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上第3课 古诗三首 公开课逐字稿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六上第3课 古诗三首 公开课逐字稿

资源简介

第3课 (1)宿建德江
一、导入
师∶上课,同学们好,请坐。
师∶都说"月是故乡明",多少文人墨客用文字表达对家乡的情感。谁能来分享一下类似的诗句呢 师∶你的眼神最专注,请你。师∶嗯,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师∶仿佛看到了那个生机勃勃的家乡。请坐。师∶还有吗 好,你说说。
师∶哦,这句真算是家喻户晓∶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师∶月已成为思乡的寄托。
师∶今天我们就跟随诗人孟浩然,再去学习一首思乡的名作,让我们走进古诗《宿建德江》。
二、初读
师∶读诗始于课题,谁来说课题什么意思 师∶第一排的女生,你来。
师∶哦,夜晚停舟靠岸,留宿在建德江边。 师∶回答得很到位,请坐。
师∶同学们,老师要为你们朗读这首诗,你们边听边注意重点字词,同时划分节奏。宿建德江——孟浩然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师∶好,老师读完了,现在请你们把这首诗仔仔细细地读上四遍,前两遍争取读通读顺,后两遍争取读出停顿节奏。
师∶老师看到大家读得都很投入,现在就要来检验一下你们的成果。
师∶课代表请推荐一位同学来读吧。 师∶哦,你推荐的是你后排的女生。好,有请。
师∶嗯,这位男生你说她读的怎么样
师∶声音清脆,通顺流畅。同时他也注意了"停泊bo"发音。非常好。请坐。
师∶我们全班再来读一读吧,争取读出韵律。
师∶非常整齐、字正腔圆,但语速有点偏快,注意节奏处放慢,请你们在小组内互相练习。
三、析读
师∶老师再给大家十分钟,小组合作交流讨论∶结合你喜欢的诗句谈谈它是如何打动你 稍后会请代表来回答峨。
师∶好,时间到 !哪一小组同学要当勇士呢 师∶第一小组争先恐后,请你们先试吧。
师∶哦,你说你们对诗人描述在江边停船宿夜时的画面特别感兴趣。
师∶他是怎么描写的呢 师∶嗯,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师∶你的朗读,激起老师读诗的欲望,现在老师再次范读这两句,请你们闭上眼睛,听老师读的过程中在脑海中想象画面。
师∶老师读完了,现在你能够告诉大家,刚才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师∶夜幕降临时,哦,你说有江中小舟停靠在烟渚,作者孤身一人夜宿在此。
师∶那……."烟渚"是什么意思呢 可以结合注释"渚"来说说嘛。
师∶嗯,就是烟雾迷蒙的小洲。此时作者孤身一人江船停靠在小洲边。
师∶此时是什么时候呢 师∶你可真仔细的,是的,从"日暮"可以看出此刻已近黄昏。
师∶那这一幅画面给你什么感受呢 师∶哦,特别孤单,凄凉。
师∶是呀,羁旅在外的人,何尝没有过这种感受呢
师∶想必同学们都发现了诗中哪个字触动了作者,同时也打动了你的心。
师∶没错,就是一个""愁"字!
师∶你们都快走进诗人心中去了,那就让我们带着这种愁的感觉,把这句诗读一读。
师∶羁旅夜泊的诗人独自望着此情此景,他的"愁"又如何深化呢
师∶第二小组刚才讨论的特别起劲,快快有请。
师∶哦,你们在读"日暮客愁新"这句时读出了对家乡特别思念。
师∶"愁新"什么意思呢 对,就是新愁。 师∶你们从哪里发现他的新愁就是思念家乡呢
师∶非常棒!你们紧紧地抓住了"客"字,是指客人吗 师∶嗯,不是,而是指诗人自己。
师∶读到这,老师想起了曾经学过的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里面,也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聪明的你们,知道是哪一句吗 师∶没错,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师∶是呀,诗人把自己说成是客,因自己身处异乡。面对眼前之景,孤身一人的他怎能不产生思乡的愁绪呢
师∶现在小组来比赛读,看哪一组能够将诗人的愁绪读得更加深刻。师∶谢谢你们的朗读,老师眼前仿佛出现了诗人孤寂的身影。
师∶诗人满腔的愁绪溢于言表,其他小组,还有没有什么感受
师∶第三小组同学眼神亮亮的,有请。
师∶嗯,你们认为诗人在诉说自己满腔愁绪的方式让你觉得很巧妙。
师∶那你能具体说说他怎样来诉说的吗
师∶他说,在"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这里,借助周边的景物,比如∶安静的旷野,远处的天空,还有呢 对,清澈的江水,空中的明月。
师∶你可真会读诗,心思也特别细腻 ! 师∶这是一种怎样的场景 你能想象此时的画面吗
师∶请看大屏幕上的图片,这一幕幕空旷的江边,空旷的原野,孤洲小船…….你能结合图片用自己的话描述吗
师∶天地广袤,夜色宁静,一轮明月把天和树还有水连接在了一体,漂泊的游子只有明月的陪伴,明月来慰藉。师∶你的描述让老师都陶醉了。
师∶如果你是诗人此刻会有怎样的感受 师∶孤寂,忧愁。
师∶同学们想一想∶日暮是日落黄昏,夕阳西下时分,这个时候你在干什么 请看这一张一家人在一起的图片。给你什么感觉呢 师∶哦,是不是特别的温馨和幸福。
师∶同学们,再看这一张诗人独自在建德江留宿哀愁的身影。空旷的原野和江面上只有诗人一个人……谁可以来说一说 他此刻在想些什么 师∶ 穿黄衣服的女生,勇敢的站起来,试试吧。
师∶是啊!他可能在想,如果我在家就好了,哪怕有个人跟我说话也好了……
师∶你可都说到诗人心坎去了!下次继续加油。
师∶同学们请结合你们课前搜集的资料以及老师为你们补充的相关背景,再读读这首诗,现在能明白诗人的情感吗
师∶嗯,老师的"得力小助手"又迫不及待地举手啦,请你来。
师∶嗯,他说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以及怀才不遇报国无志的思想感情。
师∶真不愧是得力助手!预习功夫和对文本的分析都不错,掌声送给你。
师∶诗人子然独身途经建德江,面对四野茫茫、江水悠悠、明月孤舟,满腔愁绪像谁诉说呢
师∶是啊,月亮。这又是怎样的一幅场景呢 请看视频。
师∶同学们,假如你就是此刻的诗人,请跟同桌说说∶你会对月亮说哪些话。然后用笔将内心的话写下来吧!
四、品读
师∶此刻我们已然成为了孟浩然的知己,朋友,请跟着配乐,再次朗读。进一步想象画面,体悟情感,与文本对话。
五、小结,作业
师∶携手诗人穿越之旅就进行到这儿,课下请同学们再次感悟诗歌的内容,将其用简笔画的 形式表现出来。
板书设计
宿建德江 孟浩然
客愁新——忧愁
月近人——思乡
第3课(2)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一、导入
师∶上课,同学们好,请坐。
师∶同学们,上课之前呢,老师要和大家玩一个"诗词大会"的游戏,你们想不想玩啊
师∶好,那今天游戏的主题就是分享"写景"的诗词,现在开始吧!
师∶老师看到同学们都举起了小手,看来大家信心满满,志在必得,真棒!
师∶你说,水光激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师∶嗯,这是一篇描写西湖美景的古诗,请坐,你也来说说。
师∶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师∶这是李白的《望庐山瀑布》,诗中运用了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既有朦胧美,又有雄壮美。
师∶大家的诗词储备的真丰富,今天,我们同样来学习一篇写景的古诗,《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请同学们将教材翻至这一课。
二、初读
师∶同学们,看到这个诗题,你们知道是什么意思吗
师∶你已经脱口而出了,六月二十七日是时间,望湖楼是地点,醉书是易醉酒写的作品,那整个标题就是 没错,六月二十七日在望湖楼喝醉酒写的作品。
师∶回答的很全面,课前预习做的很充分,大家要向他学习,请坐。
师∶理解了诗题的意思之后,现在请同学们认真的听老师的范读,大家要注意朗读的节奏,并标记上你不认识的生字词。师∶好,范读结束。
师∶老师在巡视的时候,看同学们将这样的几个生字词标记了出来,现在已经将它们整理到了多媒体上,哪位同学来率先挑战一下
师∶你的眼晴最闪亮,就请你吧 !师 ∶大家说他读的怎么样啊
师∶嗯,声音洪亮,哦 我听有同学说他有两个字读错了。
师:对,这两个字准确读音分别读为"醉"遮",一个是平舌音,一个是翘舌音,来,跟着老师一起来读,"醉"遮"。
师∶解决了字词关之后,现在让我们一起齐读古诗——《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1、2、起……
三、析读
师∶朗读结束了,现在呢,老师就再给大家十分钟的时间,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合作讨论∶找出你最喜欢的诗句,并说明你的理由。稍后呢 老师会请小组代表进行分享。
师∶嗯,各位同学已经端正了坐姿,看来,大家已经都讨论的差不多了,那现在,就来分享你们讨论后的成果吧。
师∶第一小组的同学已经全员举手了,请小组代表来做分享。
师∶哦,你们分享的是这一句,"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师∶你能说说这两句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
师∶你快速的答道,黑云、山、白雨还有船。师∶找的非常全面,也非常准确,请坐。
师∶请同学们再思考一下,"黑云"是怎样的云 "白雨"又是怎样的雨呢
师∶你自信的眼神告诉老师,你已经知道答案啦,赶紧来说说吧。
师∶他说,黑云就像墨汁一样黑的乌云;白雨就是大雨、暴雨。师∶理解的很到位,那你能用简洁的语言描述出这样的画面吗 师∶哦,黑云遮天,大雨入船。
师∶真不错,果然简洁。不要急于坐下,你都能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出画面了,那你能想象出此时的画面是什么样子吗
师∶嗯,你体会到了诗歌的意境,老师为你点个赞,请坐!
师∶黑云翻滚如同打翻的墨砚与远山纠缠。一会儿我的小船突然多了一些珍珠乱串,那是暴虐的雨点。这就是他的答案,多么的精彩 !
师∶此刻,让我们边想像这样的画面,边朗读这一部分。
师∶果然理解到位,读的也很不一样。
师∶第三小组你们刚刚讨论论的热火朝天,请小组代表来做分享吧。
师∶哦,你们最喜欢的是这一句,"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师∶能告诉老师为什么喜欢这两句吗
师∶哦,很有画面感,让人心情愉快。师∶那你从哪感受到诗人的心情愉快呢
师∶是的,雨来的快,去的也快。狂风过后,雨忽然停了,在望湖楼上看到了水天一色的美丽风光。刚刚经历暴雨的紧张一扫而光被愉快替代。
师∶大家思考问题越来越有深度了,老师为你竖起大拇指,请坐。
师∶请大家继续思考,如果给现在的画面起个小标题,你会怎么命名
师∶你兴奋的回答,风来雨去,水天一色。师∶言简意赅,内涵丰富,请坐。
师∶那现在,就让我们带着愉快的心情一起来读一读吧。
师∶理解之后,读的可真到位。
四、品读
师∶同学们,现在老师给大家播放一段音乐,我们配乐朗读,同时将自己想象成苏轼,再次感受诗中的意境。师∶嗯,这下读的更有感觉了。
五、小结作业
师∶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的,不知不觉又到下课的时间。本节课在大家的积极参与中,我们学习了重点生字词,理解了诗题的意义,把握了诗歌的主要内容,理清了诗歌的行文思路,同时体会到了诗歌的意境。
师∶课后就请同学们继续预习课文,并完成这样一个作业,搜集其他描写西湖的诗作,下节课分享。
六、板书设计
第3课 (3)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一、导入
师∶上课,同学们好,请坐。
师∶同学们,上课之前呀,老师要为大家唱一首歌,会唱的同学可以跟着一起唱。。
师∶走在乡间的小路上/暮归的老牛是我同伴/蓝天配朵夕阳在胸膛/缤纷的云彩是晚霞的衣裳。
师∶好,老师唱完了,刚刚在老师唱歌的过程中,很多同学都在跟老师哼唱着,你们知道这首歌的名字吗 师∶嗯,《乡间小路》
师∶那听完这首歌,谁来分享下此刻的感受 师∶你第一个举手,请你。
师∶哦,你说让你想起了乡村的道路,河流,村庄…..
师∶从你的眼神老师看出来了你对乡村的喜爱,请坐。
师∶这节课,我们将跟随辛弃疾大词人,一起走近《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去感受那自然和谐、诗情画意的乡村生活!来,让我们亲切地读读课题。
二、初读
师∶谁知道,老师刚才读课题的时候为什么在中间停顿了一下 师∶最后一排的男生,你来。
师∶你说"西江月"是词牌,"夜行黄沙道中"是题目。
师∶那你能结合注释告诉我们题目的含义吗
师∶嗯,夜晚经过黄沙道。预习功夫到位,请坐。
师∶课堂上最美妙的声音是你们朗朗的读书声。想不想展示呢
师∶为了展示最佳的读书效果,老师给你们一点友情支援。请看屏幕,老师已将这首词划好了节奏。请你自由读读这首词。
师∶嗯,同学们读得非常认真,集体的力量是无穷的。现在。同桌之间互相提醒需要注意的问题,比如∶字音、停顿、节奏等,老师也会下去指导你们。
师∶谁能字正腔圆的读给大家听 第一排高马尾的女生,请你试试。
师∶请你自评一下,自己读得怎么样 师 ∶嗯,你认为读得声音洪亮、正确。
师∶你读得确实很不错,你注意了"见xian"的读音,谁想再读一下 好,那位男生来。
师∶大家说他读得怎么样 师∶是呀,很通顺流畅,如果再注意点节奏就更棒了!
师∶现在请你们在小组内互相读一读,在读通读顺的基础上注意节奏哦。
三、析读
师∶好诗不厌百回读,老师再给大家十分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讨论∶哪一句诗最打动你 稍后请小组代表发言。
师∶同学们渐渐端正了坐姿,看来都心中有底啦。现在让我们穿越时空,与诗人一起欣赏黄沙岭的美景吧 ! 师∶哪一组要争当领队呢 阳光先锋组霸气地全组举手!好,有请。
师∶你们要分享的是乡村夏夜的美景,现在请你当小导游带我们去领略夜晚的美吧。
师∶随着他的视线,我们一起欣赏"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这幅画面吧。
师∶此时有什么景物,给你怎样的感觉呢
师∶哦,你说仰望夜空能看见明月,别枝,喜鹊,蝉等。师∶哇,真是视觉享受呀。
师∶可是,赏景要协调我们多重感官才能更好地融情入景。图中词人是通过哪些角度去刻画的呢 师∶反应真灵敏!是的,通过视觉看到了明月高悬,绿枝环绕,同时听觉辅助,听惊鹊和鸣蝉。师∶你觉得哪些词用的精妙
师∶惊和鸣,你说鹊儿被明亮的月光而惊醒,鹊儿惊飞,蝉也在安静的夜风中伴奏。他们可爱的举动在安静的大地特别分明。
师∶你描述的可真美!如此细小的动静能够惊醒鹊儿,可见黄沙岭的夜晚多么的安静啊!这种写法叫什么呢 师∶没错,以动衬静,使夏夜更显清幽静谧。
师∶老师还听到那位男生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也是这种手法。举一反三的能力真棒!
师∶请你读一读,语速放缓,读出夜晚的静谧。 师∶真不错,都快把宁静的乡村夏夜读活了。
师∶让我们继续走进这连绵不断的画卷,侧耳倾听,你还能听到什么
师∶活力四射组不甘示弱,快有请。
师∶你们从"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听到丰收的声音,嗅出稻香的滋味。
师∶这个"说"字,你们认为是谁说
师∶有人说是青蛙、农民或作者。那活力四射组代表,你认为呢
师∶嗯,你觉得诗人将青蛙拟人化,借它们为丰收而歌唱从而衬托出农村的热闹。
师∶你见解独特,了不起!掌声。
师∶请看多媒体,老师准备了稻田丰收图,同学们,不管是农民或是青蛙,都有道理。假如你是他们,看到如此大丰收你会说什么 跟同桌试着表演一下。
师∶同学们的热情真高!你们表演的过程中有什么感受呢
师∶嗯,喜悦快乐!谁能读出来 师∶高马尾的女孩,你来。
师∶我听到了你的喜悦,但声音再洪亮一点,就更好了。
师∶同学们请闭眼,在脑海中细细勾勒眼前的画面∶月光皎洁、鹊飞蝉鸣、稻香扑鼻..一切多么美好! 师∶请你们再次朗读,置身这美好宁静的夜晚吧!
师∶六月的天,猴子的脸,说变就变。正在大家津津乐道丰收的喜悦时,发生了什么呢
师∶日新月异组争先恐后,快有请。师∶哦,突然下了雨,此时词人会怎样想呢
师∶你说词人肯定急促向前走,想找个避雨的地方。记忆中有个非常熟悉的茅屋,就在社林的旁边。师 ∶他为什么就找不到了啊 师∶哦,可能因为天黑、心急而没发现旧时的茅店,
师∶一听就知道你生活经验丰富。还有没有同学有别的想法 师∶你思考的很认真,你来说说。
师∶哦,你觉得是因为词人沉浸在"稻花香里说丰年"的愉悦之中。师∶嗯,你的想法可真独特。
师∶同学们想象词人找寻的样子,对比发现茅屋时,你读出了什么
师∶噢,你认为茅店不易寻时辛弃疾特别着急,而当它终于出现时内心很激动。
师∶哪里有体现呢
师∶没错,"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这个发现让词人倍感惊喜,同时让这次夜行乐趣横生。 师∶同学们回想一下。还有哪一句诗最能表达词人此时的心情
师∶真聪明,异口同声地读出"柳暗花明又一村"。
师∶你们的声音中透出一股喜悦,是不是也体会到了词人的愉快感 那就让我们用朗读来读出这种心情吧。
四、品读
师∶现在请你们跟着配乐,进一步想象画面,读中感悟,与词人对话。
五、小结、作业
师∶穿越之旅就进行到这儿,本节课我们跟词人一同领略了乡村夏夜的美景,以及丰收的盛世。课后请同学们根据本词的内容,用简笔画画出来。
六、板书设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