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9.6.2《共筑生命家园》教学设计(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目标)9.6.2《共筑生命家园》教学设计(表格式)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9.6.2《共筑生命家园》教学设计
课题 9.6.2《共筑生命家园》 单元 第三单元 学科 道德与法治 年级 九年级
核心素养目标 政治认同:理解并认同我国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及走绿色发展的道路。道德修养:树立保护生态环境、节约资源意识,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热爱大自然。法治观念:正确理解并遵守国家制定的环保法律法规,与违反环保法律法规的行为作斗争。责任意识:初步形成环保意识和生态文明观;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自觉践行生态文明的理念。
重点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难点 经济发展与保护环境的关系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今年六五环境日主题为“共建清洁美丽世界”。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提出“共同构建地球生命共同体”,“共同建设清洁美丽的世界”等重要倡议,为全球生态治理凝聚了强大合力,彰显了大国领袖的世界情怀和责任担当! 中国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推动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全力以赴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全力以赴加强污染防治,全力以赴改善人民生产生活环境。第六课 建设美丽中国第二节 共筑生命家园 思考问题 导入本节内容,使学生易于进入本节内容
讲授新课 一、幻灯片出示课题、教学目标二、幻灯片出示自学导航,教师巡视指导:自学指导:要求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 P81-88内容,结合导学案思考下列问题,并在课本上做标记,时间5分钟。1、为什么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2、如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设生态文明?3、怎样处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4、如何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5、美丽中国的时代图景是怎样?6、为什么要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三、师生合作探究(一)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探究一:运用你的经验 探究二:播放视频《解码十年 开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新篇章》 视频给我们什么启示?点拨:(1)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类应该以自然为根,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2)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我国开启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篇章。(3)十年间,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深入人心。人类善待自然,自然也会馈赠人类。(4)用自然的方法恢复自然生态,就是以自然为根,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探究三:阅读感悟给我们什么启示? 点拨:自然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滋养和必要条件。作为自然的一部分,人类也有责任避免自然受到不必要的伤害,同时要为开发和利用自然作出必要的补偿和修复。探究四:问题探究为什么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点拨:(1)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人类面对生态危机作出的智慧选择;(2)自然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滋养和必要条件。作为自然的一部分,人类也有责任避免自然受到不必要的伤害,同时要为开发和利用自然作出必要的补偿和修复。(3)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共生共荣,这是一种动态中的平衡、发展中的协调、进取中的有度、多元中的意志、“纷乱”中的有序。(4)人类开发和利用自然,但不能肆意凌驾于自然之上,必须符合自然规律。如果我们对自然一味地索取,必然受到它的惩罚。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 探究五:问题归纳(1)伦敦“杀人雾事件”是人类文明的悲剧。请你分析造成这场灾难的原因。(2)伦敦治理空气污染的历史经验对我们今天治理霾有什么启发 点拨:(1)①直接原因是燃煤产生的二氧化硫和粉尘污染,间接原因是开始于1952年12月4日的逆温层所造成的大气污染物蓄积。②伦敦烟雾事件属于煤烟型污染。伦敦居民当时都用烟煤取暖,导致伦敦上空烟尘蓄积,经久不散,造成了震惊一时的烟雾事件。③燃煤产生的粉尘表面会大量吸附水,成为形成烟雾的凝聚核,这样便形成了浓雾。(2)制定完备的保护环境的法律法规,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设生态文明,要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为目标。探究六:问题探究探究七:相关链接这对我们保护环境有什么启发?点拨:生态文明作为一种新型的社会文明形态,是人类的共识,也是时代的选择。探究八:播放视频《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大会 《昆明宣言》》 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大会 通过《昆明宣言》有什么意义? 点拨:(1)“昆明宣言”在全球生物多样性面临严峻挑战的时刻出炉,事关人类和地球命运。(2)宣言承诺确保制定、通过和实施一个有效的“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以扭转当前生物多样性丧失趋势并确保最迟在2030年使生物多样性走上恢复之路,进而全面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2050年愿景。(3)中国在大会上宣布了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新举措,展示了中国与国际社会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心与信心,体现了负责任大国的担当。探究九:问题探究如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设生态文明?点拨:(1)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设生态文明,要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目标。(2)建设生态文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使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3)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五大发展理念)(二) 坚持绿色发展道路 探究一:播放视频《“两山”理念引领中国经济社会绿色转型》(1)余村走过两条不同的致富道路。请你比较一下,这两条道路有什么不同 (2)余村是如何实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建设生态文明的 点拨:(1)第一条道路是开矿建厂,导致环境被破坏,没能持续发展;第二条道路是发展生态旅游,实现了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双赢。(2)余村封山护林,把全村划为休闲旅游区、美丽宜居区、生态农业区三个区块,大力发展生态旅游,建设“美丽乡村”,引入无污染、高效益企业,建成了国家级美丽宜居示范村。探究二:探究分享你怎么看待这件事?请谈谈你的理由?点拨:(1)村民王婶的话是正确的。造纸厂厂长和小清父亲的话是错误的。因为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2)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应协调发展,决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3)要坚持绿色惠民,将良好生态环境作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要坚持绿色富国,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效益。(4)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设生态文明,既是人类的共识,也是时代的选择。探究三:问题探究怎样处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点拨:(1)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决不能以牺牲环境、浪费资源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增长。(2)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如果金山银山要以失去绿水青山为代价,那么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3)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探究四:图片探究探究五:探究分享(1)绿色发展理念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变化? (2)作为一名消费者,你打算如何行动 点拨:(1)①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之路,经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的原则;②大力倡导节能、环保、低碳、文明的绿色生产生活方式;③绿色发展理念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的细节中,成为每个社会成员的自觉行动。(2)①构建以植物性产品为基础的食物结构,吃应季蔬菜、水果,吃本地的食品。②购买使用适度面积的住房;房屋进行适度装修,选择绿色环保的装修材料。③尽量少乘坐私家车,多选择公共交通工具;多骑自行车或步行:等。④抵制物品的过度包装,反对滥用一次性物品,提高物品的使用效率; 减少对塑料袋的利用;减少一次性牙刷,水杯等产品的需求,节约用电用水。探究六:相关链接《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的修订给我们什么启示? 点拨:(1)建设生态文明,必须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2)只有实行严格的制度、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探究七:问题探究如何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 点拨:(1)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2)走绿色发展道路,坚持绿色富国,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经济效益。坚持绿色惠民,将良好生态环境作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激发人民群众的绿色创造热情,实现绿色富国之梦。(3)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之路,要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大力倡导节能、环保、低碳、文明的绿色生产生活方式,让绿色发展理念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细节中,成为每个社会成员的自觉行动。(4)建设生态文明,必须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只有实行严格的制度、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探究八:播放视频《习近平的情怀|建设美丽中国》美丽中国的时代图景是怎样?点拨:(1)美丽中国,不仅是山清水秀、天蓝地绿,而且是留住乡愁、守望相助的生命家园。(2)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美好型社会,实现经济繁荣、生态良好、人民幸福,这既是建设美丽中国的时代图景,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探究九:问题归纳为什么要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 点拨:(1)生态文明作为一种新型的社会文明形态,是人类的共识,也是时代的选择。建设生态文明就是造福人类。(2)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生态文明,实现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当代中国的发展共识。(3)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繁荣、生态良好、人民幸福,是建设美丽中国的时代图景。 学生读出教学目标学生自学讨论交流,说出自己的认识学生讨论发言观看视频,思考问题学生讨论发言思考问题学生讨论发言思考问题学生讨论发言思考问题学生讨论发言思考问题学生讨论发言讨论交流,说出自己的认识学生讨论发言观看视频,思考问题学生讨论发言讨论交流,说出自己的认识学生讨论发言观看视频,思考问题学生讨论发言讨论交流,说出自己的认识学生讨论发言思考问题学生讨论发言观看图片,思考问题学生讨论发言讨论交流,说出自己的认识学生讨论发言观看视频,思考问题学生讨论发言讨论交流,说出自己的认识学生讨论发言观看视频,思考问题学生讨论发言讨论交流,说出自己的认识学生讨论发言 教师巡视,随时回答学生的问题。老师请学生回答问题后再作出点评或总结。引导学生通过视频思考归纳问题引导学生讨论思考归纳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归纳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归纳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归纳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归纳问题引导学生通过视频思考归纳问题老师请学生回答问题后再作出点评或总结。引导学生通过视频思考归纳问题老师请学生回答问题后再作出点评或总结。引导学生讨论思考归纳问题引导学生通过图片思考归纳问题老师请学生回答问题后再作出点评或总结。引导学生通过视频归纳问题老师请学生回答问题后再作出点评或总结。引导学生通过视频思考归纳问题老师请学生回答问题后再作出点评或总结。
当堂达标 见课时训练 认真做题,同桌互改 通过训练,提高学生对本节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人类面对生态危机作出的智慧选择,建设生态文明就是造福人类,建设生态文明的措施有哪些。懂得坚持绿色发展道路是当代中国的发展共识,我们要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 说出本节课自己学会什么 归纳知识
板书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