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2张PPT)第五课 守望精神家园部编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第三单元 文明与家园复习课件第五课 守望精神家园5.1 延续文化血脉第三单元 文明与家园知识梳理中华文化根延续文化血脉美德万年长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性中华传统美德的内涵、特点中华文化的形成、内容、特点?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的内涵(形成)文化自信的内涵、要求美德的力量在于践行中华文化薪火相传的原因中华传统美德的作用(1)形成:各族人民团结互助,相互学习,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共同开发建设祖国的大好河山,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1、中华文化的形成、内容、特点?满族服饰一、中华文化根相关链接:文化与文明的关系文化中的积极成果作为人类进步和开化状态的标志,是文明。人类文明从来是以进步文化为基础。(2)中华文化的内容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名扬世界的科技艺术,异彩纷呈的文学艺术等。博大精深国 家 产生时间 发 展 结 果古巴比伦 公元前3500年 波斯入侵,巴比伦王国灭亡 烟消云散古印度 公元前3000年 雅利安人入侵,印度文化雅利安化 雅利安化古埃及 公元前3000年 先后希腊化、罗马化,伊斯兰化 面目全非中 国 公元前2100年 夏商周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 代十国宋元明清至今 流传至今源远流长※(3)中华文化的特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涵是什么?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一、中华文化根①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② 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③ 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理念、智慧、气度、神韵,增添了中华人民和中华民族内心深处的自信和自豪。3.中华文化的重要性(作用)?(1)文化自信的内涵:p61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是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4、文化自信的内涵、重要性及措施?一、中华文化根①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是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②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③坚定文化自信,事关国运兴衰、文化安全和民族精神的传承发展。(2)文化自信的重要性:p60-61一、中华文化根国家:①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不断铸造中华文化新辉煌。公民:②学习中华优秀文化,提高文化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3)文化自信的措施:5.为什么要弘扬中华美德?(原因)①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精髓,蕴含着丰富的道德资源,熔铸了中华民族坚定的民族志向、高尚的民族品格和远大理想,是世代的民族智慧,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和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精神力量。②经过长期的历史积淀,中华传统美德已经融入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和风俗习惯,成为一种文化基因。黄香温席晏子使楚二、美德万年长6.中华传统美德的内涵及特点?P63二、美德万年长(1)特点:中华传统美德内涵丰富,博大精深(2)内容:①有忧国忧民、道济天下的爱国情怀②有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奋进品格③有自尊互敬、助人为乐的和乐风范④有诚信守法、见利思义的高尚情操⑤有孝敬父母、尊敬师长的伦理规范⑥有律己宽人、扬善抑恶的处世准则7.青少年如何践行中华传统美德?①美德的力量在于践行。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青少年责无旁贷;(内化于心)②倡导向上向善、孝老爱亲、忠于祖国、忠于人民,青少年必须身体力行。(外化于行)二、美德万年长c课堂练习:1.2022年1月31日晚,三星堆3号坑出土的青铜面具亮相央视春晚。它的亮相,再度展示了三星堆青铜文明的独特魅力和古老中华文明的绚丽多彩,一经播出好评迅猛刷屏。这体现了( )①中华文化增添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内心深处的自信与自豪②中华文化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文化③中华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智慧④中华文化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B2.2022年是甲骨文被发现123周年。甲骨文印证了包括《史记》在内的一系列文献的真实性,把有文字记载的中华文明史向前推进了近五个世纪。以甲骨文为代表的中国古文字体系,一脉相承、绵延不绝,对中国人的价值认同、思维方式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这说明( )A.世界文化姹紫嫣红、生机盎然B.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C.中华文化独领风骚,无需借鉴D.世界文化各具特色,难以交流课堂练习:D3.一位温暖而又神秘的好心人“顺其自然”,二十多年来累计捐款一千多万元,帮助无数贫困学子渡过了难关。虽然我们不知道“顺其自然”姓甚名谁、身在何处,但这份美德和善心,温暖着你我,感召着越来越多的人顺其自然地成为“顺其自然”。这说明( )①文明有礼促进社会和谐,温暖人心②敬业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③关爱他人要心怀善意,不言代价与回报④中华传统美德感召人心,汇聚向上向善的正能量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课堂练习:4.虎年立春之夜,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式在北京国家体育场举行。从“二十四节气”倒计时到运动员入场时走过的“中国窗”,从黄河之水天上来到迎客松矗立鸟巢,鲜明的中国文化元素贯穿全场,再一次惊艳世界。从中我们体会到( )A.我国坚定的文化自信B.中华文化具有独特的魅力,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文化C.只有通过举办国际盛会才能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D.我们应当用开放和包容的心态,学习和借鉴优秀外来文化A课堂练习:第五课 守望精神家园5.2 凝聚价值追求第三单元 文明与家园构筑中国价值高扬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和品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民族精神的重要性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的表现及做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5.2凝聚价值追求知识梳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精神1.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一、高扬民族精神核心(2)爱国主义的本质: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的高度统一爱国主义自古以来就流淌在中华民族血脉之中、去不掉,打不破,灭不了,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维护民族独立和民族尊严的强大精神动力。2.爱国主义的重要性和本质是什么?苏武牧羊文天祥就义岳母刺字一、高扬民族精神(1)爱国主义的重要性:一个国家,没有先进的科技,一打就垮;没有民族精神,不打自垮。——杨叔子(中国科学院院士)3. 为什么要传承和弘扬伟大民族精神 ①民族精神是民族的“魂魄”。一个民族要生存和发展,就要有昂扬向上民族精神。②一个民族如果没有振奋的民族精神,没有坚定的民族志向和理想,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就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③伟大民族精神始终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支柱,是维系我国各族人民世世代代团结奋斗的牢固精神纽带,是激励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不竭精神动力。一、高扬民族精神4. 如何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 一、高扬民族精神①在国家危难、民族危亡的紧要关头能够挺身面出、舍生忘死前仆后继;②在他人生命、财产遇到危险的时刻能够见义勇为、扶危挤困、无私奉献;③在日常学习工作中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敬业创优。④让我们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自觉高扬民族精神,放飞梦想,创造精彩人生。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国家层面社会层面个人层面富强 民主 文明 和谐自由 平等 公正 法治爱国 敬业 诚信 友善有利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引领社会进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融为一体5.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是什么 是当代中国人判断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内容6.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如何形成?①中国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基本国情,注定我们必然坚守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又具有当代中国特色的价值观;②不仅是中国人民在共同生活中形成的价值共识,而且吸收了世界文明的有益成果,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二、构筑中国价值地位: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①是当代中国人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地位)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导向;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价值引领;(重要性)③有利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引领社会全面进步。(作用)7. 为什么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构筑中国价值(2)我们应自觉做到勤于学习、敏于思考,注重修养、勇于实践,明辨是非、善于选择,认真做事、踏实做人。(1)要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做到落细、落小、落实。(3)构筑中国价值,中国少年当争先。8.青少年怎样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二、构筑中国价值1.2022年4月16日,神舟十三号飞船搭载三名航天员顺利完成任务载誉归来,创造了中国航天员连续在轨飞行时间的最长记录。几代航天人奋斗拼搏凝聚而成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这一精神( )①是中华民族精神在当代的具体体现②是当代中国人判断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③激励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国梦而不懈奋斗④丰富发展了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内涵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B课堂练习:2.成千上万的医务工作者日夜奋战,工地建设者不舍昼夜,医疗用品生产厂家紧急复工……14亿中国人民联防联控、各尽其力,为防控疫情,中国人放弃曾经走亲访友、外出旅游等惯例,宅在家中自我隔离。为减少外出、降低交叉感染的可能性,居家办公、线上教学成为主流选择。这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的内容是( )A.团结统一 B.爱好和平C.勤劳勇敢 D.自强不息A课堂练习:3.“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从中我们可以领会到( )①中国人民在长期的共同生活中形成的价值共识②爱国主义自古以来就流淌在中华民族血脉之中③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不断丰富和发展④中华民族生生不息、 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支柱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B课堂练习:4.2020年4月22日,在陕西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走进交大西迁博物馆,仔细端详一张张照片、一件件实物。上世纪50年代,一批交大人响应党的号召,为了国家的发展,从上海迁至西安,在三秦大地上书写了“胸怀大局、无私奉献、弘扬传统、艰苦创业”的“西迁精神”。“西迁精神”的核心是( )A.艰苦奋斗 B.传统美德C.无私奉献 D.爱国主义D课堂练习:5.2021年6月2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向29名功勋党员颁授“七一勋章”。习近平指出,“七一勋章”获得者都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是立足本职、默默奉献的平凡英雄。他们的事迹可学可做,他们的精神可追可及。思考:向功勋致敬,向榜样看齐。我们应怎样让生命从平凡中闪耀出伟大?课堂练习:用认真、勤劳、善良、坚持、责任、勇敢书写自己的生命价值,将个体生命和他人的、集体的、民族的、国家的甚至人类的命运联系在一起。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