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课件(共30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5.1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课件(共30张PPT)

资源简介

(共30张PPT)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1972年6月,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召开。大会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并决定成立联合国环境规划部署。这次会议标志着人类对环境问题的觉醒,也是人类第一次在全球范围内携手面对环境问题的挑战。
你了解这次大会是在什么背景下召开的吗?
为什么大会议题引发了全人类对环境问题的关注?
你知道的环境问题有哪些?
案例:八大环境公害事件---(斯德哥尔摩会议背景)
自工业革命以后,环境问题日益凸显,环境污染也日趋严重。特别是20世纪环境污染的“急性发作”,引发了一系列令人震惊的环境公害事件,从而引起了世人对环境问题的重视。其中影响较大的有“八大环境公害事件”:
英国伦敦烟雾事件
主要污染源为工业生产和生活取暖燃煤排放的废气,最严重的一次5天内死亡约4000人。
美国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
主要污染源为汽车排放的尾气,导致约400人死亡。
日本四日哮喘病事件
主要污染源为工业排放的废气,患者500多人,死亡36人。
日本富山骨痛病事件
污染源为工业排放的含镉废水,确诊患者258人,死亡200多人。
比利时
马斯河谷烟雾事件
主要污染源为工业排放的废气,造成数千人中毒,约60人死亡;
美国多诺拉烟雾事件
主要污染源为工业的废气,小镇43%的居民患病,约20人死亡;
日本熊本县水俣病事件
污染源为工业的含汞废水,导致2200多人患病,1000多人死亡
日本米糠油事件
因食用米糠油受污染,导致1000多人受害,死亡15人;
1930年
1943年
1948年
1952年
1953-1961年
1955年
1968年
1931-1975年
案例
八大环境公害事件
马斯河谷烟雾事件
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
伦敦烟雾事件
多诺拉烟雾事件
日本熊本县水俣病
日本哮喘病事件
日本米糠油事件
日本富士山骨痛病
2、为什么大会议题引发了全人类对环境问题的关注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
如图5.2所示,
人类通过生产活动从自然界获取所需的资源,并把资源转化成消费品,以此满足人类的消费需求;
同时,人类生产活动和消费活动产生的废弃物,包括废气、废水和固体废弃物(简称“三废”)等,又被排放到环境中。
崇拜、依赖自然
改造自然
征服自然
人地和谐
渔猎时代
农业时代
工业时代
现在时
环境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
在正常情况下,对于人类合理和适度的索取,自然环境具有一定的恢复能力。
但是,当人类向环境的索取超过环境承受能力时,就会出现自然资源枯竭、生态破坏等问题。
读图思考:图示反映了怎样的环境问题?
环境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
1、图示所示的环境污染可能有哪些?
2、你周围有哪些环境污染?造成污染的原因是什么?
工业“三废”和农业生产使用的农药、化肥,任意排放到大气、江河湖海和土壤中,造成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城市建设和人们生活产生的大量垃圾,堆积在城市中或郊区,造成固体废弃物污染;交通、工厂等造成噪声污染;放射性物质泄漏产生放射性污染;各类污染物排入海洋,造成海洋污染。
环境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

工业“三废”
农业农药、化肥
水体污染
土壤污染
大气污染
生产生活
海洋污染
噪音污染
固体废弃物污染
放射性污染
参考回答
reference
环境污染表现 污染原因
工业“三废”和农业生产使用的农药、化肥等任意排放到土壤中。
大气污染
工业废气和交通尾气等任意排放到大气。
水污染
工业废水和农业生产使用的农药、化肥等废弃物任意排放到江河湖海。
土壤污染
放射性物质泄漏产生。
固体废弃物污染
城建和生活垃圾堆积在城市或郊区。
噪声污染
交通、工厂和建筑等。
放射性污染
海洋污染
污染物排入海洋。
“第八大陆”
1.日本排放的核废水会影响到哪些地区?海洋会自净这些污染物吗?
根据电脑演算,核废水逐渐向太平洋深处扩散。
3年后就可以扩散到美国、加拿大。
10年时间就能污染整个太平洋!
环境问题:由于人类对环境采取了不恰当、不友好的态度和做法所导致的结果---P96
环境污染问题:
排放废弃物的数量>环境自身的净化能力
2.核废水会带来哪些危害?
海洋生物多样性减少
海洋生物变异
通过食物链危害人体
认识过度垦荒带来的环境影响
活 动
人类对环境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和行为,就会得到环境对人类的相应反馈。
例如,人们过度垦荒导致生态破坏、环境恶化,这种状况又进一步加剧了人地矛盾,甚至使人类陷入越垦越穷的恶性循环中(图5.4)。
1. 推测驱使人们垦荒的原因可能有哪些。
①人口增长过快,粮食需求量大;
②土地肥力下降等原因,粮食产量不足,单产不高;
③工业的扩建需占用部分土地;
④农业多种经营的需求。
认识过度垦荒带来的环境影响
活 动
人类对环境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和行为,就会得到环境对人类的相应反馈。
例如,人们过度垦荒导致生态破坏、环境恶化,这种状况又进一步加剧了人地矛盾,甚至使人类陷入越垦越穷的恶性循环中(图5.4)。
2. 图示垦荒方式有哪些?分别对环境带来了哪些负面影响?
围湖造田: 湿地减少,生物多样性减少;水利破坏,旱涝灾害频发。
开垦草场:草地破坏,风沙侵蚀加重,进而产生土地沙化问题。
毁林开荒:森林减少,生物多样性减少,水土流失,旱涝灾害频发和局地气候恶化。
认识过度垦荒带来的环境影响
活 动
人类对环境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和行为,就会得到环境对人类的相应反馈。
例如,人们过度垦荒导致生态破坏、环境恶化,这种状况又进一步加剧了人地矛盾,甚至使人类陷入越垦越穷的恶性循环中(图5.4)。
3. 耕地面积虽然扩大了,但并没有像人们期待的那样解决了吃饭问题,反而越垦越贫穷。请讲讲其中的道理。
人类索取资源速度超过了资源再生速度时,便出现了生态破坏、资源短缺的问题;
过度垦荒暂时扩大了耕地面积,但长期而言会导致生态破坏、土地退化、自然灾害频发等问题,而最终土地生产力下降,导致作物减产,粮食不足,是人类陷入越垦荒越穷的恶性循环之中。
自然资源枯竭
生态破坏
环境污染
主要环境问题
森林减少、水资源危机、矿产资源短缺
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生物多样性减少
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固体废弃物等
农村
城市
出现原因
利用资源方式不当或强度过大
出现原因
人口高度集聚
交通和工业活动排放大量废弃物
生态破坏
污染排放量大
环境问题的表现(地域差异)
环境问题的表现(地域差异)
发达国家
掠夺式资源开发
快速工业化
思考:导致上述两种现象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经济发展水平低,人口增长速度快
环境问题的表现(地域差异)
发展中国家
发展中国家
环境问题的表现(地域差异)
2. 环境问题的区域差异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环境问题的表现有什么不同?
【看书总结】
发达国家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比例较低,却消耗了世界大多数的自然资源,人均自然资源消耗量及污染物排放量远高于发展中国家。
发达国家利用一些发展中国家对经济发展的需要,将污染严重的工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也使得目前发展中国家的环境问题更加严峻。
过度消耗资源
转移污染物
主要表现在掠夺式开发带来的生态破坏。
多处在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快速工业化导致环境污染,而且人口增长很快,环境承受着经济发展与人口增长的双重压力。
生态破坏
环境污染
发达国家
THE DEVELOPED
COUNTRIES
发展中国家
THE DEVELOPING
COUNTRY
3. 环境问题的全球化
1.选择图示某个案例,思考其环境问题形成的原因和影响。
思考
北海和地中海的海洋污染是由过量工业和生活废弃物排入造成的;
影响包括:水体富营养化、海洋生物减少、景区环境质量下降等。
3. 环境问题的全球化
2.图示哪些环境问题可能会影响其他地区甚至全球?
思考
二氧化碳增多→温室效应增强→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上涨→全球性环境问题。
当前环境问题有愈演愈烈的趋势,其中有些环境问题已经超越国界和地域的界线,甚至发展成全球性环境问题,如酸雨、臭氧层破坏、全球变暖等。
还有些环境问题,如土地荒漠化、生物多样性锐减、水体污染等,也有从局部向全球蔓延的趋势。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已引起世界各国普遍的忧虑和关切。
如何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探索一条可持续的发展道路,已成为当前关乎人类自身命运和前途的一个重大课题。
《人类环境宣言》
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
分析小岛国忧虑的背景
活 动
1. 小岛国的忧虑是什么?你认为他们的担心有道理吗?
他们忧虑的是气候变暖带来的海平面上升不断淹没低地,给小岛国人民带来生存威胁,这是眼前的事实,他们的担心是有道理的。
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中,小岛国联盟是最积极的倡议者和最坚定的支持者。
小岛国联盟是由数十个小岛屿国家和沿海低地国家为了强化自身话语权而结成的联盟。
他们十分关注全球化石能源(煤、石油、天然气等)及木材的年产量报表,并把他们国家未来的命运与其联系起来。
分析小岛国忧虑的背景
活 动
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中,小岛国联盟是最积极的倡议者和最坚定的支持者。
小岛国联盟是由数十个小岛屿国家和沿海低地国家为了强化自身话语权而结成的联盟。
他们十分关注全球化石能源(煤、石油、天然气等)及木材的年产量报表,并把他们国家未来的命运与其联系起来。
2. 找出下列地理事实的内在联系,试着绘出联系框图,并说明全球变暖所带来的一系列影响。
森林砍伐
燃烧矿物燃料
大气二氧化碳
含量增加
全球变暖
两极冰川
融化
海平面
上升
岛屿和沿海
低地被淹没
分析小岛国忧虑的背景
活 动
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中,小岛国联盟是最积极的倡议者和最坚定的支持者。
小岛国联盟是由数十个小岛屿国家和沿海低地国家为了强化自身话语权而结成的联盟。
他们十分关注全球化石能源(煤、石油、天然气等)及木材的年产量报表,并把他们国家未来的命运与其联系起来。
3. 根据所绘框图,找出产生上述问题的关键环节,就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你的看法。
关键环节是:砍伐森林、燃烧矿物燃料。
(2017·高考全国卷Ⅱ)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山西省焦煤资源丰富,其灰分和硫分含量较低,所生产的冶金焦供应全国并出口。据调查,1998年山西省有 1800 余家小焦化企业。随着国家相关政策和法规的实施,山西省逐步关停这些小焦化企业,至2014年已形成 4个千万吨级焦化园区和14个500万吨级焦化园区,极大地改变了该产业污染严重的状况。下图示意1994年和2014年山西省焦化厂布局的变化。
(1)分析20世纪90年代山西省焦化产业生产过程中污染严重的原因。
(2)指出20世纪90年代山西省焦化产业运输过程中存在的污染问题。
(3)推测山西省建立大型焦化产业园区后,在生产过程和运输
过程中,对减少环境污染可采取的措施。
(企业规模小、数量众多,)技术水平低,设备落后,(生产过程中)能耗大,废弃物排放量大,污染点多面大。
(企业分散,单厂原料和产品的量较少,采用公路运输,在运输过程中,)所用汽车(卡车)数量多,尾气排放量大,原料和产品装卸、运输过程中存在煤炭散落、煤粉飘浮等问题。
生产过程:(由于规模大,实力强,)可以采用清洁技术和设备,(减少能耗,提高资源利用率);可以采用控制排放或回收再利用等技术和设备,(减少废弃物排放量,降低废弃物对环境的危害)。
运输过程:(由于生产集中,)可以修建铁路专用线,采用封闭运输。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