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练习题(含答案)第一部分 基础巩固1.看拼音,写词语。2.“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可以用俗语概括为( )A.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B.兼听则明,偏听则暗 C.耳听为虚,眼见为实3.依次填入下面句中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蟋蟀的住宅_______在青草丛中,非常_______,并且排水_______,还有_______的阳光。A.隐蔽 隐藏 优良 温和B.隐藏 隐蔽 优良 温和C.隐蔽 隐藏 优秀 温柔D.隐藏 隐蔽 优秀 温柔4.下列对古诗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暮江吟》表达了诗人闲适的心情和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B.《题西林壁》中诗人站在不同角度,描绘了庐山千姿百态的景象。C.《雪梅》这首诗借“梅”“雪”争春,劝诫人们要和平共处。D.《暮江吟》描绘的是红日西沉到新月东升这一段时间的景象。5.读一读下面两个句子,体会句中加点词的作用,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①隧道顺着地势弯弯曲曲,最多九寸深,一指宽,这便是蟋蟀的住宅。②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A.“最多”起限制作用,说明了蟋蟀的住宅小巧玲珑的特点。B.“一脚一脚”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爬山虎往上爬的样子。C.“最多”一词体现了文章语言的随意性。D.读“一脚一脚”时,可通过拉长语音,感受时间推移的过程。6.依次填入句子中的关联词,最恰当的一项是( )爬山虎的茎叶密集,( )可以遮挡强烈的阳光,( )可以降低室内的温度。A.即使……也…… B.如果……就…… C.不仅……还……7.写出下面词语的反义词。新鲜——( ) 舒服——( ) 弯曲——( )牢固——( ) 细小——( ) 牢固——( )8.查字典。“布置”中的“布”字按音序查字法应查音序____它在字典中的意思有:①做衣服的材料:②宣告,宣布;③布置,安排:④散布,分布。在“布置”这个词中应选第___种意思,在“阴云密布”这个词中应选第____种意思。9.比一比,再组词。瞧( ) 占( ) 萎( ) 固( )焦( ) 站( ) 委( ) 涸( )10.接下来咱们根据重点课文知识点来完成下面的题目吧。(1)《暮江吟》这首诗描写了( )季节,“可怜”二字点出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思和对大自然的( )。《题西林壁》告诉我们( )的道理。《雪梅》是借雪花和梅花争春,告诫我们( )。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才是真理。(2)《爬山虎的脚》的作者是( ),课文细致描写了爬山虎生长的地方、爬山虎的( )、爬山虎脚的( )和( ),以及它爬的过程,告诉我们( ),培养( )的好习惯。(3)《蟋蟀的住宅》是法国昆虫学家( )写的一篇观察笔记。文中大量采用( )的修辞手法,介绍了蟋蟀住宅的( )和( )的过程。11.口语交际。学校开展“爱眼护眼”保护视力专题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你就能成为学校“护眼大使”。(1)关于保护视力,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 B. C. D.(2)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要怎样做才能保护好视力?请你分条列出三点建议。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部分 阅读提升(一)阅读《蟋蟀的住宅》片段,完成练习。蟋蟀盖房子大多是在十月,秋天初寒的时候。它用前足( )土,还用钳子( )掉较大的土块。它用强有力的后足( )地,后腿上有两排锯,用它将泥土( )到后面,倾斜地( )开。工作做得很快。蟋蟀钻到土底下,如果感到疲劳,它就在未完工的家门口休息一会儿,头朝着外面,触须轻微地摆动。不大一会儿,它又进去,用钳子和耙继续工作。我一连看了两个钟头,看得有些不耐烦了。住宅的重要部分快完成了。洞已经挖了有两寸深,够宽敞的了。余下的是长时间的整修,今天做一点,明天做一点。这个洞可以随天气的变冷和它身体的增长而加深加阔。即使在冬天,只要气候温和,太阳晒到它住宅的门口,还可以看见蟋蟀从里面不断地抛出泥土来。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动词。2.“蟋蟀盖房子”实际上指的是( )。3.这几段主要写了_______。4.“我一连看了两个钟头,看得有些不耐烦了。”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 )A.蟋蟀不辞劳苦、非常勤劳。B.“我”是个非常热爱研究昆虫的科学家。5.“蟋蟀盖房子大多是在十月,秋天初寒的时候。”句中为什么要用上“大多”这个词语?6.蟋蟀的生活栖息地,本来是小小的、简朴的,作者为什么写得如此生动?从这里我们可以得到什么启示?(二)课外阅读我爱我家的小白鹅! 我家的小白鹅可漂亮哩。红红的小嘴巴又扁又宽,微微向上翘起;高高的额上突起一个淡黄色的小包包;一双圆溜溜的小眼睛镶嵌在脑袋两侧,总爱东瞧瞧西望望;一身雪白的衣裳,在阳光的照耀下还闪闪发光哩;两只翅膀像两把大扇子,一扇起来,“呼呼”作响;一双扁扁的小脚,支撑着肥胖的身子,没事的时候,摇摇摆摆踱着方步。 小白鹅生气的时候挺可爱,它( )起大翅膀,( )起双眼,( )长脖子怪叫,连( )带( )狠狠地向你扑来,看那架势,非咬你几口不可。可是,只要你拍拍手、踩踩脚就能把它吓住了。 小白鹅戏水最有意思,它像小帆船似的浮在碧绿的河面上,一双橘红色的小脚掌轻轻地拨着水。顿时,一圈圈粼粼的波纹徐徐向外扩散。你瞧,它玩得多开心啊。有时它伸着脖颈对天歌唱;有时它把脖子伸入水中觅食,“嘟、嘟、嘟……”水面上泛起一串串晶莹的小泡泡;有时它一边游一边甩头摆尾,向后背洒水,还不时地翻着跟头哩!小白鹅吃饱了,玩够了,到中午就回家下一个沉甸句、热乎乎的大鹅蛋,足有三四个鸡蛋那么重。奶奶收鹅蛋的时候,总是笑眯眯地说:“瞧,小白鹅多能干!”1.下面动词依次填入文中括号里最恰当的一组是( )A.伸 睁 拉 走 跑 B.摇 瞪 伸 跑 飞2.第①自然段中,加点的“微微”能不能去掉?为什么?__ ______3.第①自然段中,作者通过对小白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 _____的细致描写,展现了小白鹅漂亮的______。4.作者喜爱小白鹅的原因是什么?(1)____ __;(2)__ _____;(3)__ ____;(4)_____ __。5.说一说作者为什么能把小白鹅写得这么招人喜爱。_______ _第三部分 习作练习秋天来了,你的校园里发生了哪些变化?树叶是不是变黄了?花儿是不是凋谢了?同学们的衣服是不是越穿越厚了……认真观察周围的变化,写一写你眼中的秋天吧。参考答案1.2.A3.B4.C5.C6.C7.陈旧 难受 笔直 松散 粗壮 薄弱8. B ③ ④9.瞧不起 占领 枯萎 牢固 焦点 站住 委员 干涸10.深秋 热爱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人各有所长,各有所短,要有自知之明 叶圣陶 叶子 形状 特点 观察要细致 细致有序观察 法布尔 拟人 特点 建筑11. A ①不要在光线太暗或太亮的环境看书。②不要长时间看电子产品。③适时休息眼睛,看远处或做眼保健操。1.(扒 ) (搬 ) (踏 ) (推 ) (铺 ) 2.蟋蟀的巢穴 3.蟋蟀精心建造住宅的过程 4.AB 5.“大多”表示大多数是在十月,并不全是在十月用上“大多”更符合事实,说法更准确。 6.因为作者能抓住蟋蟀的栖息地的特征进行细致的观察,并把观察和思考结合起来。启示:要把事物写得生动,必须抓住事物的特征进行细致入微的观察,并把观察和思考结合起来。1.B 2.不能去掉。因为“微微”说明小白鹅的嘴已只是轻微向上翘起,不是很明显,体现文章语言的准确性,去掉后则会改变原意,与实际情况不符。 3.嘴巴 额头 眼睛 羽毛 翅膀 脚 漂亮的外形 4. 小白鹅很漂亮 小白鹅生气的时候很可愛 小白鹅戏水很有意思 小白鹅会下蛋很能手 5.作者非常喜欢小白鹅,对小白鹅的外形和生活习性都观察得很仔细,所以把白鹅写得这么招人喜爱。我眼中的秋天秋天的云变化莫测,千奇百怪。你看!天空中的云一会儿变成一头小鹿,低着头专注地喝水;一会儿变成一匹帅气的骏马,轻快的越过天空,好像让我骑着它奔跑;一会儿变成一头雄狮,正在仰天长吼……秋天的云像个魔术师,把天空变成了奇妙的“动物园”。秋天的树叶五颜六色。似乎秋弟弟打翻了颜料盒一样,一夜之间,秋风飒飒,树木变得五彩斑斓了。看那片杨树林,一片明黄;看这几棵松树,依然苍翠;看那几棵枫树,正被不同层次的砖红、橘红所涂抹……秋天真是个画家!秋天的果树像在丰收大赛一样,结满果实。柿子树上,灯笼般的柿子挂满枝头;苹果树上,一个个红艳艳的苹果像小太阳似的,真想一口咬去。还有桔子、香蕉、柚子……秋天的农作物也成熟了。你瞧!高粱涨红了脸,稻子笑弯了腰。农民望着这片丰收的土地,高兴地笑了。我爱你秋天,爱你的云,爱你的果实,爱你的千变万化。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