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七年级上册美术第五课《喜庆吉祥的民间美术》教案
教学目标
通过对剪纸的学习,学生能了解剪纸的特点,表现形式及用途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力,并尝试剪纸创作。
通过展示教师课件,较全面的了解剪纸特点,表现形式及用途,培养学生感知、思考、探索及发散思维和搜集信息的能力。
通过欣赏和学习,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生活与艺术的关系,从中体验品味剪纸创作的乐趣,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感受祖国民间艺术的魅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和掌握剪纸的表现形式和制作过程,培养学生创造性地设计剪纸作品的能力。
难点:创作和正确把握好纹样的连接与完整性。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师:同学说,上课之前我们先来看一段视频。(展示剪纸动画——太阳出来喜洋洋)
提问:这段视频,它的美术内容是什么?是什么样的美术形式呢?
生:答(剪纸)
师:非常棒!这就是我们的民间美术,中国的民间美术品种多样。看,还有······(引导学生从课件中的图片总结出民间美术还包括中国节、刺绣、皮影、布艺等),而剪纸是民间美术中的珍品,今天我们就来着重学习剪纸艺术。导入课题。
讲授新课
(一)师:请同学们带着问题去浏览一下教材,思考:什么是剪纸?(2分钟)
生:答。
师:我们来了解剪纸的历史。
剪纸起源于汉代至南北朝,繁盛于清朝,剪纸是广泛流传于民间的艺术。主要以纸为材料,经过剪、刻、染等多种手段创造镂空图案的艺术。俗称“剪纸”或“窗花”。2009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口传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可见,剪纸是非常重要的民间艺术,今天就用我们的双手把这门艺术传承下去。
师:我们再来看一组图片,思考:剪纸的创作者是谁?
生:答。
探究学习:为什么民间艺人喜欢剪这样的题材形象呢?
师:第一张图片为什么要剪老虎?
生:可能是虎年······
师:为什么要剪羊?剪蝴蝶和莲花呢?
生:得意洋洋,羊年等。
师总结:因为剪纸是流传于民间的艺术,它的创作者是普通的劳动人民,民间艺人喜欢剪这样的题材形象是为了表达出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1、剪纸的流派和特点
师:由于地域的限制,剪纸形成了南北两个流派,左边的是?它们的特点是什么?右边的是?特点?
生:答。
北方剪纸特点:粗犷豪放、造型简练。 南方剪纸特点:构图繁茂、精巧秀美。
师总结:所以南北方剪纸的区别就是一个细腻一些,一个粗犷一些。
2、剪纸的表现手法
师:这是一张什么图案的剪纸?这个图案寓意什么?所以它的表现手法是?
生:答。
师:这张剪纸呢?从语文的角度出发,它是什么表现手法呢?
生:答。
对比欣赏两只喜鹊的剪纸造型,左边的剪纸好看吗?为什么?右边的剪纸好看吗?为什么?
生:答。
师:剪纸是镂空的艺术,中间镂空的东西是什么呢?(剪纸纹样)所以,剪纸的美是通过纹样的表现的。
常见的剪纸纹样
月牙纹、锯齿纹、水滴纹、圆点纹、柳叶纹。
师生互动 找一找:下面的剪纸中,运用了哪几种纹样?
生:答。
剪纸的基本技法
师:这些美丽的剪纸是如何剪刻出来的呢 有两种基本技法。
阳文剪纸 留红
阴文剪纸 留白
师:镂空的线、面是勾连在一起的,所以剪纸千剪万剪不断,千刻万刻不乱。
剪纸的步骤 图片以及视频欣赏学习
(四)布置作业
完成蝴蝶的剪纸作业,教师巡回指导并进行适当的评价。
展开更多......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