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科学思维的含义与特征 学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1科学思维的含义与特征 学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3.1科学思维的含义与特征
一学科核心素养
科学精神:通过联系实际,体会思维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掌握科学思维的客观性、预见性和可检验性,树立科学精神。
公共参与:通过学习科学思维的含义及特征,自觉树立科学思维。
必备知识:
科学思维的特点;科学思维的意义
关键能力:
明确科学思维的含义、特征,能够结合具体事例作出理解和区分
二学习重难点
重点
1.理解科学思维的含义;
2.掌握科学思维的特征
难点
全面掌握科学思维的特征
三课前预习
1.科学思维的含义:
(1)泛指符合______、遵循______的思维,是能够达到______结果的思维。
(2)是对实践中遵循______要求、运用______方法、______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的统称。
2.科学思维的结果具有可检验性:科学思维能够以实事求是的态度接受______的严格检验,修正错误,坚持______。
3.科学思维的结果具有________。科学思维总是通过对事物历史与现实材料的分析,找出事物发展的________,并对事物的发展趋势、发展前景作出合乎逻辑的________。
4.科学思维的结果具有________。思维的结果必须接受________的检验。越是复杂的事物,对它的认识越要经过实践的反复检验。科学思维能够以实事求是的态度接受实践的严格检验,修正错误,坚持________。
5.科学思维的特征
(1)科学思维追求认识的__________
①科学思维总是_________,力图如实地反映认识对象。
②科学思维不盲目崇拜权威,不盲目相信书本结论,它尊重_________的结果,注重_________的推理和论证,坚持以理服人,努力把握和遵循客观规律。
(2)科学思维的结果具有_________。
科学思维总是通过对事物________________的分析,找出事物发展的规律,并对事物的发展趋势、发展前景作出_________的推断。
(3)科学思维的结果具有________。
①思维的结果必须接受___________。越是复杂的事物,对它的认识越要经过实践的反复检验。
②科学思维能够以__________的态度接受实践的严格检验,修正错误,坚持真理。
6.科学思维的含义。
(1)这里所说的科学思维,泛指符合认识规律、遵循________的思维,是能够达到正确认识结果的思维。
(2)科学思维与不科学思维相对立。不科学思维是________的不合逻辑的、片面僵化的思维。
(3)科学思维不是与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新思维并列的________,而是对实践中遵循逻辑思维要求、运用辩证思维方法、创新性解决问题的________的统称。
7.科学思维追求认识的客观性:
(1)科学思维总是从______出发,力图______地反映认识对象。
(2)它尊重______检验的结果,注重______的推理和论证,坚持以理服人,努力把握和遵循______。
四自我检测
1.在广义相对论中,爱因斯坦提出几个与观测有关的预言,如光线在经过巨大星体时,在引力场的作用下会发生弯曲。1919年5月29日,借助出现日全食的机会,英国天文学家爱丁顿等人率领两支考察队,分别在非洲西部几内亚湾的普林西比岛和南美巴西的索布腊尔进行观测,从两地测得星光经过太阳时的平均偏转值与爱因斯坦预言的1.75″相差无几。这一材料体现的科学思维的特征是( )
①科学思维追求认识的客观性
②科学思维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③科学思维的结果具有可检验性
④科学思维的结果具有预见性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沈阳市气象台2022年4月20日19时59分发布大风黄色预警信号:预计20日夜间,沈阳地区,沈抚改革创新示范区偏南风5到6级、阵风7到9级。预计21日白天,沈阳地区,沈抚改革创新示范区偏南风6到7级、阵风8到10级,局部地区伴有扬沙或浮尘,请注意防范。(预警信息来源:国家预警信息发布中心)。这说明( )
A.思维都具有概括性
B.思维都具有间接性
C.科学思维的结果具有预见性
D.科学思维的结果具有可检验性
3.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年会开幕式上表示,“‘治国常富,而乱国常贫。’事实再次证明,冷战思维只会破坏全球和平框架,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只会危害世界和平,集团对抗只会加剧21世纪安全挑战。”这一论断表明思维具有( )
①能动性,能动地认识对象,直接作用于客观事物
②预见性,正确预见事物的发展趋势,并达到预期的目的
③间接性,能够透过事物的现象,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④概括性,舍去表面的非本质的属性,抓住内在的本质的属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科学思维的两个基本条件是( )
①内容真实
②形式正确
③逻辑正确
④思维创新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科学思维,也叫科学逻辑,即形成并运用于科学认识活动、对感性认识材料进行加工处理的方式与途径的理论体系。它是真理在认识的统一过程中,对各种科学的思维方法的有机整合,是人类实践活动的产物。可见,科学思维( )
①是与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并列的思维形态
②追求认识的客观性,其结果具有预见性
③坚持真理,接受实践的检验并修正错误
④目的是发现和发展人们的思维能力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6.思维定势又称“习惯性思维”,是指人们按习惯的、比较固定的思路去考虑问题、分析问题,表现为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做特定方式的加工准备。它阻碍了思维的开放性和灵活性,造成思维的僵化和呆板,使得人们不能灵活运用知识,创新思维的发展受到阻碍。根据上述定义,下列选项中体现了思维定势的是(  )
A.盲人摸象 B.买椟还珠 C.削足适履 D.亡羊补牢
7.科学思维总是从实际出发,力图如实地反映认识对象。科学思维不盲目崇拜权威,不盲目相信书本结论,它尊重实践检验的结果,注重实事求是的推理和论证。这体现了科学思维( )
A.追求认识的定量化 B.追求认识的客观性
C.结果具有预见性 D.结果具有可检验性
8.100多年前,吉布斯等人提出的“经典成核理论”,百年来没有得到实验证实,阻碍了人们的理解。中国科学院的研究团队首次在实验上证实了临界冰核的存在,并给出了临界冰核尺寸和过冷温度的关系。这说明( )
A.科学思维追求认识的客观性 B.科学思维的结果具有预见性
C.科学思维的结果具有可检验性 D.科学思维具有实践性
9.科学思维的基本特征是( )
①追求认识的客观性
②结果具有预见性
③结果具有可检验性
④行动具有目的性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0.在广义相对论中,爱因斯坦提出了“光线在经过巨大星体时,在引力场的作用下会发生弯曲”的预言。1919年5月29日,英国天文学家爱丁顿等人率领两支考察队,分别在非洲西部几内亚湾的普林西比岛和南美洲巴西的索布腊尔进行观测,从两地测得星光经过太阳时的平均偏转值与爱因斯坦预言的1.75”相差无几。这一结果表明( )
A.正确反映事物现象和外部联系的思维就是科学的思维
B.科学思维的基本条件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C.科学思维能够预见性地找出客观规律,接受实践的严格检验
D.只要有科学思维的指导,人们就能实现预期目的
三课前预习
1.(1) 认识规律 逻辑规则 正确认识
(2) 逻辑思维 辩证思维 创新性
2. 实践 真理
3. 预见性 规律 推断
4. 可检验性 实践 真理
5.(1) 客观性 从实际出发 实践检验 实事求是
(2) 预见性 历史与现实材料 合乎逻辑
(3) 可检验性 实践的检验 实事求是
6. 逻辑规则 主观臆想 思维形态 思维方式
7.(1) 实际 如实
(2) 实践 实事求是 客观规律
四自我检测
1.B
2.C
3.D
4.A
5.C
6.C
7.B
8.C
9.A
10.C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