问题: 1、观察不仔细,练习时动作不够准确、规范; 2、部分学生(女生)比较害羞,不敢大胆的尝试练习和展示; 3、动作不够协调、连贯。 处理方法: 1、教师采用多种示范形式,并及时指导纠正; 2、使用语言激励,促进学生用于挑战自我; 3、对动作要点加以强调和评价。 预计问题:学生参与不积极;动作散漫。 处理方法:积极引导,培养学生合作探究意识;强调纪律。 组织: ××××××× ××××××× ○ ΔΔΔΔΔΔΔ ΔΔΔΔΔΔΔ 组织: 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 ΔΔ ×× ΔΔ ○ ΔΔ ×× ΔΔ ×× 组织: ΔΔΔΔ ▲● ×××× ▲● ΔΔΔΔ ▲● ×××× ▲●
5 分钟 四、结束部分 1、放松操; 2、师生共评,师小结; 3、收拾器材,师生道别。 教法: 教师语言和肢体带领学生放松。 学法: 认真投入,放松身心。 1次 预计问题:学生对放松不重视,不能完全的放松。 处理方法:老师的调整语气、语速,营造轻松、舒缓的氛围。
场 地 器 材 篮球场一块 录音机一台 标志物若干 负荷预计 平均心率 100-125次/分
练习密度 35-45%
心理负荷
课 后 小 结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