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民族的大家庭 课件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多民族的大家庭 课件

资源简介

课件57张PPT。导入新课课程标准 1.知道我国民族的构成状况,正确区分民族和少数民族的差异,认识到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2.了解我国一些主要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和文化特点。
3.理解我国的少数民族政策。
4.读图并总结我国的民族分布特点。知识与能力 1.知道我国民族的构成状况,能够正确区分民族和少数民族的差异,从而知道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2.了解一些我国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和文化特点。
3.读图并总结我国的民族分布特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我国少数民族的政策,树立各少数民族一律平等、互相尊重、共同维护祖国统一的正确观点。重点难点1.我国的民族构成。
2.我国主要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和文化特点。
3.我国民族的分布特点。1.正确理解民族和少数民族的差异。
2.读图并总结我国的民族分布特点。一、56个民族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迄今为止,通过识别并经中央政府确认的民族有56个,即汉、蒙古、回、藏、维吾尔、苗、彝、壮、布依、朝鲜、满、侗、瑶、白、土家、哈尼、哈萨克、傣、黎、傈僳、佤、畲、高山、拉祜、水、东乡、纳西、景颇、柯尔克孜、土、达斡尔、仫佬、羌、布朗、撒拉、毛南、仡佬、锡伯、阿昌、普米、塔吉克、怒、乌孜别克、俄罗斯、鄂温克、德昂、保安、裕固、京、塔塔尔、独龙、鄂伦春、赫哲、门巴、珞巴、基诺。在中国,由于汉族以外的55个民族相对汉族人口较少,习惯上被称为“少数民族”。多民族的大家庭 我国的民族构成 我国的民族构成:56个民族汉族少数民族(55个)人口约占全国人口总数的92%人口约占全国人口总数的8%少数民族中:人口数最多的是:人口在500万以上的有:壮族壮族、满族、回族、苗族、
维吾尔族、彝族、土家族、
蒙古族、藏族 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 壮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一个民族,是岭南的土著民族。有“布壮”、“布土”、“布侬”、“布雅依”等20余种自称。新中国成立后,统称“僮族”,后来改为“壮族”。历史上壮锦与南京的云锦、成都的蜀锦、苏州的宋锦并称“中国四大名锦”。壮族信仰原始宗教,祭祀祖先,部分人信仰天主教和基督教。著名节日有一年一度的“三月三”歌节等,最隆重的节日莫过于春节,其次是七月十五中元鬼节、清明上坟、八月十五中秋,还有端午、重阳、尝新、冬至、牛魂、送灶等等。壮族壮族的歌圩盛会 满族主要分布在中国的东三省,以辽宁省最多。人口在中国55个少数民族中仅次于壮族居第二位。满族历史悠久,可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肃慎人,黑水靺鞨是满族的直系祖先,后发展为女真。1911年辛亥革命后,满洲族改称满族。传统节日要有春节、元宵节、二月二、端午节和中秋节。节日期间一般都要举行“珍珠球”、跳马、跳骆驼和滑冰等传统体育活动。颁金节是满族“族庆”之日。1989年10月,正式把每年的12月3日定为“颁金节”。满族 苗族的先祖可追溯到原始社会时代活跃于中原地区的蚩尤部落。苗族过去信仰万物有灵,崇拜自然,祀奉祖先。节日较多,除传统年节、祭祀节日外,还有专门与吃有关的节日。苗族有很多节日,但各地区叫法和过法不尽相同,传统节日以苗年最为隆重。苗族的音乐舞蹈历史悠久,挑花、刺绣、织锦、蜡染、首饰制作等工艺美术在国际上享有盛名。苗族苗族的芦笙 “维吾尔”是维吾尔族的自称,意为“团结”或“联合”。维吾尔族主要聚居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天山以南一带,族源可追溯到公元前3世纪游牧过生活的“丁零人”。后融合了汉人以及后来迁来的吐蕃人、契丹人、蒙古人繁衍发展而形成了维吾尔族。维吾尔族的节日大都来源于伊斯兰教,是用回历来计算的。维吾尔族传统节日有肉孜节(即开斋节)、库尔班节(即古尔邦节)和诺鲁孜节。前两个源于伊斯兰教,日期是按回历计算的,每年都在移动,因此有时是在冬季,有时则是在夏季或其它季节。维吾尔族 彝族分布于云南、四川、贵州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彝族自称繁多,因地而异,有“诺苏”、“密撒”、“罗罗”、“撒尼”、“阿细”等。建国后,以“彝”作为统一的民族名称。
彝族过去崇拜万物有灵和崇拜祖先。民间传统节日很多,主要节日有十月年、火把节及区域性的节日和祭祀活动,十月年是彝族的传统年,多在农历十月上旬择吉日举行。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日的火把节是彝族最盛大的传统节日。 彝族 土家族绝大部分居住在湖南、湖北和四川省。土家族自称“毕兹卡”(意为本地人),有自己的语言。大多数人通汉语,目前只有为数不多的几个聚居区还保留着土家语。 土家族民间十分注重传统节日,尤其以过年最为隆重。每年农历二月二日称为社日,届时要吃社饭。端阳节吃粽子,重阳节打粑粑。土家族过去迷信鬼神,崇拜祖先,每逢年节都要大敬祖先,初一、十五也要进行小敬。土家族 蒙古族是一个历史悠久而又富有传奇色彩的民族,过着“逐水草而迁徙”的游牧生活。中国的大部分草原都留下了蒙古族牧民的足迹,因而被誉为“草原骄子”。 每年七、八月牲畜肥壮的季节举行的“那达慕”大会是蒙古族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这是人们为了庆祝丰收而举行的文体娱乐大会。 “那达慕”大会上有惊险动人的赛马、摔跤,令人赞赏的射箭,有争强斗胜的棋艺,有引人入胜的歌舞,显示出草原民族独有的特色。蒙古族蒙古族那达慕盛会蒙古族的马头琴 藏族是汉语的称谓。西藏在藏语中称为“博”,生活在这里的藏族自称“博巴”。素有“世界屋脊”之称的西藏,美丽神奇,是藏族
的主要聚居地,在现有的130多万人口中,藏
族95%是中国古老的民族之一。藏族普遍
信奉藏传佛教,即喇嘛教。过去许多传统日
均与宗教活动有关。藏族的民间节日有藏历
新年、酥油灯节、浴佛节等。藏族民间最大
的传统节日为每年藏历正月初一的藏历年。藏族藏族锅庄舞 傣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远在公元一世纪,汉文史籍已有关于傣族的记载。1949年后,按照傣族人民的意愿,定名为“傣族”。傣族自称“傣仂”、“傣雅”等。傣族普遍信仰小乘佛教,不少节日与佛教活动有关。每年傣历六月举行的泼水节是最盛大的节日,这一节日傣语称“桑勘比迈”。届时要赕佛,并大摆筵席,宴请僧侣和亲朋好友,以泼水的方式互致祝贺。现在,泼水活动是傣历新年节庆活动的主要内容,深受各族人民的喜爱。傣族的泼水节 回族是回回族的简称。13世纪,大批穆斯林从中亚迁入中国,并同当地的汉族、维吾尔族、蒙古族等融合,在长期历史过程中通过通婚等多种因素,逐渐形成了回族。回族民间节日开斋节(也叫肉孜节),又称大开斋。每年希吉来历即伊斯兰历9月为斋月。凡回族男12岁、女9岁以上身体健康者都应封斋。解放后,国务院把开斋节定为回族的法定假日。回族回族的开斋节 开斋节是伊斯兰教节日,在伊斯兰教历10月1日。中国新疆地区称肉孜节(Roza,波斯语,意为斋戒)。按伊斯兰教法规定,伊斯兰教历每年9月为斋戒月。凡成年健康的穆斯林都应全月封斋,即每日从拂晓前至日落,禁止饮食和房事等。封斋第29日傍晚如见新月,次日即为开斋节;如不见,则再封一日,共为30日,第二日为开斋节,庆祝一个月的斋功圆满完成。是日,穆斯林前往清真寺参加会礼,听开斋节伊玛目宣讲教义。教法还规定在节日进行下列七件事是可嘉行为:①拂晓即吃食物,以示开斋;②刷牙;③沐浴;④点香;⑤穿洁美服装;⑥会礼前交“菲土尔·赛德盖”(开斋施舍);⑦低声诵念赞主词。   开斋节始于伊斯兰教纪元第二年。此后,每逢此节,世界各地穆斯林都以热诚和虔敬的心情参加节日活动。根据各地的风俗习惯,庆祝形式不尽相同,有的炸油香制美食互赠或款待亲友,有的请阿訇诵经祈祷,有的聚会联欢等。朝鲜族的长鼓舞哈萨克族的冬不拉彝族维吾尔族
回族藏族
瞧,地理知识就在我们的口袋里! 干栏,也叫木楼、吊脚楼。壮、侗、瑶、苗、汉都有。多为两层。上层一般为3开间或
5开间,住人。下层为木楼柱脚,多用竹片、木板镶拼为墙,可作畜厩,或堆放农具、柴草、杂物。有的还有阁楼及附属建筑。一般
干栏都依山傍水,面向田野,前景开阔,采
光也好。一个寨子一个群落,整体望去,既
雄伟又壮观。有些村寨,家家相通,连成一体,就像一个大家庭。居室格局,各族自有
特点。 干栏式木楼我国少数民族的工艺品朝鲜文彝文 少数民族的文字哈萨克文 壮文藏文蒙古文观察人民币上面都有哪个民族的文字?想一想 是不是每一个少数民族都
有自己的文字呢? 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文化,但并不是所有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字。 中国是一个有着多种宗教的国家,主要有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等。中国少数民族群众大多有宗教信仰,有的民族群众性地信仰某种宗教,如藏族群众信仰藏传佛教。中国政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关于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的规定,制定了具体政策,尊重和保护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自由,保障少数民族公民一切正常的宗教活动。在中国,不论是信仰藏传佛教的藏、蒙古、土、裕固、门巴等民族的群众,还是信仰伊斯兰教的回、维吾尔、哈萨克、东乡、撒拉、保安、柯尔克孜、塔吉克、乌孜别克、塔塔尔等民族的群众,以及部分信仰基督教的苗、瑶等民族的群众,他们正常的宗教活动都受到法律的保护。目前,中国有清真寺3万余座。在新疆有清真寺2.3万座。在西藏,有藏传佛教各类宗教活动场所1700多处。 ?尊重和保护少数民族宗教信仰自由 联系已经学过的世界地理知识,比较我国的民族组成与日本、美国有何异同。 日本的民族构成比较单一,大和族占总人口的98%以上,此外还有阿依努人、硫球人。 美国为移民国家,其中白人占80%以上,其大部分为欧洲移民的后裔。黑人约占12.1%,拉美移民约占9%,亚裔人口为730万,占总人口的2.9%,其中华人约为150~200万。另有印第安人140万,占人口总数的0.8%左右。美国有“民族熔炉”之美称,来自不同各族、不同国家的人民创造和发展了美国文化。二、民族的分布1.汉族主要分布在什么哪些省区? 2.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哪些省区?是否存
在没有汉族人分布的省、市、自治区?思考 汉族主要分布在
东部和中部的省区。 少数民族主要分布
在西南、西北和东北的
省区。 不存在没有汉族人
分布的省区。我国民族的分布 观察我国民族的分布,总结我国民族
的分布特点。大






。 我国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分布特点,会对地区经济发展和文化交融带来哪些好处? 讨论 促进民族融合;
增进民族间的互相了解;
繁荣各民族的文化;
维护国家的稳定。 中国的民族政策 从图中找出我国的五个民族自治区。 民族自治地方分为:自治区 我国的五个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 民族区域自治 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体现了国家充分尊重和保障各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权利的精神,体现了国家坚持实行各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的原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是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其建立和组织均依据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原则,但又有别于一般地方国家机关。《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各民族都应有适当名额的代表参加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民族自治地方的人大常委会中应当有实行区域自治民族的公民担任主任或副主任;自治区主席、自治州州长、自治县县长由实行区域自治民族的公公民担任,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人民政府的其他组成人员要尽量配备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和其他少数民族的人员。
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如下两个显著的特色:一是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的自治,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国不可分离的部分,各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都是中央政府领导下的一级地方政权,都必须服从中央集中统一的领导。上级国家机关在制定各项政策和计划、进行国家经济文化建设时,必须充分考虑各民族地区的具体情况和需要,动员各方面的力量予以帮助和支持。二是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不只是单纯的民族自治或地方自治,而是民族因素与区域因素的结合,是政治因素和经济因素的结合。在中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既要有利于国家统一、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又要有利于实行自治的民族的发展和进步,有利于国家的建设。 (1)少数民族的聚居区分布在内地还是边疆? (2)因汉族的人口多,是否可以要求其他55个民族必须放弃本民族的文化信仰而遵从汉族?边疆 不可以,我国宪法规定:中华各民族都有保持或改革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任何人、任何组织都不得干涉这种自由。思考三、我国主要的民族政策 1.坚持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 2.尊重和发展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尊
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自由。 3.实施民族区域自治。 4.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事业。 5.培养少数民族干部。课堂小结多民族的大家庭56个民族民族
的分布主要的民族政策民族构成汉族55个少数民族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和文化艺术地区分布汉族主要分布在东部和中部 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地区分布特点:大杂居,小聚居2.下列关于我国民族的叙述表达不正确的是( )
A.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少数民族共有56个
B.中国人口在500万以上的少数民族共有9个
C.在少数民族聚居区中,也有汉族人口的分布,各民族分布具有“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
D.汉族人口约占全国人口总数的92%,少数
民族约占全国人口总数的8%左右A 1.下列少数民族与其主要聚居省区的连线,
正确的是( )
A.壮族——桂 B.维吾尔族——宁
C.傣族——湘 D.蒙古族——藏巩固训练A连连看 3. 将各民族与其所对应的风俗习惯或文化传统连起来。回族
傣族
壮族
蒙古族那达慕大会
三月三歌圩
泼水节
开斋节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