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四单元 第一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分立与民族汇聚第1课时 三国鼎立与西晋的统一 姓名编写人:朱丽萍 审核人:徐周萍一、学习目标1、了解东汉后期的豪强割据和军阀混战。2、知道赤壁之战和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学会评述政权分立。3、了解西晋的短暂统一。重点:赤壁之战与三四鼎立的形成难点:曹操一统北方的原因,及官渡之战与赤壁之战的对比二、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1、奠定三国鼎立基础的著名战役是 。2、吴国的 发达,吴国的船队曾到达 ,加强了内地与台湾地区的联系。3、265年,司马昭之子 废魏帝,自称皇帝,建立晋,史称西晋。司马炎就是。4、从220年到222年,三国相继建立,其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二)合作探究:1、对比官渡之战与赤壁之战:(1)时间:(2)地点:(3)交战双方:(4)战争特点:(5)结果:(6)影响:2、三国鼎立政权名称 魏 蜀 吴建立者建立时间都城统治区域生产特色(三)拓展延伸学会用辩证的、发展的眼光看待三国鼎立(四)当堂测试1、官渡之战前,盘踞在黄河以北地区的割据军阀是( )A曹操 B刘备 C袁绍 D孙权2、三国时的建业就是今天的( )A洛阳 B南京 C成都 D武汉3、诸葛亮在《隆中对》中“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此“江东”指的是( )A魏国 B吴国 C晋国 D蜀国4、一代枭雄曹操,历经百战,却遭遇了赤壁之战的大败。其中原因有( )①孙权、刘备结成同盟,共拒曹操②孙、刘联军骁勇,曹兵少羸弱③孙、刘联军关于利用自然条件④曹军大多来自北方,不习水战A.①②③④ B. ③②④① C. ④③①② D.①③④5、下列事件在历史上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东汉结束②刘备称帝③赤壁之战④孙权割据江东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 ②④③①6、3世纪初,曹操统一了北方地区。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曹操统一北方的背景是什么?(2)曹操统一北方的主要原因有哪些?(3)曹操是怎样统一北方的?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1)此诗的作者是?(2)他的“壮心”是什么?(3)此人最大的历史功绩是什么?他为什么能有如此作为?三、总结反思第四单元 第一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分立与民族汇聚第2课时 东晋南朝政局与江南地区的开发编写人:朱丽萍 审核人:徐周萍 姓名一、学习目标1、了解东晋南朝的政局。2、初步了解我国人口的南迁和江南地区的开发。重点:淝水之战、江南地区的开发难点:淝水之战与巨鹿之战、官渡之战、赤壁之战的比较二、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1、三国时期,冶铸技术进一步改进, 的发明大提高了钢的质量。2、东晋中期, 大败 ,使江南地区免遭摧残,为 提供了相对安定的环境,此战役是 。3、为经济重心南移奠定基础的是 。4、南朝时,冶铁技术进步的表现是 。5、从420年到589年,南方先后经历了 四个朝代,都城在 ,历史上总称 。(二)合作探究:1、淝水之战:(1)时间:(2)地点:(3)交战双方:(4)战争特点:(5)结果:(6)影响:2、江南的开发:(三)拓展延伸淝水之战与巨鹿之战、官渡之战、赤壁之战都是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试分析弱小方取胜的原因。(四)当堂测试1、4世纪后期,统一北方地区的是( )A西晋 B东晋 C魏国 D前秦2、淝水之战的作战双方是( )A东晋和西晋 B南京 C成都 D武汉3、诸葛亮在《隆中对》中“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此“江东”指的是( )A魏国 B西晋和前秦 C东晋和前秦 D南朝和前秦4、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有( )①东晋和西晋的统治区域相同②结束东晋统治的是前秦③南朝从420年开始④南朝包括前秦A.①②④ B. 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5、下列关于东晋南朝的叙述,正确的有( )①稻田里开始使用粪肥②小麦的种植得到推广③青瓷成为人们日常的生活用具④发明了灌钢法A.①②④ B.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6、材料一:楚越之地,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果隋蠃蛤,不待贾而足……是故江淮以南,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史记》材料二:(东晋建立后)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丰收),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宋书》(1)材料一反映了南方经济状况如何?(2)材料二反映的南方经济有哪些特点?(3)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是什么?(4)南方经济的发展对城市发展起了什么作用?三、总结反思第四单元 第一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分立与民族汇聚第3课时 北方的民族融合编写人:朱丽萍 审核人:徐周萍 姓名一、学习目标1、知道两晋南北朝的更替。2、通过了解北魏孝文帝改革,初步理解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对中华民族发展的意义。3、概述北魏孝文帝促进民族融合的措施。重点:北方民族融合、北魏孝文帝改革难点:孝文帝改革的历史影响二、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1、 时期,北方和西方少数民族不断内迁。内迁的少数民族主要有 、、 、 、 。2、 ,南朝和北朝对峙的时期统称为 。3、北魏孝文帝把都城从 迁到 。(二)合作探究:1、内迁的少数民族2、北魏孝文帝改革(三)拓展延伸评价北魏孝文帝改革。(四)当堂测试1、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根本目的,下列观点中你认为正确的是( )A恢复北方农业生产 B加速和促进北方民族的封建化进程 C接受汉族先进文化 D巩固鲜卑贵族对黄河流域人民的统治2、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中有利于其直接控制黄河流域的是( )A迁都洛阳 B实行汉化政策C采用汉族统治阶级的封建统治政策 D颁布均田制3、下列历史现象中,与北魏孝文帝改革互为因果关系的是( )A北方统一的实现 B封建化的完成C阶级矛盾的激化 D北方民族的融合4、北魏孝文帝改革实行了许多“汉化”政策,这些政策能够推行的直接原因是( )①东晋和西晋的统治区域相同②结束东晋统治的是前秦③南朝从420年开始④南朝包括前秦A.改革由皇帝主持,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 B. 汉族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文化的吸引C.孝文帝得到汉族地主的支持 D.北方出现了民族大融合的趋势5、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民族融合的形式或途径有( )①民族迁徙 ②联合斗争 ③友好交往 ④统治者的改革A.①②③ B.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改鲜卑姓为汉姓。如拓跋改为元,素和改为和,丘穆陵改为穆……材料二:某鲜卑女贵族与某汉族男贵族结为夫妻,鲜卑女贵族穿上了漂亮的汉族新婚礼服。(1)上述材料与什么改革有关?(2)上述两则材料分别反映了这场改革哪些方面的内容?(3)请你说说这场改革的意义?(4)你从这场改革中得到了什么启示?三、总结反思第四单元 第一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分立与民族汇聚第4课时 璀璨的科技与艺术编写人:朱丽萍 审核人:徐周萍 姓名一、学习目标1、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重要科技成就。2、初步认识书画艺术:王羲之的书法,顾恺之的绘画。3、了解佛教的兴盛: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重点: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艺术发展难点: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成就在我国文化艺术发展史上的承上启下的作用。二、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1、 时期,动荡的社会促使一批特立独行的 觉醒。他们冲破思想羁绊,在创作中任情宣泄个人的 ,将中国古代艺术推向新的高度。2、王羲之的书法被人们誉为 。3、我国现存第一部完整的农书是北魏著名农学家 写的 。(二)合作探究:1、祖冲之 贾思勰王羲之 顾恺之(三)拓展延伸说说魏晋南北朝时期科学文化发展的主要原因。(四)当堂测试1、《齐民要术》是一部( )A地理学著作 B农学著作C中医学著作 D数学著作2、当时人称其为“才绝、画绝、痴绝”的是( )A王羲之 B祖冲之C顾恺之 D王献之3、南北朝时期开凿的最著名的石窟有( )①云冈石窟②龙门石窟③敦煌莫高窟④麦积山石窟A ①② B ③④C ①③ D ②④4、下列关于石窟艺术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体现了田园诗意境 B.包含外来艺术特色C.不仅限于雕刻艺术 D.佛教盛行的结果5、下列科技成就在历史上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望闻问切四种诊病方法问世 ②《伤寒杂病论》成书 ③用麻做纸 ④把圆周率的数值计算到小数点后第七位数字A. ①②③④ B. ③②④① C.④②③① D. ①③②④6、南北朝时期,凿窟造像之风盛行。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南北朝时期凿窟造像之风盛行的背景是什么?(2)南北朝时期著名的石窟有哪些?它们分别位于我国现在的哪个省境内?三、总结反思得以开发的原因:表现重点区域:影响:时间:内迁的主要民族:影响:背景:目的:内容:作用:称谓:朝代:主要著作:主要科技成就:称谓:朝代:主要著作:主要科技成就:称谓:朝代:代表作:成就:称谓:朝代:代表作:成就: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