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3.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立、发展和完善(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在实践基础上不断推动理论创新。中国共产党所有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围绕的主题是( )A.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改革开放 B.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C.借鉴西方道路,创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D.总结实践经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2.“一人千古、千古一人”是写给邓小平的一副挽联。“一人千古”表达了对邓小平同志的哀思,“千古一人”是说邓小平同志成就大业,功勋至伟。下列能够印证这副挽联对邓小平同志的评价的有( )①领导我们党制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②指导我们党制定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发展战略 ③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二十一世纪 ④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关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内涵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B.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C.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D.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公民的根本利益4.科学发展观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 )A.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B.以人为本C.全面协调可持续 D.统筹兼顾5.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最根本的还有一个文化自信。要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中寻找精气神。”党和国家之所以高度重视文化自信,是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①是激励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物质力量 ②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 ③源自中华民族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④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6.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全面深化改革,是要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好;我们说坚定制度自信,不是要固步自封,而是要不断革除体制机制弊端,让我们的制度成熟而持久。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旨在告诫我们( )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 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 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要在改革开放中创新和完善 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能解决关系党和国家的所有重大问题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②③7.“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产生是由于我国发展所处的历史方位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需要新的重大理论创新和思想指导。由此可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①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 ②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我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 ③对党和国家各方面工作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 ④成功在新形势下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8.国外一些学者将已处于成熟发展阶段的资本主义和正处于初级发展阶段的社会主义进行对比,并提出:要克服生产力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状况,中国必须效仿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道路。这种观点的错误在于没有看到( )①效仿别人的路,远眺前行的路,很多问题就能看得深、把得准 ②一场社会革命要取得最终胜利,往往需要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 ③一个国家的发展道路合不合适,只有这个国家的人民最有发言权 ④处于成熟发展阶段的资本主义已趋于完美,效仿就能解决中国的问题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9.某校高一(2)班的同学准备参加学校组织的“坚定‘四个自信’,增强国家共识”的征文比赛,他们拟定了一些写作要点。其中,你认为符合主题且表述正确的有( )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唯一正确道路 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科学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主要问题 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集中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和优势 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坚定“四个自信”的根本政治保证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0.在当代中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我们要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对下列事件中呈现出的“四个自信”理解正确的有( )①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场馆改造建设融入了很多中国元素——文化自信 ②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建立了联防联控机制,发挥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制度自信 ③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各国的领导力和制度优越性如何,高下立判,“时”与“势”在中国这一边——道路自信 ④我国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础,突出以人为本——文化自信A.①② B.①④ C.②③ B.③④11.坚定文化自信,事关国运兴衰。建设文化强国是一个大国走向强国的必备条件,也是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必然要求,更是中华民族国运兴旺的显著标志。如此重视文化自信,是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①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 ②是具有深厚中华文化根基、深得人民拥护的治理体系 ③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 ④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A.①② B.①④ C.②③ B.③④12.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适合中国国情、符合中国特点、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的理论和实践,所以才能取得成功,并将继续取得成功。”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科学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等一系列根本问题 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 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物质力量A.①② B.①③ C.②④ B.③④二、非选择题13.阅读材料,完成问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是党和人民历尽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懈奋斗,破除阻碍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一切思想和体制障碍,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推动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综合国力进入世界前列,推动我国国际地位实现前所未有的提升,党的面貌、国家的面貌、人民的面貌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中华民族正以崭新的姿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和人民历尽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运用所学知识并结合材料对此观点加以阐述。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中国共产党依据毛泽东倡导的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原则,总结长期探索所积累的经验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实践,深刻地认识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规律,在党的十二大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科学论断。党的十三大、十四大和十五大对这一论断形成了一系列科学观点,制定了一系列具体政策、措施。党的十八大报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涵作了深刻阐述,并指出这一内涵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实践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完善。根据材料回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容有哪些?各自的地位是什么?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B 2.A 3.D 4.C 5.C 6.B7.C 8.C 9.B 10.A 11.D 12.B 二、非选择题13.答案:(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在当代中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我们要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14.答案:(1)内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2)地位: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从新的实践和时代特征出发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科学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发展战略、政治保证、祖国统一、外交和国际战略、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等一系列基本问题,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在长期实践探索中形成的科学制度体系。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3)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