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0张PPT)
中物理
第五单元 走向近代
部编版 历史(九上)
第15课 探寻新航路
紧扣新课标助力新素养
新课标大单元教学设计
培养学科核心素养
传统商路
由中国或印度出发,经过中亚和西亚,由陆路转往欧洲的贸易路线。
新课导入
新航路:15、16世纪之交,西欧各国本想探寻通往东方的航线,经过一系列航海探险活动,开辟了通往印度和美洲等世界各地的航路,这些新开辟出来的航路通常被称为新航路。
什么是新航路?
新课导入
2022年课标:通过哥伦布、麦哲伦等航海家的探险活动,认识新航路开辟的世界影响,理解世界逐渐形成一个整体。
第15课 探寻新航路
第五单元 走向近代
发现世界,资本原始积累
1、立足时空观念与历史解释,理解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条件;掌握主要航海家、时间、路线等基本史实。(时空观念、历史解释)
2、立足时空观念,依据教材内容动手绘制几位航海家的简要海航路线示意图,并能列表对几位航海家从时间、国别、路线、主要成就等方面做归纳比较。(时空观念、史料实证)
3.立足家国情怀,体会航海家们的不怕吃苦,勇于探索的精神是新航路开辟成功的必备条件。(家国情怀)
4、立足唯物史观,理解新航路开辟的影响。(唯物史观)
核心素养,立德树人
核心素养
目标导学一、探寻新航路的热潮
1.阅读教材结合材料,说说新航路开辟的原因是什么?
材料一:1500年左右,随着欧洲商品经济的日益发展和资本主义生产的萌芽,货币日益取代土地成为社会财富的主要标志,货币成为普遍的交换手段。
材料二:东方是金瓦盖顶,金砖铺地,门窗都是黄金装饰...东方简直是一个灿烂辉煌的黄金世界,冒险家的乐园。——《马可波罗游记》
材料三:16世纪一位外交官说,在对东方的探险中,“宗教提供借口,而黄金提供动机”。
材料四:1453年,奥斯曼帝国的军队攻占君士坦丁堡,占领巴尔干、小亚细亚以及克里木等地区,从而控制东西方之间的通商要道。不但帝国军队肆意抢劫商旅,而且帝国当局还规定对过往商品课以重税。
(1)根本原因(经济根源):
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2)社会原因:来自东方的商品在欧洲很受欢迎。《马可·波罗行纪》又激起欧洲人对东方的无限想象和向往,欧洲社会出现了关注东方的热潮。
(4)直接原因(东西方传统商路受阻)
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控制东西方传统的商路
迫使欧洲商人寻找一条通往东方的新的道路
(3)传播宗教:
基督教徒的宗教狂热
历史解释
2、新航路开辟的条件
1)随着欧洲地理学的发展,人们逐渐相信地球是圆的。
2)中国的“罗盘”导航技术传到欧洲。同时,欧洲的 造船 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3)政治原因:葡萄牙和西班牙统治者的积极支持。(人力、财力等)
客观条件
地圆说
指南针
西欧生产力的发展、知识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
目标导学一、探寻新航路的热潮
探险精神(文艺复兴的人文主义鼓励人实现自我价值)
主观条件
唯物史观
(1)两国都是靠大西洋的有利位置,先天倾向于海外发展。
(3)两国都掌握航海技术,特别是葡萄牙。(地图绘制水平提高,多桅快速帆船)
(4)两国都有一批敢于探险的航海家
最早进行探险的是哪两个国家?为什么?
葡萄牙和西班牙
(2)两国都是中央集权的国家,有能力供应远航必备的装备和费用。
目标导学一、探寻新航路的热潮
历史解释
迪亚士
(1450—1500)
达·伽马
(1469—1524)
哥伦布
(1452—1506)
麦哲伦
(1480—1521)
阅读教材,请找出下列人物的航海成就并画出路线。
史料实证
目标导学二、哥伦布“发现”美洲
1492-1493年
1487-1488年
1497-1498年
1519-1522年
太 平 洋
大
西
洋
太平洋
印度洋
亚 洲
欧 洲
非洲
大洋洲
北美洲
好望角
南美洲
迪亚士
(葡萄牙)
哥伦布
(西班牙)
麦哲伦
(西班牙)
达·伽马
(葡萄牙)
目标导学二、哥伦布“发现”美洲
时空观念
航海家 国别 资助 国家 航行 时间 航行线路 主要成就
迪亚士
哥伦布
达·伽马
麦哲伦
葡萄牙
葡萄牙
葡萄牙
葡萄牙
葡萄牙
1487年
葡萄牙
发现好望角
意大利
西班牙
1492年
西班牙 大西洋 美洲
发现新大陆美洲
1497年
葡萄牙 好望角 非洲东海岸 印度洋 印度西南海岸
第一个找到从西欧直通东方国家的新航路
西班牙
1519~
1522年
西班牙 大西洋 太平洋 印度洋 好望角 欧洲
实现人类第一次环球航行
非洲西海岸
好望角
证明了地圆学说的正确
完成表格:新航路开辟代表人物、路线及其成就
【自主学习】
学法指导:立足时空观念,梳理新航路开辟的相关史实
史料实证
1、迪亚士及其成就
太 平 洋
大
西
洋
太平洋
印度洋
亚 洲
欧 洲
非洲
大洋洲
北美洲
南美洲
航海家 国别 资助国 航行时间 成就 航行方向
好望角
迪亚士
葡萄牙
葡萄牙
1487年
到达
好望角
向东
贡献:发现非洲的好望角;实际上已经打开了绕道非洲南端通往东方的航路。
时空观念
目标导学二、哥伦布“发现”美洲
2、哥伦布及其成就
太 平 洋
大
西
洋
太平洋
印度洋
亚 洲
欧 洲
非洲
大洋洲
北美洲
南美洲
航海家 国别 资助国 航行时间 成就 航行方向
好望角
哥伦布
西班牙
意大利
1492年
发现美
洲大陆
向西
“发现”美洲新大陆,开辟了从欧洲到美洲的航线。
时空观念
目标导学二、哥伦布“发现”美洲
视频播放:哥伦布发现美洲
如何评价哥伦布?
这两种看法立场不同各有其片面性。
哥伦布远航美洲确实给印第安人带来了巨大灾难,加剧了他们的贫穷和落后,但同时也应看到,新航路的开辟密切了世界之间的联系,使世界开始成为一个整体,使掠夺的财富成为原始资本,在客观上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其进步意义是主要的。
唯物史观
3、达·伽马及其成就
太 平 洋
大
西
洋
太平洋
印度洋
亚 洲
欧 洲
非洲
大洋洲
北美洲
南美洲
航海家 国别 资助国 航行时间 成就 航行方向
好望角
达·伽马
葡萄牙
葡萄牙
1497年
绕过好望角
到达印度
向东
开辟了从海上到达印度的新航路,带回大量香料和黄金,获得高昂利润。
时空观念
目标导学二、哥伦布“发现”美洲
4、麦哲伦及其成就
太 平 洋
大
西
洋
太平洋
印度洋
亚 洲
欧 洲
非洲
大洋洲
北美洲
南美洲
好望角
航海家 国别 资助国 航行时间 成就 航行方向
麦哲伦
西班牙
葡萄牙
1519-1522年
完成环
球航行
向西
是世界航海史上的一次创举;麦哲伦船队第一次完成了环球航行,证明了地圆说的正确。
时空观念
目标导学二、哥伦布“发现”美洲
15~17世纪
时空观念
目标导学二、哥伦布“发现”美洲
【研读史料】感受欧洲探险家们的精神
材料一:哥伦布船队,出发时87人,生还者40人……达·伽马船队,出发时170人,生还者54人;麦哲伦船队,1080个日夜,17000公里航程,出发时260人,生还者18人,连麦哲伦本人也丧生了。
材料二:船员大家都生着重病,牙床肿得厉害,又在身体上出现了大脓疮,这些脓疮使壮健男人即使没有什么别的疾病,也变为虚弱,以至死亡。 ——达 伽马航海日志
材料三:水手们因患败血症而虚弱了,只有一点淡水可喝,少量劣质腐烂的饼干可吃。他们渴望能抓着些老鼠,啃牛皮和吞食锯末以暂时平息饥饿的阵阵剧痛。 ——麦哲伦航海日志
探险精神、开拓创新、不怕困难、坚持不懈
家国情怀
目标导学二、哥伦布“发现”美洲
新航路的探索
材料一:新航路开辟之后,每年运往里斯本的胡椒猛增至7000吨以上。传统的地中海、北海、波罗的海区域的海上贸易,此时,转移到了大西洋的欧洲沿岸地区。意大利的商业地位逐渐被西、葡、英以及尼德兰所代替。
—张延玲,隆仁主编《世界通史》
1.对欧洲:
贸易中心由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欧洲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唯物史观
目标导学三、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1.对欧洲:
欧洲与亚洲、非洲、美洲之间建立了直接的商业联系,往来日益密切,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雏形开始形成。
欧洲
美洲
亚洲
非洲
欧洲
亚洲
唯物史观
目标导学三、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2.对世界:
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世界的观念也从此逐步确立起来。
古希腊地理学家托勒密《地理学指南》中的世界地图
欧洲
亚洲
非洲
大西洋
1543年意大利制图家巴蒂斯塔·阿格尼斯《航海地图集》中的世界地图
欧洲
亚洲
非洲
美洲
大西洋
太平洋
印度洋
印度洋
材料二:新航路的开辟打破了以往人类文明区域性分割和孤立发展的局面,首次把全球人类联系起来,开始了人类文明一体化的进程。
——马世力主编《世界史纲(下)》
材料三: 尽管人类及其祖先已在地球上生存了二百多万年。 但是真正的世界历史应从1500年开始 。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唯物史观
目标导学三、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3.对亚、非、美洲:
揭开了殖民掠夺的序幕,给亚非拉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材料四:1493年哥伦布二航美洲时便开始了对印第安人的征服、杀戮和奴役。在殖民者屠杀、奴役、造成的饥馑、传入的疾病瘟疫的打击下,印第安人人口锐减,部分地区一段时间内还出现了种族灭绝的惨剧。
——张箭《地理大发现研究15-17世纪》
印第安人中流行天花
被贩运的黑人奴隶
美国庆祝哥伦布日
哥伦布头部被抗议者毁坏
原住民抗议
新航路的开辟的消极影响:
①野蛮屠杀、奴役当地居民;贩卖黑奴;
②拉开殖民掠夺、侵略和扩张的序幕
③ 给亚非美洲等地带来巨大的灾难。
唯物史观
目标导学三、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沿海位置
航海技术
国威思想
中央集权
明朝
郑和下西洋
郑和之后再无郑和
掌握信风、洋流规律
《郑和航海图》
“过洋牵星”天文导航、指南针、巨型宝船……
沿海位置
航海技术
传教思想
中央集权
欧洲
新航路开辟
成就了一代伟业
成功条件
问题探究:同属15世纪的两次东西方航行,为何造就了不同结局和影响?
“及观郑君,则全世界历史上所号称航海伟人,能与并肩者何其寡……。则哥伦布以后,有无量数之哥伦布……而我则郑和以后,竟无第二之郑和,噫嘻,是岂郑君之罪也。”
——梁启超
探究:东西方航海之比较
历史解释
目标导学三、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人物 郑和 哥伦布
目的
性质
时间
次数
人数
到达范围
影响
知识拓展:完成表格,比较哥伦布与郑和下西洋的不同。
开拓市场掠夺财富
殖民扩张活动
1492~1504年
到达美洲
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促进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造成殖民灾祸。
宣扬国威加强联系
友好交往义举
1405~1433年
到达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
促进国家友好和经济文化交流。
7次
4次
最多达27800人
最多达1500人
(1)郑和下西洋宣扬国威,促进了与亚非国家的友好往来,但这是封建制度下的政治行为和不计经济效益的贡赐贸易,损耗重大,不利于国家的发展,对国家造成重大损耗。
(2)西方新航路的开辟为新兴资产阶级开辟了新的活动场所,促进了资本主义的迅猛发展,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
唯物史观
anlw)
文艺复兴
新航路的开辟
促进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反宗教神学
反封建制度
世界走向整体
资本原始积累
思想基础
经济基础
历史解释
目标导学三、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1) 两者都是在资本主义萌芽推动下出现的.
2) 都促进了西欧新兴资本主义的发展.
3) 从精神和物质两方面为资本主义战胜封建旧势力创造了条件.
板书设计
当今中国的海上力量
祝愿祖国繁荣富强!
当年中国统治者没有将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转变为商业化、外交化的贸易和知识国家,留下历史遗憾,然而现在中国的发展完全有可能弥补这个缺陷。
——美国《国际先驱论坛报》
家国情怀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向海则兴、背海则衰。建设海洋强国,我一直有这样一个信念。
——习近平于2020年6月8日“世界海洋日”上的讲话
1.(2022·山东日照·中考真题)尽管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约90-168年)的著作《地理学革命》对世界的描绘很不准确,如北美大陆还不存在,非洲和南极紧紧相连等。但在15世纪这部著作在西欧被关注并广泛流传。这是因为西欧人热衷于( )
A.复兴古典文化 B.探索新的商路 C.发展文化教育 D.反对教会愚昧
2.(2022·江苏常州·中考真题)16世纪上半叶,欧洲人看待世界的方式被探险家的发现改变了。这些探险家在证实世界广阔无垠的同时,也( )
A.开始了殖民掠夺 B.推翻了等级制度
C.传播了民主思想 D.终结了君主专制
B
A
评价反馈
3.(2022·湖南湘西·中考真题)新航路开辟以后,世界日益连为一个整体。如图是新航路的开辟示意图,请问图中d航线的船队是( )
A.达 伽马船队
B.哥伦布船队
C.麦哲伦船队
D.迪亚士船队
4.(2022·山东烟台·中考真题)15世纪的欧洲开始了大航海时代,“在这一过程中,欧洲人使各大陆相互间发生了直接交往,从而在世界历史上结束了欧亚大陆阶段,开始了其全球性的阶段。”这表明“大航海时代”( )
A.奥斯曼帝国控制了东西方商道 B.人们逐渐相信地圆学说
C.欧洲大西洋沿岸成为经济中心 D.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
C
D
评价反馈
展开更多......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