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 7.1 燃烧和灭火 教案(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 7.1 燃烧和灭火 教案(表格式)

资源简介

《燃烧和灭火》教案
一、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燃烧和燃烧的条件,知道灭火的简单原理和方法了解它们在生活实际中的应用。
(2)培养学生动手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及生产实际,得出防火、灭火的有效措施。
过程与方法:
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创设师生共同学习、讨论、探究的学习情境,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通过分组探究,讨论交流获得知识和体验,形成科学的思维习惯和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合作交流意识和探索精神。
(2)激发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社会的责任感。
二、重点、难点
重点: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
难点:对着火点的理解
三、仪器、用品
仪器:酒精灯、坩埚钳、镊子、烧杯、铁架台等
用品:棉花、酒精、水、蜡烛、小木条、煤、木炭、火柴等
四、教学流程

教学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引入新课 点燃酒精灯并展示燃烧的图片 交流对燃烧的认识,寻找燃烧的共同点,总结燃烧的概念 从生活中引出燃烧的概念
燃烧条件的探究 1、播放当地农村烧火做饭的视频引起燃烧条件的探究2、播放课本探究实验,提出问题,鼓励学生对实验质疑,进行创新改造。 1、小组讨论推理并交流燃烧的条件;2、、小组实验验证自己的推理;3、小组汇报探究情况,着重对着火点的概念追问攻克难点;4、归纳燃烧的条件 1、让学生了解燃烧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化学就在我们身边,使学生产生亲切感;2、通过小组成员之间相互帮助、相互交流使学生学会分享、学会合作、感受合作带来的成功与喜悦。加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让学生体验质疑、创新的快乐;
燃烧条件的应用 1、在生活中我们常碰到以下的一些现象,如野炊时,要点燃篝火必须先要用纸片进行引燃;在燃烧过程中,如果树枝压得太紧,火容易熄灭;在熊熊燃烧的篝火下面,泥土却“安然无恙”,不为火所动。我们如何来解释上述现象?2、赤壁之战中,周瑜的军队点燃战船,熊熊燃烧的战船借助东风直冲曹军的木船,使曹军的木船燃起大火。曹军的木船是______,木船燃烧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假如你在当时你该如何帮助曹军减少损失? 思考、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1.从化学走向生活。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加深对燃烧条件的理解。2.在新知识的运用中形成发展的知识结构。培养了同学们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
灭火原理和方法的探究 以火灾图片引起对灭火的探究实验探究用尽可能多的方法将烧杯中燃着的酒精熄灭。并思考为什么该方法有效。 1.小组进行实验探究。2.小组汇报探究结果3、归纳总结出正确的灭火原理。(1)清除可燃物(2)隔绝氧气(或空气)(3)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三者满足其一即可。 以衡阳特大火灾过渡到燃烧有利还有弊。使学生学会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去认识事物,学会一分为二的看待事物。给定实验目的,请同学们自主设计实验。开放式的探究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实验能力。分组合作,进一步加深了同学们的合作精神,培养了大家的默契,为以后的探究学习打下基础。
灭火的原理和方法的应用 试分析以下灭火的原理:1、.堆放杂物的纸箱着火时,可用水扑灭;2.扑灭森林火灾的有效方法之一,是将大火蔓延线路前的一片树木砍掉。3、(1)纸火锅在城市里悄然兴起,在使用时无烟、无味;不会被火点燃。纸火锅烧不着的原因是 纸张温度没有达到着火点。 (2)人们常使用固体酒精做为纸火锅加热的热源。小刚观察到服务员用盖子熄灭固体酒精。服务员利用的灭火原理是隔绝空气(氧气) 。 2.看影片《红日》片段,帮他们逃生 根据实际情况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巩固知识加深理解。 1.将理论用于实际,巩固灭火的原理。情感上认识火灾是可以控制的,掌握有效的灭火方法能防止发生火灾。激发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社会的责任感。2.亲身体验火的威力,和逃生方法让学生感到化学知识的力量。3、 设置有层次的问题,难度逐步增大,既让学生易于接受,又达到了一定深度。
小结 你的收获是什么?你体会到里什么?你还想学习什么? 一起回顾学习内容,回顾学习过程 同学对本课的重点由短时记忆过渡到有效的长时记忆。
作业 1、搜集人类用火历史;2、调查现实生活中利用燃烧的情况;3、调查近期火灾情况,火因及灭火方法;4、调查周围的易燃物和易爆物。调查研究四选一 学生自选有兴趣的话题可分组合作调查,也可独立完成,写一篇调查报告。 改变传统的作业形式,给学生提供自主选择的机会,将课堂延伸到同学们的生活中,进一步拓展所学的内容,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为下一节课的学习做准备。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