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采山》教学设计课型:唱歌综合课课时:一课时教学内容:歌曲《采山》教学目标:1.在采山活动中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能用欢快活泼的情绪,朝气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2.在节奏游戏中掌握歌曲中的十六分音符节奏,增强学生对音乐的兴趣。3. 使孩子从歌曲中感受劳动的愉快,培养孩子爱劳动的好习惯。4. 通过聆听、演唱、表演等活动体验歌曲轻快、活泼的音乐特点,感受采山时的愉快心情。教材分析:《采山》是一首民歌风的创作歌曲,采用2/4拍,徴调式,一段体结构。这首歌曲欢快、活泼、清新、别致。歌曲的旋律大跳和级进音程的交替进行,节奏鲜明,紧凑,使歌曲具有朝气并富有动力感。歌中描述了山中的小朋友在濛濛小雨中去采山的愉快心情,表现了小朋友光着小脚丫采山时灵巧的身影,灵活的手指,采来蘑菇、木耳、野果、山菜,丰收的喜悦香甜在心的感受,连梦中都要笑出声来。这首歌的词曲结合紧密,形象生动,能深深打动每一个演唱它的人,是一首适合儿童学唱的好歌。在学习中应抓住歌曲的节奏难点首先进行突破,使学生在游戏中自然的学会歌曲。教学重点:1.使孩子能用欢快活泼的情绪,朝气而有弹性的声音,完整准确的演唱歌曲《采山》。2.通过音乐活动让学生准确掌握十六分音符、八分休止符节奏。教学难点:1.能有感情演唱和表演歌曲,从中体验课题乐趣。2.多变的节奏的学习,特别是歌曲中十六分音符和休止符的掌握和运用。教学准备:课件、打击乐器、钢琴教学过程:一、导入1.师:今天老师带你们到大山里玩玩吧!(课件出示大山美景)2.师:大山里都有些什么?物产那么丰富,我都想去采摘了呢!你们要和我一起吗?3.节奏练习师:能像我这样做吗?(课件出示节奏卡)认识十六分音符师:这就是我们要认识的十六分音符,因为它的歌词比较密集,所以在唱念的时候要清楚、欢快。(课件:我叫十六分音符,我的脚下踩着两块小滑板,共有四个兄弟姐妹,长得一摸一样,我们组合在一起会使音乐变得更加欢快、活泼哦)生随师练习,并模仿动作。4.揭示课题师:山里的人民把进山采摘蘑菇、采摘鲜花等劳动叫做采山,采山也是山里的孩子最喜爱的活动之一,就算下起蒙蒙细雨,她们也会光着小脚丫跑到山里。二、发声练习师:瞧,说着说着,真的下雨啦!听—沙沙沙沙 沙(强调学生呼吸要深,轻声地发声,寻找头腔共鸣位置)三、感受采山1.初听歌曲,感受歌曲情绪、速度师:听,雨中的小伙伴是带着怎样的心情去采山的?把你对音乐的感受通过表情传达出来。(中速、欢快的)2.有节奏朗读歌词师:请带着这种愉快的心情的小伙伴一起上山吧!(课件出示歌词节奏)生随师有节奏练习(注意八分休止符和附点音符)加入动作再次练习3.再次聆听歌曲,学习重复的乐句师:让我们带着这种愉悦的心情再次聆听歌曲,找出歌谱中重复的乐句。(课件出示歌谱)(1)随琴用 “lu”模唱旋律(2)视唱旋律4.三听歌曲,演唱整首旋律师:让我们跟着小伙伴一起去感受采山的乐趣吧!生听歌曲,心里默唱旋律师生接龙演唱旋律,师1、3、5乐句,生2、4、6乐句。生完整演唱旋律5.学习第一段师:能试着给美妙的旋律配上歌词吗?试唱第一段。(1)生随琴演唱第一段(2)提示生加入感情演唱第一段6.学习第二段师:唱到这儿时出现了什么记号?(反复记号)那第二段比第一段多了什么?(结束句)演唱结束句加入第六乐句进行练习。完整演唱第二段7.完整演唱歌曲师:能完整的演唱这首美妙的歌曲吗?一唱注意节奏,音准的掌握二唱注意歌曲的情绪三唱加入律动四、表现歌曲1.分组表演(一组演唱,一组做律动)师:山里的小伙伴被都你们的歌声陶醉了,她们要邀请你们一起去采山呢!2.再次分组表演(一组演唱,一组做律动,一组用乐器伴奏)师:咱们的大山里除了有丰富的物产资源,还有许多美妙的声音,你们能用这些乐器模仿大山里的声音为歌曲伴奏吗?(沙锤:模仿树叶落下的沙沙声;)3.请生上台展示五、小结师:你们表演得真棒!今天我们歌唱了劳动的旋律,体验了劳动的快乐,更品味了劳动的光荣,希望小朋友在今后的日子里,能用劳动换来更多的欢乐,让我们再一次在音乐中结束今天的旅程吧!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