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明探源_炎帝、黄帝和尧舜禹的传说 课件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中华文明探源_炎帝、黄帝和尧舜禹的传说 课件

资源简介

课件31张PPT。炎帝、黄帝和尧舜禹的传说
在陕西、甘肃、河北、河南等地。P113,黄帝陵在陕西、甘肃、河北、河南等地说明:拜谒祖先、寻根探源的举动,体现了炎黄子孙对中华民族强烈的认同感。 蚩尤率领的部落联盟由于生产力水平较华夏集团略高一筹,武器制作精良又勇猛善战,于是所向披靡,因而留下“铜头铁额”、“威震天下”的英名。炎帝部落无法抵挡、节节败退,在蚩尤大军的扫荡下,居地全失,连一个角落也没留下,本着同一联合体应互相救助的原则,炎帝求救于黄帝,引发了涿鹿之战。涿鹿之战的战场在何处,至今仍未有定论,《逸周书》所谓“中冀”,或为冀州中部,大体约在靠近今冀鲁豫三省接界地带的河北境内。
与蚩尤九战九不胜,蚩尤作大雾弥漫三天三夜,黄帝之臣风后在北斗星座的启示下,发明了指南车,才冲出大雾。还传说黄帝在困境中得到玄女的帮助,制作了80面夔皮鼓,夔是东海中的神兽,“状如牛,苍身而无角”,“入水则必风雨,其光如日月,其声如雷”,黄帝用其皮蒙鼓,用雷兽之骨作鼓槌,“声闻五百里,以威天下”。黄帝与蚩尤的战争延续了不少时日,最后的决战进行于冀州之野,《山海经·大荒北经》记述了一个传说,“有人衣青衣,名曰黄帝女魃。蚩尤作兵伐黄帝,黄帝乃令应龙攻之冀州之野。应龙畜水,蚩尤请风伯雨师,纵大风雨。黄帝乃下天女曰魃,雨止,遂杀蚩尤。魃不得复上,所居不雨”。反映战斗过程中,双方先由巫师作法,希望借助自然力征服对方,黄帝呼唤有翼的应龙畜水,以便淹没蚩尤军队,蚩尤也请风伯、雨师相助,一时风雨大作,黄帝军队再次陷入困境,危急中,黄帝只得请下天女旱魃阻止风雨,天气突然晴霁,蚩尤军队惊诧万分,黄帝乘机指挥大军掩杀过去,取得了最后胜利。黄帝的胜利得来不易,而胜利以后,又遇到很多新的困难,不仅旱神女魃制止了大风雨后神力大减,“不得复上”,应龙参战以后,也“不得复上”,天上“无复作雨者”,使地上连续大旱数年。近代环境考古告诉我们,距今5000至4000年左右是自然环境又一次大变化时期,不断升高的气温,持续不断的冰川融化与降雨均骤然停止。距今5000年前后,从辽东半岛到长江三角洲都留下海退的遗迹,以后,距今4700年开始又发生了小的波动。涿鹿之战中,那些被巫术呼唤来的暴风雨及其后的干旱,正与气候由平稳到发生波动的情况相合,可见这些神话不是全无根据的,它确实浓缩了对过去的回忆。涿鹿之战对于古代华夏族由野蛮时代向文明时代的转变产生过重大的影响。
炎黄两个部落走向联合,形成华夏族的主体。P113,禅让这种原始的民主制度,能把各个民族成员的微弱力量汇聚起来,跟自然界进行斗争,对生产力发展起着促进作用。P113.大禹治水反映出当时的社会情况:黄河流域是我国古代人民的聚居地,黄河经常泛滥,我国人民自古就有同洪水等自然灾害长期斗争的历史;大禹治水是历史上人们顺应自然规律、成功改造自然的事例。P112,这些文物印证了炎黄传说中的那些内容?说明当时人们会放置纺织、养蚕、制造陶器、以船为交通工具,还出现了原始音乐。P112,考古发掘和古代传说有什么意义?考古发掘和古代传说相互印证,都是很重要的历史资料,可以从侧面揭示历史事实,帮助我们了解没有文字记载的历史的发展和沿革。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