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六课 实现人生的价值6.2《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导学案【走进课标 解读考向】理解价值观的形成与时代和环境密切相关;解析价值观差异与冲突产生的社会根源,能够进行合理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教学目标 重难点】1.识记价值判断的基本含义,学会正确地进行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2.理解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进行价值选择。[重点+难点]【考查内容预测】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关系;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特征、主体差异性特征;正确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标准,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最高标准;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人民群众利益。【必备知识 重点突破】1.理解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含义、关系。2.理解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基本特征。3.理解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标准。4.两个标准与两个特征是什么关系【研读材料 探究重点】探究一:张桂梅的三个人生片段片段一:1974年,张桂梅积极响应党和国家“奔赴祖国边疆、支援三线建设”的号召,不远千里到云南省中甸县林业局支边。她先后在林场、党校任团支部书记、政治教员,又到局机关当文书、团支书、妇女主任。1983 年调到子弟学校当中学教师后,她就深深地爱上了"释道、解惑"这一神圣的工作。片段二:1996年,面对丈夫病世的张桂梅,毅然选择了偏远山区丽江华坪县师资力量薄弱的学校任教,任教期间,她看到了太多大山里的女性悲剧。很多小学、初中都读不完的女孩,不是被迫嫁人,就是被迫干活、打工,为家里的兄弟挣钱。这个一眼望得到头的深山女生的悲惨遭遇让张桂梅萌发创办一所免费女子高中的想法。她决定,要在华坪为女孩们办一所不花钱就能读书,还能把女孩们送进大学的高中。片段三:2008年8月,国内第一所全免费女子高级中学——华坪女子高级中学建成。学校建起后,张桂梅将自己工资、所获奖金和社会捐助诊疗费等100多万元全部用于兴教办学,在与时间赛跑和病魔抗争中,以实际行动兑现着自己“只要还有一口气,就要站在讲台上”的诺言,用不懈追求书写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党和人民事业永远奋斗的绚丽人生。截止2022年,已经有2000多个大山里的贫穷女孩,从这里走进大学。问题 1.结合材料和教材P76-77,思考为什么张桂梅在不同时期作出不同的价值判断和选择呢?2.这说明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什么特征呢?这对我们进行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有什么启示?探究二:面对张桂梅的价值选择,有些不同的声音。甲:她虽然没有亲生儿女,但她早已成为华坪女高学生心里的张妈妈。乙:她像一束希望之光,照亮孩子们的追梦人生。丙:有那么好的日子不过,何必呢问题:1.面对张桂梅的价值选择,为什么会出现不同的声音?这说明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有什么特征呢?2.不同时期张桂梅的人生价值选择有什么共性呢?这对我们进行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有什么启示?【判断正误 盲点清零】1.价值判断是在价值选择的基础上作出的。2.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往往因人而异,没有客观的评价标准。3.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就能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选择。4.有价值的人生不应考虑个人利益5.事情想的对不对、工作做的好不好的根本衡量尺度是人民群众拥不拥护、赞不赞成、高不高兴、答不答应。6.要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针对训练 对接高考】1.(2018·全国Ⅰ)在高铁时代,我国仍不惜亏损运营81对“慢火车”,2016年运送旅客约3000万人次。运营近半个世纪的5633、5634次列车仍然运行在大凉山,送大山里的孩子去上学,为当地乡亲出行提供便利。这种做法反映的价值观道理有①价值观的差异导致人们的利益的差异②发展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导向③正确的价值选择以正确的价值判断为前提④价值判断的正确性依赖于价值选择的合理性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2017 课标卷Ⅱ) 习近平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发表讲话强调,理想信念的坚定,来自思想理论的坚定,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的基础之上,建立在马克思主义揭示的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之上,建立在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崇高价值的基础之上,上述论断蕴含的价值观道理是( )①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就有什么样的真理观②有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就能把握社会发展的规律③只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才能树立正确的价值观④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衡量价值观正确与否的最高标准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3.(2022湖北)自2022年起,某省通过财政资助演出的方式,对26个濒危戏曲剧种实施抢救工程。对此,有人叫好,认为能传承传统文化;也有人反对,认为应该由市场选择,濒危并最后消亡的本就是没有生命力的。这种争论表明( )①人们所处的不同立场导致不同的价值判断②对事物的正确认识是进行价值判断的前提③事物满足主体的需要是价值观形成的基础④价值观能够影响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4.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高考在不断改革,从“3+2”模式,到“3+综合”模式发展为不分文理的“3+3”模式,到2020年基本建立中国特色现代教育考试招生制度。这体现了( )①坚持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②认识具有循环性反复性和无限上升性③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④事物的量变必然能够引起事物的质变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5.2021年7月24日,为了进一步提高教育质量,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中办、国办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简称“双减”政策),影响深远。这说明( )①在价值选择的基础上作出价值判断②对同一确定对象的真理性认识不止一个③价值观具有导向作用④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6.近年来,教育部多次强调严禁以各种方式公布宣传炒作“高考状元”“高考喜报”“高考升学率”“高分考生”等,但仍有地方变相宣传,衍生出一系列高考喜报“黑话”。今年高分考生纷纷变成“特供进京荔枝”“帝王蟹蟹王”“D985旅行团”“‘文’鱼王和‘理’鱼王”,花式喜报屡禁不绝。专家指出要以科学教育评价减少高考喜报“黑话”。由此可见( )①价值观对人们价值选择具有制约和导向作用②价值选择的差异往往会导致人们价值判断的差异③人们利益的差异是导致价值观差异的重要因素④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特征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中国青年始终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新时代中国青年勇挑重担、堪当大任。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的际遇和机缘,都要在自己所处的时代条件下谋划人生、创造历史。新时代中国青年只有将自己的“小我”融入祖国和人民的“大我”,才能成就责任担当的价值新高度。“清澈的爱,只为中国”,这是年轻的边防战士在皑皑雪山立下的铿锵誓言;“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这是年轻航天人探索宇宙抒发的豪情壮志;“请党放心,强国有我”,这是年轻学子发自心底的庄严承诺。新冠肺炎疫情面前,550多万青年不畏艰险、冲锋在前、舍生忘死;9000 多万青年志愿者,活跃在大型赛事、应急救援等各个领域,争当正能量的倡导者、新风尚的践行者……2022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对全国广大青年提出殷切希望:“牢记党的教诲,立志民族复兴,不负韶华,不负时代,不负人民,在青春的赛道上奋力奔跑,争取跑出当代青年的最好成绩!”“只有将自己的'小我’融入祖国和人民的'大我’,才能成就责任担当的价值新高度”。结合材料,运用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标准及特点的知识加以阐明。【知识整合 反思提升】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