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动是魔鬼班会课》教学设计 七年级上学期校本心理健康教育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冲动是魔鬼班会课》教学设计 七年级上学期校本心理健康教育

资源简介

《冲动是魔鬼班会课》教学设计
【教学理念】
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生长发育迅速,身体逐渐充满力量,心理还不成熟,遇事易冲动。尽管事后也会后悔,但是冲动做事常常反复发生,严重影响了学习和生活,甚至是身心的健康发展,因此非常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帮助。本课宗旨在于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引导学生理性认识冲动情绪,学会控制冲动情绪的一些方法,既体现了心理健康教育、道德教育又涉及到了法制教育。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青春期情绪易于冲动的特点。掌握一些冲动情绪调节的有效方法,合理宣泄冲动情绪。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做有责任感、成熟理智、理解他人的新时代中学生。
【活动设计思路】
1.冲动情景,活动再现视频导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导出冲动概念。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以故事的形式,再现日常冲动场景,学生意识到冲动情绪经常出现在自己身上,引起对这一不良情绪的思考。
2.讨论探究,明确危害主要探究冲动这种不良情绪的危害----给自己他人带来的危害,
认识到冲动可能引发违法犯罪。通过案例分析,和故事分享引导学生切身体会,归纳出冲动情绪调节的目标,即情绪表达学要考虑他人的感受。
3.寻找良方,调控冲动这是本课教学重点内容,要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和学习实际,说出自己是如何在具体的情境中采取哪些方法来调控自己的冲动情绪的。注意学生分享控制冲动方法时,引导其方法合乎道德和法律规范。同时,将学生说出的具体方法进行归类,并注意适当的讲解。近些年来,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案件居高不下,这与青少年不能很好的调控冲动情绪不无关系。本活动设计目的在于引导初中生认识到自己的情绪特点,从而帮助学生理解调控冲动情绪的意义。
4.联系实际,学以致用提供一个有可能引发冲动的偶发事件,学生据此设计避免冲动或排解冲动情绪的方案,进而评选冲动情绪调节高手,引导学生发现身边的榜样。
5.总结深化,活动延伸通过回顾,帮助学生形成本课的逻辑主线。把所学知识带回家里,帮助父母等家人排解冲动情绪,巩固所学,达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
【活动重点】掌握一些调节冲动情绪的方法。
【活动难点】克服冲动,不忘关心他人。
【活动方法】体验法、情景分析法、小组讨论法等
【活动过程】
一、视频导入,引出主题
1.师:我们常说冲动是魔鬼,我们一起来看一段小视频,想一想视频中有哪些冲动的行为,产生了什么影响?
生:有人不遵守交通规则,一人生骂人,另一人被打受伤。
师:后果是什么
生:被打的人心情不好,打人的被拘留,付出法律的代价。
(冲动很可怕:冲动会引发恶果;冲动不是好情绪。)
师:因为冲动后果很严重,所以我们常说冲动是魔鬼。引出冲动的概念,简单解释后转承,看这样的冲动就在我们身边。
二、冲动情景,活动再现
拔河比赛开始了,双方僵持了许久,1班队员们听到同学们洪亮的加油声,一股强大的力量从身上迸发出来,赢得比赛,但是对面班的小明输的很不服气,对 1班的轩轩说“你们犯规了,不然怎么突然有力量”......
三、讨论探究,明确危害
师:同学们,上面的故事会有怎样的结果呢
1.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自由发挥,开展想像,设计故事结局。想想有哪些影响,从责任、情感、道德、法律等角度思考。
2.结合自己的经历想想生活当中自己冲动的事情。小组讨论后发言。
故事结局:1两个同学谁也不示弱,动手打起来。2一方同学受伤,去医院就医。3双方家长不得不放下手中的活儿来处理此事。
影响:听到加油声突然充满力量,冲动带来勇气和力量同学打架影响友谊,这是对班集体不负责任,损害健康,影响学习这是对自己不负责任,影响家长工作是对父母不负责任
师:谁能说一下自己生活中冲动的事情
生:......。
师:总结学生案例,谁能把冲动的影响系统总结一下
生:总结(对己、对人;对情感、对道德、对法律等。)
师:总结影响,看来冲动主要是坏东西。我们如何控制冲动,成为负责任的青少年
四、寻找良方,调控冲动
师:给大家出个小题目:给“冲动是魔鬼”对个下联怎么样
集体讨论商议:冷静似神仙。(差不多即可)
师:热血涌上心头、怒目而视、拳头紧握这些愤怒的时刻,需要冷静、理智,但是很不容易,此时需要我们想什么 做什么
生:自由谈。
(如:当遇到某些让你无法忍受的事情后,先想想事情如果发生了会有什么后果,然后就在嘴边说“冲动是魔鬼”多试几次如果还不行那就跑开,远离你所要碰触的事物!俗话说眼不见为净这样心情就会好起来,还有夏天很容易冲动尤其要克制建议买本心理方面的书看看,会有点儿效果。)
师:通过同学们刚才的发言,大多数同学能够采取正确的方法来调控自己的情绪。我们把这些方法分分类。
方法 做法
有意控制法 有控制情绪的主动意识,自我暗示提醒自己要冷静
注意转移法 改变注意焦点,改变环境,到风景秀丽的野外去郊游或散步
合理宣泄法 倾诉、唱歌、运动、写日记、哭、逛街、睡觉等
共情法 换位思考,不同角度看待同一问题
修心养性法 在平常的工作和生活中,保持好心情,要意识地去培养自己的气量,得饶人处且饶人,切忌得理不让人
六、总结深化,活动延伸
1、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知识、能力、情感、思想等方面。
2.老师点评,给出寄语:(出示幻灯片)冲动是魔鬼,三思而后行,愿我们都是快乐的人。
《冲动是魔鬼》课后反思
情绪是身心健康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中小学时期是个体情绪发展的重要时期。这时期孩子的情绪、情感内容不断丰富,情绪体验不断加深,但情绪情感远不成熟,情绪不稳定,控制力差。因此加强对他们的情绪训练十分必要。教给他们一定的预防和调节冲动情绪的方法,掌握对情绪的自我调控;教会学生知道面对冲动,在愤怒的时候懂得如何制怒和宽容,如何转移和发泄,如何排遣和分散......在国外,面对学校忽视道德教育,以致大量年轻人迷失人生方向的现实,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公立学校加入了推行人格教育的行列,许多学校设置了有导向性的、以“情绪教育”为核心的人格、素质教育课程,对社会发展很重要。一个情绪好的人,能够控制自己的感情,并且激励自己,有着完善的行为能力。
本课在设计时以视频案例导入,通过对案例的分析、讨论,引出冲动情绪调节的课堂教学,通过情景设置引导学生思考,通过学生分组讨论,老师引导总结,得出冲动情绪的应对方法,学生参与度高。课后习题设置了开放式活动题,并给与作业提示,使学生通过实践练习情绪控制方法,加深认识。体现了自主学习,以学生为中心、理论联系实践的教学理念。本节课缺少课堂上的学生之间的直接情景体验,活动开展较为单调,以后有待进一步完善。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