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权力受到制约和监督(第三课时)教案(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小学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权力受到制约和监督(第三课时)教案(表格式)

资源简介

《权力受到制约和监督》
第三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知道国家机关行使权力违法的,要依法纠正。知道对侵犯公民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国家要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2.通过情境探究、案例补充等多种适合的方法,认识对国家机关违法行为判定的法律依据,认识行政诉讼法是公正审理权力违法的重要法律保障。
3.初步树立法治观念,养成自觉守法、解决问题靠法的思维习惯和行为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知道国家机关行使权力违法的,要依法纠正。知道对侵犯公民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国家要依法赔偿。认识对国家机关违法行为判定的法律依据。
三、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课程导入(3分钟) (一)展示学习目标 (二)漫画引入:思考问题 1.导语:同学们,上课之前我们先来看一幅漫画,同学们想看吗? 2.课件展示漫画:《玩忽职守获刑》,引导学生观看漫画并思考问题。 3.提问:这幅漫画反映了什么寓意? 4.展示答案:有权必有责,权力行使不当要依法追责。 整体了解所学内容 观看漫画并思考,并踊跃回答。 明确本节课内容所需要掌握的内容点在哪里。 用漫画直观地将权力行使不当要依法追责呈现给学生,引起学生的兴趣。
小结揭题:有权必有责,权力行使不当要依法追责。如何追责,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一起进入今天的课程。
探究新知
(一)活动一:学以致用(8分钟) 1.导语:国家机关权力行使不当到底如何界定呢?让我们一起来看个情境一。 2.展示法律条文:《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二十六条规定,对餐厅卫生不合格者给予警告,情节严重,责令停产停,直至吊销许可证。 3.展示要求:请你仔细学习法律知识,解答情景一的问题。 4.课件展示情境一: 王欣的爸爸刚刚开了一家饭店,区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检查时,认为饭店的厨房不符合卫生标准,吊销了饭店的许可证。 4.设问:结合法律规定,说说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的做法合适吗?为什么? 5.引导学生回答:不合适,违反了法律规定,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认为饭店的厨房不符合卫生标准,没有事实依据,而且对餐厅卫生不合格者首先给予警告,情节严重,责令停产停,直至吊销许可证。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直接吊销许可证,不合程序,是违法行为。 进入情境,分析法律条文,思考问题,表达观点。 教学设计时,把“活动园”解构成两个情境,通过听思考、辩论等方式,降低了学生学习的难度,让学生在进入情境中有层次地分析案例,表达观点,明确法治观念。
过渡:后面又发生了怎样的事呢,让我们接着往下看。 6.课件展示情境二: 王欣的爸爸不服区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的行政处罚,起诉到法院。法院判决认定:行政机关的处罚决定事实不清,证据不足,依法予以撤销。 7.设问:想一想法院做出这样判决理由是什么? 8.引导学生回答:对于国家机关的违法行为,要及时依法纠正,防止因国家机关违法行使职权给国家和人民的利益造成损失。 9.总结:国家机关行使职权时违反法律规定的行为,便是违法行为。对于国家机关的违法行为,要及时依法纠正,防止因国家机关违法行使职权给国家和人民的利益造成损失。 10.追问:你知道法院根据哪部法律作出的判决吗?为什么要出台这样的法律? 11.普法知识:《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为保证人民法院公正、及时审理行政案件,解决行政争议,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职权,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学生跟着老师进一步了解后面的情境思考问题并回答。懂得国家机关行使职权时违反法律规定的行为,便是违法行为。对于国家机关的违法行为,要及时依法纠正,防止因国家机关违法行使职权给国家和人民的利益造成损失。 结合教材和老师展示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内容,理解,人民法院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公正、及时审理行政案件,切实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有效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职权。 本课时教学中,涉及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和《国家赔偿法》,教师不仅要让学生了解这两部法律,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具体案例中理解法律的应用。
(二)活动二:畅所欲言(4分钟) 1.展示问题:同学们围绕“行政机关违法行使职权,造成损失,如何处理”展开了讨论,你如何看待下面同学的观点? 2.展示观点: 3.总结:受害人合法权益要保护。如果造成损失,国家要赔偿。国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进行赔偿。 4.知识延伸:《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经1994年5月12日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7次会议通过,1994年5月1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23号公布;根据2012年10月26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9次会议通过、2012年10月2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8号公布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的决定》第2次修正。《国家赔偿法》分总则、行政赔偿、刑事赔偿、赔偿方式和计算标准、其他规定、附则6章42条,自1995年1月1日起施行。 分析同学观点并回答。 根据老师引导理解受害人合法权益要保护。如果造成损失,国家要赔偿。国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进行赔偿。 本课时教学中,涉及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和《国家赔偿法》,教师不仅要让学生了解这两部法律,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具体案例中理解法律的应用。
小结过渡:有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能有效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职权。那行政机关违法行使职权,造成损失,该如何处理呢?
活动三:案例讨论会(10分钟) 过渡:关于国家赔偿有些同学发表了自己的想法,让我们听听他们的观点。 1.任务回顾:课前,老师布置大家围绕“权力侵权须赔偿”搜集资料,现在请各组推荐一个同学上台交流搜集的案例。其他同学认真听并分享感受。 2.学生分享。 3.相关链接:视频《内蒙古高院对呼格吉勒图案作出国家赔偿决定》 4.总结: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法行使职权,侵犯公民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国家要依法承担赔偿责任。这既保障了公民的合法权益,又促使国家机关依法行使职权。 学生拿出准备好的资料,推荐一个同学上台交流搜集的案例。 听了这些案例,大家谈感受。 认真观看案例,进一步理解国家赔偿。 本课时设计了课前搜集资料的环节,布置学生围绕“权力侵权须赔偿”搜集资料,然后分享自己搜集的案例。这既是对教材使用的有效补充,也是指导学生在法治学习中学会与自己的生活相结合,做到法治学习有生活,见生活,说生活,在生活中提高法治思维能力和法治学习能力。
总结:全面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为规范公共权力行使保证人民权利,国家不断完善法律法规。
(四)课堂练习:(6分钟) 1.填空题 (1)国家机关行使职权时违反法律规定的行为,便是(违法行为)。 (2)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法行使职权,侵犯公民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国家要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2.选择题 人民法院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__C_法》公正、及时审理行政案件,切实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有效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职权。 A.宪法 B.行政法 C.行政诉讼法 3.判断题 (1)对于国家机关的违法行为,要及时依法纠正正,防止因国家机关违法行使职权给国家和人民的利益造成损失。(√ ) (2)国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对侵犯公民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 ) 学生根据本节课所学内容,回答问题, 学以致用,及时巩固。
四、课堂小结(2分钟)
拓展空间
除了《行政诉讼法》公民可以控告政府外,同学们知道还有哪些维权方式吗?请在课后查一查。
1 / 6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