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凡尔赛条约》和《九国公约》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10课《凡尔赛条约》和《九国公约》教案

资源简介

第 10 课 《凡尔赛条约》和《九国公约》
教学设计
一、教学理念
仲伟民先生在《在历史小碎片中发现大历史》提到:“历史研究固然需要注重宏大问题的探讨,更应关注历史细节问题的研究。”本课基本任务是要学习《凡尔赛条约》和《九国公约》的主要内容,相对言,如果只是单纯围绕条约文本的内容平铺直叙授课较难引起学生学习兴趣。为增强学生对课本内容探究兴趣,引导他们能深入理解,笔者对大量材料进行了阅读与精选。如在设计《凡尔赛条约》影响时,经过多次修改,笔者最后选择使用教材课后练习提及的材料:英国著名经济学家凯恩斯对“凡尔赛条约”赔偿政策的评价。因为这位著名的英国经济学家曾经亲身参与了巴黎和会,他还从职业本身去判断德国不可能还得清这笔巨额的战争赔款。此外,笔者还增加了 1919 年德国报纸对《凡尔赛条约》的看法和同年德国某杂志的漫画等,引导学生结合较充分的材料尝试感受条约和赔款对德国人民将带来的巨
大伤害,顺势向学生提出相关子目的升华问题:你认为巴黎和会上签订的“和”约能否带来真正“和”平……`本课在设计上都注意通过相关的图文史料铺垫,力图帮助学生能形成全面的历史理解和历史价值观。
二、教科书教学内容分析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使国际秩序发生重大变化。战争结束后,战胜国为了讨论对德和约及战后安排,召开了巴黎和会,签订了《凡尔赛条约》,严厉制裁了德国。
为了调整帝国主义国家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关系,华盛顿会议
(
1
)
召开。会议上与会国代表签订了《九国公约》,通过该公约,美国实现了长期追求的“门户开放”等目的,中国仍面临被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
从本质上讲,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一战后帝国主义国家对世界格局的重新安排。在这一体系下,帝国主义国家和殖民地、半殖民地的矛盾依然存在,还为二战的爆发埋下了隐患。
三、学情分析
经过两年多的历史课程学习,大部分初三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历史学习方法。不过本课内容以学习条约为主,学生难免容易兴趣不高。结合此前学生在初二历史学习中对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索的了解,本课从学生已有的中国近代史认知入手,挖掘条约签订背后的历史背景、历史影响等细节,串联起课本两个子目的主要内容,提升学生的探究兴趣。
四、教学目标
1.知道《凡尔赛条约》和《九国公约》的主要内容;了解一战后的国际新秩序。
2.知道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实质;认识强权外交的后盾是综合国力的竞争;认识到中国人民的抗争对中国ft东问题的解决产生了重要作用。
五、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凡尔赛条约》、《九国公约》教学难点: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性质
六、教学方法
讲授法、创设情境法、资料阅读探究法、表格归纳法等
七、教学设计思路
(
1.
温故旧知:初二学过的近代中国史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
(
2.
学习新知:《凡尔赛条约》的背景、内容、影响;了解凡尔赛体系的组成和国际联盟
)
(
3.
学习新知:《九国公约》的背景、内容、影响;了解华盛顿体系的组成
)
(
4.
学习新知:凡尔赛
-
华盛顿体系的实质
)
(
5.
笔记归纳:知识小结
)
(
6.
反馈评价:课堂练习
)
(
7.
知识拓展:假如你是顾维钧?
)
八、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教师:1919 年五月四日,是个无风的晴天,可就是这一天,愤怒于丧权辱国、彷徨于ft河破碎,苦闷于报国无门的青年们,终于爆发,他们走上街头振臂高呼:“外争主权,内惩国贼!”一场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就此开启。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五四运动。那么,五四运动因何爆发,当时的世界发生了什么呢?
设计意图:请学生结合初二中国近代史的内容,把反帝反封的五四运动与本新课世界史的内容结合,提升学习兴趣。
(二)新课探究
1.《凡尔赛条约》
《凡尔赛条约》签订背景
教师:通过一战停战协议签订的相关介绍,带领学生回顾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人类带来的创伤。
学生:走进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历史情境。
教师:结合表格介绍巴黎和会召开的时间、地点、会议参与国和
实际操纵国等,通过对话情境揭露巴黎和会三巨头的心怀鬼胎。
(
时间:1919

1
月-6

地点:法国巴黎凡尔赛宫
参与国:27
个国家参加,苏俄未被邀请,战败国不许列席






首相



·
乔治
)、


总理



孟梭
)、





威尔


)
学生:通过巴黎和会的召开,知道《凡尔赛条约》签订背景。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能够结合图文,知道一战带来的重大损失;了解英、法、美等国参加巴黎和会的目的。
《凡尔赛条约》内容
教师:通过表格展示并讲解《凡尔赛条约》的主要内容。
(
领土:重划德国疆界,归还阿尔萨斯洛林给法国
军事:莱茵河西岸德国领土由协约国占领 15 年,东岸 50 千米内德国不得设防。德国所有军事力量受限制
政治:德国承认奥地利
、波兰等国独立
赔款:由协约国设立赔偿委员会决定德国战争赔偿的总数
殖民地:德国全部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国瓜分(最能体现分赃性质)
)
学生:了解《凡尔赛条约》的主要内容,知道最能体现巴黎和会
分赃性质的条约内容:德国所有海外殖民地都被英、法、日等国瓜分。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结合地图与列表,从领土、军事、赔款、殖
民地等详细掌握《凡尔赛条约》的内容。
《凡尔赛条约》影响
教师:结合中国五四运动爆发的历史背景,引导学生思考作为战胜国的中国提出合理外交诉求却遭无视的原因;结合图文史料引导学生探究《凡尔赛条约》对德国带来的影响,引导学生思考巴黎和会是
否能带来真正和平。
材料一:“(协约国的赔款政策)是一项令人深恶痛绝的政策”,
“这种政策······是一个残忍的胜利者在文明史上所干出的最凶暴的行为之一”——凯恩斯
材料二:“复仇呀!德国的人民!今天我们签署了一条可耻的条约。不要忘记它!德国人将永不歇息地取回我们应得的土地。接着,复仇一刻便会到来,一洗 1919 年之耻”——1919 年德国一份报纸
材料三:
图中的妈妈对饥饿的孩子说:“当我们付清一千亿马克后,我才有东西给你吃。”——1919 年德国某杂志的一幅漫画
材料四:这不是和平,这是 20 年的休战。——福煦
学生:知道中国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索,认识弱国无外交,认识到中国人民的抗争对中国ft东问题的解决产生了重要作用,同时也认识到《凡尔赛条约》也重创德国并激起德国人的复仇心理。
设计意图:通过精选图文史料,引导学生认识到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的原因,以及面临巨额战争赔款下德国的艰难处境和复仇主义蔓延,认识和约不代表和平。
凡尔赛体系
教师:结合后来协约国与其他战败国签订的合约,指出凡尔赛体系的主要内容,以及这个体系确立一战后帝国主义在欧洲等地的国际新秩序。
学生:认识华盛顿体系的实质。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通过凡尔赛体系的主要组成,认识一战后战胜国在欧洲、西亚和非洲的国际秩序。
国际联盟
教师:介绍国际联盟的产生、历史影响。学生:知道国际联盟的基本概况。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结合教师讲授,了解一战后的国际组织——国际联盟。
2.《九国公约》
《九国公约》签订背景
教师:结合图文介绍华盛顿会议的主要内容;解释什么是“门户开放”政策;介绍美国在华盛顿会议的主张和中国的外交诉求。
(
美国代表:需“门户开放”(1899 年就提出),即维护中国的
领土完整,和列强在华商业机会均等。


代表







开放



是经












提必

撤废

强在

国的

力范

、租

地,

废领

裁判



退
在华

外国

队,

现关

自主

),
学生:知道华盛顿会议的基本概况;了解“门户开放”政策的内容和美国在华盛顿会议上的盘算。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相关材料和解说,思考、了解华盛顿会议召开的目的,认识美国和日本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矛盾。
《九国公约》内容和影响
(
史料一:“美国推行门户开放政策的目的是遏制日本,因此不会


国借

放之名

现主



。”
——梁


《华

顿会






放”







顿会

使中

回复

几个

国主

国家

同支




”。—



东《

反对

本帝

主义

策略

)教师:介绍《九国公约》签订的背景;结合课文,介绍《九国公约》的主要内容,引用史料论述这个条约分别对日本、美国和中国的影响。
学生:了解美国和日本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矛盾,认识《九国
公约》的基本内容和实质,知道强权外交的后盾是综合国力的竞争。设计意图:学生通过掌握《九国公约》的内容和影响,认识到该
条约虽然表面宣称尊重中国的主权、独立与领土完整,但其实是一个掠夺性条约。这个条约主要实现了美国长期追求的“门户开放”等目的,维持了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中国的局面。
华盛顿体系
教师:展示华盛顿会议上签订的其它条约,讲解《五国条约》的主要内容,指出这个条约在原则上对英美日三国海军发展的影响。介绍华盛顿体系确立了一战后帝国主义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新秩序。
学生:知道华盛顿体系的构成、实质和影响。
设计意图:学生结合相关条约说明,认识一战后帝国主义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国际秩序。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教师:结合材料,介绍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构成和实质,引导学生辩证评价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学生:知道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实质,辩证评价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从本质上认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帝国主义国家对世界格局的重新安排。
(三)课堂小结(板书设计)
(四)课后拓展与延伸
1.拓展思考:巴黎和会上,如果你是中国外交代表顾维钧,你如何向各国代表有理有据地表达中国要收回ft东的合法权益?
2.视频推荐:顾维钧雄辩巴黎和会
3.阅读推荐:吴广伦总主编;《老漫画中的世界史》,东方出版中心出版
九、教学评价
(一)单项选择题
1.根据下表所提供的信息判断,这些内容出自( )
领土 由法国收回阿尔萨斯和洛林
赔款 由协约国设立“赔偿委员会”,决定德国战争赔款的总数
殖民地 德国的全部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国瓜分
A.《凡尔赛条约》 B.《九国公约》
C.《慕尼黑协定》 D.《联合国家宣言》
【答案】A
【解析】结合表格信息中围绕对战败后德国的处置内容,故选A 项。
2.华盛顿会议最大的获益者是( )
A.中国 B.日本 C.美国 D.英国
【答案】C
【解析】华盛顿会议上签署了关于中国问题的《九国公约》,为美国在中国的扩张提供了方便。故选C 项。
3.在巴黎和会上,为了拉拢日本,英、法、美无视中国的反对和抗议,
决定把德国在ft东的一切权益转让给日本。但是在华盛顿会议上,英、美支持中国收回ft东主权的要求。英、美态度发生转变是因为( )
A.尊重和维护中国主权 B.中国综合国力的提高
C.遏制日本独霸中国 D.二战即将爆发
【答案】C
【解析】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一战期间,由于欧美各国在欧洲作战,日本趁机在华急剧扩张势力,形成了独霸中国的局面,一战后,为了遏制日本独霸中国,英美支持中国收回ft东主权的要求,实质是要打破日本独占中国的局面,为自己谋私利,这又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故选C 项。
(二)讨论题
3.思考:巴黎和会上,如果你是中国外交代表顾维钧,你如何向各国代表有理有据地表达中国要收回ft东的合法权益?
答案提示:可结合中国山东的悠久历史、古代著名历史人物等论证山东自古以来属于中国不可分割一部分。亦要指出德国、日本等的行为是违背国际公义,相关行为是要遭受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所唾骂的。
(
10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