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历史与社会八上单元检测系列——第一单元 多元发展的早期文明(B)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新课标历史与社会八上单元检测系列——第一单元 多元发展的早期文明(B)

资源简介

第一单元 多元发展的早期文明(B)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到世界各地旅游。埃及开罗最吸引人们参观的古代遗迹是 (  ) 21世纪教育网
A B C D
2.尼罗河流域是人类文明的摇篮。下列文明成果中属于这一地区的是(  )
A.象形文字 金字塔 B.种姓制度 佛教
C.楔形文字 汉谟拉比法典 D.公元纪年 基督教
3.下列各项内容中,属于古埃及人的成就有( )
①在数学方面成就突出,已能推算出圆周率为3.16 ②创造了象形文字
③在医学方面已开始分科治病 ④法老们建造神庙供奉阿蒙神
⑤发明了阿拉伯数字符号
A.②③④⑤ B.①③④⑤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⑤
4.人类早期的文明最早诞生在亚非的大河流域。右图是哪个古代文明的发源地( )
A.古巴比伦王国
B.古代埃及
C.古代印度
D.古代中国21世纪教育网
5.-位游客在法国卢浮宫博物馆参观,讲解员指着一历史文物说:“石柱上的法典是现存的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据此,你认为这位游客看到的历史 文物应出自( )
A.两河流域 B.黄河流域 C.印度河流域 D.尼罗河流域
6.“如果奴隶主在看病时死了,医生就要被剁掉双手。这是( )
A.印度的刑罚 B.古巴比伦的刑罚 C.古代中国的刑罚 D.古埃及的刑罚
7.为了维护种姓制度,婆罗门僧侣宣扬,把人分为四个种姓完全是神的意志,说原始巨人普鲁沙死后,天种梵天用他的嘴造出了婆罗门,用双手制成了刹帝利,用双腿制成了吠舍,用双脚制成了首陀罗。婆罗门僧侣还宣扬:凡是循规蹈矩,安分守己的人,来世才能升为较高种姓,否则,则降为较低的种姓。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对于广大劳动者和奴隶来说,应该逆来顺受,放弃斗争21世纪教育网
B.种姓制度是神的意志的体现
C.种姓制度代表着统治阶级的利益
D.不同的种姓都是平等的
8.在一部反映印度古代社会生活的电影中,符合印度种姓制度的史实是( )
A.刹帝利命令婆罗门率兵出征 B.婆罗门在主持祭祀活动
C.吠舍在法庭上审判犯人    D.首陀罗在自家的农口里劳动
9.在春节联欢晚会上,节目《千手观音》受到大家的欢迎。请问《千手观音》与下列哪一宗教有关( )
A.道教 B.佛教 C.伊斯兰教 D.基督教
10.下列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汉谟拉比统一两河流域 ②埃及成为地跨亚非两洲的军事大帝国
③中国第一个王朝——夏朝建立 ④阿育王统一印度半岛 ⑤巴比伦建造空中花园
A.②⑤③①④ B.④①②⑤③ C.②③④①⑤ D.③①②⑤④
11.《左传》曰:“封建亲戚,以藩屏周。”这一史料反映西周的社会制度是( )
A.禅让制 B.王位世袭制 C.分封制 D.郡县制
12.向齐桓公提出“尊王攘夷’’建议的人是( ) 21世纪教育网
A.管仲 B.商鞅 C.吴起 D.李悝
13.历史上所说的“战国七雄’’是指( )
A.晋、楚、燕、齐、赵、魏、韩 B.秦、楚、燕、宋、赵、魏、韩
C.秦、楚、燕、齐、赵、魏、韩 D.秦、周、燕、齐、赵、魏、韩
14.公元前340年,生活在咸阳郊外的年轻富商李有为,想提高自己社会地位的途径是( )
①奋发读书,考取功名 ②弃商务农,努力耕织
③上战场杀敌立军功 ④利用经商获利,大量购置田产
A.①② B.②③ C.②③④ D.③④
15.右图为某中学“魅力历史”社团在研究性学习中制作的两张学习卡片。据图,你认为其研究性学习的主题最有可能是( )
A.墨家思想 B.韩非学说
C.老子论道 D.先师孔子
16.郭沫若说“由秦到现在两千多年了,我们依然感觉着春秋战国在学术思想史上是中国的黄金时代”是因为春秋战国出现( ) 21世纪教育网
A.竟相改革的时代风潮 B.诸侯争霸局面
C.百家争鸣的活跃局面 D.商业繁荣局面
17.古希腊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古希腊雅典的民主政治则开启了西方民主制度的先河。下列关于雅典民主政治的说法,符合史实的有( )
①民主政治时期的雅典没有国王
②公民大会是雅典国家的最高决策机构
③伯里克利时期,雅典民主政治达到了顶峰
④包括妇女在内的所有雅典人都享有民主21世纪教育网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18.按时间顺序排列下列关于罗马的史实,正确的是( )
①罗马帝国建立 ②罗马取得地中海世界的霸权
③罗马共和国建立 ④分裂为东罗马和西罗马
A.③①②④ B.③②①④ C.①③②④ D.①③④②
19.如果你穿越时空隧道回到古代希腊,你可能遇到的是( )
①和苏格拉底在橄榄树下辩论 ②欣赏奥林匹克运动会
③欣赏戏剧演出 ④使用螺旋提水器提水
⑤用《十二铜表法》维护自己的权利 ⑥用浮力定律测金属的密度
A.①②④⑤⑥ B.①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⑥ D.②③④⑤
20.下列关于“条条大路通罗马”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表明了古罗马的建筑成就 ②表明古罗马交通发达
③可引申为通向成功的道路有许多 ④表明罗马成为世界的中心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二、非选择题(60分)21世纪教育网
21.识图:(6分)
请回答:
(1)根据图中所标注的A、B、C、D分别填写它们所处的文明名称。(4分)
A: 文明 B: 文明
C: 文明 D: 文明
(2)四大文明古国中有哪些科学成果对今天有直接的影响?(请你至少列出2条)(2分)
22.阅读下列材料:(14分)21世纪教育网
材料一 法律规定:如果奴隶主把一个自由民的眼睛弄瞎,只要拿出一定数量的银子就可以了事。如果被弄瞎眼睛的是奴隶,就不用任何赔偿。法律甚至规定奴隶打了自由民的嘴巴也要处以割鼻的刑罚。
法典还规定了一些更为严厉的条款:逃避兵役的人一律处死;破坏桥梁水利的人将受到严厉处罚直到处死;帮助奴隶逃跑的人也要处死;如果违法的人在酒店进行密谋,店主不把这些人提起来,店主也要被处死。
材料二 杀害婆罗门者应该损毁自己,并三次投入水中。杀一个刹帝利,誓守戒六年,并交出1000头母牛和一头公牛。杀一个吠舍,誓守戒三年,并交出100头母牛和一头公牛。
材料三 婆罗门祭司把等级制度蒙上了一层神圣的色彩。他们说:造物主“原人”用自己的嘴变成了婆罗门,用手变成了刹帝利,用腿变成了吠舍,用脚变成了首陀罗。那时在古印度曾有这样的一个故事:一个理发师的儿子爱上了一个少女。他的父亲劝告说:“我的儿子,你不要把愿望寄托在办不到的事情上。你是理发师的儿子,属于低级种姓(首陀罗),而那个女孩属于高级种姓(刹帝利),刹帝利的女儿是不能和你结婚的。”结果理发师的儿子在绝望中忧郁而死。
请回答:21世纪教育网
(1)根据材料一中的法律条文可以判断出,它是 (国家)的
《 》,当时应该是用 文字写的。从法律内容可以看出,这部法律是维护 利益的。它的历史价值在于
。 (5分)
(2)是谁制定了材料一中的法律?他有何功绩?(3分)
(3)根据材料二中的法律条文可以判断,它反映的是古代 (国名)
的 制度。(2分)
(4)材料三的故事中,理发师的儿子为什么不能和刹帝利的女儿结婚?(4分)
23. 阅读下述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魏国首开变法之风。魏文侯任用李悝为相,实行变法。李悝注重改革内政,选贤任能,鼓励农业生产,发展小农经济。魏国很快成为战国初期最强盛的国家。在楚国,楚悼王任用吴起实行变法。吴起重点打击旧贵族势力,因此遭到贵族势力的强烈反抗。楚悼王去世后不久,贵族们发动政变,吴起死。
材料二:秦国法令规定,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奖励农耕,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劳役。奖励军功,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建立县制,由国家直接派官吏治理。
(1)战国时期各国实行变法的目的是什么?21世纪教育网
(2)根据材料二所提供的信息,你能判断出它是哪次变法的措施吗?这次变法对秦国产生了什么重大影响?
(3)在战国后期的秦国,一个农民如果想免除劳役和免除惩罚,最好的办法是什么?
(4)变法不是一帆风顺的,是要付出沉重的代价的。在改革过程中,从变法者身上所体现出来的什么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21世纪教育网
24.阅读下图:(10分)
古代希腊
请回答:21世纪教育网
(1)古代希腊被称为“西方文明的摇篮”。由上图可知西方文明的发轫和兴盛是
以 为依托的。(2分)
(2)图上标有古代希腊的两大著名城邦,A是 ,B是 。(2分)
(3)根据所学知识,结合地图,比较A、B两城邦的差异。(6分)
25.根据所学的内容,完成下列表格:(20分) 21世纪教育网
学派
代表人物
时代
主要主张或著作
儒家

春秋晚期
政治上主张“ ”、以“ ”教化人民、以“ ”治理国家,教育上主张 、
孟子
战国时期
“ ”、“ ”、“ ”“性善论”
道家

庄子
春秋晚期
战国
主张“ ”,认为一切事物有 且可互相转化
墨家

战国前期
“ ”、“ ”
法家

战国时期
加强 、加强 和
兵家

春秋末期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孙膑
战国时期
“事备而后动”
21世纪教育网
参考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B
A
C
A
A
B
C
B
B
D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C
A
C
C
D
C
C
B
C
A
家,定都巴比伦城;制定了《汉谟拉比法典》。
(3)印度 种姓
(4)因为森严的社会等级制度。各个等级之间贵贱分明,界限森严,社会地位、权利、义务和生活方式各有区别,相互之间不可以通婚。
24.(1)海洋
(2)雅典 斯巴达
(3)雅典濒临爱琴海,商业贸易繁荣,政治上以民主制度为主;
斯巴达地处半岛内陆,经济以农业为主,政治上实行贵族统治,崇尚武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