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与平衡》单元检测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3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与平衡》单元检测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第3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与平衡》单元检测题
一、单选题(共13题)
1.常温下,0.1 mol L 1下列溶液:①HC1、②H2SO4、③CH3COOH,导电能力强弱顺序是
A.②>①>③ B.①=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时,约为6的纯水呈酸性
B.常温下,将盐酸稀释至,所得溶液的约为9
C.常温下,当水电离出的为时,此溶液的可能为1或13
D.常温下,将的盐酸和醋酸各分别稀释至,:醋酸>盐酸
3.古诗词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下列诗词解读不正确的是
A.“朝坛雾卷,曙岭烟沉”,雾有丁达尔现象是因为胶体粒子对光有散射作用
B.“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利用金和泥沙密度不同而进行淘洗分离
C.“章山之铜,所谓丹阳铜也。今有白铜,盖点化为之,非其本质”,纯铜比白铜硬度大,熔点低
D.“错把陈醋当成墨,写尽半生纸上酸”,陈醋里的醋酸是弱电解质
4.在一定条件下发生下列反应,其中属于盐类水解反应的是
A.NH+2H2ONH3·H2O+H3O+ B.HCO+H2OH3O++CO
C.HS-+H3O+H2S+H2O D.Cl2+H2OH++Cl-+HClO
5.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不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A.硫酸亚铁水溶液呈弱酸性,可用作食品抗氧化剂
B.小苏打水溶液呈弱碱性,可用作制药中的抗酸剂
C.氨气具有还原性,可用作烟气中NOx脱除
D.漂白粉具有强氧化性,可用作游泳池的杀菌消毒剂
6.25 ℃时,水的电离达到平衡:H2OH++OH-;ΔH>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向水中加入NaOH固体,平衡逆向移动,c(OH-)降低
B.向水中加入少量NaHSO4固体,c(H+)增大,Kw不变
C.向水中加入少量固体Na,平衡逆向移动,c(H+)降低
D.将水加热,Kw增大,pH不变
7.常用MnS做沉淀剂处理含Cu2+废水,原理为Cu2+(aq)+MnS(s)CuS(s)+Mn2+ (aq)。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错误的是
A.该反应达到平衡时,c(Mn2+)浓度不再变化 B.CuS的溶解度比MnS的溶解度小
C.平衡后再加入少量MnS (s),c(Mn2+)增大 D.该反应平衡常数K=
8.室温下,下列实验探究方案不能达到探究目的的是
选项 探究方案及现象 探究目的
A 向KBr溶液中加入少量苯,通入适量后充分振荡,观察有机层颜色变化 氧化性:
B 向盛有溶液的试管中滴加几滴KSCN溶液,振荡,再滴加几滴新制氯水,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具有还原性
C 向蛋白质溶液中滴加饱和溶液,有固体析出,再加水观察固体是否溶解 蛋白质发生了变性
D 用pH计测量浓度均为的和溶液的pH,后者大于前者
A.A B.B C.C D.D
9.绚丽多彩的无机颜料的应用曾创造了古代绘画和彩陶的辉煌。硫化镉(CdS)是一种难溶于水的黄色颜料,其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图中a和b分别为T1、T2温度下CdS在水中的溶解度
B.图中各点对应的Ksp的关系为:Ksp(m)=Ksp(n)<Ksp(p)<Ksp(q)
C.向m点的溶液中加入少量Na2S固体,溶液组成由m沿mpn线向p方向移动
D.温度降低时,q点的饱和溶液的组成由q沿qp线向p方向移动
10.将0.2 mol/L的NH4NO3溶液与0.1 mol/L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下列有关混合溶液中微粒的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c(NH)=c(Na+)>c(OH-)>c(NH3·H2O) B.c(NH)=c(Na+)>c(NH3·H2O)>c(OH-)
C.c(Na+)>c(NH)>c(NH3·H2O)>c(OH-) D.c(NH)+c(Na+)+c(H+)=c(OH-)+c(NO)
11.水是最宝贵的资源之一,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的水一定呈酸性
B.温度升高,纯水中的增大,减小
C.一定温度下,向水中加入酸或碱,都可抑制水的电离,使水的离子积减小
D.25℃时某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该溶液可能显酸性
12.常温下,一元酸的。在某体系中,与离子不能穿过隔膜,未电离的可自由穿过该膜(如图所示)。
设溶液中,当达到平衡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溶液Ⅰ中
B.溶液Ⅱ中的HA的电离度为
C.溶液Ⅰ和Ⅱ中的不相等
D.溶液Ⅰ和Ⅱ中的之比为
13.25℃,醋酸溶液中CH3COOH、CH3COO-的分布系数δ与pH的关系如图。其中,δ(CH3COO-)=。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曲线2代表δ(CH3COO-)
B.25℃,CH3COOH的电离常数Ka=10-4.74
C.δ(CH3COOH)=
D.该关系图不适用于CH3COOH、CH3COONa混合溶液
二、非选择题(共10题)
14.盐类水解原理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根据盐类水解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灭火器中分隔放置溶液和溶液,灭火时使两种试剂混合,立即喷出大量泡沫,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2)农业上常用的化肥草木灰和铵态氮肥不能混合施用的原因是_______。
(3)下列四种物质:①、②、③、④,不能在溶液中制取的是_______(填序号)。
(4)溶液蒸干、灼烧后不能得到固体,得到的固体为_______(填化学式)。
15.废弃电池随意丢弃会对土壤或水体产生污染,电池中含有的重金属离子对植物生长有毒害作用,摄入人体还会伤害人的脑细胞、神经、肝、肾、骨骼等。某化学小组同学查阅一些难溶物常温下的溶度积常数如表:
物质 物质
FeS
CuS(黑色)
MnS(红色)
PbS
HgS
ZnS
(1)该同学在含有相同浓度和的溶液中滴加的稀溶液,观察到先出现的沉淀颜色是_______,该实验说明在相同温度下,同类型沉淀的越小,物质的溶解度_______(填“越大”或“越小”)。
(2)某溶液中含有,已知常温下开始沉淀的为1.0,则此溶液中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若此溶液中含有与等浓度的,调节使沉淀完全时,得到的沉淀_______(填“含有”或“不含有”)。
(3)某工业废水中含有、、等离子,若除去它们,最适宜加入过量的_______ (填字母)。
A. B. C. D.
写出加入该试剂除去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
(4)由晶体得到纯的无水,需要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
16.利用碘量法测定产品纯度,实验如下:
①称量:将足量CS2(易挥发)加入干燥的称量瓶中,盖紧称重为m1g;开盖并计时1分钟,盖紧称重为m2g;再开盖加入待测样品并计时1分钟,盖紧称重为m3g,则样品质量为_______g(不考虑空气中水蒸气的干扰)。
②滴定:先将转化为可溶的,通过离子交换柱发生反应:;交换结束后,向所得含的溶液中加入适量酸化的KI溶液,发生反应:;反应完全后,用标准溶液滴定,发生反应:。滴定达终点时消耗的溶液VmL,则样品中(摩尔质量为Mg/mol)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称量时,若加入待测样品后,开盖时间超过1分钟,则滴定时消耗溶液的体积将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样品中质量分数的测定值将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17.焦亚硫酸钠(Na2S2O5)在医药、橡胶、印染、食品等方面应用广泛。Na2S2O5可用作食品的抗氧化剂。在测定某葡萄酒中Na2S2O5残留量时,取50.00 mL葡萄酒样品,用0.01000 mol·L-1的碘标准液滴定至终点,消耗10.00 mL。该样品中Na2S2O5的残留量为_______g·L-1(以SO2计)。
18.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25℃时Ksp[Fe(OH)3]=4.0×10-38,此温度下若在实验室中配制5 mol·L-1 100 mL FeCl3溶液,为使配制过程中不出现浑浊现象,则至少需要加入_______ mL 2 mol·L-1的盐酸(忽略加入盐酸体积)。
(2)CaSO3溶液与CaCl2溶液混合会生成难溶的CaSO3(Ksp=3.1×10-7),现将等体积的CaCl2溶液与Na2SO3溶液混合,若混合前Na2SO3溶液的浓度为2×10-3 mol·L-1,则生成沉淀所需CaCl2溶液的最小浓度为_______。
(3)汽车尾气中的SO2可用石灰水来吸收,生成亚硫酸钙浊液。常温下,测得某纯CaSO3与水形成的浊液pH为9,已知Ka1(H2SO3)=1.8×10-2,Ka2(H2SO3)=6.0×10-9,忽略的第二步水解,则Ksp(CaSO3)=_______。
(4)在某温度下,Ksp(FeS)=6.25×10-18,FeS饱和溶液中 c(H+)与c(S2-)之间存在关系:c2(H+)·c(S2-)=1.0×10-22,为了使溶液里c(Fe2+) 达到1 mol·L-1,现将适量FeS投入其饱和溶液中,应调节溶液中的c(H+)约为_______。
19.Fe2+在空气中易被氧化。某小组探究绿矾(FeSO4 7H2O)和莫尔盐[(NH4)2Fe(SO4)2 6H2O]在空气中的稳定性。
I.探究溶液中的稳定性:配制0.1mol·L-1两种溶液[A:FeSO4,B:(NH4)2Fe(SO4)2],露置于空气中一段时间,并检验其中的Fe3+,结果如表。
编号 新配制 1h后 24h后
pH 性状 酸化后滴等量KSCN(aq) pH 性状 酸化后滴等量KSCN(aq) pH 性状
A 3.9 无色溶液 几乎无色 3.4 黄色溶液 变红 3.3 红褐色沉淀
B 3.9 无色溶液 几乎无色 3.3 黄色溶液 变红 3.2 红褐色沉淀
(1)新配制的A溶液pH<7,原因是Fe2+发生了水解,离子方程式是_____。
(2)常温时0.1mol·L-1(NH4)2SO4溶液pH=5.0,则B溶液中水解程度:Fe2+_____NH(填“>”或“<”),因此新配制的A、B溶液pH几乎相同。
(3)放置24h后溶液pH均减小,写出该过程中Fe2+被空气氧化的离子方程式:_____。
上述实验说明两种溶液中的Fe2+的稳定性差异不大。
II.探究晶体的稳定性:将两种晶体分别在不同条件下放置数天,实验记录如表。
编号 i ii iii iv
实验条件 露置 密闭容器 潮湿的密闭容器 盛有干燥剂的密闭容器
实验结果 绿矾 晶体逐渐变白,进而出现土黄色;Fe3+含量很多 无明显变化;Fe3+含量非常少 晶体结块,颜色不变;Fe3+含量非常少 晶体逐渐变白,最终出现淡黄色;Fe3+含量很多
莫尔盐 无明显变化;Fe3+含量非常少 无明显变化;Fe3+含量非常少 晶体略结块,颜色不变;Fe3+含量非常少 无明显变化;Fe3+含量很少
(4)上述实验说明,相同条件下两种晶体在空气中稳定性更强的是_____。
(5)甲同学推测绿矾在ii中的结果与i不同可能是容器中O2不足造成的。乙同学经过对比,分析该推测不成立,其理由是_____。
(6)该小组同学根据实验结果进而推测绿矾易被氧化与其失去结晶水有关。
①绿矾晶体失去结晶水的实验现象是_____。
②莫尔盐晶体中_____离子的存在使结晶水不易失去;该离子与H2O分子之间可能存在的作用是_____。
(7)同学们经过对两种晶体结构的比较,分析莫尔盐在空气中更稳定,除了上述原因外,还可能的原因:莫尔盐晶体中离子间的空隙较小,____。
20.实验室利用CuCl2溶液与SO2气体制备CuCl的装置如图所示(夹持装置略)。
已知氯化亚铜是一种白色固体,微溶于水,不溶于酒精;在空易气中被迅速氧化。
实验步骤:
I.打开止水夹,通入一段时间N 2后,关上止水夹;打开分液漏斗旋塞,向三颈瓶中加盐酸调pH至2~3,打开止水夹,通入SO2,溶液中产生白色沉淀;待反应完全后,再通一段时间的N 2。
II.反应混合液经一系列过程得CuCl粗产品,纯化后得CuCl产品。
回答下列问题:
(1)①步骤I中反应前通入氮气的目的是___________。
②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③装置B的作用为___________;装置C中的试剂为___________。
(2)步骤II中一系列过程为___________。
A.减压过滤 水洗 干燥 B.普通过滤 水洗 干燥
C.减压过滤 乙醇洗 干燥 D.普通过滤 乙醇洗 干燥
(3)现取实验中的CuCl2溶液制得CuCl2·xH2O。
①CuCl2·xH2O晶体直接加热能否得到纯净的无水CuCl2 (填“能”或“不能”,若不能请说明正确的方法)___________。
②为测定x值进行如下实验:a.用电子天平称取3.420g的CuCl2·xH2O晶体;b.在坩埚中充分灼烧;c.在干燥器中冷却;d.称量所得黑色固体质量;e.重复b~d操作直至连续两次称量差值不超过0.001g。若最终得到黑色固体质量为1.600g,则___________。
21.固体化合物X由4种元素组成,某学习小组进行如下实验。
(1)组成X的金属元素为_______(填元素符号)。
(2)溶液D呈碱性的原因_______(用离子方程解释)。
(3)由X转化为A和B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
(4)根据上述实验,判断上述溶液中出现的阴离子结合氢离子的能力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
22.有X、Y、Z三种元素,已知:
①X2-、Y-均与Y的气态氢化物分子具有相同的电子数;
②Z与Y可组成化合物ZY3,ZY3溶液遇KSCN溶液呈红色,滴加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请回答下列问题:
(1)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
(2)将ZY3溶液滴入沸水可得到红褐色液体,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此液体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填字母)。
A.光束通过该液体时形成光亮的“通路”
B.插入电极通直流电后,有一极附近液体颜色加深
C.向该液体中加入硝酸银溶液,无沉淀产生
D.将该液体加热、蒸干、灼烧后,有氧化物生成
(3)X单质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该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与含1.5 mol Y的含氧酸(该酸的某盐常用于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溶液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可生成一种强酸和一种氧化物。若有1.5×6.02×1023个电子转移时,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用单线桥表示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____。
(4)室温时,pH=5的HY溶液和pH=5的ZY3溶液中,水电离出的氢离子分别是___mol·L-1和__mol·L-1。
23.X、Y、Z、W分别是HNO3、NH4NO3、NaOH、NaNO2四种强电解质中的一种。下表是常温下浓度均为0.01mol·L-1的X、Y、Z、W溶液的pH。
0.01mol·L-1的溶液 X Y Z W
pH 12 2 8.5 4.5
(1)X、W的化学式分别为_______、_______。
(2)W在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为_______。
(3)25℃时,Z溶液的pH>7的原因是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4)将X、Y、Z各1mol同时溶于水中制得混合溶液,则混合溶液中各离子的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
(5)Z溶液与W溶液混合加热,可产生一种无色无味的单质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
参考答案:
1.A 2.C 3.C 4.A 5.A 6.B 7.C 8.D 9.B 10.D 11.D 12.B 13.D
14.(1)
(2)草木灰的主要成分为,铵态氮肥中含有,与发生相互促进的水解反应,会降低肥效
(3)②③
(4)
15.(1) 黑色 越小
(2) 含有
(3) A
(4)在干燥的气流中加热脱水
16. m3 2m2+m1 ×100% 不变 偏大
17.0.128
18.(1)2.5
(2)6.2×10-4 mol·L-1
(3)3.6×10-9
(4)4×10-3 mol·L-1
19.(1)
(2)>
(3)4Fe2++O2+10H2O=4Fe(OH)3+8H+
(4)莫尔盐
(5)根据实验iv,同样在密闭容器中,Fe2+能被氧化
(6) 晶体变白 氢键
(7)O2分子较难进入晶体中与Fe2+反应
20.(1) 排尽装置中的空气,防止氯化亚铜被空气中氧气氧化 SO2+2Cu2++2Cl—+2H2O=2CuCl↓+SO+4H+ 安全瓶,防倒吸 NaOH溶液
(2)C
(3) 不能,在干燥的氯化氢气流中加热 2
21.(1)Na、Al
(2)+H2O+OH-
(3)NaAlN2H2+2H2O= NaAlO2+2NH3
(4)OH->>>
22. HClO4 Fe3++3H2OFe(OH)3(胶体)+3H+ ABD ===H2SO4+2ClO2 10-9 10-5
23.(1) NaOH NH4NO3
(2)NH4NO3=+
(3)+H2O HNO2+OH-
(4)c(Na+)>c()>c()>c(OH-)>c(H+)
(5)NaNO2+NH4NO3NaNO3+N2↑+2H2O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