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一课 维护宪法权威1.1 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1、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知道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及党的性质、宗旨、地位;宪法的原则;国家权力属于人民;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2.能力目标:能够认识、珍惜和热爱自己的人权,并自觉维护个人的人权。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增强宪法意识,自觉维护宪法权威。2、教学重难点重点: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宪法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难点: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3、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了才知道。”中国共产党百年发展史充分证明,找到一条适合本国国情发展的正确道路十分不易,百年波涛征程,中国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作为领导核心,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经过长期的艰苦探索,走出了一条自己的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是一条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实现人民当家做主为根本目的,根植于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真实意愿、适应中国发展实际,通往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伟大目标的正确道路。百年来,无论面对怎样的艰难险阻和风险挑战,中国共产党始终在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指导下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动摇,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见证着“人民的选择”强大的生命力。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2)新课讲授一、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探究活动一:从1921年起,中国革命面貌从此焕然一新。1927年 ,经历数次磨难的中国共产党深刻认识到,苏俄式革命道路在中国行不通,经过艰难探索,中国共产党终于找到了一条使中国走向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正确革命道路,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使中国人民真正站起来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社会”到来了。(1)结合材料,谈谈你从中认识到了什么?(2)新中国成立后,人民以怎样的形式确立奋斗成果?学生讨论交流答案提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事业的成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战胜许多艰难险阻而取得的。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了中国各族人民奋斗的成果确立了在历史和人民的选择中形成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我国宪法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探究活动二:“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坚持党的领导是人民的选择。百年征程,披荆斩棘、筚路蓝缕,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以大无畏的斗争精神和百折不挠的革命意志进行了艰苦卓绝的长期奋斗,先后打倒北洋军阀、打败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推翻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建立起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党的百年历史是践行初心使命的历史,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与此同时,人民也始终把中国共产党作为自己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者,从革命、建设再到改革时期,始终毫无保留地支持中国共产党,团结在党的周围,拥护着党的领导,人民就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最大底气。思考:(1)我们为什么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2)怎样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学生讨论交流答案提示:(1)①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事业成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战胜许多艰难险阻而取得的。②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③性质决定: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④最大优势: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2)①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法律,领导人民实施宪法法律,做到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②中国共产党要履行好执政兴国的重大职责,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依据宪法法律治国理政。二、国家权力属于人民活动一:国家主席习近平指出:“对人民而言,宪法是一张写着人民权利的纸”。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全国人大常委会采取一系列有力措施,弘扬宪法精神,维护宪法权威,推动宪法实施,加强宪法监督,取得显著成效和重要进展。如设立国家宪法日,实行宪法宣誓制度等,彰显了宪法精神和力量。思考:(1)“对人民而言,宪法是一张写着人民权利的纸”,这句话反映了宪法怎样的基本原则?(2)我国宪法保障国家权力属于人民,有哪些表现?学生讨论交流知识总结:(1)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是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2)①我国的国家性质,明确人民家作主的地位。②规定的社会主义经制度奠定了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经济基础。③规定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明确了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基本途径和形式。④规定广泛的公民基本权利,并规定实现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措施。⑤规定国家武装力量属于人民,它的任务是巩固国防,抵抗侵略,保卫祖国,保卫人民的和平劳动等等。三、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探究与分享活动一:观察图片,思考问题。(1)分别说明公民享有哪些权利,这些权利是如何实现的?(2)列举自己感受到的国家改善公民生存与发展的实例。提示:(1)人权是指“人,因其为人而应享有的权利”,它的主要含义是每个人都应该受到合乎人权的对待。人权的普适性和道义性,是它的两种基本特征。在我国,尊重和保障人权被写进宪法,成为宪法又一原则,该原则要求:各级国家机关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理念,采取各种措施积极保护和促进人权。(2)以上四幅图分别说明公民享有受教育权、生命健康权、文化权、劳动权,这些权利是由国家尊重和保障实现的。(3)举例:“两免一补”政策、农村医疗保险改革、教育均衡发展、扶贫政策等。活动二:2020年伊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在国内蔓延肆虐,夺去了许多无辜者的生命。为了阻断疫情传播,全国各地依据传染病防治的相关法律法规和当地疫情发展情况,先后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要求群众不聚会、不走访,居家隔离,出入登记,正确佩戴口罩,尽可能少出门、不出门。上述材料体现了什么?学生讨论交流答案提示:国家的做法看似限制大家的人身自由,实际上保障了人权。①我国公民的人权受宪法法律保护。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国的宪法原则,人身自由也是人权的重要内容。②抗疫期间采取隔离措施,可以有效阻断疫情传播,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③人权是公民行使其他权利的基础和前提。国家采取各种手段做好防疫工作,防止疫情蔓延,才能最大限度地保障公民的人权。作为公民,应该积极配合国家的各种措施。教师总结: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表现①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立法活动的基本要求。②行政机关在执法过程中应当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意识。③监察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监察权,加强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的监督,保护公民的各项合法权益。④审判机关、检察机关要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保护公民的各项合法权益。⑤国家加强法治宣传教育,促成形成全民守法的社会氛围。(3)课堂总结通过对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及党的性质和宗旨;宪法的原则;国家权力属于人民;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因此,我们应拥护中国共产党,树立主人翁意识,增强法治观念,积极依法参与国家政治生活,担当起国家主人应尽的责任。4、教学设计公民权利的保障书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国家权力属于人民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