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高中心理健康 认知自我 课件 (共21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2-2023学年高中心理健康 认知自我 课件 (共21张PPT)

资源简介

(共21张PPT)
我是谁?
我从哪里来?
我要到哪里去?
作为哲学命题,最早由古希腊思想家、哲学家柏拉图提出的。
人生三问
认知自我
心理老师
生涯规划的第一步是“知己”
生涯规划是一个动态过程,其最基础的工作首先是要知己,即要客观全面认清自我,充分了解自己的兴趣、能力、价值观以及自己的优势劣势等。
同时,在这个个体发展的特殊时期如何认识自我,接受自我,并通过认识自我来指导自身的生涯规划。
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
人的发展历经八个阶段,每个阶段有每个阶段相应的核心任务。
当任务得到恰当的解决,就会获得较为完整的同一性。核心任务处理的不成功或者是失败,则会出现个人同一性残缺、不连贯的状态,处理的成功与失败即为两个极点。
核心任务的处理结果会影响人的一生。
①婴儿期(0~1.5岁):基本信任和不信任的心理冲突
②儿童期(1.5~3岁):自主与害羞(或怀疑)的冲突
③学龄初期(3~5岁):主动对内疚的冲突
④学龄期(6~12岁): 勤奋对自卑的冲突
⑤青春期(12~18岁):自我同一性和角色混乱的冲突
⑥成年早期(18~25岁):亲密对孤独的冲突
⑦成年期(25~65岁):生育对自我专注的冲突
⑧成熟期(65岁以上):自我调整与绝望期的冲突
青春期(12~18岁):自我同一性和角色混乱的冲突
一方面青少年本能冲动的高涨(身心快速发展)会带来问题,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青少年面临新的社会要求的冲突而感到困扰和混乱。
随着自我同一性形成了"忠诚"的品质。埃里克森把忠诚定义为:"不顾价值系统的必然矛盾,而坚持自己确认的同一性的能力。"
Marcia(玛西亚,马西娅)研究拓展了艾里克森关于自我同一性的定义,根据2个维度:探索(exploration)、投入/承诺(commitment),将自我同一性的发展分成了4种情况,如下图:
既不尝试,也不积极探索,或者觉得这样很危险、太困难。
选择常常由权威型的父母或教师做出,而不是通过自己探索获得的。
仍在探索和积累知识,参加各种活动,希望找到引领其生活的价值观和目标
经历同一性危机后,经过探索性的选择后,把已经明确的价值观或目标付诸行动
主观的我≈客观的我
探索
什么是自我?
生理自我:指个体对自己外表和体质状况的观察和认识,包括外貌、风度,健康状况等方面。
心理自我:对自己精神世界的观察,包括对自己的智力、能力、性格、兴趣、爱好、特长、情绪、意志品质等方面的观察和认识。
社会自我:对自我形象的观察和认识,对中学生来说,主要是自己在集体中的位置和作用,公共生活中的举止表现以及社会适应能力。
活动一:20个我是谁
请同学们在一张纸上以"我是"开头写20个句子
(没有先后顺序的要求)
我是_________________
我是_________________
我是_________________
……
分享对自己的描述;
你的描述主要包括怎样的内容?是个人的基本信息,还是个性特征,还是其他?
分享在本次活动中你的体会是什么?
活动二:绘制生命线
准备:白纸一张,红笔一支,黑笔一支
做法:
(1)在白纸上画一个有方向的线段,它代表了你的生命长度。
(2)在线段的左侧写上“0”,在线段右侧箭头旁边写上自己现在的年龄。
比如:0 16岁
(3)回想在16岁前对自己影响最大或印象最深的事件
(4)用红色向上的箭头(↑),表示对你有积极影响的事件
(5)用黑色向下的箭头(↓),表示对你有消极影响的事件
(6)用箭头的长短代表对你的影响程度,越长代表影响越大。
分享你的生命线
分享在本次活动中你的体会
活动三:讨论
小组讨论:
我们还可以通过哪些方式、渠道和途径来认识自己,了解自己?
分享:
请小组代表分享总结的内容。
1.认识自我的途径
01 自我:自我对话,自我思考,写日记等
02 他人:与他人作比较,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态度等
03 活动:心理测验、竞赛、游戏、集体活动等
2.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
三岁看大,七岁看老。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认识今天的我(活动一)
回顾昨天的我(活动二)
追求明天的我
完成活动一和活动二,完成后交给心理委员,心理委员两天内交给我。
可以写上课程感悟
THANKS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