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道德与法治 六年级上册3.7《权力受到制约和监督》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小学道德与法治 六年级上册3.7《权力受到制约和监督》教案

资源简介

统编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我们的国家机构”
7权力受到制约和监督(第三课时)
【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主题是“我们的国家机构”,主要由《国家机构有哪些》、《人大代表为人民》、《权力受到制约和监督》组成。《权力受到制约和监督》是本单元的最后一课,是在学生了解国家机构、认识人大代表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国家机关的权力如何行使的问题,主要讲了权力的行使受到约束、接受监督、违法追责三方面内容。它承载着引导学生从公民个体生活走向社会公共生活,感性认识法治政府,初步培养公民意识的作用。“权力违法必追责”为第三课时的内容,本话题分析了国家机关行使权力违法时如何依法纠正,造成损失如何依法赔偿的问题,让学生知道权力行使违法必追责,这既保障了公民的合法权益,又促使国家机关依法行使职权。
【学情分析】
多数六年级学生不知道国家机关行使权力时可能会违反法律,以及造成损失如何处理。因此,要通过有效的教学,帮助引导学生了解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使职权时违反法律规定的行为,是违法行为,要及时依法纠正,造成损失的,国家要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课时安排】
《权力受到制约和监督》由三个板块组成,第一板块的话题是“权力行使有边界”,第二板块的话题是“权力运行受监督”,第三板块的话题是“权力违法必追责”,本课教学是第三课时,教学内容包括“权力行使若违法要依法及时纠正,减少损失”和“权力违法行使造成损失的,国家要依法赔偿”两部分。
【教学目标】
1.通过情景再现、阅读案例分析等,认识到国家机关有违法行为时,要及时依法纠正。
2.通过案例分析和小组交流等,知道国家机关行使权力违法时,侵犯公民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要承担赔偿责任,并且要依法追责,体会司法公正。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案例分析,知道国家机关行使权力违法的,要依法纠正,知道对侵犯公民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国家要依法赔偿,并且要依法追责。
难点:通过案例分析和小组交流等,体会司法公正。
【课前准备】
1.教师搜集资料,制作课件。
2.学生课前调查生活中、电视上看到或听到过的错案被纠正或赔偿的案例。
【教学过程】
第三课时——权力违法必追责
一、法治观察
1. “法治在线”节目导入。
2.本期“法治在线”讨论的主题是——权力违法。
3.什么是权力违法呢?学生交流,播放录音
4.观察事件
情景一:录音描述
你们观察到了一个怎样的事件?
情景二 :录音描述
辨析:你们赞同谁的观点呢?请说明你的理由。
情景三:录音描述
交流:你看到的结果是什么?
辨析:那在这起案件中,王欣爸爸为什么能够告赢呢?
那你现在想对王欣的妈妈说什么呢?
播放录音:你听明白了什么?
小结:只有在国家权力机关出现违法行为时,我们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也可能告赢。
【设计意图:通过情景再现、阅读案例分析等,进而产生思维碰撞,了解只有在国家机关行使职权出现违法行为时,公民是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的,也可能告赢。】
二、法律讲堂
过渡:那你们知道法院是依据哪部法律作出的判决吗?
1.播放法官录音。
出示《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
2.播放视频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
交流:看了视频,你对这部法律有什么了解呢?
3.阅读书本P71
这部法律还有什么作用呢?
小结:有了这部法律,民告官成为可能;有了这部法律,民告官有可能胜诉;有了这部法律,行政机关能受到有效监督。
【设计意图:通过看视频、阅读书本等方式,知道法院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进行判决的,并对这部法律有了一定的了解,明确这是一部保障公民合法权益和监督行政机关的法律,感受有法可依。】
三、法庭内外
过渡:在我们生活中,这样的案例又是怎么处理的呢?
(一)案例辨析——权力违法,依法纠正
1.播放案例。
交流:谁坐上了被告席?他的身份是什么?
2.出示文字资料:交流坐上被告席的原因。
3.猜一猜:胜诉还是败诉?
4.播放视频:最后的结果是什么?
5.录音介绍:辨析违法在哪里?
6.出示法院判决:辨析为什么法院要撤销这份行政裁决书?
小结:是呀!当权力机关出现违法行为时,法院及时依法纠正。(相机板贴:依法纠正)
【设计意图:通过案例分析和录音介绍等,进行交流、辨析,认识到国家机关有违法行为时,要及时依法纠正。】
(二)错案追踪——依法赔偿,依法追责
过渡:那么行政机关违法行使职权,造成损失,又该如何处理呢?
1.播放法庭外视频
2.辨析:你们认为要赔偿吗?说说理由。
3.出示文字材料
(1)你关注到了哪些信息?
(2)辨析:你有什么疑惑?
4.播放视频结果:你看懂了什么?
5.出示阅读角:交流了解到哪些信息?
6.播放录音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小结相机板贴:依法赔偿)
7.出示追责名单:看了这份名单,你有什么发现?(小结相机板贴:依法追责)
【设计意图:通过案例分析、交流等形式,知道国家机关行使权力违法时,侵犯公民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要承担赔偿责任,并且要依法追责。】
(三)拓展延伸——纠正错案,司法公正
1.交流课前调查
小组交流,集体交流。
2.出示调查数据:对此,你有什么想法?
3.小结:正义也许会迟到,但从来不会缺席,因为权力违法必追责。(揭题)
4.“法治在线”节目结课。
【设计意图:通过课前调查、小组交流、资料拓展,进一步感受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体会司法公正。】
【板书设计】
权力违法必追责
依法纠正
依法赔偿
依法追责
【教学设计说明】
本课教学设计说明有以下三点:
一、创新教学形式,优化教学设计
为了让课堂变得更加灵动,采用了“法治在线”这个节目的形式进行教学,
用《法治观察》、《法律讲堂》、《法庭内外》三个环节串联起来,对于难懂的法律知识,用了一个妙招——法官李叔叔介绍,这样就避免了枯燥的说教。
二、巧用案例资源,落实目标达成
整堂课用三个案例串联,层层深入,在教学中,通过书本上活动园的案例作为一个引入,达成“在权力违法时老百姓可以告官和有可能告赢”的板块目标。第三板块中,巧用两则案例“副镇长案”和“呼格案”,达成“依法纠正”和“依法赔偿、依法追责”的板块目标,教学目标有梯度。
三、关注学生需求,提升法治素养
多数六年级学生不知道国家机关行使权力时可能会违反法律,以及造成损失如何处理。在整堂课的教学中,通过视频学习、书本学习、录音介绍初步了解两部法律,通过课前调查、小组交流、案例分析等方式,学生知道权力违法必追责,体会国家司法的公正,提升法治素养。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