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1课(3)村晚一、导入师∶上课,同学们好,请坐。师∶同学们,童年是快乐的,是无忧无虑的。回想一下,在你的童年时光里有没有哪件趣事让你记忆犹新呢 师∶你最先举手,请你分享。师∶哦,你想起了五岁的时候在乡下和爷爷奶奶一起去田里种水稻,你在旁边玩泥巴的事。师∶这位同学肯定变成了一只泥花猫。谁还想说 恩,请这位男生。师∶你说三年级的时候早上起晚了,把毛衣穿反了来学校,惹得同学们哈哈大笑。师∶是呀,想起童年,大家脸上都浮现了微笑。有一个小牧童,他的童年生活也特别有趣。今天我们就走进宋代诗人雷震的古诗《村晚》。二、初读师∶老师先给大家播放一个名家范读,在听的过程中,请大家注意朗读的节奏,并标记上你不认识的生字词。师∶好,范读结束了,老师给大家3分钟时间自由读一读这首古诗。师∶看来大家都读好了。哪位同学来挑战下自己,为大家进行朗读 师∶你的眼神充满了自信,就你吧!师∶大家说他读的怎样啊 师∶哦,你说"陂"字读错了,应该读第一声。师∶恩,你听的很仔细,请你当小老师带大家读一遍。师∶除了读音,老师还要提醒大家注意陂字的书写,左右结构,左窄右宽,右边的皮字要写的舒展,这样才能写出一个美观的字。师∶哪位同学再来试试 师 ∶ 你已经迫不及待了,就你吧。师∶嗯,声音洪亮, 字正腔圆,非常到位。师∶男女生比赛读一读,女生优先。师∶恩,声音清脆,富有节奏。男生,轮到你们了。师∶也是卯足了劲,很有气势,非常流利整齐。师∶男生和女生平分秋色,老师为你们鼓掌。师∶好,现在让我们一起齐读古诗--《村晚》,1、2、起……三、析读师∶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下面老师给大家十分钟时间,以小组为单位朗读古诗,并合作讨论,说一说你最喜欢的是哪句诗 说明理由。一会儿请小组代表分享,开始吧。师∶看同学们坐得这么端正就知道大家心中都有了自己的理解。第二组的同学全员举手了,请小组代表分享。师∶第二组最喜欢∶"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这句诗。原因是什么呢 师∶恩,你觉得这句诗描绘的景色很美。师∶那你来说说诗中都描绘了哪些景色 师∶是的,有草满池塘。师∶一个"满"字看出了什么啊 师∶草长得非常茂盛,同样水也非常满。那满到了什么程度呢 师∶是呀,满到池边。师∶除了草满池塘,这句诗还有什么景色呢 师∶对,还有山衔落日,反应真快。师∶同学们见过山衔落日的场景吗 老师看到大部分同学都摇了摇头,别急,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一幅图片,你们看。师∶太阳在远处的群山中,就好像 师∶没错,就好像山咬着太阳。那这句诗中"寒漪"的意思是 师∶借助注释你们知道了,它是指寒冷的水中的波纹。师∶理解了诗意,那就试着想象这句诗描绘了什么样的画面吧 师∶你们组说的可真好,在四周长满青草的池塘里,水都快漫出来了,远处太阳正要落山,红红的火球好像被山咬住一口,倒映在冰凉的池水波纹中。师∶这样美丽的画面,你们组轻轻地、柔柔地读一读吧。师∶这一组的分享很精彩,相信下一组也一样。第五小组来吧。师∶你们分享的是第二句∶"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原因是从中感受到了牧童的悠然自得。师∶那老师再考考你们,牧童正要归去,猜一猜他要去哪 师∶噢,回家,去村里,因为已经是傍晚了。师∶难怪诗题叫《村晚》。你们很会思考问题。师∶那"横牛背"是怎么坐呢 师∶你说不太清楚呀,没关系,请你们组结合插图好好思考一下。师∶没错,就是插图上这样,横着坐在牛背上,看来他一点都不怕摔跤。师∶他在牛背上干什么 师∶恩,吹笛子。吹的是连贯的曲子吗 师∶你们组觉得不是,为什么 师∶因为无腔,也就是不成调的,随便吹。师∶从这里可以感受牧童很 师∶是呀,自由自在,无拘无束。这就是童年。师∶来,请你们组试着把牧童的快乐读出来。师∶读得再轻快一些就更好了,再试一遍。师∶这次就好多了,老师为你们组点赞。四、品读师∶美丽的乡村景色,快乐的童年生活,多么令人向往呀!咱们一起小组比赛读一读,看看哪组的同学读得最到位,其他小组当评委。先给大家五分钟时间准备。师∶好,比赛开始,第一组同学请。师∶怎么样 大家说能打多少分呢 师∶好,92分。第二组在来。师∶每一组同学都展示结束了,我们一起看看最后成绩。师∶分数最高的是第7小组,他们读得生动形象,富有感情,让我们把掌声送给他们。五、小结作业师∶好了,愉快的课堂时间就要结束了,今天我们学习了古诗《村晚》,看到了生机盎然的乡村景色;认识了一位快乐自由的牧童,真是收获满满。课后请同学们再收集一些以"牧童"为主题的诗,与同学分享交流。师∶好了,同学们,下课。六、板书设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