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7.3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知识脉络】(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1、创造性转化的要求: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必须按照当今时代的特点和要求,对传统文化中有借鉴意义的内涵和陈旧的表达形式予以改造,转化为符合时代特点和要求的新内涵和新的呈现形式,使之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2、创新性发展的要求: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必须按照当今时代社会生活和社会实践的进步和发展,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进行补充、拓展和完善,使之成为适合当今时代实践和社会发展要求的文化形式。3、对于传统文化要坚持古为今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经过科学的扬弃后使之为我所用。【易混易错】区别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创造性转化 创新性发展区别 着重点 在于改造和转化 在于创新和发展对象上 是“有借鉴意义的内涵和陈旧的表达形式”,这其中既包括内涵也包括形式,内涵是要有当代借鉴价值的,形式是陈旧落后的, 是“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这里只是指内涵而不包括形式,指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成分的内涵;途径上 侧重改造转化为“符合时代特点和要求的新内涵和新的呈现形式” 侧重对优秀传统文化内涵“进行补充、拓展和完善”目标上 重在激活由于表达形式陈旧等客观原因而减少甚至丧失的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 重在进一步增强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力和感召力。联系 密切相关,前后相继的关系。 创造性转化是创新性发展的前奏,创新性发展是创造性转化的升华(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1、中华民族精神的内容(基本内涵):(1)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①团结统一:指中华民族为了实现共同的理想和目标,凝聚全民族的意志、智慧和力量,同心同德、维护统一、顾全大局的互助合作精神。整体意识 凝聚力 向心力②爱好和平:热情好客、睦邻友好、崇尚交流③勤劳勇敢:吃苦耐劳、勤俭节约、艰苦朴素、不畏强暴、英勇顽强④自强不息:指中华民族所具有的独立自主、奋发向上、不断进取的精神⑤爱国主义:核心(2)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的人民。伟大创造精神: 中国人民始终辛勤劳作、发明创造伟大奋斗精神: 中国人民始终革故鼎新、自强不息伟大团结精神: 中国人民始终团结一心、同舟共济伟大梦想精神: 中国人民始终心怀梦想、不懈追求2、中华民族精神的作用(为什么弘扬中华民族精神)(1)爱国主义贯穿民族精神的各个方面,无论什么时候,爱国主义都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各族人民风雨同舟、自强不息的精神支柱。(2)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中培育、继承、发展起来的伟大民族精神,为中国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3)中华民族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和精神特征,体现了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特别提醒】正确理解中华民族精神的作用凝聚作用: 精神纽带 维系我国各族人民风雨同舟的精神纽带。支撑作用: 精神支柱 无论什么时候,爱国主义都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各族人民风雨同舟、自强不息的精神支柱。激励作用: 精神动力 为中国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指引作用: 精神火炬 中华民族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和精神特征,体现了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4、中华民族精神的发展——时代性、民族性、先进性⑴原因:民族精神作为民族文化的结晶,其形成和发展既是长期历史积淀的过程,也是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丰富的过程。⑵表现: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长期实践中不断结合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要求,丰富着民族精神。【特别提醒】中华民族精神在不同时代有不同的表现时代 中华民族精神的体现 形成的具体精神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主体 “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红岩精神、西柏坡精神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 中国共产党人不断为民族精神增添新的时代内容 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红旗渠精神、抗洪精神、载人航天精神、塞罕坝、抗疫精神精神。【特别提醒】:民族精神的“不变”与“变”?“不变”指的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保持稳定。“变”指的是民族精神随时代变化而不断丰富发展5、抗疫精神(1)什么是抗疫精神?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以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大无畏气概,铸就了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2)抗疫精神与民族精神的关系:①同中华民族长期形成的特质禀赋和文化基因一脉相承;②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的传承和发展;③是中国精神的生动诠释;④丰富了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内涵6、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要求(在新时代,如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1)关键:在新时代,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着眼点: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3)途径方法: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 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4)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答题必背】1、如何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1)创造性转化.必须按照当今时代的特点和要求,对传统文化中有借鉴意义的内涵和陈旧的表达形式予以改造,转化为符合时代特点和要求的新内涵和新的呈现形式,使之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2)创新性发展.必须按照当今时代社会生活和社会实践的进步和发展,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进行补充、拓展和完善,使之成为适合当今时代实践和社会发展要求的文化形式。(3)二者密切相关,前后相继。创造性转化是创新性发展的前奏,创新性发展是创造性转化的升华。2、如何认识中华民族精神的内容及其作用?(1)内容: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中国人民具有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2)中华民族精神的作用(意义)(为什么要弘扬华民族精神?)(重点掌握)①中华民族精神是维系我国各族人民风雨同舟的精神纽带。(精神纽带)②爱国主义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各族人民风雨同舟、自强不息的精神支柱。(精神支柱)③中华民族精神为中国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精神动力)④中华民族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和精神特征,体现了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精神火炬)3、在新时代,如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重点掌握)(1)在新时代,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3)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4)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判断1.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内涵和形式上改造,这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的要求2.对于中华传统文化,要坚持古为今用、去伪存真3.“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4.“中华民族精神永恒不变练习1、近年来,国家文物局以“互联网+中华文明”行动计划推动文物与互联网跨界融合,使丰富的文物资源借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活起来”。这项行动( )A.实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B.极大地促进了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C.彻底改变的传统文化内容和形式D.使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得到最大化传承2、耄耋之年,面对危险,你依然毫不退缩;皓首苍苍,你的爱国之心依然热烈赤诚!84岁的钟南山院士说:“我最大的愿望,是能为祖国多作一点贡献。”下列诗句、名言体现的中华民族精神与钟南山院士的言行一致的是( )①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②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③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④唯宽可以容人,唯厚可以载物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3、伟大的历史主动精神蕴含着中国共产党“踏平坎坷成大道”的政治自觉,蕴含着“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政治品格,蕴含着“狭路相逢勇者胜”的斗争意志。只有高扬伟大的历史主动精神这面旗帜,才能走好新的赶考之路。这是因为,伟大的历史主动精神①是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中国精神的具体体现②有利于激发人们的奋斗热情和增强民族凝聚力③有助于人们坚定理想信念和增强历史责任感④是永恒不变的优秀民族文化的结晶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4、始于红船精神历经革命战争烽火淬炼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社会主义建设年代锻造的“两弹一星”精神、雷锋精神、红旗渠精神等,改革开放新时期进发的小岗精神、特区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等…不断延伸,构筑起中华民族的精神高地。材料说明①中华民族精神决定了中华各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和精神向往②不同时代民族精神的具体内涵能与时俱进,但基本内涵不变③弘扬和培育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是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④民族精神是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中培育、继承和发展起来的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5、纵观五千年发展史,中华民族经历了无数次血与火,生与死的严峻考验,但我们历经磨难而不衰,饱尝艰辛而不屈,这归根结底在于中华民族伟大民族精神的支撑。这表明,中华民族精神( )①具有凝聚和动员民族力量的功能 ②是推动中华民族发展的根本动力③在磨难和逆境中始终没有改变 ④蕴含着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1-5ABCCB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